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连载《三国鼎立》(83)——刘备托孤·诸葛亮理政

长篇连载《三国鼎立》(83)——刘备托孤·诸葛亮理政,第1张

(紧接上期)

第三十三章 刘备托孤 诸葛亮理政

第一节 ()汉吴议和

刘备败退白帝城,改鱼复县为永安县。赵云率领后备部队火速从江州赶往白帝城救援刘备,布置防御,稳住了阵脚。

孙权担心受到曹魏的攻击,制止了吴军部分将领要继续追打刘备的行动,撤军回防曹魏,同时派人向刘备求和。

孙权的外交手段确实高明,随机应变,得心应手,把刘备、曹丕都玩弄于股掌之间,获取了许多政治、军事、领土利益。和(蜀)汉作战时,向曹魏求和,甚至请降。和曹魏作战时,向刘备求和,但又不完全断绝和曹魏的关系。

夷陵之战于当年闰六月结束,九月,曹丕派曹休、张辽、臧霸出洞(浦)口(此地有两说,一说在九江郡历阳江边,一说在京口对面的广陵郡江边,以三路军的分布来看,以广陵为是);曹仁出濡须;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围南郡,三路大军伐吴。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刘备在夷陵牵制住吴军主力时你看热闹,等吴军胜了回军摆好防御阵势了你却想起了要伐吴,这不有病吗?

长篇连载《三国鼎立》(83)——刘备托孤·诸葛亮理政,第2张

刘备听说魏伐吴,写信给陆逊说:“魏军已经到达江陵,我将带军再次东征,将军认为还能取胜吗?”陆逊回答说:“只怕你才败,还没恢复元气吧?前几天你还要求通使联络,现在你应该赶快休整补充,没有时间和能力兴兵。如果你不仔细考虑好,以败军再来远征,就没有地方逃命了。”

刘备败在陆逊这个年轻人手上,一直心有不甘,此时幸灾乐祸,虚张声势一下,没想到自取其辱。

继关羽荆州军全军覆没后,夷陵之战又失去国内几乎一半兵力,刘备此时已经没有实力东征,唯一可行的就是答应孙权的要求,和东吴讲和。

当年十月,刘备派太中大夫宗玮出使东吴,开始讲和。十二月,孙权派太中大夫郑泉出使白帝城,(蜀)汉、吴和谈程序逐渐正常化,但孙权并没有断绝和魏的关系。刘备也多次派宗玮、费祎出使吴国和谈。

刘备接见郑泉时问过一件事,说:“吴王怎么不给我回信,难道是认为我正名(称帝)不对吗?”郑泉回答说:“曹操父子欺负汉室,篡夺其位。殿下既然是宗室,就应该有维护汉室的责任,不率先发兵讨伐曹氏,却在这时候称帝,不符合天下道义,所以吴王没有给你回信。”

郑泉这话和当初费诗劝刘备的话几乎一模一样,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刘备称帝的主要看法。刘备听郑泉这么说,心里颇感惭愧。郑泉称呼刘备为“殿下”而不是“陛下”,也表明东吴一方只承认他汉中王的身份,不承认他汉帝的身份。

长篇连载《三国鼎立》(83)——刘备托孤·诸葛亮理政,第3张

郑泉是个很有趣的人,字文渊,陈郡人。博学多才,志向与众不同,最大的爱好是喝酒,嗜酒如命。最大的心愿是有一艘装满酒的大船,船头船尾摆满应季美食,泡在酒里游玩喝酒,累了就停下来大吃美食。酒少了立即添满。甚至在临死前还对酒友们说:“我死后一定要把我葬在陶器工场旁边,百年之后尸身化成泥土后,万一被幸运地挖来做成酒壶,那就是最快乐的事了。”

这可能是好酒的最高境界了,死了化成泥土也希望能被挖来做酒壶,与酒长相守。好像史上那些号称酒鬼、酒痴、酒仙、酒神什么的人都没有这么奇特的临终遗愿吧。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

(蜀)汉与吴相安无事,刘备有时间重新规划(蜀)汉今后的发展方向了,可是,很遗憾,刘备病了。

刘备此时已经六十三岁,在当时已算高寿。兵败夷陵,狼狈逃窜,翻山越岭,就算是青壮年也经不起这般折腾,更严重的是精神上心理上的打击太大,身心俱疲,一病不起。

第二节 (蜀)汉内乱之谜

这期间有个疑点,刘备为什么不回成都?

