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阶段总结:从盘龙城看商代早期神面纹的发展(前言)

2023阶段总结:从盘龙城看商代早期神面纹的发展(前言),第1张

这是一篇阶段性的学习总结,目标是把青铜时代中面纹从出现到消失的过程整理出来。本篇只以盘龙城青铜器为基础探寻早商至中商期间神面纹的发展。我并不是一个能认真看书的人,所以内容很可能并不严谨,请谨慎相信。

本篇只是前言,一不小心写多了。插图均为神面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

前言

一.

饕餮纹/兽面纹/神面纹是贯穿青铜器始终的一条主轴,随着礼制的成熟和社会的发展,青铜器失去了最初尊贵的地位,神面纹自然也在西周中期以后被淘汰。虽然春秋晚期晋国曾经尝试过恢复其神性,但历史的车轮不会开倒车,精湛的晋系青铜器上的神面纹不可避免的只能沦为工艺的高峰。及至宋,明,清的摹古之风,神面纹也只能一种对于过去的追思,早已失去了最初的意义。

今天对于神面纹的研究寥寥无几,对于我这个不学无术之人来说,它却是一把理解青铜器的关键钥匙。它从哪来,如何演变,最终去向何方一直是我很关注的问题。但无法回避的事实是虽然这几年我一直标榜自己在研究青铜器,也能说出大概的时代特征,但对于青铜器究竟是如何演变的,其实心里并没有一个足够清晰的概念。想要搞明白这个问题,早商的青铜器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

商代在考古学上被分为早晚两期,早商以郑州二里岗,偃师商城,武汉盘龙城等遗址为代表,晚商以安阳殷墟为代表。但两者之间有将近百年的断层。上世纪90年代,学界提出以郑州小双桥,白家庄,安阳洹北花园庄和河北藁城台西遗址为代表的中商文化。

2023阶段总结:从盘龙城看商代早期神面纹的发展(前言),第2张

盘龙城三期神面纹

说来惭愧,我对纹饰的注意是先从晚商开始,然后到中商,最后才到早商的,但这个过程几乎是所有艺术欣赏的通用路径。因为信仰乃至所有艺术形式在形成阶段是最虔诚的。成熟的东西最抓人眼球,但形成的过程最值得探究。

我们对早商并不了解。今天我们知道的绝大多数关于商代的特征诸如马车实物、拜虎信仰、亚字形墓葬和族徽、战争狩猎文化、人牲斩首礼、崇拜麦子、用大理石制造礼器,以及日辰系统和祖先日名谥号等其实都是晚商的特征,诸如腰坑等商人典型特征也主要出现在晚商。史书记载商人迁都前八后五,但晚商迁都殷墟后却将近300年没有再动地方。这些都说明早商与晚商之间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

2023阶段总结:从盘龙城看商代早期神面纹的发展(前言),第3张

上海博物馆兽面纹铜爵,郑州杨庄有同款出土,应略晚于三期

现在对于商朝的研究分成了两派,国内学者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无论是否自愿,都要遵守一个大的框架——文献。所有的发现都努力在文献上找到对应。中原就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既然史书说了有夏,那考古发现就必须要与夏对应,史书说夏在中原,那中原发现的高等级遗存就必须与夏联系在一起。

而有些海外学者可能因为没有传统的束缚能够更冷静地看问题,比如撇开文献的桎梏,完全用考古证据说话。如俄裔犹太学者郭静云认为早晚商是两个不同的民族建立的政权,殷商的主体是北方的草原民族南下替代了原有的政权,但沿用了商的国号。所以才有着如此明显的区别。

2023阶段总结:从盘龙城看商代早期神面纹的发展(前言),第4张

盘龙城四期神面纹

其中她提到民族的迁徙和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迁徙都是从北向南迁,反过来的情况并不多,所以从郑州到殷墟这样的改变似乎总是让人觉得哪里不对劲。并且在几乎重合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有着偃师和郑州两座商城也令人困惑。

但她引用的一些观点和证据在国内学者的著作中其实并不新鲜,早已经有所提及,但大家都可能刻意避免把这些观点综合在一起给出结论。毕竟这种结论过于颠覆。写出来容易,但在学术界不可能一下子就被接受。

