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芸 生 | 冷 面 辣菜话“平 衡”(散文)

唐 芸 生 | 冷 面 辣菜话“平 衡”(散文),第1张

唐 芸 生 | 冷 面 辣菜话“平 衡”(散文),第2张

【作家档案】唐芸生,1952年生,鸡西市司法局退休公务员。文学爱好者,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黑龙江书法家协会会员。没有专长性创作,喜欢随意抒发,诗词,自由诗,散文,杂谈,散见报刊杂志。        

唐 芸 生 | 冷 面 辣菜话“平 衡”(散文),第3张

                           冷面辣菜话“平衡”

     文/唐芸生(江苏常熟)

唐 芸 生 | 冷 面 辣菜话“平 衡”(散文),第4张

滕宗仁教授送我一套他和夫人蒋兴莲编著的《鸡西文艺管窥》,赐书的美意激起我先睹为快的热望,大有一气卒读的尽头。但当我刚刚进入《前言》的时候,倏然放下书本,掩卷而思。教授夫妇说;“一直以来,任何物质都是有力量的”。读了这句话,我的心头似乎被敲了一下。也许这是一种毛病,不管读什么书,一旦读到好的思想观点,启发我对头脑中所存问题的解答,便会放下书本,或而陷入思索,或而豁然开朗,采取某种方式解答问题之后,才能继续读下去。教授夫妇这句话,使我想起前不久滕范杰先生的《鸡西冷面》出版面世,勾起我多年前曾经思考过的问题:冷面辣菜为什么会在鸡西广受欢迎?而滕教授所揭示的“力量”,倒使我有所感悟。鸡西人饮食结构在口味上明显改变,似乎有一种什么“力量”从中主导。当然,教授夫妇所言“力量”之用意,与我领悟的事物并非一路之舆。但是,想去拜谒佛寺,不期途遇道观,不妨先行拜访一番,不亦快哉乐哉!

鸡西冷面早年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辛辣,那种辣,既使人害怕,又让人犯馋。正是那种害怕的逐步减少和犯馋的慢慢加剧,折射出鸡西地区饮食结构变化中的文化光带。地域不同,地理环境和气候、风俗不同,饮食习惯也必然有所不同甚至大相庭径。鸡西人,扩大地说,东北人,早先年对于辛辣口味并不热衷。我第一次接触冷面的时候,尽管当时市区鲜有的冷面馆顾客爆满,但是,吃冷面的人相对于市区人口,也还是微乎其微。我跟着别人凑热闹似的走进冷面馆,前拥后挤地好不容易混到一张桌,急头白脸地吃了一顿。走出冷面馆时嘴唇发麻,一边擦汗一边后悔,不等到晚上就是一阵跑肚拉稀……总不能只吃别人,也该自己掏钱回请,就这样你来我往地去冷面馆的机会多了起来。后来,冷面馆越来越多,《鸡西日报》还开展了评选“冷面王子”和“辣菜皇后”的活动,引起我对“地域饮食结构变化与生活变迁关系”的思考。

