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咏白海棠》赏析

探春《咏白海棠》赏析,第1张

咏白海棠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注释】

1、寒草:秋草。带:连接。重门:重重院门,指深宅大院。

2、苔翠:青翠的苔色。

3、“玉是”二句:以玉和冰雪喻白色的花。苏轼《松风亭下梅花盛开·又韵》:“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同时,这又是以花拟人,把它比作仙女,因为《庄子·逍遥游》曾说美丽的神人“肌肤若冰雪”。销魂,使人迷恋陶醉。

4、倩影:美好的身姿。月有痕:月有影。 李商隐《杏花》诗:“援少风多力,墙高月有痕。”全句说,深夜的月亮照出了白海棠美丽的身影。

5、“莫谓”二句:不要说白衣仙女会升天飞去,她正多情地伴我在黄昏中吟咏呢。缟,古时一种白色的丝织品。此指白衣。以“缟仙”说花,承前“雪为肌骨”来,道家称成仙或飞升叫“羽化”,意思是如同化为飞鸟,可以上天。末句用唐代刘兼《海棠花》诗意:“良宵更有多情处,月下芬芳伴醉吟。”

【白话译文】

夕阳照着秋草连接着层层的院门,苔藓青翠长满了雨水淋过的花盆。

白玉的品格难比海棠的纯洁,那雪般的肌骨更能陶情醉人。

点点花蕊芳香娇嫩好象不胜风力,夜深明月下还留着她俏丽的影痕。

不要说白衣仙女得道成仙飞天去,白海棠多情地陪伴我吟咏到黄昏。

【赏析】

       这首诗首联交待了季节、场景;颔联写海棠之白;颈联写海棠之柔;尾联写海棠与诗人融为一体。

        贾探春以白海棠自喻,既描绘了白海棠的仙姿,又抒写出自己的超凡脱俗的风范,同时也表达出对于无力扭转家族和个人命运的无奈。全诗节奏明快,气韵生动,感情较为直白,充斥着萧瑟之感。

        这首诗节奏明快,气韵生动,感情较为直白。诗的首联交待了季节、场景。开头的“斜阳”二字,与诗尾的“黄昏”二字遥相呼应,定下了全篇萧瑟、感伤的基调。

        “寒草”点明季节是在秋天。“苔翠盈铺”形容年深月久,生长海棠的花盆表面已经布满了青苔。而一番新雨的洗刷,使景色在焕然一新的同时,又多了几分凄凉,为写海棠之“白”作了铺垫。

         总的来看,这一联描写由远及近,由大到小,从“斜阳寒草”写到“重门”,再对生长海棠的花盆加以细致描写,虽然没有直接描写海棠,但海棠已经呼之欲出了。同时,这一联也暗示出贾府这个大家族已经日薄西山的命运。

        颔联写海棠之白,以白玉、冰雪比喻花的颜色的素白和品格的纯洁。它的精神如玉,但是用玉来形容仍嫌不足,难以比拟其高洁;它的肌骨如雪,使人迷恋陶醉。这其实是探春的自我写照。生长在日趋没落的家族中,探春依然不屈不挠,极想有一番作为。

        颈联用比喻,透过环境,写出花的娇美无力的身姿和月下映出的丽影,写出了海棠之柔。海棠虽然生机勃勃,但是终究娇柔无力,它那下垂的细小花蕊仿佛正在叹息。那美丽的身姿在深夜的月光中,投下心事重重的阴影。这一联暗含着探春的伤感。探春身为女儿之身,无力扭转家族的命运,只能在暗中担忧。

       尾联中,是说但得白海棠多情相伴,就不必理会飞升远去的事了,“多情”的海棠与忧患的诗人(贾探春)融为一体。“缟仙”是将海棠形容为白衣仙子,它本有羽化成仙的可能,却不愿离去,而是留下来倍伴在黄昏中吟咏的诗人。探春后来远嫁异乡,虽然生活还算不错,但却难以割断对故乡亲人的牵挂,心中满怀悲苦。这是后话,探春不可能预先知晓。而曹雪芹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创作《红楼梦》,不断在诗词中暗示人物后来的命运,则具有设置悬念和引导读者的功能。

【名家点评】

        宁波大学浙东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季学原《红楼梦诗歌精华》:这首诗作为首唱,为众诗人的咏吟定下了一个起点颇高的基调,不但使诗社避免成为空自吟花弄月、无病呻吟之所,而且使之成为一个有情感、有意韵、有风格、有思想的一个文化园地。

        她以“斜阳”发端,以“黄昏”作结,便有力地展示了这个贵族少女的敏锐目光、深邃思想。这时她已经透过表面的繁华看出贾府的衰败,看出了生活在这里的才女诗童们的可悲前途。另外,作为一首咏物诗,这首诗不但体物贴切,而且神形毕现。通篇以白海棠自喻,既描绘了白海棠的仙姿,又抒写出自己的超凡脱俗的风范,从精神世界到仪表风姿,都有一种令人沉醉的魅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探春《咏白海棠》赏析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