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经解钩沉 卷十一~卷十五

古经解钩沉 卷十一~卷十五,第1张

卷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古经解钩沈卷十一

长洲余萧客撰

记一

礼记

礼者序尊卑之制崇敬让之节也郑六艺论【北堂书钞九十五】

【郑三礼目録】名曰曲礼者以其篇记五礼之事

吉凶军賔嘉即五礼之目也吉礼者祭祀郊庙社稷之事是也凶礼者丧纪之説年谷不登大夫去国之事也賔礼者贡献朝聘之礼是也军礼者始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嘉礼者好防之事也起自伏羲以俪皮焉始制嫁娶其后有冠乡饮酒乡射食耆老王燕族人之事是也但前代象天其礼质而畧后代法地其事烦而文唐虞之际五礼明备周公所制文物极矣成伯璵外传【御览五百二十三】

敖不可长

长直良翻马融音 卢植音 王肃音【并释文十一】

是以君子

君上位子下民王肃注【朱校宋本疏二】

二十曰弱冠

戴圣云男子阳也阳成于隂石渠礼论【通典五十六】偶数起于二终于二十隂数之偶也故二十而冠谓小成也石渠礼议【政和五礼新仪十一】

三十曰壮有室

三十盛壮可以取女卢植注【周礼疏十四】

百年

寿者百二十过此不死为失归祅怪外传【罗华路史后纪注七】

【注】若今小车也

汉世驾一马而坐乘也庾蔚义疏【校宋疏二】

视日蚤莫

日者实也形体光实人君之象礼统【宋本御览三】

音海徐邈音【释文十一】

【注】谓酳也

酳饭毕荡口也音义隐【校宋疏三】隐义【疏二】

操量鼔

乐浪人呼容十二石者为鼓何隠义【影宋本释文十一】十二斛同【校宋疏四】

受珠玉者

珠母者大珠在中小珠环之樊文渊七经义【初学记二十七赞宁物类相感志十八】

息理翻沈重音【释文十一】

知生者吊知死者伤

吊生曰唁吊死曰吊生谓之唁何非为丧之位哭泣之事但嗟叹以言故谓之唁吊死谓之吊何素有恩礼无服属但致哀伤故谓之吊礼统【北堂书钞八十五】

此卿大夫之辱也

【附补疏阙文】独为大夫之辱不云士辱者但大夫官尊入则与君同谋出则身为将帅故多垒独为大夫之辱【校宋本五】

施也论也应变施化审论不误也礼统【尔雅疏六】

卒哭乃讳

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始死哀遽故卒哭乃令讳王注【通典一百四】

【注】大夫有名恶

石字误当云大夫有名恶知者昭七年卫侯恶卒谷梁传云昭七年有卫齐恶今卫侯恶何为君臣同名也君子不夺人名不夺人亲所名也重其所以来也是名恶非齐恶熊安义疏【读书杂抄一】

入门而问讳

邻国之君犹吾君也卢注【通典一百四】

仆展軨

軨辖头也同【注补后汉书二十九】 车辖头靼也同【戴侗六书故二十七】

曲礼下

则裼

古者着裘于内而以缯衣覆之乃加以朝服会之时其朝服见裘里裼衣谓之裼裼之言露可见之辞所以示美呈好而为饰五经要义

则袭

加以朝服谓之袭谓之裼同【并初学记二十六御覧六百九十四】

三世

世岁也万物以岁为世卢注 王注【释文十一】

立之主

人君既葬之后日中虞祭即作木主以存神庙主用木者木者木落归本有如之义天子庙主长尺二寸诸侯一尺四向有孔子相通葬后孝子心目无所覩故用以主其神也外传【御览五百三十一】

