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师沈西蒙散记(六)

恩师沈西蒙散记(六),第1张

06

部长对我厚爱扶持 

                       晚年重振雄风笔耕不辍

沈西蒙一直对我很好,很亲近。他看过我写的专著《中国革命军事文学史略》,多篇论述我国军事题材创作的论文和作家作品评论,对我比较欣赏器重。

1986年初,南京、福州两大军区合并完成后,军区文化部老部长李广宗因年龄到了退休,军区文化部领导选拔接替人员。记得有天创作室老作家张重天到办公室看我,神秘兮兮地说:“小老弟,你有好事”。我很诧异:“我有什么好事?”张重天说,他前几天看望他的老首长、军区傅奎清政委(原任福州军区政委),谈话中,傅政委突然问他,你们文化部方全林怎么样?张重天说,我自然说你好话,说你年轻能干,对文化艺术很内行……。他从傅政委处回来立即打电话给沈西蒙,讲了傅政委问话情况。沈西蒙说,前些天军区政治部派人找他征求意见,谁接替军区文化部领导合适?他推荐你。他和沈亚威部长交流过,沈亚威部长也推荐你,二位老部长分别给军区向司令、傅政委写信推荐,他们认为南京军区文化艺术要持续繁荣,必须选择懂行的人担任领导。两位老部长认为你有组织、指导文化艺术的才能,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文化艺术素养……。我听了张重天话有点将信将疑,因为两位老部长从未对我提起他们推荐我接替军区文化部领导的事。

张重天与我谈后不久,经过军区领导和有关部门考察,1986年5月军区党委正式下达任命,由我担任南京军区文化部领导职务。

恩师沈西蒙散记(六),图片,第2张

作者1988年在文化部任职时照片

南京军区文化工作一向优秀,军区文化领导的接力棒传到我手里,我自感责任重大,不敢懈怠,虚心向老部长请教,努力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开创军区文化新局面。

八十年代后期沈西蒙部长离休,他是1938年入伍的老同志,按政策享受正军级待遇。他离休后有比较充裕的时间,与过去老部下,老战友一起交流文艺信息,讨论戏剧创作。每年军区召开文艺创作会议,我都请他参加,在南京小住。请他给军区创作人员传授经验,请他给创作题材把脉号诊、提出指导意见。他非常乐意与新老创作人员交流,除过去老作家外,军区一批年轻作家、艺术家成为他的新朋友。

恩师沈西蒙散记(六),图片,第3张

沈西蒙九十年代在苏州

年轻剧作家姚远、蒋晓勤、邓海南等,聚集在他身边,向他请教。他高兴地将自己称为前线文工团荣誉团员,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他欣喜地看到军区一大批优秀人才涌现成长,军区在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各领域,相继产生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在戏剧方面,姚远创作的历史剧《商鞅》,蒋晓勤写的多幕话剧《强台风从这里经过》,邓海南写的音乐话剧《征婚启事》,邵均林创作的话剧《抗天歌》,蒋晓勤、邓海南写的《迷人的海湾》,胡正言创作的电视剧《黑水洋》,李传弟写的电视剧《豫东之战》等等。这些作品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以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塑造各种不同类型鲜活的人物,具有较高的思想、艺术水准,获得各种文艺大奖,受到广大军内外观众的欢迎。

恩师沈西蒙散记(六),图片,第4张

沈西蒙(中)、沈亚威(右)与剧作家蒋晓勤合影

沈西蒙部长不甘寂寞,他在与新老创作人员的研讨碰撞中,激活了自己的创作思维,许多熟悉的往事,积累的素材重新在脑中复活了。他告诉我,他想写南京夫子庙的戏,剧名叫《秦淮丽人》。我听后非常高兴,表示支持。我请前话编导室主任、年轻剧作家蒋晓勤与他多联系,多配合。此作他反复酝酿酌斟,写好后不断修改,我想组织前话排演,他不肯。他对剧本还不满意,认为剧本尚未达到演出水准。后来在我离任后,1996年沈西蒙经长时间修改,话剧《秦淮丽人》终于由前话排练上演,获得观众好评,这是他晚年写的一部力作。除了《秦淮丽人》剧作外,沈西蒙晚年还根据多年的部队生活经历,创作了《山外有山天外天》长篇小说。他的生命在作品中得到延续。

恩师沈西蒙散记(六),图片,第5张

《秦淮丽人》剧照

往事如烟,岁月留痕,几十年过去了,1994年沈西蒙部长向我提出,他和他的老战友、老剧作家们老了,希望军区能为他们出版各自的作品选。我觉得这个建议很好,沈西蒙等老剧作家的作品应很好地保存下来,这是宝贵的文化财富。但出版这些作品需要一笔不菲的费用。当时社会上一切向钱看,出版的书籍如无销路出版社不予出版。于是我们向军区政治部领导打报告,申请下拨经费,出版老剧作家剧作选。政治部领导很开明,很支持,同意拨经费出版。我很高兴,向沈部长汇报,他也很高兴。于是我们拟定出版沈西蒙、漠雁、白文、刘川、俞冠潮、江深等老剧作家剧作选,请他们自选自己满意的代表剧作。经过认真筹备,1996年在我离任后,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此时,老剧作家白文已去世。沈西蒙在《白文剧作选》中代白文作序,深情回顾他与白文多年情谊,生动描述白文诙谐幽默性格,总结白文的创作个性,特点及出色成就。序文写得真挚感人。

