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专刊】刘波 | 旧时光里的红樱桃(散文)

【母亲节专刊】刘波 | 旧时光里的红樱桃(散文),第1张

【母亲节专刊】刘波 | 旧时光里的红樱桃(散文),第2张

作家档案

刘波,笔名网名流连,1969年生于黑龙江鸡西矿区。热爱生活,爱好文学,摄影,钟情诗歌。文学作品散见《诗歌月刊》《北方文学》《雪花》《镜泊晚报》《鸡西矿工报》等报刊。

【母亲节专刊】刘波 | 旧时光里的红樱桃(散文),第3张

旧时光里的红樱桃

【母亲节专刊】刘波 | 旧时光里的红樱桃(散文),第4张

黑龙江  刘波

【母亲节专刊】刘波 | 旧时光里的红樱桃(散文),第5张

【母亲节专刊】刘波 | 旧时光里的红樱桃(散文),第6张

在故乡住了三十多年,搬了几次家。每一个地方都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印象最深的是儿时居住在建国地区的时候,那里有个日本侵略战争时留下来的冲天高的大烟囱,大烟囱下面是个公共大浴池,浴池的红砖墙上订着个大牌子,男:一三五,女:二四六。

说到浴池,就想起大娘。记得那时候洗澡还要洗澡证,三毛钱一个澡票,没有澡证的五毛钱一个澡票。我每周都去洗澡堂洗澡一次。当时的浴池就有一个水池子,没有淋浴。大人孩子一起挤在一个大水池子里,热气氤氲缭绕,嘈杂声嗡嗡一片。有时候水烧的太烫,大人孩子都不敢下去,光子身子站在水池子外面等着。这时候丽娜的奶奶就勇敢地先下去,英雄一般迈进烫手的热水池子里。丽娜是我童年时的玩伴,丽娜的奶奶就是我记忆里的孙大娘。

孙大娘个头不高,齐耳短发,脸上总是挂着亲和的笑容。每每洗澡遇上,她总是第一个跳进热水池子里,说笑着在热水池子里来回地趟水,浑身烫的通红通红的,两只手也在不停地向上撩水,这样能快点散发热量,使水池子里的水尽快凉下来。那时候在孙大娘身上我知道了勇敢这个词,现在想来那时候的人要多实在有多实在,水烧的太烫了,往里面放凉水就行了,为什么非要一个勇敢的人下到能煮人的热水里来回来蹚水散热?就没有一个人提出这样的建议,倒是有很多人夸赞孙大娘热心助人开朗善良,还抗烫!真是实在得可爱。

说起建国那个地方,对孙大娘一家的记忆尤其深刻。孙大娘三个儿子,两个姑娘,三个儿子都在麻山以外的矿区工作,她家的三儿子能说会道,还会写文章,文章还能在报纸刊物上发表,很是令我羡慕。有一次,我和丽娜还有一帮小孩帮孙大娘扫院子,满院子的落叶,与其说我们是在扫院子,不如说我们是在玩落叶。因为孙大娘家的房前房后都是果树,所以秋天一到落叶就尤其的多 ,多得层层叠叠堆满了院落,我们拿着扫帚和铁锹追赶着扬着落叶,玩着闹着,最后也把满院子的落叶攒成堆,算是帮孙大娘扫了院子,孙大娘夸我们懂事能干活,还说,等你们的三哥回来叫他给你们写一封表扬信送到建国小学去,我们这帮小孩儿那个美呀;偏偏这一幕被路过的姐姐看到,从此,我被姐姐诟病“家懒外勤”,而且嘲笑我们就是孙大娘家的小丫鬟。

