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野战军外线出击和沙土集战役(上)——粟裕

华东野战军外线出击和沙土集战役(上)——粟裕,第1张

从华东野战军1947年7月分兵外线出击到9月集中兵力进行沙集战役,是华东战区在解放战争中的第二个转折。

华中野战军北上同山东野战军会师苏北,到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胜利,是华东战区的第一个转折。那是华东战事由战区前部转到纵深,山东野战军同华中野战军由战略上配合到战役上协同,由各自分别歼灭当面之敌到集中作战的一个转折。华东野战军的第三个转折是1948年6月的豫东战役,那是战略进攻向战略决战的转折。那次战役后不久,毛泽东同志形象地说解放战争好像爬山,现在我们已经过了山的坳子,最吃力的爬坡阶段已经过去了。

华东战区的第二个转折,是由集中兵力到兵分3路散敌人,再到集中兵力歼灭分散之敌,由内线歼敌到外线出击的转折,也是由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转折。

1947年9月,我军在鲁西南菏(泽)巨(野公路上的沙集地区,全歼国民党军整编第57师,标志着这一次转折的胜利实现。从此,华东野战军不仅彻底粉碎了敌人对山东的重点进攻,而且取得了在外线作战的主动权,主力南下陇海路,挺进豫皖苏,与刘邓、陈谢胜利会师中原。

华东野战军外线出击和沙土集战役(上)——粟裕,文章图片1,第2张

粟裕

一九四七年的“七月分兵”

1947年5月举行的孟良崮战役给了敌人以沉重打击,顿挫了敌人的进攻,迫使敌人暂时转入守势。但是,蒋介石尚未放弃对山东重点进攻的方针,继续在第一线调集了9个整编师25 个整编旅,部署在莱芜至蒙阴不到50公里的战线上,准备发动新的进攻。

5月8,中央军委曾给我们发来电报提出了刘邓大军南渡黄河,进击冀鲁豫、豫皖苏,进而进击中原的战略计划,要求华东我军在6月10日前集结全力(27个旅)寻与创造敌机会并准备于6月10日后配合刘邓大军大举出击。

华东野战军外线出击和沙土集战役(上)——粟裕,文章图片2,第3张

孟良崮战役后,军委于5月22日来电指出:

“歼灭74师付出代价较多,但意义极大,证明在现地区作战,只要不性急,不分兵,是能够用各个歼击方法打破敌人进攻,取得决定胜利。而在现地区作战,是于我最为有利,于敌最为不利。现在全国各战场除山东外均已采取攻势,但这一攻势的意义,均是帮助主要战场山东打破敌人进攻。蒋管区日益扩大的人民斗争,其作用也是如此,刘邓下月出击作用也是如此。而山东方面的作战方法,是集中全部主力于济南、临沂、海州之线以北地区,准备用六七个月时间(五月起),六七万人伤亡,各个歼灭该线之敌。该线击破之日,即是全局大胜之时,尔后一切作战均将较为顺利。”

华东野战军外线出击和沙土集战役(上)——粟裕,文章图片3,第4张

​为了贯彻军委这一重要指示华野前委于5月底在沂水以北的坡庄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会议着重指出,敌整编第 74 师被歼后,山东战局已开始改变但必须戒骄戒躁,彻底粉碎敌人正在酝酿的新的大举进攻,为转入反攻创造条件。

这时,蒋介石起用了日本战犯冈村宁次为顾问,召开了多次军事会议,提出“并进不如重迭分进不如合进”。敌以三四个师(整编师)重迭交互前进的战法摆成了方阵,加配了山地作战器材和炮兵、工兵,在各要点囤积了大批作战物资。

6月19日,我们将上述情况报告军委。军委22日复示:

“据悉蒋以东北危急令杜事明坚守两月,俟山东解决即空援东北等情,山东战事仍为全局关键。你们作战方针,仍以确有胜利把握然后出击为宜。只要有胜利把握则不论打主要敌人,或打次要敌人均可,否则宁可暂时忍耐,不要打无把握之仗。”

