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虫剂之乌梅丸,第1张

乌梅丸《伤寒论》 治蛔厥证之代表方

【组成】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六两(去皮)、人参六两、黄檗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方歌】

乌梅丸用细辛桂,黄连黄柏及当归;

人参附子椒姜继,温臟安蛔寒厥剂。

【方解】

柯琴言:蛔得酸得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

乌梅〈君〉(重用)味酸以安蛔,蛔静痛止。

蜀椒〈臣〉、细辛〈臣〉辛温温臟而驱蛔~肠寒则蛔动。

黄连〈臣〉、黄柏〈臣〉味苦性寒,清热下蛔。

附子〈佐〉、干姜〈佐〉、桂枝〈佐〉助温臟祛寒之力。

人参〈佐〉、当归〈佐〉益气补血,扶助正气~蛔虫久居脏腑,必耗伤气血。

人参、当归+桂、附、姜养血通脉,以除四肢厥冷,亦利于温臟安蛔。

炼蜜〈佐使〉为丸,甘缓和中。

胃热肠寒、正气虚弱的久泻、久痢~本方又有酸收涩肠,清热燥湿,温中补虚之功,亦可治之。

【功用】温脏安蛔。

【主治】 蛔厥证 。脘腹阵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胃热肠寒) 得食则吐 ,甚则吐蛔,手足厥冷(气机不能正常接续); 或久泻久痢 (乌梅丸 寒热错杂 、补中益气汤 脾虚不能固涩清阳不能升举 、真人养脏汤 脾肾虚寒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驱虫剂之乌梅丸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