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三个层次:将视野从个人的可悲命运移开,是走向开悟的开端

「自我」的三个层次:将视野从个人的可悲命运移开,是走向开悟的开端,第1张

人是自私的,这句话大家应该都是经常听到有人讲的。

这句话对不对?对。

在现在这个充满着焦虑、竞争意识的时代里,如果人不为了自私的「我」来努力争取的话,而拼一把的话,我们就不容易生活下去。

在所有情况下,人都是自我又自私的吗?不一定。

站在「自我」的立场上,自我,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自私的自我;第二个层次:博爱的自我;第三个层次:实相的自我。

第一个层次,自私的自我。我们一般的人,只希望得到好的果报,不希望得到坏的果报。很多人,在生病的时候,就会怨天尤人:「我这一生并没有做什么坏事,为什么要害病?那些人做了那么多坏事,为什么他们他们不害病?老天不公!」

有人生在一个穷困的家庭里,怨恨父母「你们这么穷,还有将我生在这人世间受苦。」

我们都会问一句「为什么?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

站在佛法的角度来讲,一切都是因缘聚合。然而,有些事情有没有原因其实不重要了,因为你无法更改已经发生的事实。与其说是想知道一个为什么,不如说是希望这一切不要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然而当我们问「为什么」的时候,我们真的是想知道为什么吗?不,我们并不想知道为什么。与其说想知道为什么,不如说其实更想要的是这件事情,不要发生在自己身上。如果不能,也更希望知道的是——如何改变现在的境况。

有些事情知道原因可以改变,有些事情知不知道原因,自己也无力改变。其实很多事情,单单是知道原因不会有任何的改善。

对问题的强调,对原因的强调,只会加重这种情况的进一步发展。就像是一个病人,如果一直在强调自己的病痛,就会深陷于病痛当中。而一个病人想要恢复,在有些时候,则是要忘掉自己是一个病人。

印度这样子的地方,把人一生的不幸,都归结于上一生的孽缘所致。然而单单强调这个问题,只会让人觉得自己这辈子就是来赎罪的。连改变的内心都没有了。

人生这条路,无法通过否定来肯定,只能通过肯定来否定。将思想和注意力关注在消极的点上,是无法获得积极的意义的。只有将思想和注意力放小积极点上,才能获得积极的意义,才能让那些消极的意义被忘却、被否定。

既然我已经得到了这个果报,那我无怨无尤。一定要想办法了扭住我们已有的命运、已有的环境。生在穷人家的家庭没关系,体弱多病没关系,这些都没有关系,一切都可以改。用我们自己的智慧来改善已有的事实环境。

这是不是「我的执着」?也是。依然是我的执着,执着于将不好的,变成好的。这个「我的执着」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积极的。

所以,即便是「我执」也并不一定是不好的。自私而不害人,自私而让自己,让别人都能受益,这也不是很好吗?

为还有一句,在影视剧中经常听到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个人利益而追求,无可指责。

在《孟子》中有一句话: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这句话不是孟子想表达的意思,他是在介绍一个战国思想家的的态度:就算是拔去自己的一根毫毛而有利于天下,他也不愿意。

就算是自私自利到极致的人,恐怕也做不到这样。让我们这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都感到自愧不如。

然而,真的只有自私这一种方式能让自己得益吗?不尽然。

「小我」是不能没有的,但「小我」有他的范围。首先是个人的自我,其次是家庭的自我,然后是家族的自我。

如果在一个家庭里面,一个人只想着自己,那这个家庭已经貌合神离了。如果在一个家族里面,每个家庭都只想着自己,那这个家族就是已经破碎了。如果在一个团体之中,只想着自己,那这个团体也不过是一盘散沙。

家庭和睦才能相处融洽,才能成为温暖的港湾,才能让个人从中受益。为了家庭的和睦,就得放下一定程度的自我;家族畅盛才能长久不衰,才能让个人从中受益。为了家族的繁荣昌盛,就要放下一定程度的自我;团体和睦,才能释放它的潜力,诞生它的生命力,个人才能从中得益。为了团体的和睦,就得放下一定程度的自我。

为了长久的利益,为了大利益,放下一点点小利益,这笔账,每个人都能分得清。在越大的利益面前,「自私」就是一个制约,而不是高明的方式了。

第二个层次叫做「博爱的自我」。博爱这个词语,现在已经变质了。现在这个词语最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圣母心泛滥,不明是非,没有边界的原谅,没有对错意识;除了让同情心给事情本身添加麻烦,给别人添加麻烦,什么都做不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以及一个男人到处拈花惹草,和很多女性保持着不清不白的关系。

这个词汇意义的演变,其实能反映很多事情。其一就是我们这个社会越来越肤浅、浮躁。文化作品缺乏深度;其二就是我们越来越不相信「伟大」,不相信「精神」,只相信我们能看到的,只相信切实相关的利益;其三就是我们的视野越来越局限于自我里,看不到与自己不相关的人和事。

