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镇岳胃痛案,第1张

案1 梁某,女,45岁,梅岳公社下甫大队。1964年7月10日初诊。

素有病,近因郁怒复发,脘痛彻背,牵引二胁,泛漾欲呕,不思饮食,口苦,烦渴,舌心微黄,脉弦微数。此木火犯及阳明之证,治宜泄肝扶胃,拟左金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

川黄连5g,淡吴萸2g,肥乌梅10g,白芍15g,瓜蒌实9g,薤白18g,姜半夏10g,延胡索12g。

7月13日复诊:服1剂疼痛即止,已能进食。继予和胃疏肝药调治而愈。

【按】患者素多肝郁,肝木易于横逆犯胃,致使胃失和降,脾失运化,诸症丛起。方中梅芍合黄连,酸苦相配,有酸苦泄热、泄肝扶胃之妙;萸连相伍,苦与辛合,能通降胃气;瓜蒌薤白半夏汤,仲景用于胸痹、胸痛彻背。诸药合用,具有泄肝扶胃,行气止痛之功。

案2 骆某,男,57岁,八一公社大元岗大队。1964年7月2日初诊。

素有胃脘痛病,迄今已二十余年,曾服制肝安胃方颇效,未及痊愈,近又复发,就诊于余。诊脉左弦紧,右弦大,胃脘热痛彻背,口苦且干,饥不欲食,舌红中剥。此胃阴亏虚,木火犯胃之证。治拟泄肝扶胃,滋养气阴。

大乌梅10g,杭白芍10g,川黄连5g,黑山栀6g,肥薤白12g,瓜蒌实9g,天门冬12g,土西参6g,川石斛10g,肥知母6g,延胡索10g,生姜3片。

此方服2剂,脘痛立止,诸症渐安。

【按】此案与前梁案同是木火犯胃之证。此案中舌红苔中剥脱为胃之气阴亏虚,故用西参、天冬、石斛合梅、芍,取酸甘相配,补养气阴,则与前案同中有异也。

案3 周某,男,37岁,大市聚公社官家岭大队。1964年10月13日初诊。

久患胃痛,时发时止,近用艾灸治疗,脘痛不止,痛延胸胁,心烦懊恼,彻夜无寐,苦不胜言。询及上午和后半夜痛势较缓,下午及前半夜痛势较甚,胸脘痞闷不舒,不饥不食,诊脉右弱,左强略兼弦数,舌苔厚腻。论证属湿踞阳位,清阳失旷,并兼肝气之郁。故拟宣泄上焦之剂,瓜蒌薤白合栀子豉汤加减。

黑山栀6g,淡豆豉10g,苦杏仁10g,肥薤白10g,瓜蒌实10g,广郁金10g,江枳壳5g,橘红5g。

10月14日复诊:服1剂,脘痛立止,是夜安寝达旦,续服原方1剂而痊。

【按】此证乃湿浊阻扰清阳,气机被阻,胃气失畅,故脘胁疼痛;湿为阴邪,后半夜起乃阴消阳长,故后半夜至上午痛势渐缓,午后则阴长阳消,故午后至前半夜痛势加甚。仲景栀子豉汤,原治余邪留扰胸膈、心烦不寐之证。今以此方配郁金、枳壳、杏仁、橘红开泄上焦气机,肺主治节,肺气开则湿浊去,胸阳斡旋,而浊阴自退;更以薤白辛香滑利通阳,瓜蒌实开胸涤痰,使胸痹开而湿浊通;全方使气机畅而胃气和,则诸恙悉罢。

案4 章某,男,51岁,宁海县双峰公社。1966年10月24日初诊。

患胃脘痛已有五年,得自饥饱劳伤,平昔嗜烟酒。近来疼痛加剧,得食可缓,脘中胀闷疼痛,饥时尤甚,痛甚彻背,形体畏寒,泛吐清水,口不渴饮,脉弦小紧,右关弱。此中阳虚弱,暂拟小建中法。

