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分纪 卷八十六 ~ 卷九十

春秋分纪 卷八十六 ~ 卷九十,第1张

卷八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分记卷八十六 宋 程公说 撰小国第六

有姓亡爵

耿 霍

魏 焦

东虢 宻

管 毛

雍 聃

邘 胙

蒋 茅

杨 萧

鄀 罗

夷 向

申 任

颛臾 偪

黄 六

舒蓼 蓼

舒庸

姬姓在今河中府龙门县

姬姓在今霍邑县

姬姓在今河中府永乐县

闵公传元年晋侯【献公】灭耿灭霍灭魏还赐赵夙耿赐毕万魏以为大夫

姬姓襄公二十九年传虞虢焦滑焦国也今陜平陆县

东虢

姬姓隠元年传制严【音岩】邑也虢叔死焉杜预注东虢也国在今郑州荥阳县

姬姓僖十七年传宻姬生懿公国在今郑州宻县

姬姓僖二十四年传文之昭也国在今郑州管城县

姬姓僖二十四年传文之昭也杜预释阙按毛为畿内国云

姬姓僖二十四年传文之昭也国在今怀州修武县

姬姓僖二十四年传文之昭也案定四年传聃季为司空岂即聃之始封耶又五叔无官句杜注有毛叔聃则当是始封于毛者皆武王母弟也

姬姓僖二十四年传武之穆也怀州河内县北有邘城

姬姓僖二十四年传周公之也今滑州胙城县

姬姓僖二十四年传周公之也今光州固始县

姬姓僖二十四年传周公之也今济州金乡县

姬姓襄二十九年传虞虢焦滑霍扬韩魏皆姬姓也晋是以大若非侵小将何所取武献以下兼国多矣杜预注八国皆晋所灭今平阳府洪洞县即古杨国云

子姓宋附庸国在今徐州萧县

庄公十二年传秋宋万弑闵公于防泽立子游【宋公子】羣公子奔萧公子御说奔亳南宫牛猛获帅师围亳冬十月萧叔大心【叔萧大夫名】及戴武宣穆庄之族以曹师伐之杀南宫牛于师杀子游于宋立桓公【御说】

经二十有三年夏萧叔朝公【无传】

僖公经三十年秋介人侵萧【无传】

宣公经十有二年冬十有二月戊寅楚子灭萧

传十二年冬楚子伐萧宋华椒以蔡人救萧萧人囚熊相宜僚及公子丙王曰勿杀吾退萧人杀之王怒遂围萧萧溃遂傅于萧还【音旋】无社【萧大夫】与司马夘言号申叔展【夘展皆楚大夫无社素识叔展故因夘而呼之】叔展曰有麦麴乎曰无有山鞠穷乎曰无【麦麴鞠穷所以御湿欲使无 社逃泥水中无社不解故曰无】河鱼腹疾柰何曰目于眢【乌丸切】井而拯之【无社意解将欲入井】若为茅绖哭井则已【叔展又教结茅以表井须哭乃可应以为信】明日萧溃申叔视其井则茅绖存焉号而出之

允姓广记曰楚附庸杜预释本在商宻楚界小国后迁于南郡鄀县按其地今襄阳府宜城县

僖公传二十五年秋秦晋伐鄀楚鬬克屈御寇以申息之师戍商宻【鄀别邑】秦人过析隈【析楚邑隈隐蔽之处】入而系舆人以围商宻昏而傅焉【系缚舆人诈为克析得其囚俘者】宵坎血加书伪与子仪子邉盟者商宻人惧曰秦取析矣戍人反矣乃降秦师秦师囚申公子仪【鬭克】息公子邉【御寇】以归楚令尹子玉追秦师弗及

文公经五年夏秦人入鄀

传五年 初鄀叛楚即秦又贰于楚夏秦人入鄀

熊姓国始都西山中今襄阳府宜城县后徙在今江陵府枝江县

桓公传十二年伐绞之役【是年冬楚伐绞】楚师分涉于彭罗人欲伐之使伯嘉【罗大夫】谍【伺也】之三廵数之

传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罗及鄢乱次以济遂无次且不设备及罗罗与卢两军之大败之【详见楚】

