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篇丨提起觉察后,为什么还是按着习性做呢?

互动篇丨提起觉察后,为什么还是按着习性做呢?,第1张

互动篇

提问:

觉察到自己的状态,发现念头并没有变淡,依然按着以前的习性做了,应该怎么办?注:问题答疑来源于正念共修营

问题的背后,存在着一个隐性的预期:就是“当提起觉察之后,自己受到习性的影响,就会消失”。

但是现实并不是如此,现实与预期的差距,就导致了这个困惑的产生。

我们练习正念的心法是如实观照,或者通俗的说,是知道即可,不迎不拒。

而这个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恰恰是提起觉察后,对于观察到的现象起了“评判”,对正在发生的现象产生了强烈的排斥心。于是,就会在现象上纠葛很久,而细微的嗔心就会在心中酝酿,烦恼就滋生了。

其实这个问题,更妥当的面对方式,是允许现象的存在,让它如实的发生即可。

我们总是习惯性的去评判现象,比如最开始观察到的“习性”,当观察到后,就会对“习性”的表现产生评判;如果又观察到了“评判”本身这一现象,又会去评判“评判本身”;如此,又是一层新的评判...

可以看到,从“提起觉察”开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一直在“新发生的现象”中作各种取舍,也就是说,“提起觉察”的那一刻,既是“正念”的开始,同样也是“正念”的结束,“正念”仅仅只是存在了那一刹那,而下一刹那就又被现象所迷惑了。

所以,如实观照之法,就是在帮助我们剥离现象的迷惑性,让现象如实的呈现即可,是好是坏,那都是妄加分别,都会让我们在好坏的评判中遗失正念。

问题中,对于“延续过往习性、习惯”的这个现象上,产生了“坏”的评判,从而引发了细微的嗔心,嗔而不离,烦恼就滋生了。这样的状态下,正念本身就已经遗失,所以,习性变淡的预期,就更加难以实现了。

在这个情况下,如何解决问题(习性)的重点,并不在于“解决”本身,因为越想要去解决,就说明越执着在问题之中,而执着其中,就是造成问题的罪魁祸首。所以,“解决”,似乎成了问题不能够被解决的帮凶。

这也就是“有为”、“对治”的心法的局限所在。

而如实观照,是“无为”的心法,在有观照、觉察的前提下,它会让一切现象如实的发生,而不再于内容中妄生造作。

能够熟练的掌握这个心法的行者,会于各种现象中彰显自在,内心趋于平和。有了这样的基础之后,再去观察现象的规律与本质,就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了。

就如问题描述中所说的,这个念头为什么没有变淡?这个念头是怎么升起来的?它来源于什么?它又是怎么灭去?它灭去的条件是什么?习气没有变淡的原因又是什么?为什么还会延续过往的习性呢?这个习性它又是遵循着什么样的规律在运作?

在正念的前提下,这些问题就更容易看清,这就是先觉而后察。

觉,就是不再于现象中沉浸、迷惑;

察,就是对现象如实的观察、总结。

所以,我们经常说觉察,“觉”确实是“察”的必要前提,而“察”后的智慧,是会让我们更轻松的做到“觉”。

问题中重点提了一下“习性”,那就说一下习性的特点。

打个比方,比如说我们在高速路上开车,然后前面有个车急停了,在看到我和对方车辆的距离越来越近的情况下,我第一时间能够想到并执行的解决办法,往往就是急刹车。

那么车在高速的前提下,刹车,它会立马停下来吗?我们都知道不会,因为车速过快,它还有一个惯性,所以,如果跟车距离很近,采取刹车,结果可能还是会追尾。

车尚且如此,我们的习惯、习性,也是一样的。

所以,只要认识到习性本身的特点,就很少会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预期了,自然也就不会因为现实与预期不符,而产生苦恼了。

对于一个现象,我们能够认识的越客观,我们就能在现象中越自在。而越主观,说明自己越沉浸其中,对现象的了解就越片面,而那些主观、片面的预期,就越会成为我们苦恼的助缘。

而认识的客观,它就来源于如实的观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互动篇丨提起觉察后,为什么还是按着习性做呢?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