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闲话 | 清华建筑史师门往事

品茗闲话 | 清华建筑史师门往事,第1张

品茗闲话 | 清华建筑史师门往事,第2张

黛姮先生与弟子肖金亮、殷丽娜田野考察

李华东师弟是四川人,人长得很机灵,跟黛姮先生读书时头发剃得很短,越发显得干净利落。有一次郭先生带他去河南登封调研古建筑,下了汽车,立刻被一群人围住,纷纷叫嚷:“来我家武校吧,保证学得好。”原来此处临近少林寺,遍地都是武术学校,招生的人以为郭先生是送儿子来练武的,拉住不肯放手。华东师弟那会比较腼腆,从未见过如此阵仗,以为从此就要出家为僧了,吓得躲在郭先生身后,半晌才缓过气来。

品茗闲话 | 清华建筑史师门往事,第3张

申国全师兄与李华东师弟

当年建筑史研究所的老师和研究生很少,大家平时在一起聊天的机会多,尤其喜欢交流各种学术八卦。有一位同学提议:“干脆我们就自称八卦门吧,不妨在办公室大门上悬挂一个铁八卦,既富有传统文化气息,又可以辟邪。”大家欣然同意,却不知道去哪里找铁八卦,最后不了了之。

品茗闲话 | 清华建筑史师门往事,第4张

郭先生与弟子合影(左起:方晓风、郭黛姮先生、李伦、贺艳、殷丽娜)

某年元旦,有人提出应该在研究所门上贴个对联,商量了半天,凑出来的上联是“观东西之畅风兮,君子晓行舟”,下联是“揽古今之慧石兮,佳人自从容”,由方晓风执笔书写,贴了出来。句子似通非通,平仄不协,对仗不工,最大的亮点是其中嵌了当时几乎所有老师和研究生姓名中的一两个字。郭先生表示异议,说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刘畅解释说“黛”的本义是一种黑色的石头,以"石"字指代郭先生,属于高级的避讳用法。

有一次突然说到可以给每位导师的办公室起一个别称,要将老师的姓氏嵌进去,还要和古代建筑有关联。老方想起古诗中有一句“青山横北郭”,而郭先生正是北京人,建议郭先生的办公室就叫“北郭”,大家拍手叫好。又讨论了很久,觉得吕舟先生的办公室可以称“闾里”,倒也别致浑成。吕先生听说这事后,笑着说不错不错,好像我被关门里了。王贵祥先生那边始终没有想出好的方案,只好姑且叫做“王府”。

品茗闲话 | 清华建筑史师门往事,第5张

油焖鸭

郭先生平时忙于教学、研究,却精擅烹调,拿手菜是油焖鸭,工序非常复杂。2001年郭先生带正在读博的刘畅一起去巴黎访学,突发豪情,要为法国朋友表演这道大菜。老刘奉命去买鸭子,找了许多菜市场才买到。法国鸭子体形巨大,而且带有许多细细的绒毛,老刘又花了几个小时才用小镊子把那些毛一一拔除干净。油焖鸭做成后大受好评,却给之前从不做饭的老刘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阴影,从此对鸭子敬而远之。

品茗闲话 | 清华建筑史师门往事,第6张

老方爱吃的巨无霸汉堡

方晓风是上海人,热爱美食,也很会做菜,而且绝不忌口,对于中西方所有荤素菜点、大餐小吃都能欣赏有加。二十年前的暑期我们几个研究生曾经一起去香港调研,某天刚吃完午饭,撑得不行,在街上走了一会就感觉又渴又热,便结伴进了路边一家麦当劳,每人买一杯冰镇可乐。店里弥漫着汉堡的奶油气味,老方脸上突然浮起古怪的微笑,声称此味沁人心脾,无法抵挡,自己必须立刻再吃一个汉堡才能续命,于是在众人注视之下,从容吃下一个巨无霸。

品茗闲话 | 清华建筑史师门往事,第7张

2006年郭黛姮先生与贾珺合影

还有一次郭先生带老方、老刘和我一起做一个设计项目,晚上加班画图,一直拖到九点钟才去吃晚饭。一进饭馆,老刘就吩咐服务员:“先上十碗米饭。”郭先生听了大吃一惊,连忙阻止:“我们只有四个人,每人两碗半,吃不了吧?”老刘说:“不是这么算的——您只有一碗,我们仨一人三碗。”这个故事说明了三个道理:一,郭先生和老刘长期研究《营造法式》,对数字敏感,算术都非常棒;二,郭先生是从物质匮乏时代过来的人,抱有平均主义思想,而老刘在改革开放年代中长大,一向喜欢多吃多占;三,那会我们的饭量真是大啊。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品茗闲话 | 清华建筑史师门往事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