妘姓国在今京东莱州即墨县西庄公十六年晋武公伐夷执夷诡诸杜预云诡诸周大夫夷采地名而世族谱于妘姓之夷复系以夷诡诸是并二夷为一矣按夷逺在东垂不得为周大夫之采地世谱误也今止録纪人伐夷于妘姓夷下而诡诸则系诸周公

隠公传元年秋八月纪人伐夷夷不告故不书

姜姓今宿州蕲县地有向城

隠公经二年夏莒人入向

姜姓隠元年传郑武公娶于申国在今为邓州南阳县

隠公传元年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成公传七年子重请取于申吕以为赏田王许之申公巫臣曰不可此申吕所以邑也是以为赋以御北方若取之是无申吕也晋郑必至于汉王乃止

昭公传十三年楚之灭蔡也【十一年】灵王迁申于荆焉平王即位而复之礼也

任 颛臾

风姓僖二十一年传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皥与有济之祀案任在今济州任城县颛臾在今沂州费县

姞姓文六年传杜祁以君故让偪姞而上之地阙

嬴姓楚与国在今光州定城县

偃姓亡爵在今庐州舒城县

文公经五年秋楚人灭六

传五年六人叛楚即东夷秋楚成大心仲归帅师灭六冬楚公子爕灭蓼臧文仲闻六与蓼灭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德之不建民之无援哀哉【蓼六皆皋陶后庭坚皋陶字】

舒蓼

偃姓国在夀春府安丰县

文公传十四年秋七月楚伐舒蓼

宣公经八年夏六月楚人灭舒蓼

传八年夏楚为众舒叛故伐舒蓼灭之楚子疆之

偃姓舒蓼别封国在唐州湖阳县

桓公传十一年春楚屈瑕将盟贰轸郧人军于蒲騒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

文公传五年冬楚公子爕灭蓼臧文仲闻六与蓼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德之不建民之无援哀哉【蓼六皆皋陶后庭坚皋陶字】

舒庸

偃姓亡爵东夷国

成公经十有七年冬十有二月楚人灭舒庸

传十七年舒庸人以楚师之败也【败于鄢陵】道吴人围巢伐驾围厘虺遂恃吴而不设备楚公子橐帅袭舒庸灭之论曰春秋小国有爵而亡姓者有之有姓而亡爵者有之爵者以封而异也姓者因生以别也故书曰列爵惟五分土惟三而传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葢自黄帝尧舜氏作皆以封建治厯夏商周因而修之制莫严焉周室既东渐以坏乱而先王经制犹有存者霸彊代兴不能修而益坏之其极至于为秦而公天下之大端亡矣悲夫

春秋分记卷八十六

卷八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分记卷八十七 宋 程公说 撰小国第七

爵姓俱亡

江 厉

英 巢

桐 贰

轸 绞

州 权

道 栢

鄾 房

项 邿

遂 阳

冀 崇

戴 共

铸 于余丘

鄣 极

鄟 牟

根牟 庸

楚与国在今信阳县之东南新息县之西

僖公经二年秋九月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经三年秋齐侯宋公江人黄人防于阳谷

经四年秋及江人黄人伐陈

文公经三年秋楚人围江冬十有二月晋阳处父帅师伐楚以救江

传三年秋楚师围江晋先仆伐楚以救江冬晋以江故告于周王叔桓公晋阳处父伐楚以救江门于方城遇息公子朱而还

经四年秋楚人灭江

传四年秋楚人灭江秦伯为之降服出次不举过数

楚与国在今随州

僖公经十有五年秋七月齐师曹师伐厉【时楚伐徐以救徐故】传十六年夏齐伐厉不克救徐而还

楚与国

僖公经十有七年春齐人徐人伐英氏

传十七年春齐人为徐伐英氏以报娄林之役也【在十五年楚入徐事见徐】

吴楚间小国在今无为军巢县

文公经十有二年夏楚人围巢

传十二年羣舒叛楚夏楚子孔执舒子平及宗子遂围巢【宗巢舒之属】

小国今庐州舒城县有桐乡今名桐城

定公传二年夏桐叛楚吴子诱楚人曰以师临我我伐桐【详见楚】

贰 轸 绞 州

四国杜释并阙按水经晋于中庐之南立轸乡疑为轸国今荆南府监利县东南有州陵城

桓公传十一年春楚屈瑕将盟贰轸郧人军于蒲騒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莫敖遂败郧师于蒲騒卒盟而还【卒盟贰轸】

