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伟春 | 潘天寿先生的桑梓情

潘伟春 | 潘天寿先生的桑梓情,第1张

潘伟春 | 潘天寿先生的桑梓情,第2张

潘天寿先生桑梓

 ——纪念潘天寿先生诞辰126周年


文︱潘伟春 

潘伟春 | 潘天寿先生的桑梓情,第3张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潘天寿先生是一位集书画、篆刻、诗文及美术理论为一体的当代美术大师,他的成长和成功之路,与家乡宁海的灵山秀水、独特的人文风貌、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潘天寿先生在宁海生活了整整20年,青少年时期,受益于徐履谦、杨东陆等名师指教与帮助,直到晚年,先生仍对此念念不忘。成名后先生饮水思源,情牵故里,以自己的特殊形式反哺家乡。

一、家乡是他艺术起步的地方

宁海的人文历史和地域环境,熏陶着先生,对他人生品格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影响着他的艺术格调。一山一石,在他的童年少年时代留下深刻印象。生于乡村,长于乡村,先生对乡村怀有深深的眷恋。家乡的雷婆头峰在他的童年少年留下了深刻印象,影响着先生一生的审美追求,还让他晚年自号“雷婆头峰寿者”。

潘伟春 | 潘天寿先生的桑梓情,第4张雷婆头峰

先生喜欢用极简括的笔墨,画极大的岩石,而这岩石被称为“潘公石”,画面大气,艺术高雅,力透纸背。少年时先生经常到南岙村走访,多半是为了看岩石,可见他对家乡石头的喜爱。

先生爱用“强其骨”的闲章,其意自明,岩有风骨,而风骨是作者刚正的气质和高昂的情操在作品中的体现。1969年冬,先生在回杭的列车上用捡到的香烟壳纸写下他一生最后的五绝:万峰最深处,饮水有生涯……饮水思源,先生在极困难时,却感念着家乡山水的好!可以说,家乡既是他人生的起点,更是他艺术起步的地方。

潘伟春 | 潘天寿先生的桑梓情,第5张

二、家乡是他作品最好的归宿

潘伟春 | 潘天寿先生的桑梓情,第6张

常怀赤子之心,不忘桑梓之情。先生回家,常到家乡文物办鉴定馆藏书画(馆藏有明清等作品),还捐赠了多幅作品,并在1962年把黄金时期创作的指墨画《耕罢图》等捐给县政府。同年,应天一阁邀请,先生在南溪温泉留下两幅县馆藏的作品:一幅兰花图,一幅书法作品《南溪温泉口占》。俨然,家乡成了先生作品最好的归宿。目前宁海馆藏了28幅先生的书画作品,其中珍藏的重量级国宝《耕罢图》为先生1949年所作,尺寸最大,且是三幅牛作品中唯一一幅用指墨绘就的精品。

潘伟春 | 潘天寿先生的桑梓情,第7张

先生关注家乡文化事业发展,用书画诗文创作来讴歌家乡发展建设,弘扬家乡文化精神!

三、家乡是他永远挂念的地方

潘伟春 | 潘天寿先生的桑梓情,第8张

在1920年至1928年期间,先生常到宁海老家走动,不分身份的贵贱高低,只要在客观条件许可下,就会赠画于人。先生赠画于民的数量仅在老家宁海就约有上百幅之多。

先生大气、大爱,善待家乡人还体现在“卖画济困”这一件民间轶事中。一次,冠庄老乡去杭州看病,因负担不起高昂的医药费,只好求助于他。先生破例让他售卖自己的两幅小品国画,以此帮他渡过难关。而许多海外华侨和外宾愿以上千上万元的高价购买先生的画,可他总是坦然谢绝。

1963年,66岁的先生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带着体察民情、关心百姓疾苦的政治任务,回到家乡宁海视察,受到了热烈欢迎。这次视察过程中,先生到黄坛沙地视察山林培育情况,到长街车岙港视察海涂养殖情况。先生对本次视察很满意,认为“宁海情况清、方向明、决心大,能把事情办好”,表示要为家乡发展多出力,在不同场合建言献策。先生对家乡人说:“宁海穷山僻壤,要靠山吃山、临海吃海。”他建议黄坦山区植树造林,多种生长快、经济性实用性强的杉树。这次视察过程中,先生了解到许多具体的问题,例如:黄坛水库的工程问题;省里下拨的搬迁资金安置问题等。先生都向省里做了汇报,使许多家乡百姓常年没能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潘伟春 | 潘天寿先生的桑梓情,第9张

县文广旅游局原副局长娄新科跟我说:“你对潘天寿先生越研究,你越会跪下去。”我在查找先生的相关史料,采访了解先生的相关人士,常会被先生的高尚品质和对家乡深厚的桑梓之情而深深感动,家乡才是他永远的挂念。

乡土宁海公益平台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潘伟春 | 潘天寿先生的桑梓情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