祖国医药学说认为,药食同源,很多食用植物都可以如药性一样归结到性味的品类。我国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对辣椒并没有记载,,因为辣椒在明末才由美洲传入中国,后逐步在长江中下游、西南地区“钟以为蔬”。那里的人们“无椒芥不下箸,汤则多有之”,“且每菜每饭,非辣不可”。清代医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辣椒性辛热大苦”。按照中药理论来说,辛能发散,苦能燥湿,辣椒总体上属于干燥大热的品类。我国南方地区除了炎热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潮湿,即《黄帝内经》所谓“多雾露”。而由雾露邪侵所引起的湿毒,往往是人们产生疾病的主要原因。当年曹孟德赤壁大败,其中一条重要的间接原因就是疫病泛滥。据《三国志·武帝纪》载:“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去,乃引军还”。这里并没有提及“风向”问题。据后来考证,兵士所染多为血吸虫病,而在中医看来不外是湿毒引发的疾病。看来,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水土”,应当包括饮食、环境、习惯等等,如果突然改变,就会引起严重不适。另外,南方几个省份喝的是长江或长江支流的水,有的地方的水是刚从雪山上化下来的,又在山间穿梭,接受的阳光不多,由于水的性体阴寒,所以,那里的人们,每天都要用辛辣食物驱走寒湿。四川地区甚至经常用附子炖东西吃,靠这些方法维系着体内的某种平衡,以继续着生活和繁衍。辣椒的广泛栽培和食用,使他们这种生活更加简捷明快。我们家乡尽管不像西北那样干燥,但也远别于南方的潮湿,而缺山少林的地方则多为澡象。对于东北的寒冷,作家的描写也是“干冷干冷的(《林海雪原》)”。因此,早年人们对性体燥热的辣椒并不热衷,川菜、湘菜在东北地区很难找到市场。即使农村庄户“窗户顶上挂着红辣椒”,那也只是以调味为主,穷人用火烤,富人炸辣椒油,兑入汤菜,点到即止。男人取热多以白酒,女人驱寒多以生姜,似乎是比较普遍的生活习惯。

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鸡西人,东北人辛辣口味愈显加重了。不但很多冷面馆天天客满,而且人们还经常把冷面辣菜买到家里佐餐。很多酒店的菜肴中投以大量的辣椒段,揉进了川菜、湘菜的烹调工艺,各处还随时可见麻辣火锅之类。

鸡西人口味偏辣,是不是也如南方人一样对辣味有了自然的需求?

近些年养生知识的普及,使人们逐步认识到人体酸碱度平衡的重要性,现代的这种认知与中医治病保健原理是想通的。中医中药的要旨也是维持一种平衡,只不过采用的是另外一种解释系统——阴阳平衡。而寒热平衡、燥湿平衡恰是阴阳平衡的重要内容。

我们知道,正宗的冷面原料以荞麦面为主。荞麦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面食,但其性味寒凉,过食易伤脾胃,损害人体阳气。而荞麦面压成面条之后又以净水冲浸,更是寒上加寒。辣菜也是用生冷菜料制作。人们在冷面、拌菜中酌以大量的辣椒,实乃聪明之举。辣椒的大热足以夺其寒气,而冷面、凉菜的寒凉又被辣椒的辛热所抵消。至此,冷面辣菜在性味结构上实现了一种内在的平衡。当然,现在到冷面已经很少加以荞面,实际上是一种偏于辛热的食款。寒凉的口感削弱了辛辣的刺激,正像儿童误食辣物之后,大人们急忙用冷水为其漱口一样。

经常食用辛辣的食物,会打破人体的内在平衡,造成某种不适。而经常光顾冷面馆的人们,并没有这种感觉,如果长时间不吃冷面,反倒觉得不舒服。有些鸡西人外出,回来时还没回家就钻进冷面馆,一辣为快。近日,一位朋友对我说,好些日子食欲不振,看啥啥够。我问他,冷面怎么样?他哈哈一笑说,就是冷面还可以。这个朋友在窗口单位工作,酒局不断,喜冷饮,啤酒、矿泉水必须放冰箱里之后才去饮。这个朋友的饮食习惯,差不多是鸡西很多人生活习惯的缩影。

“以食为天”的人们,在经历了困难时期、饥饿时期之后,饮食结构大幅度改变,有的甚至到了大鱼大肉来而不拒的程度,或而过上了灯红酒绿的生活。另一方面,劳动强度降低,体力活动减少,而城市里楼房密密麻麻,不要说足球场、排球场、篮球场,就是散步的地方也被小汽车塞得水泄不通。再加上人们自身难以克服的惰性,所有的劳动都由机器人来做才好。于是,很多人胖了起来,同时也“虚”了起来。《黄帝内经》有云“重热则寒,重寒则热”。高营养的饮食,大量的热量积累,反倒使人们阳气不足,早衰的男人司空见惯。西医说是“酸性体质”,中医说是“热转寒湿”、“水湿淤积”。而这样的人却往往表现一种“热像”,冰镇矿泉水、冰镇啤酒,一饮为快,结果是越喝越渴,越喝越热,热来寒往,这是造成糖尿病、痛风,高血压,乃至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而具有寒凉性质的抗生素的大量反复应用,进一步加重了“寒湿”的积累,使人体处于一种“失衡”状态,免疫功能、生理功能自然衰退。

