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最高明的决策,令敌人畏惧不已:放弃救援,以攻代守。10万志愿军得救

毛主席最高明的决策,令敌人畏惧不已:放弃救援,以攻代守。10万志愿军得救,第1张

                             毛主席最高明的决策,令敌人畏惧不已:放弃救援,以攻代守。10万志愿军得救,第2张

抗美援朝,10万志愿军被包围,毛主席巧妙化解危机 

1951年1月3日,面对志愿军强劲的攻势,美军的总指挥官李奇微无奈决定,放弃汉城。

赢得了胜利的志愿军,接收了美军在汉城的指挥部,他们发现,指挥部的墙上钉着李奇微的睡衣,李奇微在上面写下了一句话:“第八集团军司令官谨向中国军队总司令官致意。”

毛主席最高明的决策,令敌人畏惧不已:放弃救援,以攻代守。10万志愿军得救,第3张

致命陷阱

看起来,战争马上就可以结束。

此时的志愿军并不了解李奇微,麦克阿瑟刚刚被撤职不久。李奇微初来乍到,他接手的,是已经被打的毫无斗志的美军,是被麦克阿瑟搅得一团糟的防线。

所以,很多官兵并没有重视,甚至,连彭老总最初也放松了警惕。但很快,彭德怀就意识到,自己遇上了一个比麦克阿瑟更难缠的对手。

多年之后,回忆起和李奇微的交手,彭德怀心有余悸的说:“我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从来没有害怕过。但是一过了汉城,我就感到害怕。”毛主席最高明的决策,令敌人畏惧不已:放弃救援,以攻代守。10万志愿军得救,第4张

李奇微非常狡猾,他虽然撤出了汉城,但脑海里一直在想着应对之策,在紧张的战争局势之中,李奇微敏锐的注意到,中国志愿军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在美国人所撰写的资料中是这样描写的。

“从鸭绿江到汉江数百公里的山路,基本没有任何现代化运输工具,只能靠步行。这还需要时刻面对美军飞机无休止、对弹药毫不吝啬的轰炸。这些中国军人的食物只能靠自己携带,他们唯一的保护伞就是黑夜……如此一来,补充的部队要从鸭绿江抵达前线,至少要耗费四至六个星期的时间。而他们抵达那里时,早已经是精疲力竭了。”

所以,尽管中国志愿军的战斗力很强,却始终面临着物资补给不足的问题。

因此,再强大的志愿军,他们在战场上所能坚持的时间也不过一个星期。如果一个星期之后补给没有到来,那么他们很容易牺牲在荒凉的战场之中。毛主席最高明的决策,令敌人畏惧不已:放弃救援,以攻代守。10万志愿军得救,第5张

而美国人所面临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他们有一条完整的补给线,美国大兵源源不断的获得丰厚的食物、水源、衣物、药品,所以,他们从不为物资的事情发愁。

这样巨大的差异,让李奇微看到了机会。

虽然李奇微是第一次来到朝鲜,可他早就已经是一个中国通,麦克阿瑟在朝鲜战场节节败退的时候,远在美国的李奇微如同老鹰一般,紧密的观察着朝鲜战场的动向。

麦克阿瑟此前的失败,让李奇微心惊胆战,可也正是在麦克阿瑟的失败之中,李奇微发现了中国军队的这个弱点。现在,他决定利用这一弱点,给中国军队布下一个陷阱。毛主席最高明的决策,令敌人畏惧不已:放弃救援,以攻代守。10万志愿军得救,第6张

李奇微的这个陷阱被命名为磁性战术,他要将优势的兵力集中起来,尽力的将中国志愿军的战线拉长,再拉长,直到前线的中国志愿军与后方的补给线断开。

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中国志愿军,是很难打赢武装到牙齿的美军的。

再具体一点分析,这个磁性战术指的是:中国志愿军由于补给不足,每天行进的极限为20公里,于是美军将自己的行军速度提高到25公里。

这个战术,保证志愿军始终在美军的视野范围之内,但是却又追不上美军,无法对美军进行实质性的打击。

同时,李奇微还注意到,志愿军擅长在夜间发动袭击。因为我们的硬件设施是明显不足的,靠武器硬碰硬的话,志愿军会明显处于劣势,而黑夜是最好的掩护。毛主席最高明的决策,令敌人畏惧不已:放弃救援,以攻代守。10万志愿军得救,第7张

李奇微在注意到这一点之后,决心用白天的大规模轰炸来削弱志愿军的夜间攻势。同时,又命令美军的各大部队占领公路各个要道,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美军被志愿军分割包围。

不得不说,李奇微把志愿军的战术研究的很透,所针对的正是志愿军最擅长的。

生死攸关

而更让人感到毛骨悚然的是,来到朝鲜战场没几天,李奇微竟然有样学样,和解放军一样,搞起了穿插迂回作战。

要知道,在此之前,美军的作战方式是非常简单粗暴的,没有什么精妙的战术可言,最大的优势就是装备和人数。

可自从李奇微到来之后,一切却变得不一样了。

他们也开始在战场上有条不紊的使用战术,和志愿军玩心理战。这给解放军造成了极大的麻烦,前线损失的人数在不断增多,而李奇微的陷阱也日渐成熟。毛主席最高明的决策,令敌人畏惧不已:放弃救援,以攻代守。10万志愿军得救,第8张