华东野战军外线出击和沙土集战役(上)——粟裕,文章图片4,第5张

​6月25日,敌军开始东犯,28日进至鲁村、南麻(今沂源县)、大张庄、朴里庄一线,妄图迫我在鲁中山区狭窄地带迎战。由于当面之敌十分密集,无论是寻歼侧翼之敌或直取中央之敌都缺乏条件。为避免无把握作战,我们打算以第6纵队向临(沂)蒙(阴)公路出击,以第 4 纵队奔袭费县,破坏敌人后方补给线。以第7纵队佯攻汤头,迫敌回援,主力集结在沂水、东里店一线待机。这一计划即将实施之时,接到军委 29 日提出的3 路分兵的指示,此电指出:

华东野战军外线出击和沙土集战役(上)——粟裕,文章图片5,第6张

​这个指示,改变了军委过去要求我们不分兵、坚持内线歼敌的方针。我们立即对军委这一指示进行了研究,军委的电报虽只提到山东当面的敌情,但我们鉴于刘邓大军即将出击,战局必有重大发展,决定立即执行军委提出的 3 路分兵的方针具体部署是:

(一)由叶飞、陶勇率领第1、第4纵队越过临蒙公路向鲁南挺进;

(二)由陈士榘、唐亮率领第3、第8、第10 纵队向西的泰安大汶口方向挺进;

(三)正面部队第2、第6、第7、第9纵队和特种兵纵队集结在沂水、悦庄公路两侧,各以少部兵力与东犯之敌接触,主力待机出击。

这一部署在6月30日上报军委的同时,命令各部队立即于7月1日执行。这就是华野“七月分兵”的开始。

“七月分兵”是在未经充分准备的况下开始的。在接到军委6月29日分兵指示以前,我们是按照军委5月22日指示,准备以八个月时间,即在 1947 年底以前,集中全部主力在内线各个开敌的。接到军委6月29 日分兵指示到全军开始行动仅有一天多时间。

由于“七月分兵”后有几仗打成消耗战,有的同志后来就怀疑“七月分兵”是否正确。有的同志问我:“七月分兵”是否太仓促了?如果在内线再坚持两个月,避开7月和8月雨季经过充分准备再行出击是否更好?还有的同志认为我们当年应该向军委提出继续集中兵力于内线作战的建议。

我的回答是,我们当年执行军委分兵的方针是必要的。如果我们将眼光局限于山东,在内线坚持几个月当然是可以的。因为当时山东还有 50 多个县城在我手中,而且连成一片,胶东、渤海滨海3个地区还可以回旋,在内线歼敌的条件还是存在的。

但是,刘邓大军在 6 月底将南渡黄河军委已经告知我们,我们必须以战斗行动来策应刘邓大军的战略行动。当然,策应刘邓大军南渡可以有另一种方式,如果我们在7月初能集中兵力打一个像孟良崮那样的大仗,将敌人牵制在鲁中,对刘邓大军的配合将是有力的。无奈当时难以肯定数日内必有战机出现而刘邓大军按军委规定日期出动,我们不能以作战行动作有力的配合这对全局是不利的。这就是我们立即执行军委分兵的指示的主要原因。同时,集中与分散是兵力运用上的一对矛盾。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我军的作战原则,所以集中是这对矛盾的主要方面,并不排除必要时的分散,分散也对付敌人的一种手段。

华东野战军外线出击和沙土集战役(上)——粟裕,文章图片6,第7张

孟良崮战役发起前,1947年5月上军委曾指示我们不要分兵,我们遵照军委指示改变了计划,但当时我们也不是绝对不分兵,而是留下6纵隐伏于鲁南,后来这一着在孟良崮战役时起了重要作用。

我们分路出击,就可以将敌人扯散,而我军则可以由分散转为集中,以歼灭孤立分散之敌。也就是先以分散对付集中,再以集中对付分散。后来战局的发展果然如此,沙土集战役就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的。

