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与女性有关的话题
最近都在说女性话题,蹭热点也说几句。缘起是北大女生与上野千鹤子的交谈。三个女生现在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我不忍心再上去喊两声踩两脚。说到底她们也不是什么坏人,只是普普通通的人说了些普普通通的话,可惜标签太高大上了,又是北大又是上野老师又是女性主义,衬得她们很俗气。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人对恶的宽容度好像要高于对俗的宽容度。坏人坏得有意思也招人喜欢——譬如前段时间都在议论某电视剧中讨人喜欢的黑社会老大,俗就不行了,容易招人笑话招人烦。眼下的言论环境很难对恶形成公开的议论,只好揪着俗暴打。我以前也很喜欢干这事儿,笑话这个没见识那个没品味,显得自己很有见识很有品味,现在不好意思这么干了。一来知道自己未必有多少见识多少品味,二来俗就是俗而已啊,又不坏,这么山呼海啸地扑上去好像也不至于。因为这个话题很热门,很正确,又很敏感,所以照例要先声明一下,我这只是一孔之见,各位从别的孔见到了别的什么,我也不会说你见到的不对,咱们各说各的,各见各的。
上野老师的书我没读过,不敢说对女性主义整体有什么想法。就视频中谈出来的观点而言,我很认同。她说女性结婚不结婚、生育不生育不是重点,而是要追求自由思想,按自己的意愿生活(大意)。不婚不育不是新女性的模型,尽可能按自己的意愿生活才是最重要的。现在网络上很多言论,似乎婚姻、生育、爱情都是很老土很落伍的事情。还见到很多类似于“不婚不育保平安”的话,在我这样已婚已育的旧女性看来有些莫名其妙。我想这不会是女性主义的本意,而是广泛传播之后被简化标本化的结果。任何一种思想都渴望传播,渴望获得受众。传播越广越好,受众越多越好。而要广泛传播必须经过简化,受众每扩大一圈,思想就会简化一层。简化到一定程度就会省去论证,直接上结论。这种时候思想就变成意识形态,变成广场舞。人开始站队,要么赞成要么反对。思想变成愚蠢,变成自身的反义词。这是思想本身的困境。女性主义被简化成不婚不育,大概也是一种哭笑不得的结果。
更有极端的连爱情也不要,连爱情都是男性对女性的剥削,我觉得很难理解。爱情是人一生中能获得的最美好的体验,没有之一。在我看来,那些说爱情幼稚的人本身就很幼稚,一个没有经历过爱情的人是非常不幸的,我想不出任何可以填补这种不幸的代替品。父母的爱、子女的爱所带来的愉悦感完全没办法跟爱人的爱相提并论。有时候一段爱情失败了,那不是爱情本身的失败,而是人的失败。每个人都是有缺陷的,两个人合起来就是缺陷的平方。缺陷在爱情关系中被指数级放大,处理这些缺陷是非常困难的。不要说维持一段爱情,就是两个人完成一次旅行都非常困难。很多人到不了某个地方,并不是说那个地方不存在。要达到那美好的境地,需要运气也需要努力。有时候运气不到,没遇见合适的人,那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在这个过程中,男人与女人一样受挫。我不信男人是只需要性不需要爱的物种,只要是人类的心肝肚肠,就会渴望亲密关系,否则没办法解释为什么有那么多伟大的爱情故事出自男人之手。在一段爱情关系中,将男人简化为只需要性,和将女人简化为只需要钱一样,是对彼此的贬低。当然,如果双方自愿,一方(不管哪一方)提供钱另一方提供性,那也无可厚非,毕竟那是人家的生活。
