664季 笔山之行,第1张

早就听说我们县的笔村有清朝留下的古。今天,有幸跟朋友到笔山村走一趟。
虽然是在本县,但具体的位置还是不确定,还得靠导航行驶。走了一个多小时的二级路,在上高速大概五六分钟就到笔山入口了,路程很是顺利。
到了笔山入口,导航就出现了一个笔山花屋,应该是一个景点吧。我们就按着导航走。
突然想到了一个亲戚,曾经在笔山教书。马上电话问问。原来笔山的景点就是花屋,很好听是名字哈。是不是景如其名呢?真的很期待。
车子从笔山入口进去,是水泥路,大路不是很宽,弯弯曲曲的向前延伸着。幸好朋友是老司机,要不然看这山路十八弯的让人忐忑不安了。大路旁边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丛草。车子驶了好一会儿,没有看到一个行人,也没有看到房屋的影子。
“是不是我们走错路了?”车上的我们嚷嚷着。
“跟着导航走,没错的”司机朋友说。
“人,人,有人了”其中的一位朋友兴奋嚷嚷。
前面真的看到人了,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肩膀扛着铁锹,正朝着我们的方向走来。去干活?还是干活回来?只能猜着了。
看来离村子不远了。车子继续向前行驶,大路两旁的树木跟我擦肩而过。两旁的树木把大路遮盖得阴阴凉凉,甚是恰意。
“到了,到了,看到房子了”又是一阵嚷嚷。
前面真的依稀看到房子。房子被周围的树木包围着,若隐若现。
车子驶过一个弯角处,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宽阔的场地,突然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感觉。
太阳很猛,朋友找了一个树荫底下的地方停了车。我们从车下来,舒活舒活筋骨,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这时,刚好有位老奶奶走过来。一问,笔山的花屋在哪?
前面不远处就是了,老奶奶边指方向边说,都是些老房子有什么好看的。老奶奶很热情,看到我们,还多说两句。是啊,都生活在这里了,整天看到的东西肯定觉得不好看了。没来过的地方总有好奇心。
我们谢过老奶奶后,就按照她指引的方向走去了。整个村子很静,偶尔听到一两句鸟叫声和放在池塘里的鸭叫声。行人也很少,偶尔见到一两个老人,大多数农户的门口都是紧闭着。
走不到一百米,就来到一个入口,在入口的右边立有一块石碑。一看,是花屋的简介。从石碑那里,我们才知道这花屋原来是李家大院。因整座建筑雕檐画廊,工艺精致,当地俗称“花屋”。始建年代为清乾隆二十二年至四十三年,民国初扩建……
从石碑的简介里,我们对花屋整体上有了大致的了解。这些了解还是满足不了我们的好奇心,还是到实地一睹为快。
不远处就看到花屋了,青砖灰瓦,高高地坐落在村子口。我们走路不到五分钟就到花屋了。房子跟古代的房子布局一样,高高地台阶上去,先是一个露天的小院,两边是厢房,再进去又是一个露天的小院,小院进去才到正厅。两旁是很多的小房子。房子没有人住了,堆积了许多杂物,有些则是用来圈养鸡,鸭这些家禽。
每一座房子的布局都一样,其中一座房子最吸引我们眼球的是高高台阶上去的门口处挂的门匾。大红的底色,金灰色的字跃然在上面,给这花屋增添了浓浓的书香味。摸着镌刻的字体,想想当时的镌刻者是花了多少功夫在上面呀!再说了这个镌刻者不管是镌刻功夫还是文化底蕴肯定是不一般。
花屋长期没人住,阶梯处都长出了青苔。不禁想到了刘禹锡《陋室铭》的诗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花屋的外墙壁看上去很坚固,有些还是浅粉色。用手摸着,嘴里不禁流出“是不是后来装修的呢?”
“不可能”
“你看上面的是青砖,下面又是用这种浅粉色砖砌,不可能架空砌吧!”
说得是挺有道理的,不禁为石匠们的精湛技术点赞,花屋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毅然挺立在这个村落,技艺不过硬,早就崩塌了。
从花屋走出来,放眼看去,这才注意起这个村庄来。村民的房子都是群山环抱着,真正是出门见山了。
我们来到一个文化中心,文化中心的后面是一面高高的泥土坡,但看不到一丝丝的泥土。都被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布满了,一大片绿色。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在阳光的照射下,绿得发亮,绿得沸腾。正在我们陶醉之至,突然一个佝偻的身影出现在眼前。这个佝偻的身影慢慢地慢慢地,从旁边小小的泥石阶往上爬。再往上看,最高处几座房子依稀可见,那个身影应该是回家吧!之前高兴的心情莫名地失落起来。老人,家,生活,想到很多很多!
突然收到之前在这教书的亲戚的信息:游逛笔山村之后,有什么感受?如果叫你到这支教呆得下去吗?
一两年的支教生活应该可以坚持下去,但叫一辈子在这工作肯定是不行的。大山环抱着的村子,环境是好,可生活呢?是不是该思考一下,怎么改变生活?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664季 笔山之行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