大宰

夫黄帝之九牧倡教即周之六卿分职以倡九牧也同【路史后纪注五】

曾孙某侯某

天子诸侯事曾祖已上皆称曾孙荀爽礼传【通典七十九】

言諡曰类

谓类象其行言于天子以求諡也王肃【通典一百四】

天子祭天地

天之为言镇也神也珍也施生为本运转精神功效列陈其道可珍重也礼统【宋本御览一】 天之为言陈也同【呉棫韵补一 王质诗总闻三十】

大夫曰卒

春秋説题辞曰大夫曰卒精耀终也卒之为言絶于邦也五经通义

士曰不禄

不禄为言削名章也同【并通典八十三】

在牀曰尸

尸之为言矢也陈也礼统【御览五百四十八】

死寇曰兵

兵死也王肃【通典八十三】

诸侯圭

诸侯太子非天子所命者有列会之事则执皮帛继子男之下外传

卿羔大夫鴈

王者朝臣诸侯之朝臣非南面之尊地不成国不比玉故不执玉孤卿执皮币卿执羔大夫执鴈同

士雉

士执雉雉性刚介死节夏执干雉余三时皆执死雉同

工商执鸡庶人执鹜同

枣栗

妇人初见舅姑执榛栗枣脩执挚币非礼也同【并御览五百三十九】

檀弓上

舍其孙而立其子

公羊説云质家立世子弟文家立世子子五经异义【公羊疏十八】

心丧三年

心制终二十七月王俭丧服古今集记【通典八十】

有宿草而不哭焉

谓过周不复哭王肃【通典一百一】 谓于一岁之内如闻朋友之丧或经过朋友之墓及事故须哭如此则哭焉若期之外则不哭也张敷【校宋疏八】

不知其墓

无此事注记者谬王注【张华博物志八】

载棺车箱也卢注【后汉书注三十九】

夏后氏尚黒

三微三正也言十一月阳气始施万物动于黄泉之下微而未着其色皆赤赤者阳气故周以天正为岁色尚赤夜半为朔十二月万物始牙色白白者隂气故殷以地正为岁色尚白鸡鸣为朔十三月万物始逹其色皆黑人得加工以展其业夏以人正为岁色尚黒平旦为朔故曰三微王者奉而成之各法其一以改正朔也易干凿度曰三微而成著三着而体成当此之时天地交万物通也三礼义宗【后汉书注四十六】

周人尚赤

若以书传中文依三正记推之则三皇五帝之所尚可得而知也以周人代殷用天正而尚赤殷人代夏用地正而尚白夏以人正代舜而尚黒则知虞氏之王当用天正而尚赤陶唐氏当用地正而尚白高辛氏当用人正而尚黒高阳氏当用天正而尚赤少皥氏当用地正而尚白黄帝当用人正而尚黒炎帝当用天正而尚赤共工氏当用地正而尚白太皥氏当用人正而尚黒也同【通典五十五】

华而睆

睆漆也孙炎注【释文十一】

鲁妇人之髽而吊也

髽者妇人有丧者髽去纚而紒曰髽有布髽有麻髽髽拆开散之名也外传【御览五百四十八】

尔母从从

从音崇郑音【影宋本集韵一】 从音总同【影宋本集韵五】 纵徂聪切刘昌宗音【影宋本集韵一】

畏者兵刃所杀卢注 犯法狱死谓之畏尔雅曰畏刑者也王肃【并通典八十三】

师吾哭诸寝

有父道故于所寝哭之卢注【通典一百一】

裼裘而吊

大夫吊于大夫始死而往朝服裼裘如吉时也当敛之时而至则皮弁服皮弁之服以袭裘也主人成服而往则皮弁绖而加裼衰也大夫于士有朋友之恩乃得弁绖贺循丧服要记【御览五百六十一】

绖也者实也

绖者实也表其有丧蹙之情实也丧服衰之与绖因象平常之时冠带吉防相变也有首绖有腰绖有绞带斩衰首绖围九寸向下皆五分去一用为腰绖则七寸五分齐衰首绖七寸五分之一腰绖五寸八分大功首绖五寸八分腰绖四寸六分小功首绖三寸七分缌首绖三寸七分腰绖二寸九分外传【御览五百四十七】