不管看不看女性主义的书,我们都生活在女性主义的风气中——或者说女性主义被简化之后的风气中。我家大女儿还不到十五岁,现在开口闭口“我将来不结婚不生孩子”,这话像宣言一样,每过些时候就要郑重声明一次。我跟她爹都说行行行,你将来爱咋咋的。一般而言,一个还不到十五岁的孩子是不会对婚姻与生育有真实考量的,我和她爹的婚姻也不至于给她负面印象,这种宣言大概率是受时髦风气的影响。另一种关于性别的时髦风气也顺便说两句,在国内不常见,在欧美很普遍。她在之前的德语班认识一个十三岁的女孩子,声称自己是男性。小姑娘来我们家玩,要我们称她“they”或者“he”,虽然她染着粉红头发,涂着指甲油。我不大相信十三岁的孩子会对变性这种大事情有认真的思考,大概率也是时髦风气所致,就是觉得这样很酷。
有一次大囡很认真地问我,妈妈你小时候有没有想过将来不结婚不生孩子。我说没有。我小时候女人几乎没有不结婚这一选项。可选的是什么时候结婚,跟本地人还是外地人结婚。浙江人有一种蜜汁自信,总觉得跟外地人结婚是一件不体面的事。有个邻居姐姐,自己没读什么书,跟一个外地来的大学生结婚都被人笑话。可见我们小时候婚恋观念封闭到何种程度。一个不结婚的女人被说成是“给不掉”的女人,我们来家用“给”这个字来描述“嫁”。把一样东西给某个人,叫“呗(给)伊”,一个女人嫁给某个男人也是“呗伊”。嫁不掉就是给不出去。这些话大囡听了非常吃惊。我小时候习以为常的说法,到她这里是匪夷所思的,可见我们两代人成长的观念背景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这是了不起的改变。
好的观念解放人,善待人。解放与善待的关键是提供更多的选择,而不是提供更好的选择。提供更多的选择是自由,提供更好的选择是专制。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好不好是个人凭自身真实处境决定的,不是由观念决定的。在女性主义思潮之下,女性可以不结婚,不生育,这是把原先的不可能变为可能,扩大女性选择的空间,这是了不起的。但如果因此认为这样的女性进步,传统的女性落伍,那就把“更多”的选择变成了“更好”的选择,是一种观念上的封闭和退化,是对他人生活的僭越。在我看来,女人不仅当全职家庭主妇没问题,就是当小三被包养也没什么可说的,她的生活她知道,爱咋咋的,不花我的钱,不关我的事。被闲杂人等教育是一件很烦人的事,比被老师教育被爹妈教育还烦人。人最好生活在观念开阔的世界,而不是观念先进的世界。在先进的世界万一自己后进那就麻烦了,在开阔的世界没人管你,没人教育你,没人改造你,还是这样更好一些。
最后再说一些题外话。在所有美好的品质中,我最看重的是独立。不是说不受外界观念影响——这根本不可能,而是不把自己与任何既定的系统性观念捆绑在一起。我大概这辈子都不会成为某某主义者,什么主义都不行。对女性主义也是一样的态度。主义是逻辑自洽的,人本身要比逻辑自洽复杂得多,人充满矛盾,犹豫,否定,人是直觉、经验、理性、信仰的混合体。一个活生生的人没道理去适应一套主义。人不能做国家社会历史的工具,同样也不应该成为主义和思潮的工具。自称某某主义者,或多或少是把自己当成某某主义的工具,为其代言。在我看来是人对自身的贬低,不管那主义听起来如何高级。拒绝主义并不妨碍人的学习与自我发展,人带着自身思考与经历的滤镜,自然而然对各种思潮有认同也有不认同。那些认同的加起来,自然而然会形成自身的路径——可能是仅此一人的路径。人也正是在这条路径上成为独立的个体的。也就是说,独立来源于丰富,一种经过自我滤镜梳理的有序的丰富。知识、经验、审美、思考,经过大脑经过心灵,大脑和心灵会将这些编织起来,形成独特的“我自己”。一个人的心灵由一百个碎片组成,另一个人由一千个碎片组成,那一千个的与别人重合的概率相对要小得多。这是排列组合数学题。当这种碎片达到一定的量级,那就不可能有重复的了,全世界都没有,古往今来都没有。都在说女性要独立,不是独立于男人就独立了,也不是跟从女性主义的指引就独立了——那最多成为女性主义者,加入女性主义者的洪流。到达独立的唯一路径是丰富,心灵越丰富人格越独立,男人女人都一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