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学刊》∣王子林:钦安殿的位置与所供真武神像考

《故宫学刊》∣王子林:钦安殿的位置与所供真武神像考,第1张

 钦安殿的位置与所供真武神像考 

王子林

根据文献记载,钦安殿建于元代,本文以此为基础,考证了钦安殿的位置和所供真武神像的时间。分析了保留钦安殿名及为何无钦安殿供奉玄天上帝御制碑文的原因,论证了朱棣起兵时的天象特征与玄武显灵的关系以及玄天上帝对紫禁城的格局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对现存遗存与文献的二重考证,对厘清元明之际宫城的变化,紫禁城线的东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  钦安殿   中轴   真武


一、 钦安殿建于元代

《明世宗实录》记:“(嘉靖十四年十月丙午)初,上又以文祖建钦安殿祀真武之神,诏持增燎垣作天一门及大内左右诸宫,益加修饬,至是皆告成。上亲制祀文告列圣于内殿,仍具皮弁服祭真武之神于钦安殿。”[1]明嘉靖时的实录记载钦安殿建于永乐时期,殿内所供真武铜像亦是永乐帝所供。但这一记载被新发现的史料推翻,据《文章辨体汇选》记:“公姓陈氏,讳达字,元达温之永嘉人,家婺之兰溪,妣江氏封温国夫人,而公沈氏出也。三岁而孤,伯母陈留郡夫人江氏鞠育之长大。年十五征入宿卫,二十学书于平章康里公库库,待制杜公本,学诗于张贞君天雨、马教授伯诚。年三十,书名于康里公上下。钦安殿成,在廷善笔札者,咸书榜上进,独用公进者。至正壬辰,擢端本堂司经,寻转正字,又迁文学。”[2]《(万历)金华府志》亦记:“陈达,字先达,兰溪人,自中之孙,父萍仕元为宣使。达自少征入宿卫,学书于康里子山、杜清碧。诏书钦安殿榜,称寺,擢端本堂司经。”[3]陈达祖籍永嘉,今温州,善书。20岁时,学书于康里公,30岁时,其书法与康里公不相上下。钦安殿建成后,元顺帝下令大臣各书“钦安殿”匾呈进,唯陈达所书被选中。不久陈达转正字,又转文学,因劾弹元顺帝时奸臣秃鲁帖木儿而遭迫害,解官南归,病卧故里。据此,钦安殿建于元代,并非嘉靖帝所称为文祖朱棣所建。

二、钦安殿的位置

虽然钦安殿建于元代,但文献并没说明其位置。据现状,钦安殿位于坤宁宫后(图1),御花园北,紫禁城的中轴上,而紫禁城却建成于永乐十八年,显然永乐帝营建紫禁城时,将钦安殿置于了紫禁城的中轴上。

《故宫学刊》∣王子林:钦安殿的位置与所供真武神像考,图片,第2张

图1 钦安殿

元大内的中轴是在元世祖忽必烈时确定的,《析津志辑佚》记:“世祖建都之时,问于刘太保秉忠定大内方向。秉忠以丽正门外第三桥南一树为向以对。上制可。”[4]元大内中轴上的建筑,据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记:“大内南临丽正门,正衙曰大明殿、曰延春阁……正南曰崇天……北曰厚载……大明门在崇天门内,大明殿之正门也……文思殿在大明殿寝东……紫檀殿在大明寝殿西……宝云殿在寝殿后……延春门在宝云殿后,延春阁之正门也……慈福殿又曰东暖殿,在寝殿东……玉德殿在清灏门外。”[5]中轴线上的建筑有崇天门、大明门、大明殿、宝云殿、延春门、延春阁、厚载门,其所录元大内宫殿史料来自于《经世大典》,比钦安殿建成时间早,故陶宗仪没有提到钦安殿。明初萧洵奉命至大都城,对元大内进行了考察,所著《故宫遗录》记:“南丽正门内曰千步廊……建棂星门……门内数十步许有河,河上建白石桥三座……度桥二百步为崇天门……由午门内可数十步为大明门……中为大明殿……连建后宫……障后即寝宫,深止十尺,俗称弩头殿……庑后横亘长道,中为延春堂丹墀……其上为延春阁……又后为清宁宫……又后为后载门,上建高阁环以飞桥舞台于前……台东百步有观星台,台旁有雪柳万株。”[6]这是萧洵看到的元大内中轴一线的建筑,与《辍耕录》所记基本相同,只是增加了清宁宫和舞台两座建筑,没有钦安殿,说明钦安殿没在元大内中轴线上。