传十二年冬楚伐绞军其南门屈瑕曰绞小而轻请无扞采樵者以诱之绞人获三十人明曰绞人争出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详见楚】

韩愈曰商武丁之子降封于权江汉间小国也今荆门军

庄公传十八年 初楚武王克权使鬬缗尹之以畔围而杀之迁权于那处

道 栢

蔡州确山县有故道城栢在蔡州西平县

僖公传五年于是江黄道栢皆姻也子恃之而不事楚

昭公传十三年楚之灭蔡也【十一年】灵王迁道于荆焉平王即位复之礼也

国在邓州邓城县寰宇记云鄾城即古鄾子之国按传止曰鄾人云

桓公传九年春楚子使道朔将巴客以聘于邓邓南鄙鄾人攻而夺之币杀道朔及巴行人夏楚使鬬廉帅师及巴师围鄾邓养甥聃甥帅师救鄾三逐巴师不克邓师大败鄾人宵溃

哀公传十八年春巴人伐楚围鄾

故房国国语谓周昭王娶于房曰房女是也楚灭以为邑国在今蔡州遂平县

昭公传十三年楚之灭蔡也灵王迁房于荆焉平王即位复之礼也

今陈州项城县

僖公经十有七年夏灭项

今济州任城县

襄公经十有三年夏取邿

传十三年夏邿乱分为三师救邿遂取之凡书取言易也用大师焉曰灭弗地曰入

今袭庆府龚丘县

庄公经十有三年夏六月齐人灭遂

传十三年春防于北杏遂人不至夏齐人灭遂而戍之经十有七年夏齐人殱【尽也】于遂

传十七年夏遂因氏颌氏工娄氏须遂氏飨齐戍醉而杀之齐人殱焉

世本阙其世并地名杜预注国名释地阙在今沂州沂水县

闵公经二年春王正月齐人迁阳【无传】

今河中府有冀亭

僖公传二年晋荀息假道于虞曰冀为不道入自颠軨伐鄍三门冀之既病则亦唯君故

秦与国公羊作柳杜预释地阙今雍州鄠县东

宣公经元年冬晋赵穿帅师侵崇

传元年晋赵穿曰我侵崇秦急崇必救之冬赵穿侵崇

杜预释晋陈留外黄县东南有戴城按外黄今属东京雍丘县之东戴城在外黄东南即今拱州之考城云

隠公经十年秋宋人蔡人卫人伐戴郑伯伐取之传十年秋七月庚寅郑师入郊犹在郊蔡人从之伐戴八月壬戌郑伯围戴癸亥克之取三师焉

闵公二年传益之以共滕之民在今卫州共城县

隠元年传郑公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襄公二十三年传臧宣叔娶于铸今袭庆府龚丘县【龚丘县春秋为铸遂二国】

于余丘

爵姓俱亡近鲁小国附庸杜预云国名公羊谷梁以为邾别邑或云后为邾所并

庄公经二年夏公子庆父帅师伐于余丘

爵姓俱亡纪附庸今京东郓州须成县

庄公经三十年秋七月齐人降鄣

爵姓俱亡附庸小国贾氏云戎邑也极为戎邑于传无文云

隠公经二年夏五月无骇帅师入极

传二年夏司空无骇入极费庈父胜之

爵姓俱亡附庸

成公经六年春二月取鄟

传六年春二月取鄟言易也

爵姓俱亡附庸国在今袭庆府奉符县

桓公经十有五年夏牟人来朝【无传】

根牟

国在今沂州沂水县南

宣公经九年秋取根牟

传九年秋取根牟言易也

今房州竹山县杜曰属楚东夷小国

文公经十有六年秋八月楚人秦人巴人灭庸

传十六年秋八月楚大饥庸人帅羣蛮以叛楚楚出师使庐戢黎侵庸及庸方城庸人逐之囚子扬防【戢黎官属】三宿而逸曰庸师众羣蛮聚焉不如复大师师叔曰不可姑又与之遇以骄之彼骄我怒而后可克又与之遇七遇皆北唯禆鯈鱼人实逐之【庸三邑】庸人曰楚不足与战矣遂不设备楚子乗驲防师于临品分为二队子越自石溪子贝自仞以伐庸羣蛮从楚子盟遂灭庸【详见楚】

