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记 | 31 中秋之夜的游湖盛况

颐和园记 | 31 中秋之夜的游湖盛况,第1张

颐和园记 | 31 中秋之夜的游湖盛况,第2张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慈禧在御苑赏雪(引自网络)

辽阔的昆明湖依然是慈禧喜欢泛舟游览的地方,而且自从有了德国火轮之后,游湖变得更加快捷、安全、舒适。只是慈禧太后不会作诗,光绪帝对诗的兴趣也不大,再也找不到当年乾隆帝那般吟风赏月的雅兴了。

古代诗人写诗赞美杭州西湖,经常强调西湖在春夏秋冬、朝午夕夜以及阴晴雨雪等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刻、不同的气候条件下都能表现出不同的景色,正所谓“浓妆淡抹总相宜”,让人百看不厌。

颐和园记 | 31 中秋之夜的游湖盛况,第3张

昆明湖晨光(楼庆西摄)

昆明湖的景致变化大可与西湖相比而毫不逊色:清晨霞光万丈,波光清澈;白天明湖滉漾,山色倒映;傍晚夕阳高照,湖面镀金;夜间碧波映月,上下辉映。至于阴天的淡雅、晴天的浓烈、雨天的朦胧、雪天的洁白,各种天气都能在湖上一览胜景。

颐和园记 | 31 中秋之夜的游湖盛况,第4张

春日昆明湖雨色(楼庆西摄)

春天桃柳夹岸,夏天浓荫照水,秋天红叶飘洒,冬天枯枝挂雪,每个季节都赋予昆明湖以独特的意境。特别在冬季,属于江南气候的杭州西湖极少结冰,而北国的昆明湖则有很长的冰期,寒冬之时可在冰上行走或者乘坐一种特制的冰床,看辽阔的湖上如同水晶铺就的大镜子,此情此景非杭州西湖所能常见。

颐和园记 | 31 中秋之夜的游湖盛况,第5张

慈禧乘船在西苑中南海留影(引自网络)

《翁同龢日记》曾经记载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八月十八日为了庆祝中秋,宫廷组织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游湖活动。当天晚上太后、皇帝与大臣们在德和园看完戏之后,就出来坐船,这次太后和皇帝选择乘坐传统的龙舟,御前王公和军机大臣坐翔云号轮船,其余品阶较低的官员都坐一种没有船篷的小船。

这些船浩浩荡荡地开到湖心,先欣赏依旧盛开的万朵莲花,随后驶来一艘戏船,船上灯火通明,搭建了方形戏台,就在龙舟、轮船前面开始演戏,一剧告终,再放烟花炮竹助兴,场面热闹欢畅。

颐和园记 | 31 中秋之夜的游湖盛况,第6张

颐和园皇家游船(引自网络)

德龄的书中也描写了陪伴太后乘船游湖的场景。御舟船舱的窗户上挂着红色的帘子,舱内摆放了很多精雕细刻的檀木家具,还分隔出两个小房间分别用作更衣室和临时卧室。阳光下的湖面非常美丽,船缓缓行驶,漂浮穿越广阔的昆明湖,进入两岸垂柳依依的后溪河,然后在山脚的码头登岸。

颐和园记 | 31 中秋之夜的游湖盛况,第7张

慈禧在西苑游船上扮演观音(引自网络)

慈禧有时还在游船上扮演观音,在几名穿着戏装的太监、宫女的簇拥下,船驶入荷花深处,还真有点仙境的感觉。据说慈禧对道教同样崇信,有个道号叫“广仁子”。颐和园似乎也是她修仙的场所。

没有找到慈禧在昆明湖乘船的照片,只好引用两幅老佛爷在西苑中南海泛舟摆拍的旧影,想来应该都是相似的情景。

颐和园记 | 31 中秋之夜的游湖盛况,第8张

火轮旧照(引自网络)

慈禧很喜欢坐德国进口的火轮,但由于昆明湖西北部水比较浅,轮船驶到这里有时会搁浅,必须派太监用人力拖回深水区。这两艘轮船在园中就像洋务运动所提倡的“西学”在疲弱帝国的地位一样,欲振乏力,最终沦为表面的装点。

除了不同式样的游船,颐和园中还有一座石舫,模仿西洋轮船的造型,成为大清海军建设的最后遗物,且看下回分解。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颐和园记 | 31 中秋之夜的游湖盛况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