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的“君”是什么意思?

老子说的“君”是什么意思?,第1张

老子道德经提到“君”的确切的地说只有两处。

流行本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流行本第七十章

言有宗,事有君。

还有一处说的不是“君”,而是“君子“。君子是个很奇怪的词语。皇帝的儿子叫皇子。大王的儿子叫王子。但君主的儿子却不叫君子。

大家都知道,君主的儿子不叫君子。君子也不一定是君主的儿子。

流行本第三十一章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所以,老子书中的“君”,既不是君主,也不是君子。

老子的君既不在口中,也不在笔下。

老子道德经是老子关尹子等人讲道时说的,还是老子被关尹子拦下来囚闭在函谷关的兵营哨所里写的,尚无法确定,所以我也不确定老子口中还是笔下的“君”,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体会这里的君,应该是“主体 ”的意思。

如:君声(指五音中的宫声。据《礼记》所载: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

就连弹奏的手指头,也有君指(左手的中指)与臣指的区别。

君就是主宰,就是统治,却不一定是主宰者,或者统治者。

如,《诗·大雅·公刘》中有云“君之宗之”。而且这里的君与宗的意义和关系有助于我们理解“言有宗,事有君”。

华医中关于君臣关系可是有严格的规定的。如中草药就被分为"君臣佐使"四大类或称四个级别。

君臣佐使是华医方剂配伍的专用术语,是方剂配伍组成的基本原则。

这里的君,就是指君主;臣就是臣僚;佐,佐僚,幕僚;使就是使者。用这四种人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来比喻中药处方中的各味药的不同作用。

在《神农本草经》竟然把几乎所有的草药都划分为君臣佐使四个级别。"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用药须合君臣佐使。"

君就是本义有争议,是发号施令,还是封口牧民。

君,《说文》:会意。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从“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

本义:君主,邦家的最高统治者,

《说文》:君,尊也。

君,从甲骨文字形来看,从尹从口,尹,为手执皮鞭,悬在一张嘴上,是为钳口。君主的统治就是禁止他人说话。

在一般意义上反文旁,也是这样解的,也是手执长鞭,牧民天下。

其实,君字怎么解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子在这两处地方使用的“君”以及与之相关的另外两个字“根”和“宗”怎么理解。

先说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任继愈:重是轻的基础,静是动的主宰。躁,动。

陈鼓应: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帅。

王弼:凡物轻不能载重,小不能镇大。不行者使行,不动者制动。是以重必为轻根,静必为躁君也。

苏辙:完全依照王弼。

王西平:重是轻的根本,静是躁的统领。

余秋雨:重是轻的根本,静是动的主人。

河上公:人君不重则不尊,治身不重则失神。草木之花叶轻故零落,根重故长存也。人君不静则失威,治身不静则身危。龙静故能变化,虎躁故夭亏也。

唐玄宗:重者制轻,故重为根。静者持躁,故静为君。

杨郁:厚重是轻率的本根,静定是躁动的主君。

行了,各种代表人物的理解差不多了。古人且不说,只说今人。几乎是一丘之貉,一路货色,都在做填字游戏。

似乎都是在为了到达“原创”要求,而换一个词而已。所以我一般不愿意做这个工作,引述一大堆废话,来证明你说的废话和他们不一样。

轻重到底是什么?静到底是什么躁?

我们继续,再来这一章最后一句“轻则失根,躁则失君”,各家是怎样说的?