向鲁西南挺进

在华野兵分3路出动后,接到军委7月2日来电,除复我们6月30日电指出分兵部署甚好外,还要求陈士榘、唐亮率领的3个纵队打泰安得手后,“收复肥城、东阿、平阴、宁阳、汶上、济宁,与刘、邓直接联系。尔后并应准备出鲁西,与刘、邓协同打陇海路,出淮河,展开新局面”,“我军必须在七天或十天内,以神的动作攻取泰安南北及其西方、西南方地区,打开与刘、邓会师之道路。”此后,军委又决定叶飞、陶勇率领的两个纵队也向鲁西南挺进。

华东野战军外线出击和沙土集战役(上)——粟裕,文章图片7,第8张

​这是重大的发展。让我们回顾一下军委对我们战略指导的演变:军委5月22日的指示,指出全国主要战场在山东,而刘邓6月出击则是为了帮助打破敌人进攻。6月29日,军委指示我们3路分兵仍然只提打破敌人对山东的进攻(我们决定立即于7月1出动是为了策应刘军出击,而7月2日即我分兵后之第2日,军委已经电令陈唐部队直接协同刘邓了。这样,就使这次分兵成为华野部队执行外线出击任务的开始。

到了8月4日,即华野5个纵队已进入运河以西的鲁西南,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前三天,军委进而指出,“刘邓南下作战能否胜利,一半取决陈唐叶陶五个纵队是否能起大作用”。

华东野战军外线出击和沙土集战役(上)——粟裕,文章图片8,第9张

​8月11日军委又明确指出:“总的意图是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使我内线获得喘息机会,以利持久。”

显然,全国主要战场已由山东转移到了中原,战略重心已由内线转到了外线,解放战争已由战略防御转入了战略进攻。当此重要时刻,华东战区面临三重艰巨任务,既要打破敌人的重点进攻又要支授刘邓大军进击中原,还要不失时机地转入战略进攻。

在军委8月4日的指示中,还提出“请粟裕同志带炮兵主力迅去鲁西南统一指挥该五个纵队,积极策应刘邓作战。”

此时,我深感责任重大。自从华野执行分兵出击的新方针后,作战条件起了变化。7月上旬打得比较顺手,向鲁南挺进的两个纵队攻占了费县、峰县、枣庄;向鲁西挺进的 3个纵队,攻占了津浦路上大汶口至大万德段的一些据点,严重威胁了敌人后方基地充州、徐州。敌人从7月13日开始以整编第5师等7个整编师分路西援,在鲁中山区留下整编第 11 师等 4 个整编师固守要点。7月中以后,雨季骤然到来,大雨滂沱,山洪暴发,河水陡涨,使我军机动、运输、作战遇到很大困难,以致 7月份中下的几仗都打成了消耗仗。当时的情况是:

(一)在山东内线南麻临朐两战未能歼灭敌人,敌人领了胶济线,胶东地区有被敌人占领的危险。胶东是我华东地区的重要后方物资基地,且有数万伤病员、家属安置在那里,如一旦被敌人占领,对民心、士气、物资补给都将带来严重影响。

(二)进入鲁西南的5个纵队,离开根据地,经过1个月的连续行军作战,十分疲劳。部队在齐腰或齐膝的大水中和泥泞的道路上行动。作战、机动和补给都十分困难。非战斗减员也很严重。第1、第4纵队各伤亡约 5000人,非战斗减员亦各约5000人。第3纵队的第7、第9师都缩编为两个团,第1纵队所属的3个师除第2师多辖一个地方团外,其余只辖1个团,第10纵队亦伤亡近 2000人,这5个纵队的实力大减。

(三)部队思想比较混乱,对已经开始的全国大反攻形势产生怀疑。如有的说,“反攻是被迫的,是被敌人赶出了山东”。有的说,“反攻,反攻,丢掉山东”。部分指挥员对于无后方条件下作战缺乏信心。