桂枝10g,白芍20g,当归10g,延胡索10g,炒甘草5g,姜半夏10g,生姜3片,红枣4枚,1剂。

10月25日次诊:疼痛未止,痛时必泛吐清水痰涎,诊脉右关特弱。此乃脾胃虚弱,顽痰寒湿互聚中焦,浊阴蔽阻清阳,痛乃发耳。治宜温中散寒,和胃化痰。

荜茇5g,人参片12片(分吞),淡吴萸3g,姜半夏10g,草果仁5g,陈皮5g,炒枳壳5g,生姜3片,补骨脂6g,2剂。

10月27日三诊:投辛热温通,脘痛已减,泛吐清水亦少,胃纳增加。浊阴有渐开之机,病已中款,拟温中祛寒,扶胃抑木。

淡吴萸5g,党参15g,制香附10g,茯苓12g,淡干姜6g,春砂仁5g,川椒5g,姜半夏10g,桂枝6g,2剂。

10月29日四诊:药后,白天已无疼痛,清水大减,胃纳较开,脘中勃勃作响,胸脘顿觉舒畅,此乃浊阴散而胃阳通之兆。仍守原方去桂枝,3剂,服后诸症悉愈,出院。

【按】《内经》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此例因饮食不节,饥饱劳倦,损伤中阳,尤因其人平素嗜酒,酒湿阻蔽胃阳,以致脘中胀闷疼痛,呕吐清水痰涎。脉弦小紧,右关特弱,其为中阳不足,浊阴潜踞,已凿凿可据。方中荜茇、吴萸、补骨脂辛热,温中散寒;小半夏汤、陈皮、枳壳理气化痰;草果辛热气雄,除太阴独胜之寒湿;更以人参之驾驭,斡旋中焦,俾使中阳易复。三诊方为大建中汤合小半夏汤加茯苓汤出入,意在温中散寒,化痰蠲饮,使中阳得复,浊阴得散,不治痛而痛自止。

案5 梁某,女,45岁,梅鹤公社下甫村。1964年2月19日初诊。

脉数,口略渴,舌心微黄,口觉苦,胃痛彻背,不能吃食。

川黄连9g,大乌梅9g,白芍药15g,肥薤白18g,瓜蒌实9g,姜半夏9g,延胡索12g,吴茱萸2g。

此方服一剂,痛止能食,次日被大雪所阻,不能买药,第三日予和胃药痊愈。

案6 吴某,女,52岁,下庄村。1966年6月19日初诊。

据述胃病于三十岁前开始,胃痛时彻背,胃部觉热,时有呕吐嗳气,胃部饱满,多吃必泻,脉前沉细,关后虚数,苔厚浊,质微红,呼吸气促。肝郁气阻于上焦,拟方如下。

光杏仁9g,白豆蔻6g(后下),川厚朴9g,广藿香9g,姜半夏9g,白茯苓9g,枳壳9g,去毛枇杷叶9g,陈皮9g。

6月21日次诊:来转方,诉药后呼吸急促已除,胃部仍有不舒,胃不痛,口苦。此乃气机已宣,中焦湿郁未去,拟方如下。

苦杏仁9g,川厚朴9g,姜半夏9g,藿香9g,枳壳9g,白茯苓9g,白豆蔻9g(后下),2剂。

案7 竺某,男,37岁,后梁大队,务农。1966年12月10日初诊。

脉数,苔赤而渴,胃脘部疼痛,手不可按,便泻粉红色稀水,体温时发高热,最高可达39℃,自述不知恶寒,亦不知发热,断为热性胃肠疼痛。

生葛根9g,川黄连9g,淡黄芩9g,生甘草6g,川黄柏9g,粉丹皮9g,天花粉9g。

药后疼痛即缓,再服疼痛消失,唯口尚渴,舌质赤,继投清养胃阴法数剂而痊。

【按】此病系壮年农民,体实,为炎性疼痛,用药但消其炎,痛可自止。与前腹痛案梁某(《俞氏医案萃选·腹痛》)相反,彼则温补而痊,此则苦寒告愈。观此同一腹痛,寒热虚实互异,投剂自别,如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本文摘录《叶方发微》版权归作者所有,本文仅做学习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俞镇岳胃痛案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