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趣谈: 舂(588),第1张

80岁的快乐老人用书法

演示汉字的起源

和你一起趣谈汉字的故事


汉字趣谈: 舂(588),第2张

汉字趣谈: 舂(588),Image,第3张

汉字趣谈: 舂(588),Image,第4张

汉字趣谈: 舂


'舂'(chong1),这是一个会意字。

甲骨文的'舂'字,下部是一个'臼'字,上部是两只手持一个似棒槌状的'杵'。'臼'是古代先民舂米的器具,通常是用整块的石料,将中间部分凿成一个较深的锥形凹陷。使用时将带壳的谷物放入'臼'内,双手握'杵',一下一下地捣臼内的谷物,使谷物脱壳,这是古人将谷物加工脱壳的情景。

古代还有一种将谷物脱壳的器具'碓'(dui4),利用杠杆原理,把用双手举'杵'的方式,改成用脚踏曲形'杵',不仅大大节省体力,效率也提高很多。这种加工粮食的方法,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还在使用。笔者也曾亲自使用过。还有一种是加工中药材,将药材放入乳钵(小型'臼')里捣碎。

金文和小篆承续甲骨文字形,都像双手握杵捣臼中谷物的样子。隶变后楷书写作'舂'。

'舂'的本义是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内捣去皮壳或捣碎。

'舂米'就是把收割下的谷子,将其壳去掉的过程。《说文解字》:'舂,捣粟也。' 也就是舂米。《诗经.大雅.生民》:'或舂或揄(yao3,舀取),或簸或蹂。' (蹂:揉搓。)

'舂'又指舂米的女奴。在先秦时期,臣僚犯罪,其妻女没官为奴,多任舂、僖之事。《周礼.秋官.司厉》:'其奴,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于舂槁。'《后汉书.西羌传.东号子麻奴》:'因渠以溉,水舂河漕,用功省少,而军粮饶足。' (水舂:水碓。)

又是官名。《周礼.地官》:'舂人掌共米物。'

'舂'还是一种打击乐器。《释名》:'舂,撞也。'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汉字趣谈: 舂(588)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