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尚昆回忆自己地主家庭的衰落

杨尚昆回忆自己地主家庭的衰落,第1张

杨世绥是我的曾祖父,他是个精明人,那时荒地多,别人抢种熟地,他却雇人大量开垦荒地,凭借涪江水利和两岸适宜农耕的自然条件,若干年后,居然拥有土地5000多亩。他又结交官府,包揽运销官盐的专利权,成了远近闻名的'杨三泰'大盐号的主人,从此显赫起来,在涪江右岸的双江镇大兴土木,营造宅第。

曾祖父去世,大家庭解体,除了留作祭祀用的良田2000亩和街房7处外,其余家产都分给各房。分家之后,各房纷纷建造宅院。我有11个兄弟,9个姐妹。因为族中的叔伯,见我们家子女多,人丁兴旺,于是就把孩子'寄'到我家名下,求得'托福免灾'。到了民国初年,家里的经济状况开始走下坡路。原因有几个:

第一,子女的教育费用负担重。父亲没有应过考,但喜欢读书。他主张子女都要读书,女孩子也要通文墨,至少要学会记账,男孩子书读得越多越好。甲午战败后,国耻日深,有志青年寻求救国的道路,都去日本留学。父亲对子女的教育是舍得花钱的。所以,大哥杨尚荃早在1904年就东渡日本,进入中央大学经济系,在日本住了9年;二哥尚麟1917 年考入日本明治大学商科;四哥尚述同年去日本人士官学校。这些留学的费用,连同在国内的子女的学费,每年收的租谷不敷开支,只好卖地供子女上学。

第二,子女的婚嫁开销大。父亲的子女多。地主门第好摆排场,讲面子,所谓'大船破落,还有一百斤钉'。寒酸了有失体面,每办一次婚嫁喜事,就得卖一次地。

第三,四川当时军阀割据,实行防区制,凡是有点实力的,都想找靠山,拉队伍,占一个防区。1913年,大哥回国后也想拉'队伍',父亲是支持的。他回到双江镇,又卖了家里一部分地,身边带着几个背盒子炮的卫兵,熊克武封他为川北游击司令,司令部就设在双江镇。快近年关时,义军先打遂宁、乐至,进而直奔成都。义军提出:护法保家,攻占遂宁过大年。扬言要血洗潼南,杀尽杨姓族戚,拥坟焚尸。我们全家老小,就在春节前夕坐涪江的木船南下,避居重庆,在二府衙街安了家。

1924年,刘湘和杨森联合将熊克武驱逐出川。大哥因此在政治上失意,十分苦闷,回双江镇赋闲,一度生活糜烂。所有的开支全靠双江镇老家留下的不多的田租,真是坐吃山空。只听得父亲常常叹气:家败了,败了!

为了重振家业,父亲想搞点实业。先是集资买了一艘小火轮,搞涪江运输,大约可以载客一二百人。首航那天,全家老少上船,在潼南到重庆的江面上旅游了一圈。但是,因为不会经营管理,不久,机器坏了,轮船转让给卢作孚办的民生公司。接着,父亲又开办“飞跃汽车公司”,谁知这年成都连降暴雨,一个多月不停,周围的公路、桥梁都被冲坏,车也翻了,汽车公司又办不成。轮船、汽车都是靠大家集资,后来债也还不起。父亲不死心,又改办板车运输,用六弟的名字,叫'尚仑板车行',规模比轮船、汽车公司小多了。因为六弟进了上海法政学院,无心经营,又停了业。每况愈下,反而欠了一批债。最后,和人合股,在成都春溪路的繁华大街,办了个'知育电影院',地下党员程子健隐蔽在电影院,作为我家股东的代理人。后来,股权卖给人家,家里又落了空。这样几番折腾,家道日渐衰落,待我到上海求学时,学费都很难凑齐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杨尚昆回忆自己地主家庭的衰落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