萧洵漏记钦安殿的原因,是因为他只走了中轴一线,故而未见钦安殿。从现存钦安殿位于紫禁城中轴北端的遗存看,紫禁城中轴与元大内中轴不是同一根轴线,笔者在《元大内中轴在武英殿与慈宁宫一线》[7]一文中对元大内中轴和紫禁城中轴的位置作了考证,紫禁城中轴较元大内中轴做了平行的东移。按《故宫遗录》所记,延春阁后为花园,植花卉、异石,再北为清宁宫、舞台,舞台有飞桥与厚载门相连。清宁宫西有内浴室和玉德殿、宸庆殿等,此地无空间可建,唯清宁宫东只有观星台一座建筑及台旁雪柳万株外,其东南有无建筑,萧洵没有记录,故后世所绘元大内图是一片空地。观星台距离舞台一百步,按元1步等于今1.54米,观星台距离舞台154米。笔者在《元大内中轴在武英殿与慈宁宫一线》一文中,详细论证了明紫禁城中轴较元大内中轴东移了约230米[8],恰好落在元大内观星台东侧,故钦安殿只有建于观星台的东南侧,才能位于紫禁城中轴的北端(图2),与现存遗存相符,从而证明元明宫城不是同一根中轴线。

《故宫学刊》∣王子林:钦安殿的位置与所供真武神像考,图片,第3张

图2 钦安殿在元大内中的位置示意图(参考朱偰《元大都宫殿图考》)

三、钦安殿所供真武铜像为元代所供

据现状,钦安殿明间靠金柱设有一座巨大的神龛,龛内供有一尊座式铜鎏金真武像(图3),高约200厘米。神像披发跣足,手执断魔雄剑,身穿金甲,目光如炬。这尊神像是否是元代所供,笔者论证如下:

《故宫学刊》∣王子林:钦安殿的位置与所供真武神像考,图片,第4张

图3-1 玄天上帝铜像

《故宫学刊》∣王子林:钦安殿的位置与所供真武神像考,图片,第5张

图3-2 玄天上帝像线图(王琛绘)

第一,钦安殿是一座神殿。按规制,当今王朝一般不会使用前朝的宫殿名,朱元璋曾说“盖我中国之民,天必命中国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予恐中土久污膻腥,生民扰扰,故率群雄奋力廓清,志在逐胡虏,除暴乱,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国之耻”[9],在当时,这种对立的思想与情绪是很大的。朱元璋定都南京之前,曾以何处定都有过一番陈述意见,他说:“若就北平,要之宫室,不能无更作,亦未易也。”[10]据《辍耕录》记载,元大内有棕毛殿、畏吾尔殿,还有覆白琉璃瓦顶的宫殿,这些不符合汉人的传统,改动太大,故朱元璋打消了定都大都的想法。所以朱棣迁都北京建紫禁城,继续使用元大内宫殿名,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何永乐帝不改钦安殿名呢?笔者认为此殿一定是一座神殿,所供之神一定是汉人崇拜的神,只有这样,才使永乐帝不敢妄动此殿,不得不保留这座宫殿及宫殿名,并把它置于重新规划的中轴线之上,地位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高,最终成为他终身依靠的神。

