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成功的核心两点,与早不早教无关

家庭教育成功的核心两点,与早不早教无关,第1张

家庭教育成功的核心两点,与早不早教无关,第2张

文丨吕静贤

前言:

现在对于孩子的启蒙学习和教育,社会上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

一种是提倡早教。认为父母应抓住早教这个机会,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另一种是不提倡早教。认为早教违反孩子的自然成长规律,应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在孩子适合的年龄做适合的事。

这两种声音,你怎么看呢?到底哪一种才更科学,也更有效、更合理呢?

孩子早教or不早教?

01

现在关于对幼小孩子的智力开发和教育,社会上有两种主流声音:

一种是:应尽早不尽晚,越早开发就越好;

另一种是:不宜过早开发,因为这违背了孩子的自然成长规律。

那么到底是应早教还是不应早教呢?

俗话说得好:事实胜于雄辩。让我们先来看看生活中的两个有代表性的案例吧。

一个是认为早教有用而且也很重要的一个父亲:在他的悉心培养下,女儿四岁就上小学,在小学阶段频频跳级,九岁已读初二。十一岁已背井离乡,从科大少年预备班,到科大的少年班,再到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最后问鼎世界首屈一指的哈佛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

另一个也同样是一个父亲,与第一个父亲相反,他认为孩子小时候不应把培养的重点放在学习上,而应注重孩子身体,和生活习惯的培养和建立。所以他女儿读小学面试时,被问到三加三等于几也不知道,一上学便是班里的倒数第一。而且在小学到初二阶段,女儿成绩一直保持中等,在15名左右。直到初二才开始发力,一跃班级的前三名。随后一直占据前三,到高三那一年,考到全校第一,并收到美国六所名校的录取通知书。

第一个父亲,是把6个子女都培养成才的著名父亲蔡笑晚。

而第二个父亲,则是老幼皆知的著名童书作家、《童话大王》创办者郑渊洁。

02

这两个父亲,可以说是早教或不早教的两个典型代表。

前者,重视早教,也是早教的积极践行者。在他的《我的事业是父亲》一书里引用相关理论并积极这样做:

“现代心理研究指出,儿童头三年的发展可以造就人的一生;在生命的头四年里会发展出50%的智力水平;在八岁之前又会发展出另外的30%;最后在八到十七岁之间完成最后的20%。

当其他的父母把三岁以内的幼儿期看成是无知的蒙昧阶段,让孩子最宝贵的智力开发期白白流逝过去时,我们却认为孺子可教,尽早地开始了早期教育。

……”

后者,却不赞成早教。他认为人生的秘决是追赶和超越,而不是领跑。而且读书实质上是另一场马拉松,大多数最终的冠军都是比赛前半程中的跟跑者而不是领跑者。

所以在女儿上小学前他从来不教女儿任何关于学习上的东西。不仅自己不教,也提醒家人不要教。

导致女儿上小学报名时:没有接触过任何古诗;一句英语也不会;只知道1-10的数字;除了自己的名字不认识任何字。

一上小学,女儿的学习成绩就是全班倒数第一。在从小学到高中高考的这十二年里,女儿一直在苦练追赶的功夫。

最后两个父亲都如愿以偿,他们的女儿都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

什么是家庭教育中最核心的因素

03

不知你有没发现,这两个父亲采取的教育方法,看似是两个极端。但实际上,在学习上,他们的女儿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那个4岁就上小学,而后频频跳级的女孩,如果没有足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又如何在幼小的年龄里不怕辛苦地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学完一般人至少数十年才能学完的知识呢?

还有这个一上学就处在落后状态,拼命追赶同学的女孩,如果不拼命努力,又如何取得后面如此卓越的成绩?

可见,要想孩子在学习上有所成绩和建树,一定离不开这个关键也是核心因素: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一个人,只有对所学内容建立起浓厚的兴趣,也才会有动力不怕辛苦地投入并坚持下去。并最终取得不凡的成绩。

所以兴趣才是决定孩子将来能走多远的核心因素,而与早不早教并无多大实质的关联。

04

而且,还有一点也很重要,这两个父亲都是好好学习、重视读书和教育的身体力行的践行者。

前者,蔡笑晚,自己当年本身就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有志青年。只不过因为当年的环境、形势等因素,而壮志难酬,从而把自己的人生希望放到了下一代身上。好好培养起了孩子。而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自己依然在不断地学习着。

后者,郑渊洁,虽然小学四年级就辍学,最高学历也只是小学水平。但这并不妨碍他继续求知的脚步。尤其在22岁开始写作时,每天坚持4点半起床写作到6点半,坚持了32年,从无间断。

这说明了什么?

我想,这其实就是言传身教的最好证明。

因为父母就是孩子身边最近的榜样,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生活习惯,往往也会潜移默化到身边最近的孩子。

所以想要培养出一个爱学习,对学习有浓厚兴趣的孩子,父母首先就应身体力行。

做好这两点,孩子想不成才都难

05

其实,纠结于早教不早教的背后,实质上是我们对于孩子教育上的焦虑。

我们焦虑,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导致看到什么就抓什么、人云亦云,比方说:旁边的孩子在学什么、什么时候(年龄)学,我的孩子也要学什么、什么时候学。否则就是输给别人家的孩子。

这样做的后果,其实只会让我们更焦虑:因为无目的地东打一枪、西打一枪,我们反而更容易找不到北。

真正的教育有成,实质上就是一开始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想要走向哪里、走向何方。然后根据这个目标去采取有效的行动,并在行动中有的放矢、学会取舍。

而不是毫无目的地想到怎样就怎样,这样最终只会一事无成。

就如蔡笑晚,他对孩子的培养目标是:成为博士;

就如郑渊洁,他对女儿在学校学习的目标是锁定在高三毕业的成绩拿全年级第一。

所以蔡笑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带着孩子放弃参加许多比赛和过量的练习,也不在乎孩子眼前的学习名次;

所以郑渊洁,对于女儿高三之前各年级的成绩都不在乎,甚至刻意落后,要女儿把主要精力放在考试成绩之外的地方。

可以说,目标就是我们行动的方向盘,它能让我们更清楚地知道现在重点应抓什么、不抓什么甚至必须要放弃什么。

能让我们紧紧地围绕将来的、长远的目标去行动,从而更好、更顺利地靠近目标、实现目标。

而且有了长远目标,也给了我们充足的时间从容地去准备、去应对。使我们面对将来更容易把握。

06

可见,不管是选择早教,还是选择不早教,想让孩子能好好读书,能学有所成,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爱上学习。

只要孩子爱上了学习,那么学习的早晚就不成问题。

其次,要帮孩子设立一个长远的学习目标。因为学习是一场马拉松,想要走得远、走得好,拼的就不是短时的速度,而是长久的耐力。这就需要积累,而不是耗尽----其实我们很多孩子都输在了这一点。

而且,无论做什么,要想做好,都必须要有方向,这个方向也就是目标。只有早早明确好目标,在前进过程中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和取舍,也才能更顺利地实现它。

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想让孩子将来学有所成,不管使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也不管什么时候开始学,都离不开这两个关键点:

1、浓厚的学习兴趣;2、长远而清晰的目标。

前者在于孩子,但需要父母的引导;后者,取决于父母的用心规划。

可以说,做好这两点,孩子想不成才都难。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家庭教育成功的核心两点,与早不早教无关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