于是,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与“湿”展开了斗争。嗜食冷面辣菜,表面看调换口味,实际是人体排酸燥湿的内在需求。几日食堂、饭店、家餐之后,总想搓上一顿大冷面,吃得汗流浃背,自觉痛快淋漓。特别是每逢节日过后,人们巴不得早些跑到冷面馆,吃喝之后,顿觉清爽十分。这就是饱食肥甘之后,迫切需要辛辣之物予以综合化解的缘故。

中医理论还有一个“辛散酸收”的观点,辣椒的辛热,具有很好的发散功能。人们营养过剩,甚至过度肥胖,冷面辣菜的辛辣可以发散这些“淤积”,这与驱寒燥湿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这些年经济社会大为发展,工作生活节奏大大加快,心理压力加大,也给有些人造成心理“郁积”,到冷面馆大吃一场,顿觉心清气爽,宠辱皆忘,得失看轻,心中的郁结去了一大半。

我们回到滕教授夫妇所说的“力量”的话题。其实,力量的存在何至于物质,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可能察觉也可能不会察觉的“力量”之中。这是自然的力量,正如上古的人们会自己去寻找某种植物来对抗自身的不适或病痛,现在很多动物也还具备这样的本能。医学的发达使人们原有的很多本能退化了。但是,“天人合一”出观点坚如磐石,大自然的规律永远主宰着万事万物。人类自我调整、自我维系的本能是大自然赐予的,大自然不允许人们把这些本能丢失殆尽。因而,人们仍然保留着一种力量——寻求自我平衡的力量——我称之为“平衡力”。

这种力量无处不在,大到天体运行,小到细胞、微生物。不管南方人还是北方人,钟事于某种饮食,是那里的人们保持和寻求内在平衡的自然和自觉。

我在这里找到了鸡西人为什么热衷于冷面辣菜的答案。

自然界就是这样的循规蹈矩,人类社会何尝不是如此。

古时候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后来人们又总结说“富不过三代”,没有别的理由可以解释这种现象,只有从人人都在其中的平衡的力量的认识中可以解除惑端。

曾经显耀一时的人们,在失去光彩之后抱怨说“世态炎凉”,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靠某种东西一时得“炎”,享受了那种前呼后拥荣耀,本身就处在一种“失衡”状态。当失掉那些东西随之而失掉那些荣耀的时候,出现一种“凉”的状态,这只是实现了一种正常的“平衡”而已,何必心理上又产生一种“失衡”呢?君不见,一直在乡村务农的庄稼汉,一辈子也感觉不到、也根本不懂什么叫做“世态炎凉”,那是因为他们一直处在一种伟大的“平衡”之中。

如果读者把这类的事物和现象看明白了,你不但对鸡西的“冷面现象”能看明白,对世间的很多现象和问题也随即都能看明白了。那么,你不但会自觉地追寻生理上的平衡,你还会在心理上保持一种高度的平衡。

唐 芸 生 | 冷 面 辣菜话“平 衡”(散文),第5张

在线编辑:林兆丰

唐 芸 生 | 冷 面 辣菜话“平 衡”(散文),第6张

顾问:卢伟光:作家 《鸡西矿工报》副总编辑

            孙文斌:小说家

            沈晓密:散文家

            秦    萌:《北方时报》“乡雪版“”编辑

            郭亚楠:作家 《创业者》编辑

            白    雪:作家

主编:瑞雪      制作:腊梅      微信号:13115477919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唐 芸 生 | 冷 面 辣菜话“平 衡”(散文)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