第二,燕王起兵时的天象征兆。燕王府是由元大内改造而成的[11],《明史》记起事之前,曾于燕王府内秘密练兵,起兵之时,“适大风雨至,檐瓦坠地,成祖色变。道衍曰:'祥也。飞龙在天,从以风雨。瓦坠,将易黄也。’”[12]天空骤然变色,风雨大作,这一现象被认为是真武神显灵的征兆。真武神位居北方,《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称“亿千变化,玄武灵真。腾天倒地,驱雷奔云”,真武神以风雨雷电的天象特征降临,朱棣在《御制真武庙碑》中称“肆朕肃靖内难,虽亦文武不二之臣疏附先后,奔走御侮,而神之阴翊默赞,掌握枢机,朝运洪化,击电鞭霆,风驱云驶,陟降左右。流动挥霍,濯濯洋洋,缤滨纷纷,翕欻恍惚,迹尤显著”[13],认为真武神是以风雨雷电的方式护佑自己。这一记载,让我们不得不认为这是受到了钦安殿所供真武神的启示。真武神是元代帝王最崇信的一尊汉人的天神,原来蒙古兴起于北方,认为是受真武神的护佑所致,翰林侍讲徐世隆《元创建真武庙灵异记》称:“我国家肇基朔方,盛德在水,今天子观四方之极,建邦设都,属水行方盛之月,而神适降,所以延洪休昌景命,开万世太平之业者,此其兆欤!”赵孟頫《启圣嘉庆图序》亦称:“皇元之兴,实始于北方。北方之气将王,故北方之神先降。事为之兆,天既告之矣。”朱棣起兵时利用天象正好嫁接于钦安殿所供之神的身上,为自己“靖难”找到了合法的借口。

第三,钦安殿供奉真武神无御制碑文的原因。靖难成功后,永乐十三年,于北京地安门建佑显宫真武庙,供奉真武神,朱棣《御制真武庙碑》称:“顾惟北京天下之都会,乃神常翊相予于艰难之地,其可无庙宇为神攸栖,与臣民祝祈倚庇之所?遂差吉创建,崇殿修庑,缔构维新,亢爽高明,规模弘邃。”[14]永乐十六年,又于武当山冶铜为殿,范神之像,供奉真武神,朱棣《御制大岳太和山道宫之碑》记:“肆朕起义兵,靖内难,神辅相左右,风行霆擎,其迹甚著。暨即位之初,茂锡景贶,益加炫耀,至若榔梅再实,岁功屡成,嘉生骈臻,灼有异征。朕夙夜祗念,罔以报神之休。仰惟皇考、皇妣,劬劳恩深,昊天罔极,以尽其报。惟武当神之攸栖,肃命臣工,即五龙之东数里得胜地焉,创建玄天玉虚宫;于紫霄、南岩、五龙创建太玄紫霄宫、大圣南岩宫、兴圣五龙宫;又于天柱之顶,冶铜为殿,饰以黄金,范神之像,享祀无极。”[15]永乐帝于地安门佑显宫、武当山天柱顶建金殿供奉真武神,特别是武当山的金殿,是从北京铸好后通过万里水道运至武当山的,《敕建大岳太和山志》记:“今命尔护送金殿船只至南京,沿送船只,务要小心谨慎。遇天道晴明,风水顺利即行。船上要十分整理清洁。故敕。”[16]唯独没有于紫禁城中供奉真武神的记录,原因是钦安殿里已有元人供奉的真武神了。

第四,“玄天上帝”号为元代所封。真武神是汉人崇拜的北方天空七宿星神,原名曰玄冥即玄武,龟蛇是其化身,宋代得到帝王们的崇拜,不断被加封号,为避圣祖赵玄郎名而改称真武。元大德七年封真武神为“光圣仁威玄天上帝”,简称“玄天上帝”,地位被提高到了上帝之尊的高度。据现状,钦安殿所供真武铜像前立有“玄天上帝”神牌(图4),证明玄天上帝像当为元代所供。

《故宫学刊》∣王子林:钦安殿的位置与所供真武神像考,图片,第6张

图4-1 玄天上帝神牌

《故宫学刊》∣王子林:钦安殿的位置与所供真武神像考,图片,第7张

图4-2 玄天上帝神牌线图(王琛绘)

