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度过企业危机

谈谈如何度过企业危机,第1张

企业遭遇危机就像身体经历疾病一样。有显性的,即已经表现出一定破坏性;有隐性的,还没有表现出冲突,只是处于亚健康状态;有急性的,来得很迅猛,猝不及防;有慢性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不容易在一朝一夕就能化解;有大危机,如同致命性的大病,非经历一次大的调养,甚至脱胎换骨,才能逐渐康复;也有小危机,如同小感冒,吃两剂药,调整一下很快就好了。可见,企业危机正如疾病,是企业内的相互不协调或与外界因素的不协调所致,这种不协调的造成原因和表现形式正如疾病的病因和症状一样,有时候错综复杂,相互联系和制约。简言之,企业危机就是一种不协调的状态,解决危机便是要协调、整改这种冲突,使企业处于更加顺畅发展的内外协调状态。

每个企业具有一般企业的通性,也有自身所处行业的特殊性,如行业政策和制度的特殊性,面对市场和客户的特殊性等。具体到不同定位的企业,正如不同体质的躯体,各自又具有自身的差异性,在面对各种危机时,其表现的症状也有所差异。因此,做好危机的诊断分析是解决危机的前提,而管理协调是解决危机的关键。

1企业危机诊断分析

企业的危机有很多,表现出的症状如下:员工有不满情绪、销售商和农户不认可公司品牌、产品效果不佳、管理及销售模式的混乱等。在面对以上等症状表现时,需要分析其原因,如员工有不满情绪,是因为待遇达不到期望,还是缺乏人性化管理;销售商和客户不认可公司品牌,是因为宣传不到位,还是效果不突出;产品效果不佳,是因为产品配方、助剂问题,还是生产问题;管理及销售模式的混乱是因为制度、操作模式不明确,还是奖罚不到位等。而这些问题可能引发的危机后果也需要提前探测,做好预防和控制。员工有不满情绪,可能会造成人心涣散、流失率增加等;销售商和客户不认可公司品牌,可能会引起产品退货增加,失去业务;产品效果不佳,发生产品可靠性投诉,声誉受损,丢失市场份额等;管理及销售模式的混乱,造成缺乏全局战略战术和长期规划,使得前路维艰,后劲乏力等。

芬克早在1986年就用医学术语形象地描述了企业危机,提出了危机的四阶段生命周期:第一阶段是征兆期,症状显示有潜在的危机可能发生;第二阶段是发作期,具有破坏性的事件发生并引发危机;第三阶段是延续期,危机的影响延续,同时也是努力清除危机的过程;第四阶段是康复期,危机事件逐渐解决。可见,企业危机的发生类似于疾病的发作,都具有周期性,也必然有各自发生的因果关系。不同处境的企业容易发生的危机类型也不同,如知名企业受关注度高,不确定的影响因素会增多,往往发生危机的几率也会高;成长迅速的企业,由于跑得过快,往往来不及细看跑过的路和前面的路,加上过分的自我感觉良好,这都容易引发危机;凝聚力不强的企业,人心涣散,往往会“萧墙祸起”;管理过于严格的企业,容易僵化,使员工难以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客户过多的企业,不确定因素增加;而客户过少的企业,容易受制于人;过于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企业,一旦这些关键人物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整座企业大厦的崩塌,这无疑为企业发展埋下了一枚“定时炸弹”。

2企业危机管理

企业危机管理首先要遵循一般企业管理的原则:制度化原则,企业内部应该有制度化、系统化的有关危机管理和灾难恢复方面的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诚信形象原则,诚信形象是企业的生命线;信息应用原则,及时、准确的信息应用有助于有效诊断危机原因、及时汇总和传达相关信息,并有助于企业各部门统一口径,协调作业,把危机的危害降低到了最低限度;预防原则,企业要从危机征兆中透视企业存在的危机,企业越早认识到存在的威胁,越早采取适当的行动,越可能控制住危机的发展;快速反应原则,出手“快、准、狠”,将危机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小;创新性原则,企业危机意外性、破坏性、紧迫性的特点,更需要企业采取超常规的创新手段处理危机;沟通原则,与企业员工、媒体、相关企业组织、股东、销售商、农户、政府部门等利益相关者的沟通是企业不可或缺的工作。

危机管理的真正目的是转危为安,将危机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如果有可能,更要化危为机。正如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管理危机必须有这种心态,有时候需要抱着利用危机的心态才能真正解决好危机。只要不是致命危机,往往也会是一种转机,碰到危机时,也要分析一下危机能带来什么好处,带来什么机会,然后将好处与机会最大化,再衡量一下带来的坏处与挑战,将坏处与挑战最小化。因此,危机管理即要管 理“危”,也要管理“机”,只有“危”与“机”一起管理才叫真正的“危机管理”。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谈谈如何度过企业危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