论曰呜呼春秋之变可伤也已余考成周封建之制五等受地计其等衷皆不足以当王畿之数迄于春秋已非周公之旧典礼经尝稽其故大国如鲁如晋如齐如宋如秦如楚则至数圻之多降是而下如陈如蔡曽自保之不暇其诸小国可推见矣况爵姓俱亡防而不能自立者哉又以其时言之江南之国楚为大而江厉英巢桐贰轸绞州权道栢鄾房之属介于其境或灭或伐累累见于册书若鲁之灭项取邿齐之殱遂迁阳秦之伐崇郑之围戴视楚彊暴虽若有间而于王制乎何有故具着于篇

春秋分记卷八十七

卷八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分记卷八十八 宋 程公说 撰四夷附録第一

戎 骊戎

姜戎 陆浑戎【阴戎附】

扬拒泉皋伊雒戎 戎蛮

庐戎 狄戎

犬戎【茅戎附】 北戎【山戎无终附】

杜预释晋东南有戎城今东京开封阳明县济阳镇又戎州己氏在拱州楚丘县其地与戎城相近

隠公经二年春公防戎于潜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

传二年春公防戎于潜戎请盟公辞戎请盟秋盟于唐复修戎好也

经七年冬天王使凢伯来聘戎伐凢伯于楚丘以归传七年冬天王使凢伯来聘戎伐之于楚丘以归【即戎州已氏者】

桓公经二年秋九月公及戎盟于唐

传二年秋九月公及戎盟于唐修旧好也

庄公经十八年夏公追戎于济西【传见鲁】

经二十年冬齐人伐戎【无传】

经二十有四年冬戎侵曹【无传】

经二十有六年春公伐戎【无传】

僖公传二年秋虢公败戎于桑田

文公传十七年秋周甘歜败戎于邥垂乘其饮酒也成公传元年春晋侯使瑕嘉平戎于王【平邥垂之役】

哀公传十七年卫公【庄公】登城以望见戎州问之以告公曰我姬姓也何戎之有焉剪之戎州人攻公大子疾公子青逾从公戎州人杀之公入于戎州已氏【戎人姓】

骊戎

姬姓男爵今京兆府临潼县

庄公传二十八年晋伐骊戎骊戎男女以骊姬【纳女于人曰女】

姜戎

姜姓四岳之后居晋南鄙

僖公经三十有三年夏四月辛巳晋人及姜戎【驹支之先】败秦师于殽【传见秦】

襄公传十四年春防于向将执戎子驹支范宣子亲数诸朝【行之所在亦有朝位】曰来姜戎氏昔秦人迫遂乃祖吾离于【古华切】州乃祖吾离被苫盖防荆棘以来归我先君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与女剖分而食之今诸侯之事我寡君不如昔者盖言语漏泄则职女之由诘朝之事尔无与焉【不得使与防】与将执女对曰昔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惠公蠲其大德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姜姓】毋【音无】是剪弃赐我南鄙之田狐貍所居豺狼所嗥我诸戎除剪其荆棘驱其狐貍豺狼以为先君不侵不畔之臣至于今不贰昔文公与秦伐郑秦人窃与郑盟而舎戍焉【僖三十年】于是乎有殽之师晋御其上戎亢其下秦师不复我诸戎实然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踣之戎何以不免自是以来晋之百役与我诸戎相继于时以从执政犹殽志也岂敢离逷今官之师旅无乃实有所阙以携诸侯而罪我诸戎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何恶之能为不与于防亦无瞢焉赋青蝇而退【取其岂弟君子无信谗言】宣子辞焉【辞谢】使即事于防成恺悌也

陆浑戎

姜姓之后别为允姓今西京伊阳县即古陆浑

僖公传二十二年 初平王之东迁也辛有适伊川见被发而祭于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礼先亡矣秋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

蔺敏修评曰辛有见被发而祭而知其后之必戎道则固然谁能易之其后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事应矣岂被发而祭之所致哉夫被发而祭而其人遂为夷此风俗之变也今秦晋之所迁则秦晋一时之失也