仗没有打好,我作为战役指挥的主要负责人,引咎自责,于 8 月4日午时发电向军委作了检讨。对于下一步,我也作了冷静的分析,认为这一段的作战,我们的行动目标是明确的,而敌人为我们所迷惑,其行动却很盲目;我们并没有打败仗,只是打了消耗仗;我们达到了调动与扯散敌人的目的,打乱了敌人的部署;敌人对山东的重点进攻实际上被打破了,这是战略上的胜利。当前的关键是如何适应变化了的条件,在外线打好一两个歼灭战,以夺取战场的主动权。我接到军委8月4日要我去鲁西南统一指挥的电示后,陈毅同志提出下列意见:

(一)华野今后主要作战方向和指挥重心是在外线,请陈毅司令员和我们一同西去,以加强领导。

(二)现在西线的 5 个纵队,实力有所下降,为进一步集中兵力,达成战役上的优势建议增调第6纵队到西线。三留在山东内线的第2、第7、第 9 纵队,力量可以制敌,建议组成东兵团,由谭震林、许世友二同志指挥。陈司令同意我的意见,我们将上述意见联名上报了军委。

华东野战军外线出击和沙土集战役(上)——粟裕,文章图片9,第10张华东野战军外线出击和沙土集战役(上)——粟裕,文章图片10,第11张

​6日中央复电同意了我们的建议,决定陈毅同志和我率华野机关及第6纵队、特种兵纵队赴鲁西南,统一指挥第1第3、第4、第6、第 8、第10纵队特种兵纵队及配合华野作战的晋冀鲁豫第 11 纵队,统称西兵团。并批准组成东兵团。

同日军委复电:“粟裕支(4 日)午电悉,几仗未打好并不要紧,整个形势仍是好的,望安心工作,鼓励士气,以利再战。”并且指出:“华东各部虽有几仗未打好但完成了集中兵力,分散敌人之巨大任务。”

华东野战军外线出击和沙土集战役(上)——粟裕,文章图片11,第12张

​我们立即投入新的行动准备。我们选择的路线是,北渡黄河至山东惠民地区,从禹城附近越过津浦线,至阳谷、寿张地区。这一段路都是老解放区,是我军的后方,没有敌人阻拦,由此南渡黄河至鲁西南前线。这样,既可以大大减少行动中的兵力消耗,又可以隐蔽我军动向。陈毅同志还亲赴渤海军区部署。对于西线兵团今后行动打算,我于8月18 日发电报告中央军委和华东局,建议为更有力地支援刘邓,将西线兵团作战地域扩展到陇海路以南,破袭津浦路,威胁徐州,并以运河西岸为中心。电文如下:

华东野战军外线出击和沙土集战役(上)——粟裕,文章图片12,第13张

​同日,华东野战军致电鲁中鲁南、苏北苏中海胶东等军区及饶石黎玉谭震林等同志,说明我华东野战军当于9月初开始大举反攻,命令各军区应立即集中兵力袭击敌人后方机关及补给线,消灭还乡团及保安团以便尔后配合主力之有力反攻。

8月24日,毛泽东同志来电答复:“粟裕同志巧西电意见极为正确。西兵团作战范围规定为黄河以南,淮河以北,运河以西,平汉以东。”

这样中央军委赋予华野西线兵团的作战范围又扩展了,恢复与扩大豫皖苏解放区,与刘邓、陈谢共同经略中原的战略任务便明确了。电报中并指出:“我华东军在第一年作战中已表现自己为全国各区战绩最大的军队,七月减员较多,无损大局。希望你们尽速赶至鲁西南,统一指挥西兵团各纵,配合当地地方兵团,完成中央付给我华东军的伟大任务。我相信你们必能完成此种任务。”

华东野战军外线出击和沙土集战役(上)——粟裕,文章图片13,第14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华东野战军外线出击和沙土集战役(上)——粟裕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