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这种花的人很多,但像张大复一样会欣赏它的人极少

喜欢这种花的人很多,但像张大复一样会欣赏它的人极少,第1张

庭院中的梅花绽放,暗香浮动。张大复可以整日坐在树下闲思冥想,或者懒懒地观看好友挥笔作画,或者拿来朋友们题赠的诗句,让书童大声读出来。

庭院中另外还有几枝蔷薇,嫣然欲开,看着令人生怜。张大复离家几日,再回来时,那些蔷薇已然开过,残红零落清雨之中,那景象令人伤感。张大复感慨之余,甚至认为繁花满园,其实不如空荡荡的一个庭院,没有满眼芳华的缤纷热闹,当然也不会有随之而来的凄清冷寞。

喜欢这种花的人很多,但像张大复一样会欣赏它的人极少,第2张

张大复是苏州昆山人,字元长,号病居士,生活在明朝万历年间。张大复的前辈给他留下一份不错的家产,让他一生无忧,不必自己辛苦谋生,而且他的身体不好,自称“病居士”。张大复曾经尝试过科举,到四十岁时彻底放弃了,安心过起闲适的生活。

张大复的文字收集在一本《梅花草堂笔谈》之中,从这个书名也可以看出他的喜好与志向。写作此书时张大复已经失明,他用文字追忆乡居的琐事,文辞纤好,算得上明代小品笔记的典型之作。


做为一位爱花之人,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专门谈到了花木之事,他把花木当成一种纯粹的消遣,而且从来只是观赏,指示家人如何如何莳弄,自己并不动手。

正因为如此,张大复对待花木的态度很从容,淡然处之,真心欣赏花之色、花之芳,但从不为花事而着急、苦恼、受累。

张大复的好朋友顾僧孺也喜欢草木之事,但风格与张大复完全不同,总是亲历亲为,栽兰花,栽玫瑰,用心用意用力,心也急,恨不能一夜就能见到鲜花开放。结果却是事与愿违,顾僧孺栽的兰花始终不见开花,玫瑰也不如张大复家里的长势好。张大复替他总结,认为顾僧孺在此事上急功近利,没有明白“勿助”“勿忘”的道理。

喜欢这种花的人很多,但像张大复一样会欣赏它的人极少,第3张

花木之中,张大复最喜欢的是梅花。某处亭子外有一棵白梅,倚窗开放,白如拥雪。到了它开放的季节,张大复偏偏脚痛,不能亲自走到亭子那边,梅下品香,只能打发家里的童子前去,看一看梅花开放到何种程度,回来通报。有意思的是,张大复并没有让童子替他折一枝梅花回来,亲眼看一看梅花之色,当面闻一闻梅花之香气。其中缘故,或者是张大复自己爱梅、惜梅,或者这是欣赏梅花的起码原则。

终于有一天,张大复闻到一股梅花的奇香,破窗而入,赶快让身边的侍者去看一看白梅。侍者回来说,外面雨意朦胧。张大复担心这即将到来的一场雨,会把一树梅花打落,心中叹道:“梅哉,梅哉,应不恨我隔断窗前月也。”

张大复喜爱梅花,自然时时留意其中的珍品。他认为顶级梅花的花萼应该呈绿色。有一年正月,他在一位魏孝廉的书房外面看到一种千叶绿梅,花萼就是绿色的,“奇香鲜绿,英英逼人”。从张大复的描述来看,这种梅花的香气很浓,花萼鲜绿好看,花姿醒目。

当时天色已晚,几位朋友掌灯赏梅,灯下的绿梅“光态浮莹”,更显清丽。大家于是对梅饮酒,吴生弹琴,沈生吹箫,李生唱曲,于是平时不太饮酒的张大复痛饮一番,结果大醉。

喜欢这种花的人很多,但像张大复一样会欣赏它的人极少,第4张

一年之后的梅花季节,张大复又想起那一树千叶绿梅,他的朋友给他画了一幅梅花,以慰情怀。正月初一,张大复让儿子把这幅梅花图挂起来,泡上一壶上好的洞山岕茶,品茗赏画,感觉一股馥郁的香气从画中散发出来。

一株梅树老了,枝干憔悴,大家商量着要把它掘出,再种植一棵新树。张大复心中不忍,犹豫多日。老梅似乎体会到他的依恋,枝头竟然萌生几粒新芽。这让张大复不再犹豫。老梅被留了下来,枝叶重新繁茂,夏日成荫,冬日敷花如雪,以报张大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喜欢这种花的人很多,但像张大复一样会欣赏它的人极少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