其实姐姐不懂我的快乐。孙大娘家是个大家庭,四代同堂,人口多,能人多,传递的新鲜事物也多。况且丽娜是我从小的玩伴,一起上学,放学一起玩,我常常像是长在了她家似的,孙大娘对我们这帮小孩儿总是爱护有加。春天樱桃红了的时候,孙大娘常常站在凳子上给我们摘又大又红的樱桃,我总是双手捧着大红樱桃,一边往嘴里填,一边看着孙大娘的脸,她总是毫不吝啬的把那大红樱桃平分给我们每一个小孩儿,直到我们吃得心满意足。到秋天沙果熟了的时候,我们也一样能吃到酸甜可口的沙果。在那个年代,自由自在地嬉戏玩耍在一片果园里,能吃到那么美味的水果,如今想来是多么的回味无穷,又是多么的令人难忘。

记得的还有一次,想不起来是孙大娘家的哪个儿子去了北京,从北京带回了一些大白兔奶糖,孙大娘给了我足足一大把大白兔奶糖,还叮嘱我回家分给姐姐和妹妹两块。我回家分给了家里的每一个人两块大白兔,就唯独不分给姐姐,姐姐眼巴巴地瞅着我,这时候我就开始质问姐姐,你还说不说我家懒外勤了?你还说不说我是孙大娘家的小丫鬟了?面对大白兔奶糖的诱惑,姐姐终于在我面前臣服,说,姐姐再也不说了,快给姐姐两块吧。哈哈哈......

等我上高中的时候,我家早已搬离建国地区,但是离建国还不是太远。我依稀记得高中期间我还是回去了建国一趟,去看望孙大娘和丽娜一家,那一次还是吃到了孙大娘家的樱桃,孙大娘摘樱桃的时候说了一句,“樱桃好吃,树难栽”,我随口接过一句“樱桃好吃,花也难开”,孙大娘还夸我懂得对词儿,最后孙大娘还给我带了一些樱桃回家。那一年的一节语文课,我就写了一篇作文《孙大娘的樱桃》,作文成了范文,老师在课堂上一段一段的分析,说我写了一篇很成功的小说,刻画了一个活灵活现质朴善良的孙大娘的形象,我在那节课上一直低着头,红着脸,内心开始涌动着一股对文字的热爱。

很多年以后的一次同学聚会上,居然有个叫周立波的老同学还提起来高中时代我写的那篇《孙大娘的樱桃》,我有些惊愕,问他为什么会记得那么清楚,他说,那篇作文写的确实好啊。于是,我有些飘飘然,想起最近读冯骥才老师的文章,他说,他喜欢写身边的人物,看一篇小说是否成功,往往要看掩卷之后,书中的人物能不能跑出来,立在书上。我对这段话的理解就是,一篇好的小说,读罢之后,人物和情节能不能很久还能让人记得,如果还能让人记得那就是好小说了。后来,周立波又补充说,他之所以至今记得,还有个原因,是小时候他家也住在建国地区,而且依稀仿佛也吃过孙大娘家的樱桃。

关于《孙大娘的樱桃》到底是如何开篇,如何结尾的,我已经不记得了,而且当年的作文本也找不到了,很是遗憾。在最近的一次文友会上,我居然和孙大娘家的三儿子我的三哥偶遇,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如今三哥早已年过半百,但他仍然精神饱满,坚持写作,现在是活跃在北京乐坛上的有名词作家孙伟。本来是想着把那篇《孙大娘的樱桃》找出来,发给三哥看看,可惜翻遍了我的所有文稿,还是没有找到。于是写了以上文字,表达对孙大娘的怀念和敬意,并且告诉她,那个老刘家的小波,一直还记得她,还记得她家满园子的红樱桃。

【母亲节专刊】刘波 | 旧时光里的红樱桃(散文),第7张

                               【在线编辑:林兆丰】

【母亲节专刊】刘波 | 旧时光里的红樱桃(散文),第8张

顾问:卢伟光:作家 《鸡西矿工报》副总编辑

            孙文斌:小说家

            沈晓密:散文家

            秦    萌:《北方时报》“乡雪版“”编辑

            郭亚楠:作家 《创业者》编辑

            白    雪:作家

主编:瑞雪      制作:腊梅      微信号:13115477919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母亲节专刊】刘波 | 旧时光里的红樱桃(散文)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