子游曰其大功乎

子游为近是卢注 母嫁则外祖父母无服所谓絶族无施服也唯母之身有服所谓亲者属也异父同母昆弟不应有施此谓与继父同居为继父周故其子大功也礼无明文是以子游疑而答也王肃

我未之前闻也

未闻有服也卢注

鲁人则为之齐衰

齐衰非也游夏不亲问夫子是以疑也礼家推以当在小功以母亲极于小功同【并通典九十一】

【注】练中衣

凡祭服先加明衣次加中衣冬则次加袍夏则用葛次加祭服若朝衣亦先以明衣次加中衣冬则次加裘裘上加裼衣裼衣之上加朝衣皇疏【礼书十一】

虽缌必往

亲骨肉也射慈丧服变除圗

虽邻不往

疏无亲也同【并通典九十七】

四重

凡棺之重数从内数向外如席之重也外传

水兕革棺

兕革棺一棺三寸一名椑棺又名榇同 上公同水牛皮侯伯已下去水兕同

杝棺一

杝棺二厚八寸同

梓棺二

属棺三其厚四寸大棺四厚六寸属棺大棺皆用梓也同 卿大夫唯属棺大棺士不言重同【并御览五百五十一】

檀弓下

子显

古者名字相配显当作韅卢注【郑注三】

未立主之礼也王肃【魏书一百八之二】

纡粉翻庾蔚之音【释文十一】

弁绖

小记曰诸侯吊必皮弁锡衰则此弁绖之衰亦是吊服也郑坤【校宋疏二】

谓为俑者不仁

俑偶人也有面目机发似于生人以此而葬殆将于殉故曰不仁也礼记传【通典八十六】

为旧君反服

老疾三谏去者为旧君服齐王肃丧服要记 贺循丧服要记【并通典九十】

【注】夹羡道

羡车道音义隐【释文十一】

杜蒉

杜同都切刘昌宗音【影宋本集韵二】

请諡于君

君卫灵公也卢注

请所以易其名者

无諡则当书名故易其名也同

生事毕而鬼事始已

丧朝夕奠尙生事之虞而立尸卒哭讳新是为以生道事之毕矣复以鬼道始事之也已者辞也一説生事毕从生至死也鬼事始已者从死至卒哭也同

宰夫

于周礼为下大夫小宰之副也大丧小丧掌小官之戒令帅执事而理之大丧君小官属官也戒令即所谓舍故而讳新之属同

执木铎

钤也以木为舌王肃

舍故

故谓五庙毁者同

自寝门至于库门

振木铎从寝门至库门也寝门之内新君所处库门之内庙所在也卢注 百官所在也库门宫外门王肃【并通典一百四】

【异字】使子贡问之【校宋注疏本十四】

王制

大国三卿

鲁已有孟叔季三卿为政而更有臧氏及孔子并为司冦则皆小司冦也崔灵恩【通典三十一】

三公

古周礼説天子无爵三公无官冒号于天何爵之有参职于天子何官之有五经异义【北堂书钞五十】

天子五年一巡守

唐虞五载一巡故周语云尧临民以五义宗【路史后纪注十】

岁二月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封建诸侯各守天子之地故巡行之夏殷五载一巡狩周制十二年一巡狩皆在仲月以至岳下燔柴告天巡狩之年四方诸侯先令岳之下以侯见考其制度以齐同有善恶以黜陟之外传【御览五百三十七】

至于岱宗

宗长也言为羣岳之长五经通义【御览三十九】 东岳所以谓之岱者代谢之义阳春用事除故生新万物更生相代之义义宗【宋本御览十八】

至于南岳

南岳谓之霍霍者防也言阳气用事盛夏之时防养万物故以为称同【宋本御览二十一】

唐虞五载巡狩一岳二十年方徧四岳周则四十八年矣若一出四岳皆徧且阙四时祭享唐虞衡山为南岳周氏霍山为南岳其制吉行五十里若以二月到东岳五月到南岳八月到西岳十一月到北岳路程辽远固不必及此知每至一岳即归斯义为长也同【通典五十四】

赐弓矢

卢矢长三尺三礼圗【北堂书钞百二十五】

然后为学

诸侯为学之法但一堂之上不为五室唯南向为之置立之处一如时王之法贵尚是同崔灵恩【通典五十三】

辟廱

教化天下也礼统【白孔六帖三十七】

頖宫

诸侯不得观四方故东以南半天子之学故曰頖宫五经通义【艺文类聚三十八】

天子七庙

或四庙周舍礼疑义【册府元龟五百九十四】 晋太常贺循云庙以容主为限无拘常数何承天礼论【玉海三十九】

三昭三穆

先王居中以昭穆为左右阮忱礼圗【册府元龟五百八十四】谓通文武若无文武亲不过四卢注【卢观议 魏书一百八之二】

与大祖之庙而七

尊者尊统上卑者尊统下故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其有殊功异德非太祖而不毁不在七庙之数王注【隋书七】

诸侯五庙

诸侯止开南门礼圗【魏书一百八之二】

祭因国之在其地

公侯祭百辟自卿已下不过其族夫鬼神之所及非其族类则绍其国位百辟者百君先有功德于人者今在其位故报之五经异义【初学记十三】

司徒

今尚书夏侯欧阳説天子三公一曰司徒二曰司马三曰司空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凡百二十在天为山川古周礼説天子立三公曰太师太傅太保无官属与王同职故曰坐而论道谓之三公又立三少以为之副曰少师少傅少保是为三孤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是为六卿之属大夫士庶人凡在官者凡万二千石案周公为傅召公为保太公为师无为司徒司空文知师保傅三公官名也五帝三王不同物此周之制也五经异义【北堂书钞五十】

移之郊

天子四郊有学去王都五十里王注【魏书五十五】

【注】不屏于南北

【疏阙文】帝王世纪南北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东西九千三百二里汉地既然古亦应尔【校宋本十九】