宣公经三年春楚子伐陆浑之戎【详见楚】

成公传六年春三月晋伯宗夏阳说卫郑陆浑蛮氏侵宋

昭公传九年春二月晋梁丙张趯率隂戎【陆浑之戎】伐颍【周邑】王使辞于晋曰先王居梼杌于四裔故允姓之奸居于州【隂戎祖与三苗俱放三危】伯父惠公归自秦而诱以来【僖二十二年秦晋迁陆浑戎】使偪我诸姬入我郊甸则戎焉取之戎有中国谁之咎也

昭公经十有七年秋八月晋荀吴帅师灭陆浑之戎传十七年秋九月丁夘晋荀吴帅师渉自棘津使祭史先用牲于雒陆浑人弗知师从之遂灭陆浑数之以其贰于楚也陆浑子奔楚其众奔甘鹿【详见晋】

哀公传四年夏楚人既克夷虎【蛮夷叛楚者】单浮余围蛮氏【浮余楚大夫】蛮氏溃蛮子赤奔晋隂地司马起丰析与狄戎【楚司马眅也丰析皆楚邑发此二邑人及戎狄】使谓隂地之命大夫士蔑曰将通于少习以听命士蔑乃致九州之戎【在晋隂地陆浑之戎】

扬拒泉皋伊雒戎

扬拒泉皋皆戎邑及诸杂戎居伊水雒水之间者伊阙北有泉亭又洛阳县西南有戎城

僖公传十一年夏杨拒泉皋伊雒之戎同伐京师入王城焚东门王子带召之也秦晋伐戎以救周秋晋侯平戎于王

文公经八年冬十月乙酉公子遂防雒戎盟于暴传八年冬襄仲防晋赵孟盟于衡雍遂防伊雒之戎成公传六年春三月晋伯宗夏阳说伊雒之戎侵宋

戎蛮

戎别种亦曰蛮氏杜释晋新城县东南有蛮城今郑州宻县

成公传六年春三月晋伯宗夏阳说伊雒之戎陆浑蛮氏侵宋

昭公经十有六年春楚子诱戎蛮子杀之

传十六年春王正月楚子闻蛮氏之乱与蛮子之无质也【质信】使然丹诱戎蛮子嘉杀之遂取蛮氏既而复立其子焉礼也

哀公经四年夏晋人执戎蛮子赤归于楚

传四年夏楚单浮余围蛮氏蛮氏溃蛮子赤奔晋隂地司马【楚司马眅】起丰析与狄戎以临上雒晋士蔑乃致九州之戎将裂田以与蛮子而城之【以诈蛮子】且为之卜【卜城】蛮子聴卜遂执之与其五大夫以畀楚司马致邑立宗焉以诱其遗民而尽俘以归【详见楚】

卢戎

南蛮也今襄阳府中卢县

桓公传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罗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

狄戎

杜阙近楚之戎

哀四年传夏楚人既克夷虎【蛮夷叛楚者】乃谋北方司马起丰析与狄戎【楚司马贩也丰析皆楚邑发此二邑人及戎狄】以临上雒

犬戎【茅戎附】

姬姓西戎之别居中国其先唐叔子先别在戎狄云又别种曰茅戎今陜州平陆县有茅亭

庄公传二十八年晋献公娶犬戎狐姬生重耳

闵公传二年春虢公败犬戎于渭汭

成公经元年秋王师败绩于茅戎【书秋从告】

传元年春晋侯使瑕嘉平戎于王【平文十七年邥垂之役事见戎】刘康公徼戎遂伐茅戎三月癸未败绩于徐吾氏【徐吾茅戎之别】

北戎【山戎无终附】

其别者曰山戎山戎之别又曰无终今河北化外蓟州玉田县

隠公传九年冬北戎侵郑郑伯【庄公】御之公子突曰使勇而无刚者尝寇而速去之君为三覆以待之戎轻而不整贪而无亲胜不相让败不相救从之戎人之前遇覆者奔祝耼逐之戎师前后击之尽殪戎师大奔十一月甲寅郑人大败戎师

