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读书”的意义:读书“无用论”的谬论

论“读书”的意义:读书“无用论”的谬论,第1张

论“读书”的意义:读书“无用论”的谬论,第2张

”是现时代的选择,没有好坏对错 

论“读书”的意义:读书“无用论”的谬论,第3张就“读书”而言,一直存在着这样的矛盾:有用,没用。

在我个人看来,“读书”本身是不具备任何作用的,这是事物的属性所赋予的活力。

就像钱(货币),本身是不具备任何作用的。

至于现代的作用,不言而喻,“书”是知识的载体,是人类的文明的结晶,是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之一;钱,作为货币,人们赋予它特定的意义,货币价值。

所以,不论是书,还是钱,本身是不具备价值的,所以单纯的讨论书的价值或钱的价值都没有多大的意义。

但是,现时代,不一样了。

钱,已经有了相对完整的价值,而书,相应的“价值”却一直遭受质疑。

“读书”有没有用,如果排除官方的用途之外(教学、文明传承、文化载体等),就简单理解为“读”(阅读),“书”(图书、书籍、或其他知识载体),那么这个“读书”就相对简单了。

我认为,讨论一种行为的价值(或作用),可以分为几个时间段:一个是现在,一个是将来,还有就是绝对的。

而读书“无用论”似乎就在此处简单理解了“读书”的价值。

简单的说就是,当我遇到问题的时候,书籍并没有帮我走出困境,书籍并没能解决我的问题(或所有问题)。

这其实是一个很荒谬的理解,举个例子说:

当一个人生病了,医生给他开了药,结果第二天就好了,这个人肯定以为是药的功效。

如果这个人生病了,医生给他开的药好久都没作用,还是一如以前,是不是就说这药没用呢?(这里,我们就要讨论病情是否在恶化的情况下,保持了相对的稳定,还是副作用抑制了人的恢复)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个人生病了,不经医生同意,胡乱的吃药,结果病没好,这是不是说药没用呢?(大多数读书“无用论”就是犯了这样的一个错误:谁说药是万能的?谁说书是万能的?谁说吃什么药都可以治好每一种病,谁说随便看一本书就能解决所有的生活问题呢?药,要对症下药才有用,书,也是需要找到合适的书才有价值)

所以,我们怎么能这样去理解“书”的价值呢?这是很荒谬的一件事。

你遇到了问题,如果只是看书,如果只是找方法,书确实可以给你启发,但是如果你选择的书和你遇到的问题完全没半毛钱关系,你却抱怨书没用了,这样不觉得很荒唐吗?

得承认,书不是万能的,最起码没有一本书是万能的。(如果有,大概也没啥用了,既然万能又怎么会遇到问题呢?)

有人说,现在知识付费的纪元,将“书”神话了。确实存在这样的“理想主义”者,甚至很多人都想借由书解决自己的生活的问题,经济的问题,以及各种问题。

但我们得清楚一点,“书”本身并不会说话,并不会教你怎么做,而且任何人任何事物都无法教会一个人(事情分为主观和客观)。

如果客观的事物,你非得主观的臆想,这是事物本身的错误,还是自己的错误呢?我想说,这是自身的问题,不应该将这个错误的结果推到事物本身上去的。

同理,“书”也是这样的存在,“书”本身是一件客观的事物,里面的知识理论都是客观存在了(论成书之后的“书”,而非钻牛角尖的想当然,“书”是人造的没错,但它在造成的那一刻只是一个工具,一个载体的存在),而我们怎么用?用来做什么?有没有用?用对了没有?这是我们的选择,我们的问题,是主观的意识所决定的。

“书”本身并不能教你做什么,它既不会说话,也不会下命令,它只是静静地躺在那里,等待你的浏览,等待你发现,并去思考它。所以,谈论“书”本身没有作用,或有作用,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应该考虑的是“书”可以有哪些作用?可以怎么用?该怎么读懂它(了解它,才能使用它)?