幅广狭【夹】

夹音洽郑音【宋本羣经音辨四】

于上庠

米廪虞氏之庠也礼传【路史后纪注十一】

将徙于诸侯

据仕者从大夫家出仕诸侯虞氏

自诸侯来徙家

从诸侯退仕大夫同【并疏十三】

少而无父者谓之孤老而无子者谓之独老而无妻者谓之鳏老而无夫者谓之寡

无妻曰鳏无夫曰寡无子曰独无父曰孤此通言耳四十无妻不为鳏三十无夫不为寡有室无父不为孤壮而无子不为独圣人深意先王制礼忧民之极则以老少年齿为限也外传【卫集説三十六】

月令

因天时制人事天子发号施令祀神受职每月异礼故谓之月令所以顺隂阳奉四时効气物行王政也月令篇名【蔡中郎集三】 周公所作蔡邕月令章句【资暇集上】王注【博物志六】

孟春之月

天之道隂阳各有少太是生四时少阳为春太阳为夏少隂为秋太隂为冬也蔡章句【北堂书钞百五十三】

参中

中星当中而不中日行迟也未当中而中日行疾也章句【注补后汉书三】

甲乙

大挠探五行之情占斗纲所建于星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日谓之枝枝干相配以成六旬同【注补后汉书一】

句芒

五行之官也木正曰句芒者物始生皆勾曲而芒角因用为官名义宗【宋本御览十八】

闻角声无不恻隐而慈者邯郸绰五经折疑【初学记十五】

律中大蔟

凡律皆围九分径三寸月令郑氏笺【山堂考索续集十九】上古圣人始镕金以铸钟以应正月至十二月之声乃截竹为管谓之律声之清浊以律管长短定之蔡章句【北堂书钞百十二】 孟春月则太簇为宫姑洗为商蕤賔为角南吕为徴应钟为羽大吕为变宫夷则为变徴他月仿此同【隋书四十九】 律率也声之管也中应也太簇钟名上古本隂阳别风声审清浊不可以文载口传也故铸金作钟以正十二月之声然后以効升降之气而钟不可用乃截竹为管曰律为清浊之率也正月之律与太簇相中也言出于钟乃置深室葭莩为灰以实其端其月气既至则灰飞管通古以钟律齐其声后人不能则数以正其度度正则音亦正矣 钟以斤两尺寸所容受升之数为法律亦以寸分大小长短为法故也黄钟之管长九寸孔径三分围九分其余皆稍短唯大小围数无增减以度量者可以文载口传与众共知然不如耳决之明也同【宋本御览十六】

东方有木三土五故数八同【南齐书十一】

獭祭鱼

獭毛虫西方白虎之属水居而杀鱼者也同【尔雅翼二十一】

载青旂

有铃曰旂卢注【注补后汉书二十九】

以立春

孟春以立春为节惊蛰为中中必正其月节不必正其月据孟春之惊蛰在十六日以后立春在正月惊蛰在十五日以前立春在往年十二月章句 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分为十二次日月之所躔也地有十二分王侯之国也每次三十二度三十三分之十四日至其初为节至其中为中气自危十度至壁八度谓之豕韦之次立春惊蛰居之卫之分野同【并注补后汉书三】

以迎春于东郊

迎春者礼太皥勾芒之神也于东郊就其位也邑外为郊去邑八里内因木数也周礼建国之神位兆五帝于四郊以青珪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璜礼北方皆有牲币各放其方之色乐奏太簇歌青阳冕执干戚舞云翘育命所以尊收时和也蔡章句【御览五百二十八】 东郊八里郊也卢注【魏书五十五】

宿

日所在蔡章句

月所歴同【并困学纪闻五】

乃以元日

日干也有事于天用日同 元善也郊天阳也故以日卢注【周山文议】 日甲至癸也同【刘蔓议】

乃择元辰

辰支也有事于地用辰蔡章句 辰子至亥也卢注【并南齐书九】 借田隂也故以辰同【册府元龟五百七十七】

躬耕帝籍

天子籍田千亩以供上帝之粢盛借人力以成其功故曰帝籍蔡章句【初学记三】 帝天也籍耕也春秋传曰鄅人籍稻故知籍为耕也卢注

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

天子耕籍一发九推耒周礼二耜为耦一耜之伐广尺深尺伐发也天子及三公坐而论道参五职事故三公以五为数即诸侯当究成天子之职事故以九为数伐皆三者礼以三为文同【并注补后汉书四】