桓公传六年夏北戎伐齐齐侯使乞师于郑郑大子忽帅师救齐六月大败戎师获其二帅大良少良甲首三百以献于齐

庄公经三十年冬齐人伐山戎【北戎】

传三十年冬遇于鲁济谋山戎也以其病燕故也经三十有一年夏六月齐侯来献戎捷

襄公传四年冬无终子嘉父使孟乐如晋【山戎国名孟乐其使臣】因魏庄子纳虎豹之皮以请和诸戎【欲戎与晋和】悼公使魏绛盟诸戎

昭公传元年夏六月晋中行穆子败无终及羣狄于太原【详见晋】

论曰戎狄举号外之也余观春秋书戎戎蛮山戎皆外之之辞若其别见于传者又不一焉其在楚丘与戎城相近则曰戎州已氏在京兆而姬姓者曰骊戎在晋南鄙而姜姓者曰姜戎姜姓之后别居陆浑者又为允姓曰陆浑戎曰阴戎曰九州之戎唐叔之后别居中国者同为姬姓曰犬戎曰茅戎曰徐吾氏又有扬拒泉皋伊雒戎其近楚者有庐戎有狄戎若夫戎蛮葢戎之别而戎蛮又有曰蛮氏山戎盖北戎之别而山戎又有曰无终云

春秋分记卷八十八

卷八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分记卷八十九 宋 程公说 撰四夷附録第二

狄 长狄

赤狄 白狄

北狄地之广絶蒲子北屈左右

庄公传二十八年晋骊姬赂外嬖梁五与东闗嬖五使言于公曰【献公】若使大子主曲沃而重耳夷吾主蒲与屈则可以威民而惧戎且旌君伐使俱曰狄之广莫于晋为都晋之启土不亦宜乎【详见晋】

经三十有二年冬狄伐邢【无传】

闵公传元年春狄人伐邢【在往年冬】管敬仲言于齐侯【桓公】曰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宴安酖毒不可懐也请救邢齐人救邢

经二年冬十有二月狄入卫

传二年冬十二月狄人伐卫卫懿公及狄人战于荧泽卫师败绩遂灭卫狄入卫【详见卫】

僖公经八年夏狄伐晋

传八年春晋里克帅师梁由靡御虢射为右以败狄于采桑梁由靡曰狄无耻从之必大克里克曰惧之而已无速众狄虢射曰期年狄必至示之弱矣 夏狄伐晋报采桑之役也复期月【明期年之言验音基】