事实证明,李奇微想出的这个战术对美军极为有利。在美军的引诱之下,志愿军产生了冒进,一步一步落入了李奇微准备好的陷阱,但就在这个时候,彭德怀意识到大事不妙。

作为一个实战经验丰富的统帅,彭德怀很快看出,进展顺利的背后,是李奇微在捣鬼。于是,在二月份,彭德怀给前线下达了停止追击的命令。

事实证明,这一命令下达的非常及时,再晚一步,也许志愿军面临的就是全军覆没的惨剧。

可是此时此刻,志愿军有三个先头的兵团,已经闯进了美军的包围圈,李奇微已经准备对我军实施合围,随后将我军围歼在狭小的地带。

虽然彭德怀紧急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可是,在美军的防线之内,志愿军很难毫发无伤的撤出来,到底该怎么办呢?毛主席最高明的决策,令敌人畏惧不已:放弃救援,以攻代守。10万志愿军得救,第9张

前线被包围的十万大军危在旦夕,而这部分军队正是志愿军的精锐。可想而知,如果这一批战士丧生在李奇微的陷阱之下,那么对志愿军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面对眼前的困局,彭德怀一时之间想不出完善的对策,于是一封电报紧急发到了北京。

毛主席和周总理看到这封电报也非常震惊,十万大军被困,而美军虎视眈眈,眼下的局面好像是死局,难道真的没有破局之法吗?

让人欣慰的是,在思考了几小时之后,毛主席想到了那个克敌制胜的关键,他给彭德怀发去了一封电报,电报上有八个字,异常显眼:“放弃救援,以攻代守。”

彭德怀看到这八个字,眼前一亮,他明白了毛主席的意思,也正是这八个字,最终让十万大军逃出生天。毛主席最高明的决策,令敌人畏惧不已:放弃救援,以攻代守。10万志愿军得救,第10张

也许后人看到这八个字,只会一头雾水,如果放弃救援,岂不是让十万大军白白等死,为何却反而给了他们生路?

其实,这便是毛主席最高明的战术思维。

正所谓当局者迷,战场上人们往往受限于自己的视野。但事实上,如果换一个角度,困守在原地的十万大军,其实恰恰是一支进入了美军防御线之内的威武之师。

如果这十万大军能够有条不紊的与外线的部队进行协同配合,里外夹击,那么美军的包围圈就会反过来作用于他们自己的身上。

他们想要包围我们,而我们也恰恰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将他们包围起来。毛主席最高明的决策,令敌人畏惧不已:放弃救援,以攻代守。10万志愿军得救,第11张

当然,毛主席的战略没有这么简单,毛主席之所以有信心让十万被围的志愿军逃出生天,正是因为他看出了李奇微磁性战术的弱点。

运筹帷幄

李奇微的战术看起来无懈可击,他通过各种方法预防了志愿军对其进行穿插包围,或是暗中袭击,甚至克服了美军之前冒进急进的问题,使得之前一盘散沙的美军,重新团结了起来。

然而,在毛主席看来,李奇微的这个战术无非是一字长蛇阵的加强版。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阵法是不能破解的。

李奇微给美军摆的一字长蛇阵,于他们自身而言,这个阵型虽然安全,但是很拥挤,不管是前进还是后撤,人都会挤成一团。毛主席最高明的决策,令敌人畏惧不已:放弃救援,以攻代守。10万志愿军得救,第12张

李奇微这样做,本意是为了不给志愿军留下穿插的空隙,但是在混战的时候,这样人挤人的场面也很有可能让美军自己栽跟头。

另外,李奇微为了取胜,集结了大批军队,可这些军队之中,不仅有美国人,还有十几个国家组成的联军。

这些国家基本都是在二战之后,因为经济崩溃和国力衰弱,而不得不依附美国的,他们和美国之间是一种互相利用的关系,并不是战场上可以生死相托的盟友。

所以,这就造成了李奇微军队另一个致命的弱点,人员之间并不团结。毛主席最高明的决策,令敌人畏惧不已:放弃救援,以攻代守。10万志愿军得救,第13张

这些国家,不管是南朝鲜自己的军队,还是远道而来的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他们来战场只是为了分点油水,并不是想要和志愿军拼命。

何况在之前的多次战役之中,他们已经充分见识过志愿军的战斗力。

现在,虽然十万志愿军已经被堵在了包围圈里,可真的打起来,这些国家肯定也会不同程度的遭受损失。

这些国家是不愿意让自己吃亏的,如果李奇微让他们跟志愿军去拼命,他们是不愿意的。

所以,被包围的志愿军看似面对的是强大的联合国军,其实主力就只有美国军队,甚至美国的有些队友还会拖后腿。毛主席最高明的决策,令敌人畏惧不已:放弃救援,以攻代守。10万志愿军得救,第14张

