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识趣(125):明察秋毫辨真仿 细节处处见文章

古玉识趣(125):明察秋毫辨真仿 细节处处见文章,第1张

原创2022-07-03 17:33·一夫之

——一件片饰商代虎的看点辨析

辨玉是一个陶冶情操的过程,只有在避免了各种人为干扰因素、心境平和的状态下才能吃透一件玉雕的内涵,真仿立判;如果心潮澎湃、欲望企求、甚至带着心理倾向预先设定有色眼镜,则必然真仿莫辨甚至认仿为真、徒耗钱财精力了。

同样的看点,由于见识的差别而产生见仁见智的结果,这就是古玉的无限魅力所在了。

一件商代玉虎片饰(图1,以下简称“此件”):

古玉识趣(125):明察秋毫辨真仿 细节处处见文章,第2张

图1-1

古玉识趣(125):明察秋毫辨真仿 细节处处见文章,第3张

图1-2

古玉识趣(125):明察秋毫辨真仿 细节处处见文章,第4张

图1-3

真古到代还是仿品一件?

仅从图片辨识是真正考量眼力的时候了,互联网络时代,图片辨玉是收藏古玉的一项基本功。因为如果掌握了古玉的内涵,任何玉饰件都带着满眼的看点:海量低仿只需远瞟一眼就可排除、少量中仿多角度图片可以辨识、只有极少数高端仿需要上手观摩才能洞察其破绽所在。

为了便于多角度辨识,再加上不同光感下的藏品图片(图2):

古玉识趣(125):明察秋毫辨真仿 细节处处见文章,第5张

图2-1

古玉识趣(125):明察秋毫辨真仿 细节处处见文章,第6张

图2-2

真古呀仿古呀?

梅花口、臣字眼、口袋纹,妥妥的商代纹饰风格;双阴挤阳线带有商代“折铁线”特征;隐约可见的皮壳蜡光似乎年代久远沧桑;侧面遗留的片切痕残留带有古拙感;特别是带有少许的地弯现象等等(图3),其余诸多看点不再一一赘述——似乎都指向真古方向。其中,地弯形变是古玉不可仿的特征之一(参见《古玉学步(1):古玉几个不可仿的特征》),如果没有掌握古玉内涵和具备明察秋毫的功夫,估计认古见真的藏友是一定不在少数了。

古玉识趣(125):明察秋毫辨真仿 细节处处见文章,第7张

图3-1

古玉识趣(125):明察秋毫辨真仿 细节处处见文章,第8张

图3-2

古玉识趣(125):明察秋毫辨真仿 细节处处见文章,第9张

图3-3

另外再附加一个辅助因素:这是一件高端大拍的藏品,成交价格108.6万美元(约700万人民币)。花巨资参与国际大拍,必定有高端专家把关,应该是真古无疑了。

且慢,何以辨得真与仿,全在细节出真章。同样的看点,若不细察秋毫就会本末倒置、结果必定南辕北辙了。

这其实是高端大拍中出现的又一件仿古,见仿的看点仍然在上述几个方面:

(1)“地弯”为人造之弯非埋土之变。虽说有“古玉几个不可仿的特征”,但不可仿不是没有仿而是绝对仿不到自然造化的那种状态。现在仿古玉已经仿遍古玉的所有特征,但是绝对无法仿到真古的那种埋藏沧桑——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仿古也与时俱进,但是古玉的时间特征永远都无法仿到。

古玉形变的原因有很多,如片状挤压的形变、整体堆压的形变、全方位挤压的形变等(参见《古玉学步(22):古玉地弯形变是如何发生的》),或者因土埋几千年出土最初环境突变而产生的形变(参见和《古玉学步(183):沁蚀形变有原因朽烂化泥需辩证》)等等。此件见明显形变成地弯了,而成弯处无任何叠、压、挤之一的形变成因(图4),器面光洁平滑无伴生埋土特征是后天人为造作之仿弯。

(2)“片切”非古工特征残留为仿古造作“此地无银”。“片切割”痕迹是古玉残留的古拙特征之一,其显性特征为:因片料相对面积较大片具深度不够而整器对面开切、留下错位的切面痕,因片具的特点而使每一切面自成平面(参见《(43):开料解玉古工艺细察切割留痕迹(片切割)》。此件出现的局部“片切”痕迹违背古工片切原理、底部产生的细微弧面亦非古工片切平面残留,为人工仿片切,不是古拙而是弄巧成拙此地无银(图5)。

古玉识趣(125):明察秋毫辨真仿 细节处处见文章,第10张

图5-1

古玉识趣(125):明察秋毫辨真仿 细节处处见文章,第11张

图5-2

(3)非“拉丝”特征非古工残留。拉丝切割是古玉镂雕的不二法门(参见《古玉学步(40):开料解玉古工艺 细察切割留痕迹(线切割)》),此件由于远图的关系不便辨识拉丝痕迹真伪,但是可以窥斑见豹,多处侧切收边夸张的斜度和末端收尾的弧痕,非古工拉丝痕迹特征残留,拉丝为仿(图6,参见《古玉学步(121):古玉作工有特征再识典型拉丝痕》)。

古玉识趣(125):明察秋毫辨真仿 细节处处见文章,第12张

图6-1

古玉识趣(125):明察秋毫辨真仿 细节处处见文章,第13张

图6-2

(4)其他似是而非的仿商元素:商玉多见梅花口,多由由同口径多次管钻完成,此件梅花口管径大小不一,甚至局部不见“梅花”,似是而非;商玉片雕多用蘑菇角,此件片饰却取用圆雕件的圆角(耳),元素错乱(图7)。

古玉识趣(125):明察秋毫辨真仿 细节处处见文章,第14张

图7

除以上显性看点以外,还有许多见仿的隐形看点,图片无法表示需要悟透,如蜡状光泽似古皮壳、双阴挤阳线的仿点需要高清近距细节等等,不一而足。对于仅有多角度图片的仿古只能“形而下处”辨痕形,就难以企及“形而上方”赏神韵的图示解读了。

此件虽仿点处处,却药性非常,从仿古工艺的程度看已经花费十足的功夫,经过急盘、多次上蜡已经形成类古的“皮壳”,所以非一般玩家所能够轻易识破。但是经过高端大拍“传承有序”的背书后,则可以堂而皇之地登入国内高古玉“文玩”的行列,真正跨入了“玩”界。这类“真”“古”将越来越多,真假悟空会成为收藏界的一种常态,就考验是否真的具备火眼金睛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古玉识趣(125):明察秋毫辨真仿 细节处处见文章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