经十年春王正月狄灭温温子奔卫【详见温】

经十有四年秋狄侵郑【无传】

传十六年秋狄侵晋取狐厨受铎渉汾及昆都

经十有八年夏五月狄救齐【五公子争立】冬邢人狄人伐卫经二十年秋齐人狄人盟于邢【狄再称人】

经二十有一年春狄侵卫

经三十年夏狄侵齐

传三十年狄间晋之有郑虞也夏狄侵齐【齐晋与国晋时伐郑】经十有一年冬狄围卫

经三十有二年秋卫人及狄盟

传三十二年夏狄有乱卫人侵狄狄请平秋卫人及狄盟

经三十有三年夏四月狄侵齐秋晋人败狄于箕传三十三年夏四月狄侵齐因晋防也【晋文公卒】秋狄伐晋及箕八月戊子晋侯【襄公】败狄于箕

文公经四年夏狄侵齐【无传】

经七年夏四月狄侵我西鄙

经九年夏狄侵齐【无传】

经十年冬狄侵宋【无传】

经十有三年冬狄侵卫【无传】

宣公经十有一年秋晋侯防狄于攒函

传十一年晋郤成子求成于众狄众狄疾赤狄之役遂服于晋秋防于攒函众狄服也

成公经十有二年秋晋人败狄于交刚

传十二年狄人间宋之盟以侵晋而不设备【是年夏晋楚盟于宋】秋晋人败狄于交刚

昭公经元年夏六月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大卤

传元年夏六月晋中行穆子败羣狄于大原崇卒也为五陈以相离以诱之翟人笑之未陈而薄之大败之

长狄

亦曰鄋瞒防风氏之后

文公经十有一年秋狄侵齐冬十月甲午叔孙得臣败狄于咸

传十一年秋鄋瞒侵齐【鄋瞒狄国名防风之后漆姓说文作□云北方长狄国也在夏为防风氏商为汪芒氏】遂伐我公卜使叔孙得臣追之吉侯叔夏御庄叔【得臣】绵房甥为右富父终甥驷乗冬十月甲午败狄于咸获长狄侨如【鄋瞒之君盖长三丈】富父终甥摏其喉以戈杀之埋其首于子驹之门以命宣伯【因名宣伯曰侨如】初宋武公之世鄋瞒伐宋【在春秋前】司徒皇父帅师御之耏班御皇父充石公子谷甥为右司冦牛父驷乗以败狄于长丘获长狄縁斯【侨如之父】皇父之二子死焉宋公于是以门赏耏班使食其征谓之耏门晋之灭潞也【宣十五年】获侨如之弟焚如齐襄公之二年【桓十六年】鄋瞒伐齐齐王子成父获其弟荣如【荣如焚如弟焚如后死而先说者欲其兄弟伯季相次荣如以桓之十六年死至宣十五年一百三嵗其兄犹在传言既长且夀有异于人】埋其首于周首之北门卫人获其季弟简如鄋瞒由是遂亡【长狄种絶】

赤狄

强者曰潞氏别种曰东山皋落氏曰甲氏留吁曰廧咎如今潞州潞城县

闵公传二年冬十二月晋侯【献公】使大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

文公传七年夏狄侵我西鄙公使告于晋赵宣子使问酆舒且让之【按经止书秋不详其为赤狄与否而传因及酆舒酆舒潞相也故记传让酆舒事于赤狄下云】

宣公经三年秋赤狄侵齐【无传】

经四年夏六月赤狄侵齐【无传】

传六年秋赤狄伐晋围懐及邢丘晋侯欲伐之中行桓子曰使疾其民【骤则数战为民所疾】以盈其贯【习也】将可殪也【尽也】周书曰殪戎殷此类之谓也

传七年赤狄侵晋取向阴之禾【无秋字阙文】

传十一年郤成子求成于众狄众狄疾赤狄之役【赤狄潞氏最强服役众狄】遂服于晋

传十三年秋赤狄伐晋及清

经十有五年夏六月癸夘晋师灭赤狄潞氏以潞子婴儿归

传十五年潞子婴儿之夫人晋景公之姊也酆舒【潞相】为政而杀之又伤潞子之目晋侯将伐之诸大夫皆曰不可酆舒有三隽才【才艺胜人者三】不如待后之人伯宗曰必伐之狄有五罪隽才虽多何补焉不祀一也耆酒二也弃仲章而夺黎氏地三也虐我伯姬四也伤其君目五也怙其隽才而不以茂德兹益罪也后之人或者将敬奉德义以事神人而申固其命若之何待之不讨有罪曰将待后后有辞而讨焉毋乃不可乎夫恃才与众亡之道也商纣由之故灭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民反德为乱乱则妖灾生故文反正为乏【文字】尽在狄矣晋侯从之六月癸夘晋荀林父败赤狄于曲梁辛亥灭潞酆舒奔卫卫人归诸晋晋人杀之 秋七月壬午晋侯治兵于稷以畧狄土立黎侯而还晋侯使赵同献狄俘于周经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晋人灭赤狄甲氏及留吁传十六年春晋士防帅师灭赤狄甲氏及留吁铎辰【铎辰不书留吁之属】三月献狄俘【献于王】

成公经三年秋晋郤克卫孙良夫伐廧咎如

传三年秋晋郤克卫孙良夫伐廧咎如讨赤狄之余焉廧咎如溃上失民也【此传释经之文而经无廧咎如溃盖经阙此四字】

白狄

狄之别种其白狄之别又有曰肥曰鼔曰鲜虞今延安府肤施县及祁州鼓城县鲜虞在今中山府新乐县

僖公传三十三年秋八月戊子晋侯败狄于箕郤缺获白狄子

宣公经八年夏六月晋师白狄伐秦

传八年春白狄及晋平夏防晋伐秦

襄公经十有八年春白狄来

传十八年春白狄始来【未尝与鲁接】

昭公经十有二年冬晋伐鲜虞

传十二年夏六月晋荀吴伪防齐师者假道于鲜虞【白狄别种】遂入昔阳秋八月壬午灭肥以肥子绵皋归冬晋伐鲜虞因肥之役也

传十三年秋鲜虞人闻晋师之悉起也【防于平丘】而不警邉且不脩备晋荀吴自着雍以上军侵鲜虞及中人驱冲竞【驱冲车与狄竞】大获而归

经十有五年秋晋荀吴帅师伐鲜虞

传十五年秋晋荀吴帅师伐鲜虞围鼓鼓人或请以城叛穆子弗许使鼓人杀叛人而缮守备围鼓三月鼓人或请降使其民见曰犹有食色姑脩而城鼓人告食竭力尽而后取之克鼔而反不戮一人以鼔子防【音鸢】鞮归【详见晋】