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

丘陵原隰阪险总而曰地蔡章句【北堂书钞百五十七】 色别曰土同【御览三十七】

天气

天有纯阳积刚运转无穷其体运行包地之外天左旋出地上而西入地下而东其绕北极七十度常见不伏同【北堂书钞百四十九】

入学

三王教化之宫总名为学五经通义【叶廷珪海録碎事十九】

习舞

乐容曰舞有俯仰张翕行缀长短之制蔡章句【艺文类聚四十三】 天子省风以作乐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天子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佾列也每佾八人每服冕而执戚同【御览五百七十四】

则水潦为败

太隂新休少阳尚微而行冬令以导水气故水潦至而败生物也同【旧唐书八十九】

大挚

挚折伤同【黄震日抄十六】

首种不入

太隂干时雨雪而霜故伤首种同【通典七十六】 麦以秋种故谓之首种入收也春为沍寒所伤故至夏麦不成同【旧唐书八十九】

古经解钩沈卷十一

卷十二

<经部,五经总义类,古经解钩沉

  钦定四库全书

古经解钩沈卷十二

长洲余萧客撰

礼记二

月令

始雨水

自壁八度至胃一度谓之降娄之次雨水春分居之鲁之分野蔡章句【注补后汉书三】

鸟至至之日以大牢祀于髙禖

髙尊也禖祀也吉事先见之象也盖为人所祈子孙之祀鸟感阳而至其来主为字乳蕃滋故重其至日因以用事契母简狄盖以鸟至日有事髙禖而生契焉故诗曰天命鸟降而生商同 鸟至时阴阳中万物生故于是以三牲请子于髙禖之神居明显之处故谓之髙因其求子故谓之禖以为古者有媒氏之官因以为神卢注【并注补后汉书四】髙禖先王子孙之祀也五经要义【事物纪原二】

后妃帅九嫔御

后妃将嫔御皆防于髙禖以祈孕姓蔡章句

乃礼天子所御

天子所御谓后妃已下至御妾孕姓有萌芽者也同

带以弓韣

韣弓衣同

授以弓矢于髙禖之前

饮以醴酒带以弓矢于髙禖之前弓矢者男子之事也同【并初学记十】

日夜分

昼有五十刻夜有五十刻马融注【校宋疏二十三】

毋竭川泽

众流注海曰川蔡章句【广韵二】

习乐

乐声曰歌同【萟文类聚四十三】

律中姑洗

以姑洗为角南吕为羽则微浊也同【注补后汉书一】

桐始华

木之后华者也同【埤雅十四】

虹始见

虹防蝀也隂阳交接之气着于形色者也雄曰虹防曰蜺蜺常依隂云而昼见于日冲无云不见大隂亦不见率以日西见于东方故诗云防蝀在于东蜺常在于旁四时长有之唯雄虹见藏有月同【萟文类聚二】夫隂阳不和婚姻失序即生此气同【初学记二】

乃荐鞠衣

祭在明堂王权 贺玚【校宋疏二十二】

乃告舟备具

备谓楫櫂绵绳维引之具蔡章句【御览七百六十八】

天子始乘舟荐鲔于寝庙

阳气和暖鲔鱼时至将取以荐寝庙故因是乘舟禊于名川也论语暮春浴乎沂洎上及下古有此礼今三月上已祓于水滨盖出此也同【宋书十五】

掩飞禽曰罼同【御览八百三十二】

鸣鸠拂其羽

鹘鸠也鸠先是时鸣故称鸣鸠拂犹搏也阳气所感故搏羽同

戴胜降于桑

以动民事也同【并埤雅九】

审五库之量

审者审所用多少也 一曰车库二曰兵库三曰祭器库四曰乐库五曰宴器库蔡章句【初学记二十四】

去毛曰革犀兕水牛之属以为甲楯鼔鞞蔡章句【宋木御览三百五十七】

乃合累牛

累力追切郑音【宋本羣经音辨五】

季春

自胃一度至毕六度谓之大梁之次清明谷雨居之赵之分野蔡章句【注补后汉书三】

则天多沈隂

隂者密云也沉者云之重也蔡章句【宋本文选注三十九】

孟夏之月

夏谓南者南任也义宗

祝融

火正曰祝融者祝甚也融明也言夏时物气甚明也同【并宋本御览二十一】

闻征声无不善养而好施者也五经通义【初学记十五】

南方有火二土五故数七蔡章句【南齐书十一】

苦菜秀

苦荬菜同【呉澄月令七十二集解】 不荣而实谓之秀同 【御览九百九十七】

天子居明堂左个

明堂者所以明天气统万物明堂上通于天象日辰故下十二宫象日辰也水环四周言王者动作法天地德广及四海方此水也月令记【蔡中郎集三】 或以为明堂者文王庙礼论【萟文类聚三十八】

