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池史——江苏 泰州篇

中国城池史——江苏 泰州篇,第1张

泰州,地属《禹贡》九州中的扬州。远古时为长江出海口外浅海,经长江所携泥沙长期沉积而逐渐形成陆地。春秋时属吴(境内天目山西周城址被推测为吴国北扩时期所建城堡),后属越,又后属楚,因其地位于大海之北,故约海阳(山南水北谓之阳,《战国策》有记“楚地东有海阳”)。

中国城池史——江苏 泰州篇,文章图片1,第2张

战国时海阳

秦灭六国后,初属九江郡后属东海郡。西汉初,以其地高阜而又傍海,称海陵。汉初吴王刘濞于此建海陵仓囤积粮草。后置海陵,属临淮郡。王莽新朝时,改海陵为亭间。东汉初,复改回海陵县,属广陵郡。

东汉末年,海陵县因地处曹、孙交战之地,境内人口被曹操强制迁走,海陵县建制亦被废除(亦有观点认为是废令(县令)而非废县),但此地仍为曹方江北重镇。

曹魏嘉平年间,东吴占据海陵。

西晋太康二年(281年)正式恢复海陵县建置,仍属广陵郡。东晋义熙七年(411年)置海陵郡,治海陵县,属徐州。南朝宋移治建陵县(位于新沂市南沭河西岸,因建陵山得名)。南朝梁时还治海陵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海陵郡,海陵县属吴州。开皇九年(589年),改吴州为扬州,海陵县属扬州。大业三年(607年),改扬州为江都郡,海陵县属之。

唐武德三年(620年),海陵县改称吴陵县,以县设置吴州。武德七年(624年)吴州废,复称海陵县,属扬州。

唐末,为避乱世,海陵县草筑罗城和子城。五代十国杨吴期间,海陵县属江都府。

杨吴武义二年,分海陵北境招远场设置兴化县。杨吴乾贞中,于海陵县设置海陵制置院(制置院为管理制盐之机构)。

南唐升元元年(937年)设泰州(据传取国家通泰之意),治海陵县,泰州知州于唐末子、罗城基础上整修城池。同年,分海陵南境设泰兴县。泰州下辖海陵、泰兴、盐城、兴化四县。保大十年(952年)分海陵县如皋场设置如皋县,泰州增辖如皋县。同年又于海陵县东境设置静海制置院。

后周显德五年(958年),泰州为后周所攻取,成为后周攻略南唐之前哨。泰州刺史荆罕儒在缩小规模的基础上以砖石重筑子城。

北宋时,子城逐步被废。建炎三年(1129年),为抵御金军而加固城墙,四座城门外加修瓮城,并建城楼。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设泰州路。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泰州路改为泰州,属扬州路,辖海陵、如皋二县。

元末,泰州城先为张士诚攻破。后朱元璋夺取泰州,重修城池,分别在东南西北四门上修建海宁、迎恩、阜通、迎淮四座城楼。

明洪武初,海陵县省入泰州,泰州属扬州府,辖如皋县。

清雍正三年,如皋县改属通州(南),泰州为散州,不再辖县。乾隆三十三年,分泰州东北境置东台县。

中国城池史——江苏 泰州篇,文章图片2,第3张

两淮盐河图,泰州城北有抬盐铺

泰州所属海边盐场的海盐会先运抵泰州城北抬盐铺,经过翻检抽查再西运至扬州集散。因此泰州城北异常繁荣。

中国城池史——江苏 泰州篇,文章图片3,第4张

日本同文书院大旅行所绘泰州简图

中国城池史——江苏 泰州篇,文章图片4,第5张

民国初年泰州城厢详图

中国城池史——江苏 泰州篇,文章图片5,第6张

1936年国民政府陆军部测绘泰县城

中国城池史——江苏 泰州篇,文章图片6,第7张

泰州明清城池大致范围示意

中国城池史——江苏 泰州篇,文章图片7,第8张

1945年美军航空测绘泰州城周边

民国元年(1912年),废除州府,改泰州为泰县。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日军战机对沿海及沿江各城市进行轰炸,为方便城中百姓疏散逃生,政府开始拆除城墙。至1938年日寇进军江北,为防止日后城墙为日军所用,国军先行拆毁泰州城墙,城砖亦被取走做铺路、建房及修筑工事之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中国城池史——江苏 泰州篇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