比如说,让麦克阿瑟和李奇微都感到头痛的韩国军队,就在战场上一次又一次的用自己的不争气,帮了志愿军的大忙。

每次打起来,南韩军队绝对跑的最快,一触即溃,而南韩军队一旦撤离,李奇微费尽心思布置的防线就会出现缺口。

对于南韩军队的德性,李奇微很了解,但是他又不得不用这些人。因为他不可能把美国的精锐兵力全都投入战场,只能指望南韩军队稍微争口气。

但又因为过往的教训,李奇微也不敢真的让南韩军队去直接找志愿军硬碰硬。所以,在将志愿军包围起来之后,李奇微这边反而展现出了巨大的犹豫。毛主席最高明的决策,令敌人畏惧不已:放弃救援,以攻代守。10万志愿军得救,第15张

因为10万人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即便美军拥有当时世界超一流的实力,李奇微也没有自信能够通过一次战役,把10万志愿军全部消灭。

所以,李奇微决定稳扎稳打,每天推进一点点,对被包围的志愿军进行逐步的蚕食。

但是,这样的战术,当年土地革命的时候,蒋介石就用过,而后来的结果,人们也都知道。

稳扎稳打,意味着志愿军有更多的休息时间,可以商讨出更高明的战术用来对付美军。当美军稳扎稳打,终于来到志愿军面前的时候,志愿军早就摆开枪炮,严阵以待了。

同时,李奇微也低估了志愿军的意志力,李奇微是在美国模式之下培养出来的军人,他的确打过很多胜仗,但他对中国军队并不了解。毛主席最高明的决策,令敌人畏惧不已:放弃救援,以攻代守。10万志愿军得救,第16张

战无不胜

在李奇微的意识之中,一个部队如果减员超过30%的话,基本就会失去战斗力。

这个理论当时是全世界的共识,所以,就导致了抗美援朝战场上,经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当一个美军部队出现大规模减员的时候,不管他们还有没有战斗力,他们的第一反应都是举手投降。

可在志愿军这里,却没有什么失去战斗力的说法。志愿军当时采用了三三制小兵群作战的策略,三个人就可以集结成一个战斗小组。

通过这样的战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虽然减员非常严重,但始终都能够保持着作战纪律。甚至有些连打到只剩最后一个人,依然可以坚持战斗。毛主席最高明的决策,令敌人畏惧不已:放弃救援,以攻代守。10万志愿军得救,第17张

这样的场景,是美军在过往作战中从未遇到的,所以,面对作战一直空前顽强的志愿军,他们感到力不从心,甚至感到恐慌。

麦克阿瑟和李奇微自始至终都不知道,志愿军究竟是靠什么力量坚持下来的。

从美军的视角来看,他们在朝鲜战场上也拼过命。可最后的结果是,他们始终无法将志愿军全部消灭,无论他们冲锋多少次,志愿军都会从他们手里把失去的阵地再夺回来。

一个战士倒下了,另一个战士会顶上,一支部队牺牲了,后续的部队依旧源源不断。毛主席最高明的决策,令敌人畏惧不已:放弃救援,以攻代守。10万志愿军得救,第18张

双方在战斗意志上的差异,让李奇微的磁性战术出现了一个无法弥补的漏洞。

那就是,在长时间的围追堵截之后,志愿军还没有崩溃,但美军那边的战斗意志已经有所松动了。而且,之前毛主席所分析过美军的种种隐患,也都一个接一个的爆发。

被围困在内部的志愿军,开始和外面的部队里应外合,逐步的突破包围圈。一段时间之后,十万大军从美军的虎口之下逃出生天。

为了所谓的磁性战术,美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可以说是他们在朝鲜战场上最精彩的一次表现了,但即便如此,还是没能够战胜中国志愿军,这让李奇微感到了巨大的挫败。毛主席最高明的决策,令敌人畏惧不已:放弃救援,以攻代守。10万志愿军得救,第19张

之后,李奇微又几次发起攻势,但此刻,他已经不敢再妄想胜利,他只是希望为美国在谈判桌上争取更多的筹码。

然而,美军的表现依然不尽如人意。在朝鲜战争的后期,美国已经彻底丧失了战争的主动权,最后,美国人不情不愿的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

自二战以来,美军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让他们的自信心过度膨胀。

当他们面对中国的时候,也傲慢的认为,不出几个月,中国就会倒在美国的脚下,可现实给了他们响亮的一耳光。毛主席最高明的决策,令敌人畏惧不已:放弃救援,以攻代守。10万志愿军得救,第20张

对于美国发动的这场战争,毛主席曾经做过这样的评价:

“我们的对手实在不够高明,又来玩弄这老一套把戏了。美国这个靠发战争财、靠世界大战捡洋落儿起家的暴发户,它的领导人全是些一触即跳的家伙,没什么了不起。”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时至今日,我们的对手依旧如此,但志愿军的精神也一代又一代传承了下来,拥有这份精神,我们不畏惧任何挑战。

参考资料:

李奇微《李奇微回忆录:朝鲜战争》

约翰·托兰《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何志毅《长津湖战役后的李奇微及砥平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毛主席最高明的决策,令敌人畏惧不已:放弃救援,以攻代守。10万志愿军得救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