2023阶段总结:从盘龙城看商代早期神面纹的发展(前言),第5张

盘龙城四期一带双纹

况且她提出的观点里也会有些过于绝对的联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盲区,用后世文献解释考古发现和拒绝相信文献之间也不应该是非黑即白。当然面对不同观点的时候绝不应该正方反方各取一半,也不能为了表达态度而刻意与众不同。

2023阶段总结:从盘龙城看商代早期神面纹的发展(前言),第6张

四期神面纹

说白了,推测得讲逻辑。可你看看每天生活中发生的事,很多事的发生根本没有逻辑可言。但这种不确定的变量是无法被列入考虑范围的,所以很多事我们就是无法获知真相,只能从自己在积累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出发寻找答案。直到形成闭环。

每个答案,都只属于自己。

2023阶段总结:从盘龙城看商代早期神面纹的发展(前言),第7张

四期一带双纹+单侧连珠纹

二.

郭静云教授的另一项研究认为中国的青铜文化最早应该出现在中国的长江流域而绝非西来,对此我深以为然。

2023阶段总结:从盘龙城看商代早期神面纹的发展(前言),第8张

四期细线无五官连珠纹

她认为盘龙城必然继承了长江流域的制造技术,在商王朝的势力进入盘龙城后,盘龙城本地工艺进一步改善了二里岗青铜器的水平。经过检测对比后盘龙城的青铜器无论是配比还是稳定性都要高于后来的殷墟。这主要是因为自石家河文化以来,长江流域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铜锡铅合金铸造工艺。

2023阶段总结:从盘龙城看商代早期神面纹的发展(前言),第9张

四期最特殊的神面纹,下启五期特点之先河

她认为起码从6000年前的大溪文化开始长江流域已经开始铸造原始的铜器,并在5000年前石家河文化早期原生锡铜和锡铅铜合金——长江中游有着易于开采的铜锡铅矿,使得当地的先民能更更早接触并体会到铜器的好处,高庙文化以来长江流域一直有着先进的制陶技术,可以制造出足够高温度的陶窑制作坩埚,足够先进的社会组织形态能够组织多工种写作,这同时也是长江中游进入最早的国家形态后所产生的必然需求。

2023阶段总结:从盘龙城看商代早期神面纹的发展(前言),第10张

四期细线神面纹

另一方面看,在从西亚一路向东的过程中,我们没有找到明显的文化碰撞痕迹,在甘肃新疆也没有比长江流域更早的铸铜遗址。现有的铸铜遗址所发现的铜渣证明其温度根本不足以提炼出足够纯度的铜料。并且中国也没有经历西亚砷铜的这一阶段而是直接进入了锡铜和锡铅铜的模式。

石家河文化的玉神面对青铜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个源头如果一直上溯,可以追到8000年前高庙文化的獠牙兽面。换言之,图像崇拜一直是长江流域的拿手好戏,反观黄河流域则更注重的是精神含义而非图像意义。

2023阶段总结:从盘龙城看商代早期神面纹的发展(前言),第11张

四期复杂神面纹

过去我一直困惑神面纹的传播为什么跳过了二里头却出现在二里岗。后来发现这种自南向北的传播并不是简单地从长江经过武汉到达郑州,更可能是从长江中游先传到下游,随着下游的衰落向北进入山东,河北,穿过太行山进入山西,并在此分支一只前往陕西,一只南下进入河北南部河南北部。最终又在郑洛盆地汇合。

2023阶段总结:从盘龙城看商代早期神面纹的发展(前言),第12张

五期整体一带双纹连珠纹

神面纹可以这么传播,那铸铜技术呢?目前并没有清晰的证据链。它可能是简单从长江经过盘龙城去了黄河,也可能和神面纹一样绕了一大圈,更有可能两种路线都有。毕竟如果铸铜和神面纹都成熟于石家河,那么似乎没有道理不一起传播。

2023阶段总结:从盘龙城看商代早期神面纹的发展(前言),第13张

五期双排连珠纹复杂神面纹,三正三反构图

三.