第五,紫禁城北方被设计成为一个玄武天神的空间。唐玄宗御撰《大唐六典》之“尚书省工部”条记载:“殿(按:指紫宸殿)之北面曰玄武门。”原注曰:“其内又有玄武观。”[17]大明宫北门玄武门内有玄武观,供真武神。紫禁城北方空间即按此设计,北门曰玄武门,门内为钦安殿,钦安殿相当于大明宫内的玄武观。永乐帝将紫禁城中轴对准元代钦安殿,其目的是为了把钦安殿纳入北方天神的空间里,以符古制。因为永乐帝于钦安殿两侧建有东西七所(图5)。大学士杨荣《皇都大一统赋》称“六宫备陈,七所在列”,据杨文概《北京故宫乾清宫东西五所原为七所辨证》的考证,乾清宫东西五所原为七所。东西七所的设置,源于司马迁《史记·天官书》“北宫玄武”之说,“北宫”是指“北宫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为北方天空的星宿,其形如龟蛇缠绕[18]。以钦安殿为中心,后有玄武门,两侧有东西七所,使紫禁城北方形成了一个玄武空间,其目的是想借玄武天神继续镇佑紫禁城。

鉴于以上五点,笔者认为钦安殿所供玄天上帝铜像为元代所供,永乐帝只是利用了这尊神而已。

《故宫学刊》∣王子林:钦安殿的位置与所供真武神像考,图片,第8张

图5 钦安殿左右两侧的东西七所

四、结论

钦安殿自元代始建后,一直保存至今,殿内陈设丰富,是我们研究元明清宫廷史、道教史的重要参考。本文通过对钦安殿位置和所供神像的考证,结论如下:

第一,钦安殿位于元大内中轴的东侧,处紫禁城中轴的北端,元明宫城的中轴不是同一根中轴线。

第二,钦安殿所供玄天上帝铜像为元代供奉,非明代永乐帝所供。

第三,朱棣保留元代钦安殿名的原因,是利用钦安殿所供真武神为其南下“靖难”求证合法。

第四,以钦安殿为中心,紫禁城北方构成了一个玄武建筑空间。

[作者单位:故宫博物院研究室]

  向上滑动阅读注释

[1]《明世宗实录》卷一八○,嘉靖十四年十月丙午,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定影印,1966年,第3855页。

[2](明)贺复征编:《文章辨体汇选》巻六八八,《文渊阁四库全书》。

[3](明)陆凤仪:《金华府志》卷一六,明万历刻本。

[4]《析津志辑佚》,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13页。

[5](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一,中华书局,1997年,第250-252页。

[6](明)萧洵:《故宫遗录》,清乾隆道光间长塘鲍氏刻知不足斋丛书本。

[7]王子林:《元大内中轴在武英殿与慈宁宫一线》《故宫学刊》第22辑,故宫出版社,2021年。

[8]同上。

[9]《明太祖实录》卷二六,吴元年十月丙寅。

[10]《明太祖实录》卷四八,洪武三年正月癸卯。

[11]《大明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五,建文元年十一月乙亥。参见王子林《元大内中轴在武英殿与慈宁宫一线》《故宫学刊》第22辑,故宫出版社,2021年。

[12]《明史》卷一四五,“姚广孝传”。

[13](明)朱棣:《御制真武庙碑》,《道藏·大明玄天上帝瑞应图录》第19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

[14](明)朱棣:《御制真武庙碑》,《道藏·大明玄天上帝瑞应图录》第19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

[15]《御制大岳太和山道宫之碑》,《武当山历代志书集注》,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107页。

[16]《武当山历代志书集注》,湖北科技出版社,2003年,第104页。

[17]参见陈学霖:《“真武神、永乐像”传说溯源》,台北《故宫学术月刊》第十二卷,第三期(2001年第4期)。

[18]杨文概:《北京故宫乾清宫东西五所原为七所辨证》,《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一辑,紫禁城出版社,1997年。

《故宫学刊》∣王子林:钦安殿的位置与所供真武神像考,图片,第9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故宫学刊》∣王子林:钦安殿的位置与所供真武神像考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