刘备闰六月败退到永安,赵云带兵驰援,八月,孙权撤军回防,按说刘备就可以留下赵云防守,自己启程返回成都。以下常见的三种理由可以排除:一、刘备短期内没有实力再次东征;二、不可能将永安作为都城;三、不存在羞于见人,刘备一生最大的长处就是敢于见人,越是失败的时候越敢见人。

长篇连载《三国鼎立》(83)——刘备托孤·诸葛亮理政,第4张

哪他为什么不走?生病的理由也说不过去,照刘备的遗嘱来看,最初只是染上了痢疾,然后引发其他病症。从永安回成都有一大半的路程可以选择水路,并没有多少舟车劳顿,成都医疗水平和条件都比永安好,说不定还可以延长刘备的生命。

刘备不但没走,还于当年召辅汉将军,犍为太守李严到永安,授予其尚书令之职。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尚书令虽然品秩不高,但按东汉惯例,尚书令是掌握朝廷实权的人,类似于皇帝办公室主任,通常担任此职务的都是皇帝心腹亲信,比如此前的法正、刘巴都担任过这个职务。

成都有太子刘禅监国,丞相诸葛亮辅佐。永安是刘备行宮,虽然至高无上的皇权还是在刘备手里,但这毕竟主要是军府,而不是政府,任命李严为尚书令就强化了政府的职能。感觉是不是有点怪怪的,(蜀)汉大地上此时似乎出现了两个权力中心。

不知道真实的情形如何,但起码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蜀)汉内部此时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刘备不回成都和任李严为尚书令的举动似乎是在应对和防范着什么。

紧接着发生的一件事情可以作为这种猜测的一个旁证。章武三年(223年)二月,诸葛亮应召赶到永安。诸葛亮一离开成都,汉嘉(郡治汉嘉县,今四川省芦山县。辖境相当于今四川省雅安、芦山、名山、天全、荥经、汉源等市县区)太守黄元立即于三月起兵造反。

上年底时,黄元知道刘备病重,就封锁汉嘉郡,不接受成都方面的指令。正史记载黄元这么做的原因是诸葛亮一直不喜欢黄元,黄元害怕刘备死后遭到诸葛亮的迫害,就先行占据全郡。等到诸葛亮一离开成都,立即进兵攻打临邛县(今四川省邛崃市临邛镇)。

长篇连载《三国鼎立》(83)——刘备托孤·诸葛亮理政,第5张

诸葛亮为什么不喜欢黄元?他们之间存在什么矛盾呢?史无记载,不敢妄说。

太子刘禅召集群臣商议应对之策,大多数人认为黄元如果不来攻围成都,就会由越巂(治所在邛都,今四川省西昌市东南)进军占据南中(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与西南边陲的土著部落联络联盟。

治中从事杨洪却认为黄元的进攻方向不是西南,而是东面,希图顺水东下,奔往刘备所在的永安,得到刘备的庇护,如果发生意外(指刘备死去)就投奔东吴。只要派兵在南安峡口拦截就行了。

刘禅派将军陈曶、郑绰照此征讨。黄元果然顺流下江,其亲兵叛变,将其生擒,送往成都,刘禅将其斩首。

杨洪根据什么作出黄元要东下寻求刘备的庇护呢?

杨洪,字季休,犍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刘璋时历任诸郡吏。刘备入蜀,犍为太守李严任其为郡功曹,后因与李严在郡治所的搬迁上发生矛盾辞职,李严推荐杨洪到州府任蜀郡从事。杨洪到成都后,得到诸葛亮赏识,趁蜀郡太守法正跟随刘备攻打汉中时,诸葛亮让杨洪代替蜀郡太守,后升益州治中从事。

由于杨洪与诸葛亮的特殊关系,他知道黄元与诸葛亮之间发生的所有问题,因此他是在掌握事情真相的前提下作出的这个判断,也因此这个判断是准确无误的。

这就说明黄元与诸葛亮之间的矛盾绝不是个人之间的喜欢好恶那样简单,一定是在某件军政事务上两人产生了分歧,而这种分歧达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由于史料缺失,这件事情成为千古之谜。

黄元造反的原因、进军方向和目的,最能说明此时(蜀)汉政权内部确实出现了问题。黄元造反的对象是成都的刘禅和诸葛亮,求助的对象则是永安的刘备,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长篇连载《三国鼎立》(83)——刘备托孤·诸葛亮理政,第6张

诸葛亮执政时期,曾经以诽谤先帝之名贬黜了长水校尉廖立,其中提到廖立的一条罪名是在白帝城守侍先帝梓宫(即刘备棺材)时在梓宫旁边刀断人头,这肯定是大不敬之罪。廖立为什么要以大不敬的行为在刘备棺材前杀人?杀的又是谁?廖立直接用刀砍断这个人的头,其场面十分血腥,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场面?这个场面最终又是如何收场的?

