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流论宗谱,第1张

​   

  清代史学家·方志学家·思想家章学诚论宗谱

  “年谱,一人之书也,族谱一家之书也;方志,一州之书也;地理,天下之书也。四部之书治,而天下记载各有统率矣。”

  清代史学家·方志学家·思想家章学诚论宗谱:

  “夫家有谱,州县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然家谱有征,则县志取焉,县志有征,则国史取焉。”《章氏遗书》

  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1958年在成都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

  “搜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提供宝贵资料”。

  《史记`三代世表》云:“谱,布也,列其事也”。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国之有史,区之有志,家之有谱。谱牒是民族文化的一枝奇葩。

  修谱的目的是:(古人云)辨昭穆(古代宗法制度),序长幼,别亲疏,以厚风格。我们修谱是为了加强宗亲之间的沟通与友谊,达到爱国敬祖亲宗,继承和发扬宗亲中历代名人风范与优良传统的目的。

  1984年11月,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联合发文,指出:“谱牃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俗学、经济学、人物传记、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志的资料,它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当前某些工作也起着很大作用·····充分发挥家谱在学术研究和统战工作的重要作用,使许多根在大陆的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的思乡之情日趋浓烈,他们也亟需利用家谱来作为纽带寻找自己的血缘关系。”

  摘自《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国档会字1984七号)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论宗谱:“太上立德,其次立言,谱牒亦史书一也。

  北宋大臣吕大防论宗谱:“礼乐纪纲者,国之道也,宗法谱牃者,慎终追远之心。”

  摘自都昌县《邵氏宗谱》序言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论宗谱:“《族谱》记述的中华民族由宗族大团结扩大到民族大团结,这是中国人特有的良好传统观念。”

  摘自都昌县《王氏宗谱》

  修谱的义例

  所谓“义例”,类似我们今天说的指导思想。家谱能不能起到维系家族制度的作用,关键在于遵循什么义例去修纂。如果指导思想不明确,该写的不写,不该写的又写了,或者兼收并蓄,有文必录,非但不能巩固家族统治,还会适得其反,削弱和涣散家族制度。修撰家谱的最基本的义例是什么?就是“隐恶扬善”、“为亲者讳”两句话。这是近代封建家谱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条基本原则。一是扬善,写好的,“谱以正宗派,笃恩义,故独以书善也”(《嘉庆桐城黄氏宗谱》卷一《凡例》)。二是隐恶,不写坏的,祖先族人做了坏事,不准写进家谱,“凡有干谱例,当削不书,违者许房长(即族长)鸣祠处治”(《道光无为查林徐氏家谱》卷首载乾隆间订《规条》)。

  谱牒也称家谱、族谱、通谱,是综述一姓一族的起源、繁衍、迁徒及分布状况的史料记载。我国从三代(夏、商、周)就有编修谱牒之举。先秦以前,谱牒与历史记载混合在一起,通常由部族的精神领袖巫师编修,称为“巫史”;秦汉之后,谱牒(族谱)从史料中独立出来,民间修谱之风渐盛,从形式到内容日臻完善。族谱一方面对加强宗族内部的凝聚力起着重大作用,另方面也与史学志书相对应,为史书提供有力的补充与印证甚至更正。一部完整的谱牒,可以说是一个小宗法社会的百科全书。

  谱牒也称家谱、族谱、通谱:(综述一姓的起源、繁衍、迁徒及分布状况),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史记·太史公自序》云:“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这是我们看到的关于“谱牒”一词的最早出处。司马迁在这里告诉我们,三代(夏、商、周)就有编修谱牒之举,而且以它作为编修史记的材料依据。但是应该承认,先秦以前,谱牒与历史记载是分不开的。编修谱牒的通常是本部族的精神领袖巫师。《国语·楚语》记载:“家有巫史。”所谓“巫史”就是巫师的咒语。咒语的内容除了在祭神活动中持诵财神的虔敬、恐惧之外,大部分还是以充满神秘色彩的语言向本部落子民传递关于本族的起源、世系、祖先事迹等等。所以,最早的谱牒学家也就是史学家,最早的谱牒,也就是最早的史学。


————————


       寻根溯源”还要“询根索原”