站在人类的立场上,看不到所有人的命运其实绑定在一起。站在宇宙之中,看不到那些宏观的星空里,其实我们也是其中之一。

这其实挺悲哀的。因为:人只有能把视野从个人的命运中移开,才能离苦得乐,才能走向富足,才能享受到美好。

博爱,这个词语本身蕴含一种深刻、伟大的含义在其中。

博爱,是对所有人,以平等的胸怀来容纳,以关怀来待人。我们的儒家,讲「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就是爱天下事,爱天下物。

第三,则是实相的自我。以《金刚经》的观点来说,《金刚经》讲「空」,就是说万事万物,都处在变动当中,一切现象,都在变动之中存在。万事万物,的在变动变动当中,没有一个恒久常在的事物。

《心经》讲「无我」,就是因为一切东西都在变,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自我。

站在佛法的观点,我们在生死之中流转、是由于业力。造善业则生善果,造恶业则生恶果。已经得解脱的菩萨,虽然也在这个世间,却心中不生烦恼

在我们这个世间,心中却没有烦恼,这种人叫做已经解脱的人。

「无我」不是什么都不要了,什么都放弃了,更不是抛家弃子,去深山老林静修。「无我」是你不执着,以一颗积极的心,不执着的生活。

有,很好;没有,也没有关系。

积极的境遇,不窃喜;糟糕的境遇,不怨尤。

往昔,不忆,明日,不追。

当说到这些大道理的时候,实在令人沮丧,因为它们是如此的束之高阁,不切实际。「道理都懂,可是做不到」「讲道理谁不会?」

之所以我们不相信,是因为我们感受不到。

我们都深陷在执着的自我当中,破除自我的执着,并不容易。打破自我的桎梏感受苍穹,并不容易。

在我们的所有执着之中,每一样都很难打破。其中最难破除的是「身见」。

也就是我们的生命。什么都可以不要,但是生命不能不要。一切都能放下,但是生命无法放下。

《心经》讲五蕴皆空。所谓「五蕴皆空」,是指身心、精神所组成一切,不过是一种不断在变化的现象。

有人问过「既然身体是空的,那就早早死掉不是更好?」

死掉还会再来。并且下次再来的时候问题只会更加严重。所以,死不得。我们的身体虽然是空,但它有很多用处,可以用它修福,可以用它修菩萨道。

有人爱财,愿意拿很多东西换钱财,讲「爱钱不不要命」,这样的事情有没有?有。可是真的要他的命的时候,还是会把财放下来,命都没了,钱有什么用。

佛法讲「五蕴四大」。「四大」也就是我们生命的组成物质:地、水、火、风。

其中,血液是水;皮肤、骨头、经络是土;体温是火;呼吸是风;

如果把这四大分开,我们的身体就不存在,所以「四大为身」。然而我们的身体,从我们生下来,以及我们未出生之前,还在母腹的时候,就在不断的变化。因此,四大亦为空。依然是暂时的,是不恒久的。

「五蕴」则是物质和精神。五蕴中第一位是「色蕴」。「色」,翻译为英文是 form 而不是 color。指的是一切有形状的东西,凡是可以看到的,凡是可以接触到的,凡是可以用仪器检测出来的,都是「色蕴」

人的五官能力有限,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一些动物却可以看到的东西。比如狗能看见人类看不见的紫外线,一朵洁白的小花,在小狗的眼里,完全是另外一种样子。

即便是同一个地球,同一种环境,在每个生物的眼里,都是不一样的。哪种是真,哪种是假呢?

「色蕴」接下来的是「受、想、行、识」。「受」 是感受,是一种心理作用;「想」是我们的思考过程,是语言范围的思考,是信念;「行」是「想」和「受」的推动力;「识」是更深的精神活动。我们身心的种种反应,都储存在「识」之中,这种反应,会变成因,推动着果在自己的生命中出现。在一生与一生的联结过程当中,就是「识」在联结。所以,你会有某种倾向性,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五蕴本身,包含着我们生命中肉体的部分,心理的部分,精神的部分。联结着此生、彼生。

我们这些自我执着的人,都是以四大为我,以五蕴为我。我们都希望受人家的赞叹,受人家的鼓励。希望能够发财,有些人不爱财,希望流芳千古,希望能留名。有这样的心态,也是很正常的,很合理的。

我们一般的人,如果能够鼓励他,使得他做好事。使得更多的人见贤思齐,这也是很好的。但是如果为了受表扬而去努力,而去好事,那就完了。如果能够告诉自己「好人不是我,我并没有做什么好事,我只是一个人,一切的事,都是许多人一起积聚完成的。」

如果这样讲的话,自我就会淡化,就会减少。

如果觉得某些事情是自己的功劳,它就会变成自我的包袱,变成一种负担。如果做了的事情马上就丢掉,就会一身轻松。只有时时保持自由身,头脑才会清晰。

将烦恼的自我,转为智慧的来源;将自私的自我,化为慈悲的现显。

如果能够把自我中心放下,烦恼就会立即消失。其实不要说放下自我,就是将小我放下,担起大我来,自己的烦恼马上就会减少很多。

将视野从个人的可悲命运移开,是走向开悟的第一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自我」的三个层次:将视野从个人的可悲命运移开,是走向开悟的开端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