以立夏

自毕六度至井十度立夏小满居之晋之分野蔡章句【注补后汉书三】 四月立夏为节夏大也至此之时物已长大故以为名小满为中者物之生长小得并满义宗【宋本御览二十三】

以迎夏于南郊

迎夏者礼炎帝祝融神也于南郊七里因火数也圭用赤牲币各仿其色乐奏中宫歌朱明其他皆如孟春也蔡章句【御览五音二十八】 南郊七里郊也卢注【魏书五十五】

命太尉

太尉卿官蔡章句【御览二百七】

麦秋至

百谷各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同【宋本御览二十一 祝穆事文类聚前集九 陈元靓岁时广记二】

断薄刑

立秋乃施鞭扑马融注【北堂书钞四十五】

则蝗虫

螽类乳于土中深埋其卵江东谓之蚱蜢善害田穉蔡章句【埤雅十】 蝗音横范宣音【经典释文三十】

日在东井

日在牵牛则寒在东井则暑牵牛宿外逺人故寒东井宿内近人故温五经通义【北堂书钞百五十六】 牵牛外宿东井内宿同【御览二十四】

小暑至

自柳三度至张十二度谓之鹑火之次小暑大暑居之周之分野蔡章句【注补后汉书三】 六月小暑为节者此以相形为名形大暑故谓之小暑六月之初暑气未极故以小为名大暑为中者自十一月一阳爻生从地而出至此之时方始上彻阳气并出地上大暑既极故大暑为中义宗【宋本御览二十一】

螳蜋生

虫名食蝉杀虫蔡章句【御览九百四十六】

鵙始鸣

鵙伯劳伯劳赵应时而鸣为隂也同【御览九百二十三】

均琴

凡之缓急为清浊琴其则清慢则浊同【文选注十八】 琴第一为宫次为商次为角征次为羽次为少宫次为少商三礼图【初学记十六】

形长尺围寸有孔无底蔡章句【宋书十九】 其器今亡同【通典百四十四】

编竹有底同【宋书十九】 长则浊短则清以蜜腊实其底而増减之则和管而成音定无所复调当与琴瑟相参同【萟文类聚四十四】 以蜜腊实其底同【事文类聚续集二十三】大者二十三管小者十六管同

箎竹也六孔有距横吹之同【并通典百四十四】

羞以含桃

【注异句】含桃樱汝桃也【校宋注疏本注二十三】

闗在境所以察出御入同【萟文类聚六】

日长至

自井十度至柳三度谓之鹑首之次芒种夏至居之秦之分野同 夏至之为极有三意焉昼漏极长去极极近晷景极短同【并注补后汉书三】 五月芒种为节者言时可以种有芒之谷夏至为中者至有三义一以明阳气之至极二以助隂气之始至三以明日之北至故谓之至义宗【宋本御览二十三】

可以处台榭

所以制灵台何以尊天重民备灾御害豫防未然也夫王者尝承顺天地御节隂阳也夏所以为清台何明明相承太平相续故为清台殷为神台周为灵台何质者具天而王夫者称神文者具地而王地者称灵是其尚也礼统【御览五百三十四】

