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弦脉的一些思考,第1张

脉诊是极容易的事,难的是对脉象的解读。今以脉举例。

汉代的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如此定义弦脉,“脉浮而紧者名曰弦。”

浮是脉所处的位置,紧是手指下的感觉。然而没有形状。所以立马要写,“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

弓弦就是弦脉的形状。

历代医家对于弦脉形状的认识基本差不多。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按之如琴瑟弦,三关通病,梗梗无有屈挠名曰弦。”

琴和瑟是两种乐器,前者七根弦,后者五十根弦。李商隐的名句“锦瑟无端五十弦”。无论用琴还是瑟的弦来比喻,跟弓弦不会有本质的不同。

元代,滑寿,《诊家枢要》,“按之不移,举之应手,端直如丝弦。”

丝是什么呢?蚕丝还是蛛丝,不重要了。

再看几家。

南宋,施发,《察病指南》,“劲急如弦弓弦。”

元代,戴起宗,《脉诀刊误》,“指下左右皆无,从前中后,直过挺然于指下,曰弦。”

明代,李时珍,《濒湖脉学》,“弦脉端直以长,如张弓弦,按之不移,绰绰如按琴瑟弦,状若筝弦,从中直过,挺然指下。”

再看十家,对于弦脉的形状都不会有异议。然而有趣的是,张仲景特别强调了弦所在的位置。

“脉浮而紧者名曰弦。”

品一品。脉诊就像品茶。品不进去,一生难入堂奥。

为什么一定要浮,沉而紧就不能称为弦吗?

先来看看张仲景理解的弦脉。

“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

这里的寸口不仅指寸脉,更指整个桡动脉而言。

我们常常将风寒混为一谈,就像琴瑟一样。一个人受风不一定受寒。温病学家才会提出风热,脉象是浮而数。

同样受寒不一定受风。举一个生活中的经验。前半夜把被子掀开了,后半夜温度降下去,双腿就着凉了。

风邪和寒邪相比,张仲景显然认为寒邪要厉害得多。《伤寒论》顾名思义,从寒邪立论。将“浮而紧”定为弦脉,有这样的考虑。

不管浮弦还是沉弦,归根结底人体受了寒。严谨来讲,一定要“紧”加“弦”。光一个弦,不一定是寒症,肝血亏虚之类也多。

弦可以出现在寸关尺、浮中沉的任意位置。换言之,脉的形状加上具体的位置,才能称之为脉象。基于此,浮弦和沉弦不会有本质的不同。有差别的是,受寒的时间、受寒的程度、受寒的病位、应对寒邪的方法。

《阴阳应象大论》讲,“在天为寒,在地为水。”用于脉法,“天”即浮取,“地”即沉取,“寒”为表寒,“水”为水饮。去掉“天上的寒”用桂枝汤之类,去掉“地上的水”用五苓散之类。

说脉诊容易,是指脉的形状而言。稍加训练,即可分辨。

困难的、需要用一生来领悟的是,同样的脉在不同的位置表达的含义,不同的脉在不同的位置千变万化的组合带出的用药权衡。

譬如栀子、黄芩、黄连、大黄泻热,所泻热各不相同。要精确辨别人体中存在何种热邪,脉象的解读是关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关于弦脉的一些思考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