这些都无解,也都说明永安宮里曾经发生过严重到廖立要现场杀人的地步的事情。

这里引出(蜀)汉行政管理体系中的一个缺陷,就是“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国家没有设置专门的史官来记载国家大事,以至于很多军国大事、宫闱内幕和大的自然灾害都没有记录和保存下来。陈寿把这个缺陷归咎于诸葛亮,认为是诸葛亮考虑不周。但究竟应该由谁来负这个责任还很难说,起码不应该由诸葛亮一个人来承担。

刘备在世时,没有设置史官的明确记载。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执政期间不置史官,是诸葛亮之错。诸葛亮死后,(蜀)汉政权还延续了近三十年,仍然不置史官,这怎么能算诸葛亮之错?

刘禅如果有设置史官的打算和安排,完全有充裕的时间来补写缺失的历史,毕竟时间还不长。从一般的朝代传承习惯来看,后继者多是沿袭前任者的做法,既表示对先帝的尊重,又表示政权的平稳延续,刘备时没有设置史官,诸葛亮和刘禅有理由因袭了这个传统。

这个责任应该由刘备父子和诸葛亮三个人共同承担,而不是归咎于一人。陈寿虽然把责任归咎于诸葛亮,但却把这个现象记录在《后主传》里,说明他认为刘禅也有责任。

现在出现很多贬低诸葛亮的文章,不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论证,而是为贬而贬,把(蜀)汉国内发生的不合理事情都不加分析的全部归罪于诸葛亮,这种做法已经不在学术研究的范畴之内,属于哗众取宠的庸俗和浅薄。

长篇连载《三国鼎立》(83)——刘备托孤·诸葛亮理政,第7张

第三节 白帝托孤

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刘备病情加重,自知不起,托孤于诸葛亮、李严。

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我的儿子可以辅佐就辅佐,不能辅佐,你可以取而代之。”对此重托,作为臣子的诸葛亮自然是感激涕泣,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各位读者是不是对这个感人的托孤场景有似曾相识之感?是的,二十三年前的东吴就出现过这一幕,那是孙策托孤给张昭,几乎一模一样。帝王心术原来也是相通的。

不过刘备做得比孙策要彻底一些,给刘禅下诏,明令:“你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临终时,又叫来鲁王刘永,亲口嘱咐道:“我死之后,你们兄弟要父事丞相,令你和丞相共事而已。”

刘永后来并没能与诸葛亮共过什么事,刘禅即位后八年,改封其为甘陵王。因刘永与刘禅的宠臣宦官黄皓不和,刘禅并不信任和重用他,几乎就是默默无闻。后随刘禅投降入晋,担任奉车都尉,封乡侯。

刘备如此强调、如此敦敦嘱咐、如此小心翼翼,是在担心着什么吗?以刘备对自己儿子和诸葛亮的了解,如果儿子们不父事诸葛亮的话,恐怕后果很严重。

四月二十四日,刘备病逝于永安宮,(蜀)汉的许多不解之谜也随之被埋藏在这个不起眼的宮殿里。

长篇连载《三国鼎立》(83)——刘备托孤·诸葛亮理政,第8张

诸葛亮与李严共同接受遗诏辅佐太子刘禅。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这也是个让人困惑的安排。既然统管内外军事,就应该回到成都居中指挥调停,怎么会留守永安?在永安这个边远的地方,怎么统管(蜀)汉国的内外军事?

有人把刘备让李严和诸葛亮共同辅佐刘禅说成是平衡益州集团与荆襄集团的关系,但李严并不是益州人,而是南阳人,仍然是荆襄集团的人,并不能完全代表益州势力。因诸葛亮在南阳呆过,两人还有乡党之谊,反而是增强了荆襄集团的势力。

荆襄集团是刘备政权的核心,在刘禅没有能力树立并掌握运用皇权的特殊情况下,军政大权必须由这个圈子里的人来掌握,但不能交给一个人,以免出现权臣,因此,说刘备是在荆襄集团和益州集团之间平衡欠妥,准确的说应该是在诸葛亮与李严这两个同属荆襄集团的个人之间平衡,使其互相牵制,不至于威胁到皇权。

刘备夺取益州的行为,无论怎么说都有忘恩负义之嫌,益州人对他颇有疑惧,并不忠诚。这也是后来魏军压境时,益州势力极力主张投降的主要原因。

刘备死后,魏国群臣相贺。唯独镇南将军、侍中黄权无一丝喜悦。曹丕想吓唬黄权,派人召见他。黄权刚上路,前来催促的使者一个接一个,在道路上交错奔驰。黄权的下属官员、侍从都吓得魂飞魄散,黄权却举止自若。

顺便说下黄权吧。后来黄权领益州刺史,景初三年(239年),升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魏国开府之名就从这里开始。正始元年(240年),黄权去世,谥号景侯,儿子黄邕继嗣。黄权留在蜀国的儿子黄崇,为尚书郎,(蜀)汉灭亡时随诸葛瞻战死于绵竹。