盘龙城一共七期,其中一二期为二里头时期,三期为二里头和二里岗过渡时期,四期,五期为二里岗时期下层到二里岗上层一期,六,七期为二里岗上层二期,等于已经进入中商时期。七期以后衰落。所以盘龙城并未见殷墟风格的青铜器。

盘龙城的早商(含部分中商)青铜器迄今为止已经出土超过400件。远多于郑州商城的150件。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青铜器纹饰的变化过程。

2023阶段总结:从盘龙城看商代早期神面纹的发展(前言),第14张

五期双排连珠纹复杂神面纹,三神面三倒牛头造型

盘龙城三期出现有神面纹的青铜器,盘龙城三期以前风格的纹饰在盘龙城很少,郑州反而更全一点,但郑州50年代的很多发现缺乏记录。远不如盘龙城的延续性来得可靠。大量集中出现要等到四期,五期开始多了不少创新的元素和工艺。

2023阶段总结:从盘龙城看商代早期神面纹的发展(前言),第15张

五期双排连珠纹复杂神面纹,三神面三倒牛头造型

这些都可能是中原青铜器传入盘龙城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与本地文化的融合,比如铆接工艺仅出现于盘龙城,神面纹的第一次进化也完成于这个时间。六期双层神面纹的出现,很可能意味着对于不同势力的融合和妥协。

七期的神面纹达到了巅峰,然后盘龙城和郑州商城几乎同时没落,偃师商城可能还要再早一点。商王朝似乎一下子从自己的地盘撤退了。此后一百年的时间是早商和晚商的分界点,出现了以洹北商城为代表的中商阶段,一般对应了史书中的九世之乱。从3300年开始,盘庚迁殷,晚商开始。当然,中晚商我们以后再聊。

2023阶段总结:从盘龙城看商代早期神面纹的发展(前言),第16张

五期双排连珠纹细密宽幅神面纹,三神面三倒牛头造型

四.

从纹饰的角度来看,神面纹的发展并没有断层。哪怕西周在初期全盘接受了商代纹饰的特点,也在中晚期发展出自己的特点,而有商一代600年,神面纹的发展始终在一条线上前进。

如果晚商是入侵的外族,那它没有理由继续沿用商人的信仰。毕竟在那个时期,信仰是最神圣的事,自家的青铜器上不可能祭祀别家的神,毕竟自己家又不是没有神可信。

2023阶段总结:从盘龙城看商代早期神面纹的发展(前言),第17张

六期双层神面纹

一个王朝的建立是动态的。为了更多的资源,更大的疆域,势必需要更多不同种族的加入,虽然拳头硬很重要,但兼并和融合并不是一码事。小邦周都懂得以联姻巩固血脉已达到渗透的目的,大邑商难道就蠢到学不会这点?

2023阶段总结:从盘龙城看商代早期神面纹的发展(前言),第18张

六期浮雕上卷勾尾神面纹

我一直认为商人为了南方铅锡矿的控制权,大概率要与南方的邦国联姻。这种联姻意味着王位继承人有着一半的南方血统,既然如此,下一代商王只会更加亲近南方。妇好青铜器大量南方元素的出现昭示着妇好可能是南方人,或者武丁时期南方的工匠在殷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23阶段总结:从盘龙城看商代早期神面纹的发展(前言),第19张

七期带羽翅纹神面纹

结合郭静云教授的观点,我的信心又增加了一分。殷墟青铜器展现出来强烈的南方元素其实和盘龙城五期一样,我们以为自己看到了的是突变,但仔细捋下来会发现,南北融合在更早之前就开始了,并且从来没有中断。

2023阶段总结:从盘龙城看商代早期神面纹的发展(前言),第20张

七期神面纹,神面两侧已经分裂出夔龙纹,构成倒立的神面纹

而这个从无到有,由简入繁的过程最关键的步骤,只有在盘龙城才能看得最清楚。

从下期开始,我们大概会分三期介绍盘龙城的神面纹。虽然我知道以自己的水平不可能一次就把文章写得多全面,但自己的这点心得完全不敢与学术沾边,我随便写写,各位当个热闹看看就行。以后去博物馆看青铜器的时候,拿出文章对照一下,看看是不是大体对的上,就已经是对我很好的支持了。

2023阶段总结:从盘龙城看商代早期神面纹的发展(前言),第21张

七期神面纹,也是早中商相交阶段最美的神面纹

前言写了好几天,后面的内容可能会有调整,所以更新时间不定,敬请期待。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2023阶段总结:从盘龙城看商代早期神面纹的发展(前言)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