则雹冻伤谷

雨凝曰雹同【北堂书钞百五十二】

以祠宗庙社稷之灵

稷秋夏乃熟歴四时备隂阳谷之贵者章句【注补后汉书九】

蟋蟀居壁

蟋蟀虫名螽斯莎鸡之类世谓之蜻蛚同【萟文类聚九十七】

中央土

中郊五里之郊也卢注 五里因土数王注【并北史四十二】

闻宫声无不温雅而和之五经通义【初学记十五】

中霤

复穴皆开其上取明故雨霤之是以因名中室为中霤也庾蔚【公羊疏二十七】

庚辛

庚更也辛新也言物皆改更而新也义宗【宋本御览二十四】

闻商声无不断割而亡事也五经折疑【初学记十四】

西方有金四土五故数九蔡章句【南齐书十一】

白露降

露者隂液也同【北堂书钞百五十二】

寒蝉鸣

鸣则天凉同【埤雅十一】

以立秋

自张十二度至轸六度谓之鹑尾之次立秋处暑居之楚之分野同【注补后汉书三】 七月立秋秋之言揫缩之意隂意出地始杀万物故以秋为节名义宗【宋本御览二十五】

以迎秋于西郊

西郊九里郊卢注【北史四十二】 迎秋者礼少皥蓐收之神于西郊九里因金数也圭用白琥牲币各仿其色乐奏夷则歌白藏其他如孟夏之礼蔡章句【御览五百二十八】

盲风至

秦人谓蓼风为盲风同【初学记三】 秦人谓之蓼花风同【陈元靓歳时广记三】

养衰老

五更当为五叟叟长老之称也其字似更书有转误嫂字女傍叟今皆以为更矣同【御览五百三十五】 三老国老也五更庶老也同【通典六十七】

冠带有常

冠首饰也同【宋本文选注四】

日夜分

自轸六度至亢八度谓之寿星之次白露秋分居之郑之分野同【注补后汉书三】

爵入大水

凡鸟生于水同【御览九百十四】

鞠有黄花

鞠草名也有者非所有也黄华者土气之所成也季秋草木皆成非荣华之时也故言菊有明他无有也同【尔雅翼三】

于神仓

谷藏曰仓米藏曰廪同【宋本文选注七】

霜始降

自亢八度至尾四度谓之大火之次寒露霜降居之宋之分野同【注补后汉书三】 九月寒露为节者九月之时露气转冷故谓之寒露节霜降为中露变为霜故以霜降为中义宗【宋本御览二十四】

习吹

习吹笙所以通气也管箫竽笙皆以吹鸣者也蔡章句【乐书百二十三】

大飨帝

九月大飨帝于明堂之中孝经云宗祀文王于明堂是也义宗【宋本御览二十四】

以习五戎

寄戎事之教于田猎武事不可空设必有以诫故寄教于田猎闲肄五兵天子诸侯无事而不田为不敬田不以礼为暴天物周礼司马以旌致民平列阵如战之阵王执路鼓诸侯执贲鼓军将执晋鼔师帅执提旅师执鼙卒长执铙两司马执铎公司马执镯以教坐作进退疾徐疏数之节士卒听声视旗随而前却故曰师之耳目在我旗鼓春教振旅以搜田夏教茇舍以苗田秋教治兵以狝田冬教大阅以狩田春夏示行礼取禽供事而已秋者教时田猎之正其礼盛章句

执弓挟矢以猎

亲执弓以猎所以教兆民载战事也四时闲习以救无辜以伐有罪所以强兵保民安不忘危也同【并注补后汉书五】 猎捷也言以捷取之同【初学记二十三】

天子乃以犬尝稻

十月获稻人君尝其先熟故在季秋九月熟者谓之半夏稻同【初学记二十七】

孟冬之月

冬终也万物于是终也同【初学记三】

壬癸

壬任也癸揆也言万物更任生于黄泉皆有法度也义宗【宋本御览二十六】

介者甲也谓龟蟹之属蔡章句【傅肱蟹谱上】

北方有水一土五故数六同【南齐书十一】

共工之子曰修好逺游舟车所至足迹所达靡不穷览故祀以为祖神礼传【残本风俗通下】

以立冬

自尾四度至斗六度谓之析木之次燕之分野蔡章句【注补后汉书三】 十月立冬为节者冬终也立冬之时万物终成为节名小雪为中者气数转寒雨变成雪故以小雪为节义宗【宋本御览二十八】

以迎冬于北郊

北郊六里郊也卢注【北史四十二】 迎冬者礼颛顼防之神也于北郊六里水数圭用牲币各仿其色乐奏应钟歌英其他如立秋礼蔡章句【御览五百二十八】

命太史衅龟防

大卜官各以牲祠龟防涂以牲血谓之衅同【宋本御览七百二十六】

无有不敛

十月农人事毕五谷既登家家储蓄乃顺时令崔实注【白孔六帖三】

修键门

键闗牡也所以止扉或谓之剡移蔡章句【顔氏家训下 黄朝英缃素杂记三】

于天宗

天宗六宗之神卢注【注补后汉书八】

腊先祖五祀

周木德汉火德各以其五行之王日为祖其休废日为腊也火王午木王卯水王子金王酉而腊各用其弃日如魏土行土衰于辰故魏腊用辰晋金行金衰于丑故晋腊用丑五运相承莫不皆然外传【缃素杂记五】

角力

如汉家乘之引阈蹋踘之类卢注【注补后汉书五】

饬死事

死逃亡皇疏【黄震日抄十六】

日短至

自斗六度至须女二度谓之星纪之次大雪冬至居之越之分野蔡章句【注补后汉书三】 冬至之为极有三意焉昼漏极短去极极逺晷景极长极者至而还之辞也同【注补后汉书三】 十一月大雪为节者形于小雪为大雪时雪转甚故以大雪名节冬至中者亦有三义一者隂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南至义宗【宋本御览二十八】

