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沫沙:亲闻,亲见,亲知

廖沫沙:亲闻,亲见,亲知,第1张

亲闻,亲见,亲知

文/廖沫沙

廖沫沙:亲闻,亲见,亲知,图片,第2张 廖沫沙:亲闻,亲见,亲知,图片,第3张

如果要给孔子戴上一顶哲学派别的帽子,恐怕只好说他是个“唯心主义者”。但是对任何人的任何学说,都不好这么笼而统之,要作具体分析。尽管孔子是个唯心主义者,但是在他的全部学说中,往往可以发现唯物主义的观点。打开一部《论语》,第一句话:“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据我看,这就很有些唯物观点。孔子在讲到求学或求知的问题上,是常有这类观点的。例如他说:

廖沫沙:亲闻,亲见,亲知,图片,第4张廖沫沙:亲闻,亲见,亲知,图片,第5张廖沫沙:亲闻,亲见,亲知,图片,第6张廖沫沙:亲闻,亲见,亲知,图片,第7张

亲闻,亲见,亲知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知”是认识,“作”是实践。如果把“不知而作”加以引申,可以得出“实践--认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来。孔子承认“有不知而作之者”,可见他从实际中看到了这样一个由“作”到“知”的过程。但是人们不能(也不必)每一件事都去“不知而作”,还可以通过“多闻”、“多见”,加以分析比较(择其善者而从之),达到知(或者略知而不详知)而后作。“闻”和“见”也是接触实际,也可说是“作”的一部分:“闻”是听别人说他“作”的经验,“见”是直接用眼睛(也包括用手、用脑)观察客观事物。不论是“多闻”也好,“多见”也好,总之是要用自己的感官和思维取得知识。孔子还主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他自己“入太庙,每事问”。这就不止是消极的“闻”,消极的“见”而且加上积极的调查研究了。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怎么学法呢?多闻、多见、多问,这就是孔子的答案。他主张“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可见他是赞成直接研究实际事物的,他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又说要“不耻下问”,可见他也有走群众路线,向群众请教的观点。--凡此等等,都可说是孔子的唯物主义观点。

我说到这些,并不是因为我要替孔子作什么辩护,要给他换上另一顶帽子,说他是个“唯物主义者”;只是因为我想到这样一个道理:一个唯心主义者,在求学或求知(即认识世界)的问题上,也都不自觉地有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那么,一个自觉的唯物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上,怎么能采取不调查、不研究的主观主义、唯心主义的态度和方法呢?

孔子的“多闻”、“多见”、“不耻下问”,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调查研究”。这是唯物主义者认识世界,进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离开这个方法,就不是唯物主义者;即使读的是唯物主义的“书”,讲的是唯物主义的“话”。

“调查研究”,即“多闻”、“多见”、“不耻下问”,除开象孔子所说的要“多”,以便分析比较,“择其善者而从之”以外,按照唯物主义的认识方法,还得加上一个“亲”字,就是“亲闻”、“亲见”、“亲问”。如果要取得完全的认识,就还得加上一个“亲作”,即亲自动手,亲自实践。

廖沫沙:亲闻,亲见,亲知,图片,第8张廖沫沙:亲闻,亲见,亲知,图片,第9张廖沫沙:亲闻,亲见,亲知,图片,第10张廖沫沙:亲闻,亲见,亲知,图片,第11张廖沫沙:亲闻,亲见,亲知,图片,第12张

亲闻,亲见,亲知

为什么要加上一个“亲”字?因为“闻”可以不是亲闻,而靠“传闻”;“见”也可以不是亲见,隔着一张纸,从纸上见到;或者走马观花,甚至走马而不观花;至于“问”呢,当然可以采取“礼闻来学,不闻往教”的办法,坐在家里,找人来汇报。虽也是“不耻下问”,但是第一,只下问到干部为止,不下问到群众;第二,只叫下面的人来听候询问,不到下面去直接向群众请教。

如果只是听听口头汇报,看看书面报告和统计表,找若干干部来家开开座谈会,问问情况,提些问题,虽也算“多闻”、“多见”、“不耻下问”,但这样并不能叫唯物主义的调查研究,最后也终难逃脱主观主义的罗网。