恩师沈西蒙散记(六),图片,第6张

1994年我主动要求转业到上海工作,先在上海市文化局任职,1996年初调上海市委宣传部任副部长,负责上海文化艺术。我去看我的老首长、沈西蒙部长,他与我谈起他对上海文化艺术的观感。他说上海三四十年代是中国文化中心,文化重镇,建国后也曾是全国文化艺术的半壁冮山,后来逐渐衰落,现上海文艺舞台上演的剧目精致有余,气势不足,缺乏佳作,大作,力作……。

对沈部长的观感我很认同。几十年来上海文化地位的变迁衰落,是由历史和现实许多原因造成的,短时间内很难改变,但我们努力创作佳作、大作、力作,繁荣上海文艺还是大有可为的。我和同事到市属各文艺单位进行调研,与创作人员研究创作选题。我在上海青年话剧团调研时,向他们推荐了前线话剧团姚远创作的话剧《商鞅》。他们拿到剧本后觉得很好,此时青话与上海人艺合并,成立上海话剧中心。《商鞅》由话剧中心排练演出,上演后引起轰动,此剧写商鞅变法,大气磅礴,震撼人心,是上海舞台上难得的大作、力作。朱熔基总理在北京观看演出时不禁流泪,他深深被商鞅改革艰难、最后遭到悲惨命运而感动。他上台接见演员,称赞《商鞅》是好戏,很成功。

恩师沈西蒙散记(六),图片,第7张

我在市委宣传部工作期间,在市领导的关心领导下,努力抓创作,促繁华。我主抓了话剧《归来兮》(王志文主演),电影《生死抉择》,电视剧《忠诚》,歌舞剧《太阳鸟》(此剧后因故夭折),大型舞剧《野斑马》等一大批作品,每年上海上报中宣部的“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在全国各省市中名列前茅。我将我抓的作品向老首长沈西蒙汇报,他很欣慰开心,给予鼓励。

沈西蒙离休后住延安西路附近一个小院里,我到上海工作,逢年过节我总要去沈西蒙家看望他。有时他家里宾客满座,沈西蒙精神矍铄,与客人谈笑风生。有时他与孙阿姨、还有他公务员在家,我坐下来陪他聊天,向他请教。

恩师沈西蒙散记(六),图片,第8张

晚年沈西蒙与剧作家蒋晓勤

我一直认为他身体挺好,没想到2006年2月他生病住院,更没想到两个月后竟遽然离世。沈西蒙病逝让我非常悲痛,我认识沈西蒙部长几十年,作为他的晚辈后生,一直受到他关心帮助、教诲扶持,他是我最敬爱、最崇拜的老领导,老前辈,是我的恩师!

沈西蒙部长一生,献给了军队文化事业,几十年来他与他的战友们创作演出了大量具有时代风貌、军旅特色、地域风情的戏剧、影视作品。他们是从战争中走出来的作家,经历过血与火的战争考验,对战争、对军队、对人性有独特深刻的思考,他们笔下洋溢着文艺战士的革命激情,体现出军队文艺的壮美特征。通过他们的作品,广大观众欣赏到众多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产生多彩而又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新颖深刻的思想启迪。沈西蒙和他的战友们以自己心血和生命,创造了军队文艺的辉煌。

恩师沈西蒙散记(六),图片,第9张

军改中前线文工团撤销 前线成为历史

如今沈西蒙部长已逝世近十七年了,我深深地怀念他。我写此文表示我对他的缅怀、深切的悼念。

沈西蒙老部长不朽,永远活在我心中!(全文完)



方全林简介:安徽含山人。中共党员。198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1960年特招文艺兵入伍,历任学员、文工团员、副指导员,南京军区文化部文艺处处长、文化部部长,江苏省文联第四届副主席,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国作协上海创作中心主任,上海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现任上海高智网络公司董事长。

197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中国革命军事文学史略》,评论集《星辉集》、《时代、城市与文化名人》,主编《军营美育》、《挑战与抉择》、“二十世纪文化名人与上海丛书”、《上海百年文化史》(三卷)、“生活艺术空间丛书”、“大上海纪实文学丛书”等。《论石言小说创作》获“昆仑优秀评论奖”,《战地黄花》获南京军区文艺创作一等奖。



【备注:下方“巍巍大别山 英雄六一零”系郭锡章中将所题】

恩师沈西蒙散记(六),图片,第10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恩师沈西蒙散记(六)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