  盛世修谱,自古亦然。眼下,当一股寻根溯源热席卷中华大地的时候,很多夏氏族人讷闷:为啥寻根问祖这么难?为啥先祖们留给后人一个个难解的谜?所以,我们在寻找祖源的时候,千万要询访探索其根本的原因。

  一、中国历史上“两次大移民”造成的后果

  指“江西填湖广”[注1]和“湖广填四川”两次全国性的大移民,持椟时间达300年之久。

  江西填湖广:明朝开国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发展经济,从洪武初年(1368年)至永乐15年(1418年),50余年间朝庭组织了8次大规模的移民,形成了著名的“江西填湖广”运动。因有“居楚之家,多豫章籍”[注2]的说法。据推算,现有两湖人口中60—70%是江西移民的后代。

  湖广填四川:明末清初的30多年间,四川境内战乱频发,加上灾荒、瘟疫不断,到清初四川人口只剩下50来万。清朝初期,四川巡抚张德地经重庆到泸州沿途巡查,乘船好多天没见几个人,就上奏朝庭,提出用行政手段把人口密集省份的人移到四川。于是康熙帝颁布了《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1694年),下令从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大举向四川移民。在中国历史上七次向四川大移民中,这次大移民最多,移民人口达100多万。

  二、移民与祖籍失去联系带来的谱系断层

  可以设想,不可能每个男性移民都带着家谱,即使少数带着也可能在途中丢失。按理,第一代移民肯定记得自己祖父母和父母的名字及他们的祖籍地。但是迁徙到新居住地后,由于人丁太少暂时没有修谱的必要。等本姓氏族群发展到一定规模,繁衍好几代人达到数百人,需要编修家谱上溯祖系时,了解祖系情况的前几代移民早已故去上百年,乃至几百年。这就是不少夏氏家谱不得不以第一代移民为一世祖的根本原因。时间越久远,这一谱系断层就越是成为历史悬念。

  三、两次大移民之外的情况也大体相同

  历朝历代不可能一个姓氏人口长期集中居住。因改朝换代、天灾人祸、异地做官或经商客居等原因,或与祖系长期失去联系,或回原籍错过了修谱时间事后未补上,或前几代移民没重视宗谱编修,或当年因避难不入祖系后人归宗重修,或因改朝换代已改为他姓。如清朝爱新觉罗皇族正宗后裔——现年62岁的北京市崇文区副区长金毓嶂(清朝醇亲王载沣的长孙)接爱记者采访时说:“都什么年代了,姓那个有点儿古怪。”再如,现在我们很多到国内外工作的子女,没有参加家谱编修的兴趣,若干代后一样会不知祖系是谁,道理是一样的。

  四、家谱中少数谱系链接真伪难辩一错再错

  理性地分析一下手头的家谱,只要三代以上甚至十数代都是单传的,就值得怀疑。在古代没有独生子女政策的情况下,繁育能力再低下,绝不可能数代只生一个男丁,这在概率上是说不过去的。或寻根联谱时错误地联到先祖同名的谱系,或没经过慎密的考证只根据传说仓促联谱编谱。

  五、认祖归宗正本清源要有历史的理性思维

  现代人修谱,大都以老一代人为主,吸引少数有兴趣的年轻一代参加。或因缺少科学的溯源手段,或因手头历史资料有限,或因缺乏理性的逻辑思维判能力,总之,没有经过审慎地论证、分析、推理过程,对于历史遗留下来谱系断层的处理办法,还可能草率从事,还可能发生错认他祖的事。

  要知道,一个家谱的编修,事实上是续写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人文历史,续写一个姓氏迁徙繁衍发展演进史。因此,追根溯源要站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上,因为人口的迁徙流动是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相适应的。比如没有近年的改革开放政策,就没有大批的人才流向东南沿海一带、流向经济发达的地区,中国历史上就没有这样流动过。如果族谱没联上,若干代人后,何许他们又会是那一带的一世祖。

  只有站在历史的高度,站在人类发展史的高度,站在整个中华民族繁衍演进的高度,才能真正写好本姓氏的历史,才能真正厘清我夏氏宗亲的传承谱系。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历代名流论宗谱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