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往事:人送外号“炕头王”,习拳过目不忘,三遍即能模仿到位

太极往事:人送外号“炕头王”,习拳过目不忘,三遍即能模仿到位,第1张

张式聚(1912—2006),生于山东掖县吕村,家境富足。其父在东北哈尔滨经商,做日用百货生意,与王茂斋是连襟。张式聚是王茂斋的外甥,与王子英为表兄弟。

张式聚的父亲热心公益,吕村一所建筑讲究的小学就是张父捐建的。民国十二年(1923),早期同盟会会员赵踵先①在黄县创办志成中学,也得到过张父的支助。是年,十二岁的张式聚从掖县到了黄县,入该校读书。

王茂斋在北京城经营同盛福麻刀铺,有时夏天回乡歇伏,年底回家过年。民国十五年(1926),十五岁的张式聚趁姨夫王茂斋回乡的时机开始学拳,之后一度跟王茂斋到北京同盛福专习太极拳架。据张式聚说,王茂斋给了他一张名片,拿着名片到北京城的大小各家拳场,均不受阻拦。王茂斋还将所得太极功谱交给张式聚,让他正正规规地抄下一份,张式聚将其题名为“武当派拳集册”。

太极往事:人送外号“炕头王”,习拳过目不忘,三遍即能模仿到位,文章图片1,第2张

张式聚抄传的《武当派拳集册》

年稍长,张式聚到哈尔滨,在其父经营的杂货店坐堂,当账房会计。做生意路过北京,或暑期及年底回乡与王茂斋父子碰面聚在一处时,便继续随王茂斋学拳,并跟王子英学推手。张式聚为人聪慧,习拳过目不忘,三遍即能模仿到位。据他跟后人说,刚学推手的时候,王子英已成名多年,有一次推手,他两肘往后一带,把王子英挂了起来,心中正窃喜,王顺势一进,又把他腾空发了出去,这让他一直记忆犹新。民国十六年(1927),王茂斋的几个身在北平的弟子发起编写《太极功同门录》,刊印后,王茂斋给了张式聚一本,张一直保存下来。因张当时不在北平城,其中并没有他的名字,但他的功夫确是王家所传无疑。

张式聚到哈尔滨后也教了一些人太极拳,最有名的是当时的东北实业家、双合盛总经理张廷阁②。张廷阁也是掖县人,年长于张式聚的父亲,且二人是挚交,均爱好京剧。张延阁京胡拉得非常出色,因而,张式聚教张廷阁太极拳,张廷阁则教张式聚拉京胡。

张式聚虽出身商家,但重义轻利,常周济乡邻,对一些手头不便的商友也常肯赊付账款。随着山东人闯关东的大潮涌动,双合盛在东北地区更是商友众多,生意兴隆。众人彼此间诚信为本、互通有无、互惠互利,甚至多年只是账目往来,无须现金结算。

东三省被日军占领后,张式聚从哈尔滨回到了掖县老家。当时,北方各省各县的国术馆都十分兴盛,掖县国术馆也不例外。彼时张式聚的师兄修丕勋在县国术馆授拳,张认为都是一师之徒,不必去抢饭碗,并且自己家资富足,且外面仍有生意,遂隐居村中不出。张在家除了练拳,也十分爱好京剧、吕剧。他喜欢交朋结友,平日家中厢房聚集一大群人,吹拉弹唱,乐此不疲。本村及邻村有人爱好拳术,张也免费教授,却绝不收任何报酬,也不外出授拳。除戏曲之外,张式聚还喜好读书,自修医学,从天津、上海等各大城市购买图书资料,包括上海商务印书馆函授学社等处。

某年暑期,王茂斋和王子英回乡歇伏,张式聚每天骑自行车到村西南二十里外的后武官村跟二人学器械,有太极剑、十三刀、推四枪、春秋大刀、虎头双钩、瘸子棍、玲珑刀等。此时的王茂斋已七十多岁,坐在院中太师椅上,让王子英代教,只教三遍。张式聚极其认真,学得很快,盯准手、眼、身、步,三遍下来,基本不走样。王茂斋对其大为赞赏,并吩咐,前来学拳的其他人都由张式聚带。张式聚还跟王子英学了弹弓绝技,王子英把自己用的弹弓也送给了他,他一直保存下来。学器械的同时,张式聚继续跟王子英推手,每次骑车返回时,边走边琢磨,一有心得就马上放下自行车,到路边比画演示。

太极往事:人送外号“炕头王”,习拳过目不忘,三遍即能模仿到位,文章图片2,第3张

张式聚青年时期

民国二十六年(1937)夏,抗战全面爆发。不久,华北地区沦陷,山东各地被日军盘踞,这也增添了张式聚对商友安危的牵挂和对自家生意的担忧。正当焦虑惶恐之时,失去联系多年的哈尔滨商友来函,让张式聚北上结算货款。