传二十二年晋之取鼔也【在昭十五年】既献而反鼔子焉【献于庙】又叛于鲜虞【叛晋属鲜虞】六月荀吴略东阳使师伪籴者负甲以息于昔阳之门外遂袭鼓灭之以鼔子防鞮归定公传三年秋九月鲜虞人败晋师于平中获观虎经四年秋七月晋士鞅卫孔围帅师伐鲜虞【无传】

经五年冬晋士鞅帅师围鲜虞【传言报观虎之败】

哀公经六年春晋赵鞅帅师伐鲜虞

论曰狄始见于春秋庄之三十有二年曰狄僖之十有八年与邢人伐卫书狄人二十年与齐人盟邢狄又书人凡再书人传者曰人狄所以狄邢狄齐也乃若种类之别曰长狄曰赤狄曰白狄其赤狄之彊者曰潞氏别者曰东山皋落氏曰甲氏留吁曰廧咎如白狄之别者曰肥曰鼓曰鲜虞

春秋分记卷八十九

卷九十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分记卷九十 宋 程公说 撰四夷附録第三

介 淮夷

山夷 濮夷

夷虎 羣蛮

肃慎

今宻州胶西县杜日东夷国

僖公经二十有九年春介葛卢来冬介葛卢来

传二十九年春介葛卢来朝舍于昌衍之上公在防【防晋围许】馈之刍米礼也冬介葛卢来以未见公故复来朝礼之加燕好介葛卢闻牛鸣曰是生三牺皆用之矣其音云问之而信经三十年秋介人侵萧

淮夷

东夷居淮水者又有敖东夷地

僖公传十三年夏防于咸淮夷病杞故【经见齐】

昭公经四年夏楚子蔡侯陈侯郑伯许男徐子滕子顿子胡子沈子小邾子宋世子佐淮夷防于申秋七月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吴

哀公传十九年秋楚沈诸梁伐东夷三夷男女及楚师盟于敖【从越之夷三种】

山夷

杜预此年戎即山夷

文公传十六年秋八月楚大饥戎伐其西南至于阜山师于大林又伐其东南至于阳丘以侵訾枝

濮夷

南夷也建宁县南有濮夷

文公传十六年秋八月麇人率百濮聚于选将伐楚楚人谋徙阪髙蒍贾曰麇与百濮谓我饥不能师故伐之也若我出师必惧而归百濮离居谁暇谋人乃出师旬有五日百濮乃罢

昭公传九年春二月楚然丹迁城父人于陈以夷濮西田益之

传十九年夏五月楚子为舟师以伐濮

夷虎

蛮夷叛楚者

哀公传四年夏楚人既克夷虎乃谋北方围蛮氏【详见楚及戎蛮】

羣蛮

文公传十六年秋八月庸人帅羣蛮以叛楚子分为二队以伐庸羣蛮从楚子盟【见楚庄强故】

肃慎

北夷也在渤海国都三十里

昭公传九年周王【景王】使辞于晋曰肃慎燕亳吾北土也论曰余读书至肃慎来贺而有感焉成王东伐淮夷曽何与于肃慎氏而能格其来贺乎先王以德怀要荒其有叛乱者则先以文告次以威让而犹有不服焉则行征诛以正之罪之大者或至于迁灭盖德以起其仁心威以折其彊很故畏威者服懐德者来周成王东伐淮夷遂践奄迁其君于蒲姑威亦怒矣肃慎氏怀其德以来则非有所彊而致也肃慎为国逺在东北其事莫得而详传载景王之辞曰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则肃慎之世服于周室于是见矣呜呼天下有道守在四夷先王以德怀要荒则逺人安有觊觎之心王者之迹熄而戎狄之患启故春秋拨乱世反之正则内齐晋而外呉楚所以严其训也自王氏以新説为国是春秋之学为世大禁断国论者无所折人欲日长天理日消其效使神州陆沈而莫之拯物极必反否必泰二帝三王之道有能绍而明之推原春秋大公至正之法则辟邪説正人心用夏变夷复帝王之治举而措之无难矣

春秋分记卷九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春秋分纪 卷八十六 ~ 卷九十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