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范杰 | 鸡西民俗与鸡西人的性格

滕范杰 | 鸡西民俗与鸡西人的性格,第1张

滕范杰 | 鸡西民俗与鸡西人的性格,第2张

作者滕范杰为《舌尖上的品读~鸡西冷面》编著,20世纪80年代鸡西选'冷’评'辣’的组织者、参评者和见证者。此篇为作者新近撰写的鸡西冷面文化系列谈之一。


滕范杰 | 鸡西民俗与鸡西人的性格,第3张

 鸡西民俗与鸡西人的性格

黑龙江鸡西 滕范杰

滕范杰 | 鸡西民俗与鸡西人的性格,第4张

2015年初,《鸡西民俗》作为《鸡西地域文化丛书》首批著作正式面市。

民俗,指民间风俗或社会风俗。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认为,鸡西的民俗文化就是生活在鸡西这片热土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表达生活方式集体人格的沉淀。

《鸡西民俗》出版后,省内外的专家学者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鸡西民俗》以本土精神构思成篇,展现了浓郁的地域特色,以新颖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民俗文化的魅力,被誉为“精神史”和“心灵史”。

市名人协会会长王德君,副会长薛云峰等组织专家学者在《鸡西日报》发表评论文章,阐述鸡西地域文化民俗文化鲜明深厚的人文内涵。

张云堂教授在《鸡西日报》发表三千余字的评论《舌尖上的鸡西》,评价《鸡西民俗》,“这是一部全面探索研究鸡西民俗的倾情之作。”

滕宗仁教授在《鸡西日报》发表《传承悠久历史 弘扬地域文化》评论,其中谈道:“滕范杰的《鸡西民俗》讲述了许多优美动人的民间故事、传说、谚语、歌谣等,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特色。”

《鸡西民俗》得到了市档案局领导的关注和肯定。2016年11月15日,省志办专家在来鸡对《鸡西市志(1986—2005)》志稿编撰进行评议时,著名学者张荣庆对《鸡西市志》汲取《鸡西民俗》给予高度赞扬:如第二十五编社会生活第五章民俗、民风下设生活习俗、行业习俗、民间集市、礼仪、口头民俗、民间游戏、民间娱乐、民间舞蹈、民间节日,记叙民俗、民风内容既全面体现时代地方特点和地方特色,而且读来有兴趣,感到亲切。

几年来,我利用节假日和业余时间,曾走了近百个矿区、乡镇,访问了数百位老年人,搜集了民俗物品千余件,资料三百多万字。但我感受最深的是鸡西民俗中的“义德”。

鸡西人直率、热忱、乐于接纳、勇于助人的性格形成,与流人制度,与东北的地域史、自然史、民俗史和文化史都有相关的联系,其中闯关东、百年矿区开发史是鸡西人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2016年谷雨时节,鸡西市采煤沉陷区改造,我走进了处于穆棱煤矿东山之巅的贾家大院。几个老太太正在居委会主任家里摊煎饼,好客的委主任非要我尝尝新摊的煎饼,我咬了一口,真香。委主任说,我们这是吃散伙饭。老邻居了,有的要搬到镜泊湖,有的要搬到蓝湖湾......

在穆棱河平原,一位老者回忆刚记事时最难忘的画面:一个大雪纷飞的傍晚,全家人在炕桌前正吃晚饭,忽地,房门开了,有伙人涌进屋来。他们当中,有男女老少。

这伙人中的一位白胡子老头,对坐在桌首的奶奶讲了几句。奶奶又对儿媳妇讲了几句。于是,家里的小孩便被大人哄走饭桌,让这些来自冰天雪地的客人,拿起碗筷。

当晚,奶奶领着孙子去邻居家找宿。爹妈领妹妹搭地铺睡在稻草上。热乎乎的火炕,全部让外来人住。

滕范杰 | 鸡西民俗与鸡西人的性格,第5张

第二天一早,儿媳妇又忙着做热腾腾的饭菜。吃完饭,这伙人匆匆赶路,身影消失在茫茫的雪野中。

在这位长者的记忆中,那些年,不分寒暑,家家都有这样的不速之客。长大了,才知道这是些闯关东谋生计的逃荒者。家家户户的房门,对闯关东的人,都是敞着的。

在穆棱矿贾家大院,劳保大队等,至今还保留着有客人来,不问名姓,斟茶倒水,饿了端饭,有求必应的慷慨好客的民风。

去年夏天,我和朋友从穆棱矿东山独身楼下来,在林业科附近,向一位开车的师傅打听去邱家大院怎么走,这位师傅执意要送我们,分文不取。

在贾家院,张大娘家的门和仓房的门从来是不上锁的。你要存放东西,不会担心被人拒绝,存多长时间主人也不会收你费的,而且精心照看。

初夏时节,我又来到贾家大院,辗转找到一位贾家大院的后人,他指着近百年的残垣断壁的贾家大院,讲起了贾家大院流传的故事:一对朋友,不是亲哥俩而是邻居。一个在山里打猎,一个在屯里种地。二人平时一见面就是一起喝酒,从不多言。一次,屯里种地的得了重病奄奄一息,山里的送来一口棺材,外形很粗糙。儿女们觉得棺材样子不好看,就弃在草垛边了。后来爹好了,棺材就被压在草垛下了。半年后的一天,山上打猎的回村,二人又是坐下默默地喝酒。提起种地的得病没死,打猎的才说,那棺材是他用长在悬崖上的“风交木”做的,那树300多年才长到碗口那么粗。别看棺材样子不好看,可有防腐作用。为了给朋友办丧事,猎人特意杀了两口野猪,装在里边,看看坏没坏。种地的朋友说,孩子们懂个啥呀?于是二人扒开草垛,拉出棺材,一股凉风升起,虽然半年过去了,里面的两头野猪竟然上着白霜。这是典型的东北人性格的写照,不表白、不张扬,特别能为别人着想。