那次,从烟台去东北,上船之前要排队经过日寇关卡,接受盘查。关卡里三个日本兵并排站立,详细盘问来人。张式聚相貌堂堂,便服长衫,引起日兵怀疑,没让上船。第二天,张式聚又去,还是不让上船。其中一个日本兵可能是练过柔道之类,上来拧着张的胳膊就使出一个大背摔。因兵枪围立,张式聚也不敢造次,任由其使出拿摔招式,只用太极劲顺化,纹丝不动。日本兵不明其理,出尽洋相,仍不能动张式聚分毫,最后恼羞成怒,坚决不许其过关。旁边的中国翻译似乎看出了点什么,把张式聚拉到一边说,你快拿出二十块大洋给日本人,让他们放你过去,不然你会很麻烦。而后又到日本兵面前叽里呱啦说一通,从中调和说情。日本兵接了银元,又对张式聚痛下狠手,向他小腹狠狠打了三拳解气,而张式聚凭借多年的太极功力,轻松化解三拳之力,通过了关卡。张式聚后来感慨说,练了一辈子拳,真正用上的,其实就这么一回。

抗战结束,紧接着就是解放战争。张式聚一度走上战场,为共产党的军队抬担架。

新中国成立后,因爱好戏曲,张式聚家中常聚集一大帮人,时常接受政治任务,在村里给党做宣传工作。入冬时节,村大队出房,让张式聚带人在里面演唱京剧、吕剧。掖县吕村是个有好几百户人家的大村,一些爱好拳术的人也来跟他学太极拳,有三五十人。张式聚早年在哈尔滨教了不少人,也有因事到烟台时专程到掖县吕村拜访的。

村里人称“铁牛”的张元正,有个外甥在济南,练螳螂拳,蹿蹦跳跃,非常到家。听说张式聚的太极功夫好,心中不服,专门到张家试手。他出手即被张式聚发出去,再出手,又被发出,招法完全失效。中午他在“铁牛”家炕上吃饭,仍然不服,说下午还要再去。“铁牛”一只手握着饭桌腿,连桌带饭菜盘碗一齐平端起来,跟他外甥说:“你能这样吗?能这样你再去。”意思是我这么大力气都赢不了他。其外甥一看,只好作罢。

太极往事:人送外号“炕头王”,习拳过目不忘,三遍即能模仿到位,文章图片3,第4张

青年时期的张式聚

“文革”开始后,张式聚因政治成分遭受管制,每月初一、十五还要汇报自己半个月的情况,练武的器械也都遭到破坏收缴。此后张常年足不出户,就在自家炕头上练静功,得一外号“炕头王”。

到了20世纪80年代,全国各地出现武术热,掖县体育委员会曾找张式聚出去教吴式太极拳,此时已年近古稀的张式聚因耳背不愿教授。此后时有慕名前来试手者,张式聚岁数大了,大都让儿子张继先应付。

注释

① 赵踵先(1888—1970),字竹容,黄县城关二圣庙村人,幼承家学,十八岁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宏文学院师范科,入中国同盟会。辛亥鼎革前,在本省及大连宣传策动革命。辛亥鼎革期间参加登黄之战,而后又参加过讨袁活动。民国二年(1913)夏,任县立中学堂英语教师,不久任学监,民国九年(1920)任校长。民国十二年(1923),县立中学爆发第一次学潮,赵踵先遭地方势力排斥,被迫辞职。因得学校师生及社会工商界支持,赵踵先于当年八月创办黄县志成中学,任校长。民国十七年(1928),志成中学与县立中学合并,赵任校长。抗日战争时期,日伪政府诱逼赵担任维持会长和蓬莱、黄县、莱阳三县联中校长,均遭拒。

② 张廷阁(1875—1954),字凤亭,掖县石柱栏村人。年轻时在海参崴一家茶庄学生意,很快熟悉业务,并通晓俄语,颇得同乡双合盛杂货店老板赏识,被委以货店执事(副经理)掌管业务。清光绪末年,张利用日俄战争和帝俄两次增税机会,大发其财。后在海参崴租地建房,扩大经营范围,派驻专人到莫斯科等地开拓业务,双合盛遂成资金充足的大型百货商店。清末民初,张廷阁积极劝说其他股东抽资回国,发展民族工业。民国元年(1912)开始,他回国办理转商为工事宜。民国二年(1913)设黑河分号;民国三年(1914)改建北京双合盛五星啤酒厂;民国四年(1915)买哈尔滨俄商经营的制粉厂;民国五年(1916),又在哈尔滨买下双城堡制粉厂,并迁总账房至该城,管理双合盛一切事务,任总经理;民国八年(1919),建哈尔滨双合盛制油厂。至此,将资金全部抽调回国。此后,张廷阁又与人合资创办奉天航业公司。民国十四年(1925),双合盛股份无限公司在哈尔滨市成立,张廷阁任总经理。在其悉心经营下,公司成为东北几个著名的企业之一。民国十四年(1925),“五卅惨案”发生后,张廷阁为上海工人捐赠现款和面粉。民国二十年(1931),又捐赠钱款和面粉支持马占山抗日。民国三十四年(1945)日本投降后,张廷阁出任哈尔滨市代理市长。民国三十五年(1946)四月,民主联军解放哈尔滨,张廷阁积极出资为人民解放军制作军服。新中国成立后,他又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抗美援朝期间,他代表公司捐献了价值一架飞机的资金,而后还主动支持公司参加公私合营。1954年2月,张廷阁病逝于哈尔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太极往事:人送外号“炕头王”,习拳过目不忘,三遍即能模仿到位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