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山杯”全国首届诗歌散文大赛来稿刊登(第三期)奚建伟作品

“语山杯”全国首届诗歌散文大赛来稿刊登(第三期)奚建伟作品,第1张

吃茶散文

文/建伟

     那一天傍晚,我赤脚踩着滚烫的街石,浑身湿漉漉地回家,刚到门口,便闻到一股奇特的清香,显然,这是从我家锅灶上散发出来,母亲在柴仓里烧火,摇曳的火苗映照在多皱脸上的透明汗珠里。

我抽抽鼻子,问妈妈,烧的什么?妈妈没有直接回答,看着我嗔怪道:“一天到晚泡在河里洗冷浴,你看你,叫太阳晒得像乌骨鸡了。”她知道,限制是限制不了的,放了暑假的我,就惦记下河嬉水。可是,长期在浑浊的小河里游水,不免感染湿毒,我已经生过热疖头,做医生的二舅公为我挤出不少脓血,涂在上面的紫药水还留着紫色痕迹呢。但是,妈妈有土办法。

根据锅里咕噜咕噜的沸腾翻滚声音,我知道又是粥,只不过这一次味道明显不同以往,出于好奇,我开盖探头一看,哇——粥的颜色呈现碧绿色,和在中间的绿叶已经卷成不规则形状,我问妈妈:是艾叶吗?她说不是,现在还没到新鲜艾叶出来的时候,是野茶叶子。

一说野茶叶,我当然很清楚,那些树就长在镇东端龙溪山上,以前我只要上山去玩,除了摘些松果,也喜欢爬到老茶树上,胯下由奇崛的丫杈搁着,从上面朝北方看那宛如白练横挂的长江,这个高度看得最舒服。可我从未萌生过采些茶叶回来,因为毫无喝茶概念。倒是母亲偶尔想起去偷偷采得,拿回来清洗好,均匀铺开在竹盘蓝里,置于屋顶暴晒几个太阳,问她这是打算做什么用时,她说,塞枕头。我还真以为然,再说此事与我兴趣点毫无关系,所以没再关注。

等到太阳落山,在山墙边空场上照例支起门板,作乘凉使用,也当晚饭临时餐桌。那时没有电扇空调,只有蒲扇,或者恣意取用自然风纳凉,空场因为紧挨河边,又斜对着弄堂,三伏天夜晚此处最是凉爽。妈妈将烧得浓稠的茶粥,一勺一勺从铁锅盛到硕大的瓦罐,捧出来放门板上凉一会儿,待摸上去不烫手时,招呼一家人开吃,碗是三海碗,下粥菜是自家腌制的萝卜干和酱西瓜皮。

妈妈是从民国过来,从小成长在书香门第,而且家里出过中医,她读书不少,也懂点草药原理。她说茶是好东西,如果条件允许,应该每天坚持喝茶才好。反正记得我小时候,每年夏季乘凉她都讲故事,其中令我印象最深,是关于神农尝百草,他为什么要尝呢?因为好多草不认得,不晓得有什么用处,只有靠自己先去品尝,而后才可以教别人吃来治病。而好多草是有毒的,所以神农尝百草过程经常中毒,可后来他发现一个奥妙,吃茶可以解百毒,夏天喝茶当然好啦。

可她为什么不单独泡茶喝,却要将茶叶跟大米一起煮粥呢?说起来,这还是她曾经经历过的事,我外婆就这么做过,她说这种味道非常特别,突然想起来了,就想亲手做一次。况且,没有那么多茶叶泡茶喝,山上的野茶树虽然没主,但那是集体的山林,偷摘被抓住了可是要被没收工具,而且很有可能被押到公社关两天,搞斗私批修而后已。因此说,摘一些回来,还是要冒点小风险。

这碗茶粥捧在手里,颜色十分诱人,香味也不断丝丝缕缕渗入鼻子,吃下去时,口感有两种味觉,一是粳米的微甜,二是茶叶的苦涩,甜和苦涩混杂,在舌尖上留下回甘,咽下去之后,喉咙里还有滑爽清醇之感。母亲看着我们几个孩子吃得真香,欣慰地笑了,她让我多吃点,因为我最容易生热疖头,这个东西是可以解毒的,兴许还有预防再生的作用。

而这种以茶煮粥的吃法,问母亲,母亲自己也说不准起源于什么年代,后来我长大了,读了些书,有一次忽然发现一本《膳夫经手录》里有这样一段有关茶粥的简略记述:“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

常州江阴这一带,属于中吴,我母亲姓吴,本来就是吴地土著,照书上这么说来,早在晋代的时候,茶粥就开始在吴地流行了,难怪她一直还记得此种做法,并且马上说出那种味道的特点,简直如数家珍。但这种简单的茶米混合,是最原始做法,多半囿于经济条件困难。要知道,七十年代能够丰衣足食,已经算是够奢侈的了。

更讲究的做法,后来我也查询到了,那是在一本介绍清代扬州盐商生活的书里面看到,虽然它也还叫茗粥,可内容已经大相径庭,增添了葱、枣、陈皮和山茱萸,另外必不可少的一味还有薄荷,更考究一点还加些人参须进去,如此多的配料加煮,是为掩盖茶叶的苦涩味,此外营养与药用价值更高,当然消费前提要有实力。

我了解这些知识的时候,母亲已经八十高龄,因身患多年白内障看不清东西,口齿也几乎脱落殆尽。由于忙于工作和家务活动,回去看她的时间很少,一年才两三次,而每一次我都打算亲手做茶粥请她吃,做我学到的那种,可每次总是计划没有变化快。

那年过年放假后,安顿好了自己家里的事,我便采购好红枣、陈皮、枸杞、山茱萸和铁杆山药等,专等开车去乡下把母亲接到城里之后,亲自下厨为她煮一顿我的茗粥,但这一次她没有吃成,她忽然病危了……

母亲故去之后,我随着年齿增长感悟许多,人生就像喝茶,只要勤奋刻苦,放正心态,一定先苦后甜,而越到人生下半场,犹如茶水不再那么浓酽,就是淡淡地体味,淡淡地厮守与伴随。而母亲的一生,和茶粥之间还真有类似性可循,简单而朴实,真味而涩甜,粘稠,那是一种对子女的爱,而那股子清香味,则是她作为最朴素最勤劳为人之母的特殊品味,因为从来不带一丝杂质。

作者简介:

    奚建伟,男,江苏常州民俗文化学会理事,舜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从事民俗文化研究与文学创作20多年,征文获全国奖项二十余件,其中厕所革命散文获国家文旅部三等奖,并有几部文集合著。

“语山杯”全国首届诗歌散文大赛来稿刊登(第三期)奚建伟作品,第2张

监制:

湘西语山茶业有限公司

“语山杯”组委会

总编:高国才

诗歌组主任编辑:瑭诗

    散文组主任编辑:水香怡

真不容易啊,给他们点个在看吧!“语山杯”全国首届诗歌散文大赛来稿刊登(第三期)奚建伟作品,第3张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语山杯”全国首届诗歌散文大赛来稿刊登(第三期)奚建伟作品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