河上公:王者轻淫则失其臣,治身轻淫则失其精。王者行躁疾则失其君位,治身行躁疾则失其精神也。

王弼:轻不镇重也,失本为丧身也,失君为失君位也。

唐玄宗:君轻易,则人离散,故失臣。臣躁求,则主不齿,故失君。

杨郁:轻率就会失去根基,急躁就会丧失主君。

余秋雨:居然把这一句落了。

王西平:轻狂就失去了安身立命的根基,浮躁就失去了充当统领的地位。

陈鼓应:轻率就失去了根本,躁动就失去了主体。

任继愈:轻举必然丧失基础,妄动必然丧失主宰。

苏辙:轻与躁无施而可,然君轻则臣知其不足赖,臣躁则君知其志于利,故曰,轻则失臣,躁则失君。

不得不佩服古今多少人,都在想法设法做出和别人不一样的理解。

如苏轼的亲兄弟为什么比豪气冲天才华横溢的苏轼混的好的多得多?就是因为他深察洞悉君臣之间微妙的关系,不惜随意删改原文,还说的振振有词,似乎还真有那么一点道理。

君主要是很轻浮臣子就会知道这个家伙不可靠,靠不住,不知哪天酒鬼翻船,于是就赶紧私下找新的靠山,皇子是首选,皇后也可以,实在不行就皇叔皇弟国舅爷什么的。

臣子急于表现自己,皇帝就知道了这个家伙急功近利想着为我所用着急捞好处了,算了吧你这几斤几两的还不够看。于是。本想积极表现下,结果却因此失去了君主的信任,从此就仕途暗淡了。

为了解开这两句话隐藏的至深奥秘,我们再引进一句话

流行本第四十五章:

静胜躁,寒胜热。

首先,胜,战胜,压制,克制。黄帝内经经常用到,表现在人体上似乎也没有那么你死我活,不共戴天,就是压制,抑制,盖过一头之类的龌龊龃龉之类的关系。

上文,静和躁,对应重和轻。这里还是静和躁,对称寒和热。

但是再一看就会发现问题,这里是静,胜,躁;寒,胜,热,哦。

似乎,躁和热,是一伙的,燥-热,也会躁-热。还有静与寒似乎是有某种联系,冷静冷静,寒冷同义,岂不是寒与静之间有什么关联?

于是,静-寒-重似乎是一组关联概念,躁-热-轻似乎是另一种关联组合。

躁,疾动也,高速运动,导致了发热,形成温度升高,温度升高,是物体的比重(密度)变小。

到底是什么在躁动?疾动?高速运动?温度的定义实际上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物体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躁否?躁,就是热就是高温,就是密度变小(水的情况较为特殊),越轻。

静否?静,很安静,越慢温度越低,密度越高,越重。

于是,我们发现了真相,物体分子热运动程度与物体温度和密度之间的关系。当物体分子热运动越快越剧烈,物体的温度就越高,物体的密度就越小,以至于发生物体形态的变化,由固态变成液态,由液态变成气态,甚至其他形态,比如离子态,离子流射态……

反之,逆过程亦成立。物体分子热运动程度与物体温度和密度之间的关系。当物体分子热运动越慢越平静,物体的温度就越低,物体的密度就越大,以至于发生物体形态的变化,由气态变成液态,由液态变成固态,甚至其他形态,比如中子星或黑洞的某种上不为人知状态……

这里绝对隐藏着一组真经——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静胜躁,寒胜热。

重胜轻?静胜躁?

因为重为轻根,自然重要胜过轻,就是密度大的胜过密度小的,更结实,更稳重。

轻就会失去根本,甚至失去原本的性质,这才是一个物体或事物的真正的根本-性质。

躁就会失去主宰,甚至失去本原的性质,这才是一个物体或事物的真正的主宰-主体。

注意!躁无上限,静有底线。就是说理论上有绝对零度之说,但实际上没有或永远不可能有,因为物体的分子或原子或其他粒子是不可能绝对停止运动的。

所以,君,不是那些争气的不争气的,有名的无名的,雄霸一时的遗臭万年的君主,而是事物的主体主宰或本体本质。

所以,古今多少人,古今多少豪杰,的理解都是浅薄的,幼稚的,庸俗的,不入流的,甚至错误的。

“言有宗,事有君”的君,也是这个意思,那么宗呢?

注明,出土残本帛书甲本写的是相反的,“言有君,事有宗”。这是在听写的时候写颠倒了,绝对是错误的。

帛书拜物教的友道和那些暗处偷窥的学着砖家们,肯定不会同意的【更多内容请支付9.90元继续阅读】但是,看完了你也就明白了。

前文,我们已经论证了,“静为躁君”和“躁则失君“两处的“君”就是主体-主宰/本体-本质的意思,那么,下面我们将说明“言有宗,事有君”的“君”也是这样的意思。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与君对称的“宗”各家各派大家大咖是怎么说的。

七宝哥谨,待续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老子说的“君”是什么意思?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