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做了你的“上帝”?

谁做了你的“上帝”?,第1张

谁做了你的“上帝”?,第2张

笛卡尔凭着一句“我思故我在”建立起自己哲学体系的大厦。他虽以为“思”在“在”之先,可是,他却是“心物二元论”者,这是他思想中矛盾的地方。他认为沟通起心与物的枢纽是一个叫“松果腺”的东西。但是,松果腺本身是“物”,它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心与物的问题。后来的马勒博朗士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而把一切都归之于“上帝”的安排。“上帝”让你抬起胳膊,于是你抬起了胳膊;“上帝”让你吃饭,于是你吃饭;“上帝”让你遇见那个她(他),于是你遇见了他(她)。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上帝”存在不存在是很难说的。但是,想安排你的人生的力量却是真实存在的。

谁做了你的“上帝”?,第3张

假如说,你买了一部手机,在前些年的时候,手机里的软件都是需要你去下载的,而现在呢,基本不需要你亲自动手了,厂家早已经代劳了。那也就是说,原本你要亲自去挑选使用哪些软件,亲自了解这些软件有何功能,甚至还要在更多的软件中选择其中的一部分安装,现在都不需要了。这貌似是厂家为顾客这个““上帝””服务得更到位了。可是,实际情况恐怕不全如此。当手机里的软件不由你做主时,你也就失去了对手机这个了解世界的窗口的控制权。你能看见的大部分世界,都是由厂家设定好的。也就是说,你成为表面上的“上帝”的同时,正逐渐被一个无形的““上帝””控制。

谁做了你的“上帝”?,第4张

不仅仅是手机,很多东西都想成为你的““上帝””,尽管他们表面上把你奉为“上帝”。他们悄无声息地入侵你的意识,并且时时刻刻企图控制你。进入商场,商场的设计者首先要做你的“上帝”,它要迷乱你的本心,让你脑海中充满“购物”的意念。这个“上帝”成功了,另一个“上帝”马上又来了。这个品牌将自己塑造成奢侈品的假象,那个品牌将自己塑造成物美价廉的假象,他们把你奉为“上帝”的同时,却想变成你心中的“上帝”,控制你的意识与行为。

我没有批评所有商家的意思,我只是说,现实社会中,有各种不可见的““上帝””,你不是被这个“上帝”俘虏,就是被那个“上帝”俘虏。被俘虏的事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被谁俘虏,可以控制被俘虏的程度。

在你总被称为““上帝””的今天,试想,谁做了你的“上帝”?

谁做了你的“上帝”?,第5张

附注

去年的时候,与玄真老师及贾老师一起建立了“哲学交流群”,并且约定有时间就分享读书心得。玄真老师学问精深,负责中国哲学史部分,以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简史》为底本;贾老师逻辑严密,负责西方哲学史部分,以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为底本;我本负责知识论部分,以金岳霖先生的《知识论》为底本,只是琐事繁忙,贡献实少。建群以来,我收获颇多,本文也是听贾老师和玄真老师的分享课而得的感想,特此向两位老师致谢。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谁做了你的“上帝”?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