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人文:城乡史话之十七——崇姜里(南木)

桂平人文:城乡史话之十七——崇姜里(南木),第1张

桂平人文:城乡史话之十七——崇姜里(南木),第2张

桂平里,这个地名好多年都没什么人提起了,现代人都很陌生了,冷不丁的说起,知道的人都要想上几秒。

但要提到他现在的名字——木,那知道的人就多了。

崇姜里和南木之间,有什么历史联系呢?这片土地上发生过一些什么样的历史事件呢?讲起来就是几匹布那么长了,不过学识有限,只能讲讲当中的其中几尺了。

桂平人文:城乡史话之十七——崇姜里(南木),第3张

明清时期,桂平县内的行政区域慢慢的形成了二十一都里(都里对照现在大概也就是乡镇一级)的划分,以桂平县城为中心,分为东,南,西,北四大区,辖二十一里(东三里,南八里,西七里,北三里),其中,崇姜里就属于北三里。

崇姜里是一个很大的区域,有着桂平很深刻的历史,别的不说,就说大藤峡就是崇姜里的范围内,这里可是记忆着大明王朝二百年的征战史,据说大明朝的玩完,和大藤峡有着很紧密的联系。

历史发展到明代的时候,由于当时的各种政策,各种环境的改变,居住在这里的瑶族先民和大明官府之间发生了很严重的对立,近二百年间,这里的瑶族先民反复的举起反对官府的起义斗争,很是让朝廷上下头痛,最后直到明末清初,这些纷乱才逐渐停。

而崇姜里的这个名字,就和这些瑶族先民有着紧密的联系。

桂平人文:城乡史话之十七——崇姜里(南木),第4张

崇姜里,又叫姜里。何谓“姜”呢?就像字典里“姜”的解释一样,其本义一般认为与古代的某个部族有关。

其实是古代中原文明对于一些落后地区的人群的一种称谓。在古代封建社会的思想下,汉文化对于一些少数民族是有一些歧意的,只不过汉文化有时会有一些修饰,所以,为显示文明,在划分行政区域时,不用一些“蛮”,“猺”之类的字眼,而取其意称之为“姜”,那这一片主划定行政区域时,就叫姜里了。

那为何又加上“崇”字呢?这就是地形了,在今天南木往西靠的大片范围,特别是近黔江,其实都是很山的地方,也算是是大藤峡山区范围了,那些山又高,又深,崇山峻岭,也主要是瑶族先民聚居的主要区域,所以,这一片后来又称之为崇姜里了。

桂平人文:城乡史话之十七——崇姜里(南木),第5张

当然了,崇姜里这个划分,主要是明代以后,但实际上这片区域的历史是分为三个阶段的,也分区域的,如隋唐到明代,此主要是东部区域的历史记载;明到清初,则主要是西部大藤峡的历史记载;清以后则是全区域的历史记载。

早在隋开皇年间,大概是在开皇十五年(595年),这片区域设了个大宾县,据相关的考证,大宾县县治就是在今天的宾山寺一带,隶属于藤州。

到唐贞观年间,改设陵江县,划隶于浔州,但这个大宾县,陵江县的设置时间都不是很长,所以具体的建置,废置过程经过千余年的历史发展,除了一些史籍上的只言片语,两个县治都没有留下什么迹遗了,就没人知道了。

现在只有一座宾山寺夹带着一些隋唐的历史流传了下来。但在以前,宾山寺不叫宾山寺,而叫仙沙寺,很有一些佛道的意思。如今,围绕着宾山寺,每年正月十五都有一个庙会,但对于宾山寺的历史,也传扬甚少,更多的,都是为了凑个春节的热闹了。

桂平人文:城乡史话之十七——崇姜里(南木),第6张

大概在明代的时候,人们在南渌江边慢慢形成一个圩场,就取名南渌圩,是桂平往北三里的门户。这个圩为什么会形成呢?其实这也是和当年大明军队进剿大藤峡事件有关系的。

由于大藤峡里的先后有蓝受贰、侯大狗、侯郑昂、侯公丁等先后起义,所以就有韩雍,陈金,王守仁等大明官员前来进剿。由于各种军需,民生的发展,慢慢的就在南渌江边形成了一个圩场,成为这一片区的中心,最后延续了下来。

到民国以后,由于社会的改革,取消清代的“都里制”,实行“区乡制”,这里划建为金田区南渌乡,是桂平北区重要的乡镇之一。

桂平人文:城乡史话之十七——崇姜里(南木),第7张

又到后来,新时代的改制中,1951年,桂平以数字划分县域,这南渌乡就改为十三区,但是很快的,随着热潮的兴起,1958年,公社制度出台,又改为南渌公社。

到了1966年,全社会实行了一次很广泛的“去繁留简”的风气,特别是文化文字的领域,为了书写简便,用近音的“木”代替了“渌”,改名为南木公社。

从此,南木就成为了这片区域新的名字。

1984年,南木改为乡,叫南木乡,1991年又改制为镇。

至于南木那几匹布那么长的历史,则后面再慢慢的讲了。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如果你喜欢,可以关注史话八桂!给你讲述这片土地更多的过往!

谢谢阅读关注!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桂平人文:城乡史话之十七——崇姜里(南木)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