长篇连载《三国鼎立》(83)——刘备托孤·诸葛亮理政,第9张

黄权虽然身在魏国,但对刘备、诸葛亮仍然心存感激,不庆贺刘备之死是个明证。另外司马懿在给诸葛亮的信中也说:“黄权是个爽快人,经常从坐位上起身赞叹着谈论你,这种谈论总不离口”,更是说明黄权对(蜀)汉的怀念。没看到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记载,也许罗贯中就是以黄权为原型的吧。

言归正传。五月,十七岁的皇太子刘禅在成都即位,改元建兴,大赦天下。立车骑将军张飞女儿张氏为皇后。封丞相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府治事;中护军李严假节,加光禄勋,封都乡侯,督永安事务;中军师、卫尉刘琰为都乡侯;中护军赵云、江州都督费观、屯骑校尉丞相长史王连、中部督向宠及魏延、吴懿为都亭侯;杨洪、王谋等为关内侯。

派尚书郎邓芝出使东吴,巩固双方友好关系,孙权也派张温为使臣到蜀汉,与蜀汉和亲下聘,双方关系逐渐恢复。这是形势使然,面对强大的曹魏,双方都明白只能联手抗曹才能自保。

蜀汉由此进入诸葛亮时代。由于刘备的托孤、刘禅的年幼、诸葛亮的强势等多种因素,一直到诸葛亮死,刘禅都只是一个名义上的皇帝,除了主持别人无法替代的祭祀祖先的活动外,一起军政事务都掌握在诸葛亮之手,即“政由葛氏,祭则寡人”。

诸葛亮和刘禅的关系和曹操与汉献帝的关系一模一样,奇葩的是前者受到颂扬,后者受到指责。

长篇连载《三国鼎立》(83)——刘备托孤·诸葛亮理政,第10张

第四节 南中叛乱

刘备病重,引发黄元兵变。刘备去世,更引发了(蜀)汉境内西南部的混乱。这也是专制极权下的常态。刘备有威望,有实力,能够震慑住异己势力。刘禅没有威望,也没有实力,国内军事力量在夷陵之战中丧失一半,另一半主要还得用来驻防北方一线,防止曹魏侵袭。益州势力见有机可乘,立即发动暴乱。

首先是益州郡(今云南省,郡治所故址在今昆明市晋宁县晋城镇及其南郊)大姓雍闿起兵造反,杀太守正昂。朝廷以张裔为太守,雍闿又将张裔流放到东吴。孙权任雍闿为永昌太守,派刘璋的儿子刘阐为益州刺史,进至交州和益州交界之处,随时准备进入益州。

越嶲郡(今四川省西昌地区一带)部落酋长高定元杀掉驻郡将军焦璜,占据全郡,自立为王。

牂牁郡(今贵州省内,治故且兰县,今贵州省贵阳市附近,一说在凯里市西北,辖十七县)太守朱褒以全郡造反。

朱褒谋反前,益州从事常房(一作常颀)例行巡查各地时发现朱褒有谋反嫌疑,抓拿其主簿来审问,然后将其处斩。朱褒大怒,带兵攻杀了常房,并诬告常房谋反。诸葛亮居然诛杀了常房的儿子,将其四个弟弟流放到越嶲。想以此来稳住朱褒。

这完全是枉杀忠良,姑息养奸。这种处理方式没起到任何效果,反而助长了叛乱分子的嚣张气焰,以郡叛乱。就算诸葛亮是为了顾全大局,也用不着采取如此极端的残忍方式。难道他不知道本朝故事,汉文帝杀晁错以息七王之怒结果仍然没能阻止“七王之乱”吗?作为政治家的诸葛亮绝非世人想象中儒雅仁慈的善人。

为陈寿《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看到这个记载也忍不住高呼:“安有妄杀不辜以悦奸慝?斯殆妄矣!”

长篇连载《三国鼎立》(83)——刘备托孤·诸葛亮理政,第11张

朱褒根本不领诸葛亮的情,照反不误。诸葛亮只好派越嶲太守龚禄住安上县,遥领牂牁郡。

常房巡行时,先后见过雍闿和朱褒,其随身携带的是中都护李严写给雍闿等人的书信,以此晓谕雍闿等人,难道诸葛亮是因此而处置常房家人的吗?

李严统内外军事,让常房携带手书劝喻雍闿等人,也属分内之事。诸葛亮为丞相,安定西南也是分内之事,是二人事前没有商议统一吗?但无论怎样,诸葛亮也不该杀常房姑息养奸啊!难道二人的矛盾至此就开始了吗?

(蜀)汉西南混乱不堪,诸葛亮该如何处置呢?下期再聊。

(未完待续)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长篇连载《三国鼎立》(83)——刘备托孤·诸葛亮理政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