深秋时节,我在恒山山南听到一位中年妇女讲述的一件事:

1947年深秋,我姥姥去牡丹江走亲戚,听说鸡西发了大水而急忙回家。在车上,她遇见一位解放军后勤部通信员,军区燃煤告急,来鸡西煤矿催运煤炭。

半夜时分,冒着大雨,姥姥将解放军战士领到家中,跟姥爷说:“先把你的衣服找两件给解放军披上,然后再生上火,烤烤衣服。”然后,她立即动手擀面条。这位解放军战士也就十五六岁,冻得上牙打下牙,吃了热面后才暖和过来。

第二天,姥姥又早早起来做了小米稀饭和油饼,饭后又将舅老爷叫来,让他领解放军战士去郊区煤矿。见了矿长,解放军战士说声“谢谢”,与舅老爷挥手告别。

后来听姥姥说,那时生活很苦,过年过节才能吃顿细粮。再后来姥姥和姥爷搬到恒山山南。听说那位解放军通信员后来做了首长,还通过组织部门寻找他鸡西之行遇见的“恩人”。姥姥听说后,只是微微一笑。

1977年麻山矿建设杏花新区,有一个叫做王吉明的老工人,把自己准备买房子的一千多元钱全部拿了出来,献给了新区建设。

鸡西是个移民城市,基本都是百年之内由关里山东、河南、河北等地与关外的辽吉两省早期移民逐步迁移而来。来到鸡西的早期移民,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远离了乡土,从事的大多是采药、挖参、狩猎、淘金、伐木、采矿、垦荒等繁重与危险的工作。面对神秘莫测的大自然,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他们为了生存必然需要相互包容,相互帮助,必然会打破很多的陈规戒律,接受不同的生活习俗。在来自不同地区与民族的移民之间,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打磨,这样就形成了兼容并包的新的生活状态和新的共同体。

鸡西民俗是“混搭民俗”。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的饮食民俗,是“一方水土”孕育的“味道认同”(学者张云堂语)。张云堂等前辈学者建议我以“舌尖上的鸡西”为线索,对鸡西饮食民俗进行深度思考和独特梳理。

从2015年初开始,前后经历了近三年的时间,我将目光定格在鸡西这片沃土,吸收传媒和本土的蓄积与滋养,终于筛选出体现地域饮食之美的《鸡西冷面》。

鸡西冷面有一种粗豪之气,英雄之气。

鸡西冷面就是鸡西人的性格代表,从那装冷面的大号海碗就能够感受到豪爽大气,鲜红的辣椒拌出的辣菜代表勇敢无畏,男女老少以及社会各阶层都喜爱有草根性的冷面辣菜,使其兼具先锋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的鲜明性格。

吃冷面非常符合鸡西人豪爽的性格,其冷与辣,不管四季气候如何,大热天吃一顿爽心爽口,寒冬腊月吃一顿,精神抖擞。没等开吃,先来一碗冷面汤,喝个透心凉,然后再正式就餐。冷面菜式简单,价格低廉,可以混同一盆,不必要正襟危坐文质彬彬,虽不是大块吃肉,却一定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菜,凸显出一种张扬无忌的个性。而很多来到鸡西的东北人,大多都会喜欢上鸡西的冷面辣菜,因为他们绝大多数也都是关里移民,与鸡西人有共同的根,在性格上有很多的共同点。而延边那里的朝鲜冷面,口感清淡,色调与菜式摆放比较精细,与鸡西冷面相比有一种文雅之气,一看就是不同的两种饮食文化。相信鸡西的大盆辣菜,大盆啤酒,一帮子男女吵吵嚷嚷喝酒的情形应该在延边是看不到的。

鸡西冷面,带着鸡西人性格的强烈烙印,体现着鸡西人的精神气质,依然在发展变化着。

无论是《鸡西民俗》,还是《鸡西冷面》,都是从个人体验的角度,讲述自己的民俗故事,是一次地域文化的精神还乡,是记录鸡西地域文化的精神符号。我愿意成为守护鸡西地域文化的精神符号,为倡导互助、奉献、诚信的社会风尚,传承忠孝、节义、感恩的传统美德,提升鸡西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滕范杰 | 鸡西民俗与鸡西人的性格,第6张 在线编辑:林兆丰

滕范杰 | 鸡西民俗与鸡西人的性格,第7张

顾问:卢伟光:作家 《鸡西矿工报》副总编辑

       孙文斌:小说家

       沈晓密:散文家

       秦   萌:《北方时报》“乡雪版“”编辑

       郭亚楠:作家 《创业者》编辑

       白   雪:作家

 主编:瑞雪  制作:腊梅 微信号:13115477919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滕范杰 | 鸡西民俗与鸡西人的性格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