那么解决了这个主观客观的问题之后,其实矛盾就不言而喻了,本身并没有冲突,真正的矛盾在于混淆了主观意识和客观存在意义。

但是就“书”本身的作用而言,也是有限的。

因为“书”不像食物,来得那么直接,吃下去就能填饱,“书”也不是某种简单的工具,比如锤子,简单就会使用了。这也是大多数人觉得“书”无用的原因之一了。

简单的说,就是“书”里的知识,你压根就没有弄懂,所以你说它“无用”(真实原因是你不懂,而不是没用)。

其次,“书”里的知识,你并不能很好的运用到生活中,所以你觉得“无用”(你理解了,但是你没有用武之地。举个例子,你手里拿着锤子,但是你不知道要拿来干啥,所以,锤子有用吗?简直是增加负担不是)。

再者,“书”里的知识,原本只是拿来搞笑的,你却想拿来解决经济问题,好吧,用错了地方,结果自然无功而返,自然“书”就“无用”了(用错了地方,能怪“书”吗?)。

还有,“书”的作用是有限的,因为人的知识水平也是受限的,所以当你问到比“相对论”更高级的问题的时候,你说“书”是那样的“没用”呢(这也是人们常犯的问题,比如癌症,比如各种无法医治的疾病,现在压根就没有这种“解药”,你却怪起“解药”来了,这样有道理吗?)!

所以,在遇到以上且不仅限于以上类似问题的时候(分不清本质和真相),责怪“书”的“无用”其实是毫无道理的。

所以,不是“书”无用,而是没搞清楚“书”的作用,自己没方向(用武之地),把“书”放在了错误的位置,以及高估了“书”的作用(“书”毕竟是工业的产物,而非天然生成,只是工具和载体,作用是靠“人”去提升的。)

当然,即使这些道理说通了,还是有人固执的认为“书”是没用的。

确实,在远古时代,那时候没有文字,甚至语言都还没有完善,至于“书”更是天方夜谭,那时候他们不是也活得好好的吗?

这是一个谬论,试问,如果没有“书”,我们从何得知这些呢?靠臆想?靠幻想?还有所谓的科学,传承,以及文字,文化等,如果没有了“书”,它又是何以让我们得知呢?

我们现在掌握的大部分知识,真的来自于生活吗?

简单说句真理是:所谓的本领,始创之时,都是为了谋生。

所以,那些凌驾于生活之外的一切,不重要了吗?如果是这样,我们的时代何以进步?

所以,不要总是说“书”的“没用”,我们应该客观的认识到,“书”的价值,以及如何发挥它的作用,并作出更大的贡献,让前人的努力免于付诸东流。

当然,也有人说,现在市场上的“无用”的“书”太多了,读他们就是浪费时间,而且还不见得有什么收获。

这种说法,从某种角度来说,都是我们人本身所造成的。所谓,有市场就有需求,反之,有需求才有市场呢!

但是,这是不是就不“读书”了呢?我们不能这样消极的。

“读书”的关键,在于沉淀知识,在于积累,在于选择和取舍,这些都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都是需要大量的“浪费”的。

当然,你可以选择通过别的方式去挑选适合自己的“书”,但我认为什么适合自己,一定是自己最清楚的。

在众多的选择中,我们不能这样奢望,你挑一本就是有用的,就像我们不能确定你找一个老婆,就能跟你一辈子。

经验和阅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过程,筛选,取舍,以及提升自己。

哪个阶段,读哪种“书”也是有讲究的,就像小时候不懂大人的痛与悲,这是自身的弱势,相对而言是客观存在的。

其实,人有时候不应该这样钻牛角尖的,比如,一定要怎样,一定要挑战自己,一定要超我,大家都是相对平凡的人,这样做,不过是好高骛远,急功近利,有用吗?我不确定。

不过,我的想法是,什么年龄做什么事,什么实力去挑战什么实力的事,相对于自不量力而言,我更喜欢循序渐进。

至于“读书”,我的观点是,这是时代的文明的选择,如果想要不落伍,想要了解流行趋势,想要跟上社会的脚步,还是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的。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怎么能动不动就觉得“无用”呢?

“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取决于怎么看待自己,同样的,如何将好的材料放在正确的位置也是我们应该学会的本领,这也许就是“谋生”呢?

之前,听过这么一句话:没有所谓的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财富(“书”更是如此)。

所以,不要用自己的短见、偏见,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朴童

2018年01月于厦门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论“读书”的意义:读书“无用论”的谬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