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60条,第1张

下之后,复发,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伤寒论》.第60条)。 

作者:蒋远东 

第90条讲: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本条的下之后而复发汗是在表证未解的情况下下了的。因为这里的复发汗的复是又的意思。又发汗说明表证未解,才又发汗了的。表未解当先解表,今表未解而下之后,复发汗是一个错误的举措,此为逆也。

《阳明病全篇》第181条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由此可见,下是亡津液,发汗也是亡津液。下的时候体内的津液因下药从内随大小便而亡;发汗的时候,在表的津液随汗出而亡,亡者流失也。下之后复发是体内津液因下而先亡,是先虚其内;复发汗是在表的津液因汗而亡,是再虚其外。先虚内,再虚外是内外俱虚。

血管里面的津液叫血液;血管外面的气叫卫气。第53条讲: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与荣气共和谐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由此可见,本条的下之后先伤是血,复发汗伤的是气。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辨脉法》讲,脉微者亡阳。阳代表的是气,阴代表的是血。内外俱虚是气血俱虚。气虚则脉微,血虚则脉细。内外俱虚是气血俱虚,所以,本条讲: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是内外俱虚引起的。由此可见,内外俱虚讲的是气血俱虚。

下的时候把外寒引到里面去了,发汗的时候把内热引到外面来了,外寒蓄于内而不得外出,复发汗又引内热外越,势必造成内寒多热少这种局面,正邪交争的时候,寒多热少,必定会振寒。如果热多寒少必定会战汗。振寒的振是抖动的意思。振寒者因寒而振,必振寒是说先下后复发汗必定会导致阴盛阳衰,其人就像打摆子一样的寒颤。

《论》中讲的下之后,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指的是用承气汤之类的药下了的;《论》中讲的发汗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指的是用麻黄汤之类的药发汗了的。本条文中的下之仍然讲的是用承气汤之类的药下了的,用麻黄汤发汗了的。如果没有阳明燥结是不可能下的;如果不是伤寒不解也不可能复发其汗。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伤寒论.第60条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