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肝日说乙肝,“主动检测,扩大治疗”

爱肝日说乙肝,“主动检测,扩大治疗”,第1张

2023年3月18日是我国第23届全国爱肝日。

今年的“全国爱肝日”宣传主题是“主动检测、扩大治疗、消除乙肝危害”。

肝脏具有合成、代谢、解毒、防御功能。合成是指肝脏负责合成白蛋白、凝血因子等人体必须物质;代谢是指肝脏负责代谢糖、脂肪、蛋白质等物质带来能量;解毒是指肝脏将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毒或者溶解度大的物质排出体外;防御是指肝脏所包含的大量吞噬细胞能够抵御细菌等外界物质侵入人体以形成防护。​
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大概8600万,乙型肝炎患者达三千多万人,约60%的肝硬化患者和80%的肝细胞癌患者是由慢性乙型肝炎病毒(CHB)引起的,给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沉重负担。据中国2020年数据,HBV感染的诊断率和治疗率分别为22%和17%,呼吁每个成年人主动检测一次乙肝表面抗原,初筛阳性的乙肝病毒感染者主动到医疗机构接受科学规范诊疗,预防乙肝相关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做守护自身和家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一、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1、母婴传播

     乙肝在我国以母婴传播为主,占新发感染的40%~50%。包括宫内感染、分娩过程传播和分娩后传播三种形式。宫内感染主要经胎盘获得,约占HBV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5%,可能与妊娠期胎盘轻微剥离有关。分娩过程传播是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婴儿因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母血、羊水或阴道分泌物而传染。分娩后传播主要由于母婴间密切接触。

要注意:新生儿在娩出后12小时内的被动和主动免疫使HBV传播风险降低95%以上。对病毒载量高的母亲行抗病毒治疗可进一步降低传播风险。

2、血液传播(包括皮肤和黏膜微小创伤)

   是指带有乙肝病毒的血液进入人体造成乙肝病毒的感染,包括输注未经严格筛查和检测的血液和血制品、不规范的血液净化、不规范的有创操作(如注射、手术及口腔科诊疗操作等)。乙肝病毒也可经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传播,如职业暴露、修足、文身、扎耳环孔、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

3、性传播

   在性接触中,乙肝病毒可通过皮肤黏膜引起感染。大部分经皮肤黏膜的传播是因为皮肤黏膜有损伤,接触到含有乙肝病毒的体液,从而感染乙肝病毒。与乙肝病人发生无保护的性接触,感染乙肝的风险较高。


  必须强调的是,乙型肝炎病毒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在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乙肝病毒。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未发现乙肝病毒能经吸血昆虫(蚊和臭虫等)传播。

二、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1)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卫生保健人员;

2)有接触血液或体液职业危险的公共安全工作人员;

3)托幼机构工作人员、乙肝阳性者的家庭成员;

4)接受器官移植患者; 

5)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

6)有修足、纹身、扎耳洞、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行为者;

7)丙肝(HCV)感染者、HIV感染者;
8)囚犯、有多个性伴侣者、男男同性恋者和静脉注射毒品者等;
9)未接种疫苗的糖尿病患者;
10)免疫功能低下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

三、如何预防乙肝?

1、保护易感人群: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肝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成年高危人群。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3剂,按照0、1、6个月的程序,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越早越好。

2、管理传染源:

     对首次确定的HBsAg阳性者,建议对其家庭成员进行血清HBsAg、抗-HBs和抗-HBc检测,对易感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对一般人群均应该进行HBsAg筛查,特别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男男性行为者、静脉药瘾者、HBV感染者的性伴侣和家庭接触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或抗肿瘤药物、抗丙型肝炎病毒药物治疗者、孕妇和育龄期、备孕期女性。

3、切断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

   避免直接与血液接触、避免使用消毒不彻底的器械、避免和他人共用容易被血液污染的卫生用品等。若性伴侣为HBsAg阳性者,应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或采用安全套。在性伴侣的健康状况不明时,应使用安全套,以预防HBV和其他血源性或性传播疾病。对HBsAg阳性的孕妇,应尽量避免羊膜腔穿刺,以保证胎盘的完整性,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

四、乙肝疫苗的有效期是多久?

一般来说,接种乙肝疫苗产生抗体后,受种者体内有效的抗体滴度可维持在8~12年左右,但也不是绝对的。

有的人接种后有效抗体滴度维持不到8年,还有的人会超过15年,甚至达20年,具体的时间并不固定,还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判断。所以建议接种后每3~5年做乙肝五项定量检测。

如果乙肝五项定量检测中显示体内的乙肝抗体滴度低于10mIU/mL或者没有抗体,就要及时接种疫苗,可按照常规的乙肝接种(0、1、6)月程序进行补打乙肝疫苗,全程下来大约半年的时间;16岁以上人群可以选择60μg乙肝疫苗,快速获得免疫,只需两针,2针间隔4周以上,在1~2个月内即可完成全程接种。

如果经过乙肝五项筛查,报告提示有大三阳或者小三阳,则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无需再接种疫苗,应该进一步接受检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并遵医嘱定期进行肝病检查。

​五、哪些人需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复制,减轻肝细胞炎性坏死及肝脏纤维组织增生,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肝细胞癌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抗病毒治疗主要考量因素包括病毒(HBV DNA状态、HBsAg状态、HBeAg状态)和宿主因素(肝脏损害程度、基本特征和其他疾病/治疗情况如HCV合并感染、免疫抑制等)。
根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包括以下几条推荐意见:

推荐意见10:对于血清HBV DNA阳性,ALT持续异常( ULN),且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者,建议抗病毒治疗(B1)。

推荐意见11:对于血清HBV DNA阳性者,无论ALT水平高低,只要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建议抗病毒治疗:(1)有乙型肝炎肝硬化家族史或 HCC 家族史(B1);(2)年龄 30岁(B1);(3)无创指标或肝组织学检查,提示肝脏存在明显炎症(G≥2)或纤维化(F≥2) (B1);(4)HBV相关肝外表现(如 HB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等) (B1)。

推荐意见12:临床确诊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无论其ALT和HBV DNA水平及HBeAg阳性与否,均建议抗病毒治疗。同时应注意寻找并治疗肝硬化的其他病因(如酒精、肥胖、糖尿病、自身免疫或遗传代谢性肝病等) (B1)。

六、哪些行为会让肝脏“雪上加霜”?

饮酒

 酒类饮品中所含的乙醇对肝脏细胞有直接的损伤作用,长期大量饮酒,会逐渐发展为脂肪肝,进一步导致肝硬化,特别对有慢性肝病的患者来说,戒酒是第一位。

​熬夜 熬夜是现代人常见的不良习惯,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反对熬夜,因为熬夜会使肝脏本来应该休息以进行细胞修复的状态没有得以完成,久而久之必然损伤肝脏功能,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熬夜伤肝阴。

生气

生气对肝脏也是有影响的,中医称为“怒伤肝”,因为在生气状态下,人体保持高度紧张兴奋状态,肝脏小动脉血管会出现紧张收缩状态,影响肝脏正常血流量,从而导致肝脏供血供氧的减少影响肝脏功能的正常发挥。

劳累 

劳累也会伤肝,中医讲“劳则气耗”,在过于疲劳的状态下,人体产生大量的乳酸等物质,需要通过肝脏进行代谢,当超出了肝脏的负荷时,自然也会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因此,我们要避免以上几个常见的伤肝行为,让肝脏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工作。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爱肝日说乙肝,“主动检测,扩大治疗”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