“调查研究”本来是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方法,但是也可以用唯心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实行它:不亲闻、不亲见、不亲问,一切由别人代办或包办。不亲闻、亲见、亲问,当然也不可能“亲知”。唯心主义者是不重视“亲知”的,因为他们“以意得之”,“以意为之”,靠主观主义吃饭。唯物主义者呢,不能靠主观主义吃饭,要靠“实事求是”吃饭,靠“亲知”吃饭。毛主席打过这样一个比方:“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对梨子的滋味作调查研究,如果不亲口吃一吃,即使多闻、多见、不耻下问,也是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的。

“亲口吃一吃”,不但有“亲口”之“亲”的问题,而且有亲口吃一吃的“吃”字问题。吃就是亲自动口,亲自实践。对客观事物要取得知识,要真正认识它,除开“闻”和“见”以外,还得亲自动手。这也是毛主席说过的:“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因为:

“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实践论》)

既要“亲知”,就不但要亲闻、亲见、亲问,而且要亲自动手,躬行实践。这才是完全的调査研究,完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

廖沫沙:亲闻,亲见,亲知,图片,第13张廖沫沙:亲闻,亲见,亲知,图片,第14张廖沫沙:亲闻,亲见,亲知,图片,第15张廖沫沙:亲闻,亲见,亲知,图片,第16张廖沫沙:亲闻,亲见,亲知,图片,第17张

亲闻,亲见,亲知

这样作,是不是很麻烦、很复杂、很难办,而且很辛苦呢?麻烦则有之,复杂倒未必,因为直接听、直接见、直接问群众,就不但要劳动耳目口舌等等感官,而且还得起动两条腿,甚至一双手;但是这比之只在会议室开一连串的座谈会,只在办公室阅读大堆大堆的文件报告要简单明了得多。至于趣味如何,那就在乎各人自己的立场观点和主观能动性了。“调查研究”作为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方法,是毛主席首先提出来的,也是毛主席躬行而实践的一个方法。毛主席在一九四一年写的《农村调查 的序言和跋》中提出:调查研究,“必须给予时间,必须有调查纲目,还必须自己口问手写,并同到会人展开讨论。因此,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 也一定做不好的”。这里所提出来的“热忱”、“决心”、“渴望”、“精神”等等条件,都集中表现在六个字上:“自己口问手写。”看来似乎很麻烦、很难办,实际关键只是在自己要亲口问、亲手写。“自己口问手写”,岂不是太辛苦了么?

世界上的苦与乐,并不在劳和逸;劳并不等于苦,逸并不等于乐。事情往往相反:劳而有功,就是乐,逸而无益,却成为苦。调查研究,如果有收获,虽劳也不苦,如果一无所获,虽逸也未必轻松有趣。这里还是看看毛主席作调查研究的经验之言:

“下面的材料(指《兴国调查》--引用者)是这样得来的:由我提出调查的纲领,逐一发问并加讨论,一切结论都是由我提出得到他们八个同志的同意,然后写下来的。有些并未做出结论,仅叙述了他们的答话。我们的调查会是活泼有趣的,每天开两次甚至三次,有时开至很夜深,他们也并不觉得疲倦,应该深深感谢这些同志们。”(《兴国调査》)调查如果是件苦事,调查的人会“深深感谢”么?被调查的人为什么开会至深夜也不觉得疲倦呢?这是件怪事。

但是,这并不奇怪。凡是真正下去作调查研究的人,凡是“自己口问手写”的人,凡是亲闻、亲见、亲问,最后又能得到亲知的人,都可以体会到毛主席所说的“活泼有趣”,调查会虽开至深夜,也真的“并不觉得疲倦”。

这种“有趣”之“趣”,不仅自己能享受到,而且被调查的干部和群众也同样能享受到,即所谓“皆大欢喜”。

而这个“皆大欢喜”的唯一来源,并不是别的,只是毛主席所说的:“自己口问手写。”--可见即使单是一个调查研究,也离不开“问”和“写”的亲自实践。

《前线》半月刊 1961年第13期

(选自《分阴集》繁  星著  北京出版社 1979年6月第1版)

廖沫沙:亲闻,亲见,亲知,图片,第18张廖沫沙:亲闻,亲见,亲知,图片,第19张廖沫沙:亲闻,亲见,亲知,图片,第20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廖沫沙:亲闻,亲见,亲知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