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来读《书谱》(二)

我们一起来读《书谱》(二),第1张

一、为什么要读《书谱》

我这里说的读,是真正的读,读出声音的读,就像我们小时候上学那样读几遍就能背下来的那种放声大读。

我最初学书谱的时候,老师也是要求我们必须要把临写的那一部分先背下来,背不下来先不临。以至于我到现在,看到上一个字就能背出下一段。

那我们为什么要读呢?读它有什么好处?

首先,草书不同于其它的书体,它的字形变化实在是太大了,有些字的草法,没有系统学过草书的人是很难辨认出来的。要想快速地写好草书,我们最起码得知道它是什么吧。所以,要求我们在写之前就对字帖了如指掌,每写一个字,都能记住它的字形,然后与我们熟悉的简体字形成关联,久而久之,就能让大脑、手、笔形成默契的配合,脑中想到一个字,草法就跃然纸上。

其次,“草贵流而畅”,也就是说,写草书要写得很流畅,不能停停顿顿,如果你对字帖不熟,写了上一个字,不认识下一个字,如何做到“流而畅”?

二、刚学书法能写草书吗?

能!绝对能!

今天我们读的这一段中,提到了两个人,一个是繇,一个是张芝。钟繇擅长楷书,张芝擅长草书。钟繇是三国时候的大书法家,张芝是东汉末年的大书法家。张芝出生的时代比钟繇早,一般认为钟繇是楷书鼻祖,可以说,书法发展史上,应该是先有草书,然后才有的楷书,所以,学书法先学草书应该是没问题的。

学习草书,可以强化提按的手感,对轻重对比有更深的认识,学了草书再写楷书会容易很多。

三、解读《书谱》

原文,译文对照:

评者云:“彼之四贤,古今特绝;而今不逮(dài)古,古质而今妍。”

(书法评论家说:“这四个牛人啊,古今绝有;但是吧,今人(二王)还是比不上古人(钟、张),古人的书风质朴,今人的书风妍媚。”)

夫质以代兴,妍因俗易。虽书契之作,适以记言;而淳醨一迁,质文三变,驰鹜沿革,物理常然。

(书风这东西吧,无论是质朴也好还是妍媚也好,它都是因为这个社会时代的变化而产生的。虽然文字是为了记录语言而创造的,但是书风它是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迁移变化的,我们在继承前者的基础上并有所创新,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常态啊。)

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难能可贵的是,我们继承古法的同时,还能追随时代主流,赶时髦的同时,又能不落俗套。所谓的“文采与质朴相结合,才是谦谦君子嘛”。)

何必易雕宫于穴处,反玉辂(lù)于椎(chuí)轮者乎!

(就好比我们有了非常豪华的小别墅,那为什么还要去住山洞啊;有了高级小轿车,谁还稀罕那破自行车啊?)

又云:“子敬之不及逸少(shào),犹逸少之不及钟张。”

(评论家还说:“王献之的字写得就不如王羲之,就像王羲之的字写得不如钟繇、张芝一样。”)

意者以为评得其纲纪,而未详其始卒也。

(我觉得这话说到要点上了,但是没有详细说明来龙去脉)

且元常专工于隶书,百英尤精于草体,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

(钟繇专工楷书,张芝精通草书,他们两人的特长,王羲之都有)

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长(cháng)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

(王羲之和张芝比的话,还擅长楷书;和钟繇比的话,又擅长草书。单从某一书体来讲,王羲之确实不如他们,但是综合实力不比他们差吧。)

总其终始,匪无乖互。

(总的来说,书法评论者的说法【此处指王羲之父子不如钟张】有些不靠谱啊。)

从这段话可以看得出来,孙过庭是王羲之的铁粉啊。

好了,这次就先到这里吧。

喜欢的书友们可以先临写这一部分,我们下次再接着读。

我们一起来读《书谱》(二),文章图片1,第2张我们一起来读《书谱》(二),文章图片2,第3张我们一起来读《书谱》(二),文章图片3,第4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我们一起来读《书谱》(二)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