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9.27】不忮不求

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9.27】不忮不求,第1张

【9.27】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这两句见《诗经·邶风·雄雉》篇。忮,音zhì,害的意思,嫉人之有而欲加以害伤之心也。南怀瑾解“不忮”为心中很正常、坦荡。

臧:善,好。

孔子说:“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子,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是可耻的,大概只有仲由吧。《诗经》上说:'不嫉妒,不贪求,怎么会不顺呢?’”子路听后,反复背诵这句诗。孔子又说:“只做到这样,怎么能说够好了呢?”

【感悟】

一、穿越时空的真实

读本章,又仿佛感觉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与子路的言谈举止一下子穿越时空、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穿着破旧丝棉袍的子路坦然自若地与一群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高谈阔论的自信模样;孔子面对一大群弟子表扬子路看到别人穿着狐貉,也不觉得自己掉价;子路听到了老师的表扬之后一遍遍重复背诵“不忮不求,何用不臧?”的得意模样;孔子见了而敲他一脑门的模样;还有,子路听了孔子的批评之后又会是怎样的模样呢?

二、孔子的严师形象

孔子见到子路反复背诵“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为什么反而会感到担心呢?

朱子《集注》:谢氏曰:“耻恶衣恶食,学者之大病。善心不存,盖由于此。子路之志如此,其过人远矣。然以众人而能此,则可以为善矣;子路之贤,宜不止此。而终身诵之,则非所以进于日新也,故激而进之。”

孔子知道子路性情伉直,好勇武,连平日戴的帽子也是雄鸡模样的,听了表扬担心子路的尾巴再翘起来。孔子是不会看着子路停留在这种低层次的,于是就敲他一脑门:你小子光这样就行了?还想进步不? 足见孔子的博大心胸!

贫寒或富贵,在德性自安的人眼中,应该没有差别,关键是谁能笑到最后。有很多出生在贫寒之家的孩子,由于有远大志向而能出类拔萃,而一些富家子弟,只知享受富贵荣华而成了败家子。

胸怀是委屈撑大的,眼界是老师高度打开的,格局是目标决定的。生活的意义就看三观的体现。

读本章可参考【4.9】、【13.8】、【14.2】。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与福气,我已经在“简书”发表了百余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简书”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9.27】不忮不求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