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成就,证明计划经济体制适合当时国情

建国初期,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成就,证明计划经济体制适合当时国情,第1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与此同时,有些人为了说明市场经济的不可替代性,恶意贬低我国前30年采取计划经济阶段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和成功。这其中有学者、专家,也有不明真相的民众,更恶劣的是:为了鼓吹市场经济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好的制度”这一结论,竟然肆意贬损我国建国后30年经济“没有发展”。

信口雌黄的争论没有意义,我们回顾当年的历史,用数据和事实来回击那些恶意言论。

一、我国所处的恶劣国际环境,严重制约经济发展

1、我国当时的国际环境

建国初期我国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得到苏联及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力支持,使我国开始建立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到1960年中苏产生严重分歧,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完全停止对我国经济建设的支持。

建国初期,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成就,证明计划经济体制适合当时国情,文章图片1,第2张

苏联撤走专家

自抗美援朝战争开始,美国、西方对新中国采取了“遏制孤立”政策,对中国实施全方位的封锁,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等。

自1962年开始到1978年间,中国完全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发展经济。

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我国与美国、西方关系缓和后,美国也没有完全放松对我国的“遏制孤立”政策。

2、我国的国内因素

在中国国内几次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的局面,严重干扰了经济发展:

(1)、抗美援朝战争:战争从政治意义上说,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但战争不仅使我国失去近20万志愿军将士,巨大的战争消耗,使本就一穷二白的新中国付出了巨大经济发展代价,同时,我国还欠下了苏联32亿的战争债务。

(2)三年自然灾害:连续三年的天灾,使中国经济遭受巨大损失,1961年GDP为-31%,1962年为-10.1%;

(3)到1965年10月,中国只用了短短五年,还清了欠苏联的86亿巨额外债;

建国初期,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成就,证明计划经济体制适合当时国情,文章图片2,第3张

用5年时间还请了欠苏联的86亿债务

(4)国内问题:57年“反右”扩大化、58年“大跃进”、激进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连续的政治运动,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

(5)严峻的外部局势

在周边,我国存在台湾问题、中苏边境问题、朝鲜半岛问题、中印边境问题、越南问题等一系列外部问题。

3、作为比较,印度的国际环境则显得无比优越

与中国的国际环境截然不同,印度可谓是左右逢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冷战,印度成为两大阵营争相拉拢的对象,有着无比优越的国际环境。

美苏不但在经济上支持印度,在地缘政治方面也极尽拉拢之能事:历次印巴战争、中印边境冲突,美苏都站在印度一边。正因为同样的国际环境,才产生了中国和巴基斯坦的钢铁般的友谊。

二、前30年中印两国GDP数据比较,可以管中窥豹

1、我国的GDP数据

新中国于1949年10月1日成立,我们的比较从1950年算起。

1950年人口5.52亿,1978年人口9.63亿!

1950年:GDP总值约600亿元人民币,大约折合165亿美元。

1952年:679亿元,核304亿美元,

1958年:1312.3 亿元

1963年:1248.3.亿元

1968年:1521.46亿元,

1973年:2756.2亿元

1978年:3645亿元,核1495.14亿美元。

以人民币计算,1978年我国GDP是1950年的6.075倍,以美元计算则为 9.0615倍!

建国初期,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成就,证明计划经济体制适合当时国情,文章图片3,第4张

建立了初步的工业基础

2、印度同期数据

1950年人口3.68亿,1978年人口6.68亿!

1950年印度GDP为211.87亿美元

1952年:221.05亿美元

1958年:316.93美元

1963年:492.71亿美元

1968年:540.16美元

1973年:883.74美元

1978年:1399.36美元。

以美元计算1978年印度GDP是1950年的6.6倍!

结论:同样以美元计算两国同期GDP,中国比印度多增约2.4倍!

三、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适合建国初期的国情

新中国建国初期面临的国际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主要因素。

1、建立起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实现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有计划地建设社会主义。

旧中国的经济基础极度薄弱,一穷二白,只有集中力量,实现高度统一的、有计划的发展路径,高效调动全国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提供生产力水平,迅速发展生产,才能有效医治创伤。而私有化、分散的、竞争式的市场经济模式,很明显难以迅速达到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目的。

2、建立全国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有利于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的需要,以实现迅速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制度的过渡。

二战后,工业化成为国家竞争的舞台,新中国立足于工业化,才能迅速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因此,必须建立我国自己的、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了迅速实现工业化,必须调集全国薄弱的力量,集中于工业化建设。而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

3、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事实和当时国际国内环境,都要求我们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

老一代革命家,从中国百多年的历史和革命战争的实践中,充分认识到: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国家富强的道理。建国后,国家把主要力量用于工业化建设,正是历史和时代的呼唤,而通过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模式,正是尽快实现这一目的的最佳途径。

4、无论理论还是实践,缺乏经济管理经验的中国,向苏联学习,逐步形成计划经济体制的理论来源和现实途径。

在50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无疑是成功的,我国在建国初期没有任何国家经济发展经验的情况下,模仿苏联经验是顺理成章的自然过程。实践也证明:我国在建国初期走计划经济的道路是可行的,成就显著。

通过上述数据和事实,说明即使在严重的国际国内问题困扰之下,前30年(特别是建国初期的10年),中国的实际经济发展仍然好于几乎同等基础、同等规模、同等发展状态的印度,而印度采用的一直是市场经济制度,而我国在这一阶段采用的是计划经济体制。

由此可以说明,选择国家的经济制度关键是适合本国国情,而不是必须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或必须选择计划经济体制,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体制就是最好的体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建国初期,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成就,证明计划经济体制适合当时国情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