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书与石鼓文,第1张

石头书与石鼓文,文章图片1,第2张

追溯起来,石头上刻书写书的历史十分悠久。古人曾经在很多不同的材料上写书,石头是其中之一。石书虽然现在不多见,但在古代却盛极一时,几乎与汉字的产生、发展同步而行。

石头书与石鼓文,文章图片2,第3张

西周、东周时期,石刻文字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20世纪30年代在河北平山县的古城址范围内的南七汲村西南,发现一块河光石,上面刻有文字。经有关专家研究,取名叫《公乘得守丘刻石》。这块刻石长90厘米,宽30厘米,厚40厘米。上面刻有文字两行,共19个字。刻文记载一个为国王管理湖池园囿的名叫公乘德,和一个看守陵墓的叫曼的将,共同敬告后来贤人的事情。从刻文的字体和出土情况来分析,这块刻石的年代应该属于东周时期。这一时期更为有名的石刻文字叫“石鼓”。流传到现在最早的石头书——刻石,要算秦国的石鼓

石头书与石鼓文,文章图片3,第4张

“石鼓文”刻石于7世纪初,即我国唐朝初期,在陕西省雍县(今凤翔县)出土,质地为花岗岩,直径1米,共10鼓。开始时没人重视,就地放置于田野中,日晒雨淋,无人问津。后来被迁移至凤翔府,放在夫子庙里。唐末五代时期石鼓散失,下落不明。后人多方寻找,总算皇天不负有心人,北宋时的司马池再次将它运到凤翔府学保存,但此时石鼓已经遗失一鼓。北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时多处访求,终于得以补齐。

石头书与石鼓文,文章图片4,第5张

徽宗大观年间(1107—1110年),蔡京又将石鼓运至东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放在保和殿的稽古阁。据传,在这期间曾用金粉填其字,以示珍贵。金朝吞灭北宋,铁骑攻破汴京,趁着战火,金人将石鼓劫运到金中都(今北京城西南一带)。中间不知经过多少曲折,元朝建国以后,又移置于大都(今北京内城北部)的国子监大门内。石鼓在这里躺了600多年,从元朝、明朝、清朝,直至民国时期再也没有被移动过。

石头书与石鼓文,文章图片5,第6张

20世纪30年代,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当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马衡先生,将它南迁到四川的峨帽山保存。现在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唐初石鼓文出土后,立即引起了学者的重视: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撰写文章推崇它的书法;诗人杜甫、韦应物、韩愈等则赋诗作歌,赞扬它的价值。宋代欧阳修等编撰《集古录》,强调石鼓文的文物价值。此后历代的学者,如北宋的苏东坡、南宋的郑樵、元代的潘迪、明代的周进、清代的阮元都对此有所论述。近代的一些著名学者也曾经就此发表研究成果,如马衡的《石鼓为秦刻石考》、郭沫若的《石鼓文研究》、唐兰的《石鼓年代考》等。

石头书与石鼓文,文章图片6,第7张

关于石鼓文的内容,自唐代开始就争论不休。唐宋人大多认为是《诗经·周颂》的逸诗。后来又有“汉代说”、“北魏说”、“北周说”,分歧如此之大,原因是石鼓上没有署名,没有官职、年号之类可以作参考。近代古文字专家唐兰等学者考证认为,石鼓记载的是,周天子派使臣到秦国,秦献公和他们一起出游、打猎的事。文体是诗,10首诗为一组,格调与《诗经》较为相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石头书与石鼓文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