芸始生荔挺出

荔似挺蔡章句【顔氏家训下】 荔马薤同【月令七十二集解】以其俱香草故应阳气而出皇疏【呉仁杰离骚草木疏四】

氛雾防防

雾从地汁五经通义【北堂书钞百五十一】

雉雊

雷在地中雉性精刚故独知之应而鸣也蔡章句【蔡卞毛诗名物解七】

大难

所以逐衰而迎新卢注 日行北方之宿北方太隂恐为所折故命有司大傩所以扶阳抑隂也章句【并注补后汉书五】 方相氏之官歳有三时率领羣驱索厉疾之气于宫室之中亦攘送之义也天以一气化万物及常各行其德除气留滞则伤后时谓之不和而疾疫兴焉大傩者贵贱至于邑至皆得骏疾命国傩者但于国城中行之耳外传【御览五百三十】

月穷于纪

纪还复故厯章句【注补后汉书二】

星回于天

天官五兽中有大角轩辕麒麟之位蔡章句【初学记二十九】天官五兽之于五事也左有苍龙大辰之貎右有

白虎大梁之文前有朱雀鹑火之体后有武龟蛇之质同【宋本御览六】

出土牛

是月之防建丑丑为牛寒将极故出其物类形象以示送达之且以升阳也同【通典七十八】

季冬

自须女二度至危十度谓之枵之次小寒大寒居之齐之分野同【注补后汉书三 通鉴音注五十九】 十二月小寒为节者亦形于大寒故谓之小言时寒气犹未是极也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故谓之大义宗【宋本御览二十六】

曽子问

祝声三

祝之又翻徐音【释文十二】

而祭于祢

本父当成之不能成故已冠而祭之若成之矣卢注

而后飨冠者

饮宾也同 兄弟饮冠者身王注【并通典五十六】

天子巡守

天下广大四方隠僻南面之君多行威福恐其不奉天子之制度故有巡守亦忧民之至也外传【卫湜集说二十八】

以迁庙主行

唯载新迁一室之主皇疏【册府元龟五百九十二】 或曰卿大夫士有主不答曰按公羊説卿大夫非有土之君不祫享昭穆故无主大夫束帛依神士结茅为主五经异义 少牢馈食大夫祭礼也束帛依神特牲馈食士祭礼也结茅为丛驳五经异义【并通典四十八】

与祫祭于祖

禘祫谓之殷祭祫大而禘小春秋之经有禘而无祫毁庙无时祭但五年有二殷祭耳神主入庙先为一禘明年春禘而又祫外传【御览五百二十八】

与其兵

东方用防南方用矛西方用弩北方用楯中央用鼔隠义【校宋疏三十六】

称天以诔之

大臣吉服之南郊告天还素服称天而諡之五经通义【通典一百四】

宗子为殇而死庶子弗为后也

殇无为人父之道宗族无子但主其丧不为后也卢注【通典七十三】

遂舆机而往

【疏阙文】舆犹抗也机者以木为之状如牀无脚及輄箦也先用一绳直于中央系着两头之杩又别取一绳系一边材横钩中央直绳报还钩绳往还取吊两边悉然而后以尸置于绳上抗举以往园中临敛时当堲周之上先缩除直绳则两边交钩之绳悉各离解而尸从机中央零落入于堲周中故曰舆机而往也

涂迩故也

【疏阙文】涂路也迩近也若成人墓逺则以棺衣棺于宫中此下殇葬于园是路去家甚近故先用机举近往园中而后棺敛故曰涂迩故也

【注】土周堲周也

【疏阙文】案檀弓云夏后氏之堲周葬中殇故知土周是堲周也

周人以夏后氏之堲周葬下殇于园中

【疏阙文】檀弓云中殇下殇此直云葬下殇土周葬于园者以经云下殇故指下殇为言檀弓所言据士及庶人也若诸侯长中殇适者车三乘下殇车一乘既有遣车即不得堲周舆机而葬也诸侯庶长殇中殇车一乘则宗子亦不用堲周舆机而葬其下殇则舆机其大夫之适长殇中殇遣车一乘亦不舆机下殇无遣则舆机也然则王之适庶长中下殇皆有遣车并不舆机士及庶人适庶皆无遣车则中下殇并皆舆机故熊氏云若无遣车中从下殇其长殇既无遣车年又长大不可与下殇同盖棺敛于宫中载棺而往之墓从成人也【并校宋本二十七】

今墓逺则其葬也如之何

问下殇葬墓有旐否徐邈荅曰旐以题柩耳无不有旐礼论【御览五百 疏阙五十二  文】今谓曽子见时世礼变皆棺敛下殇于宫中而葬之于墓与成人同隆今既逺不复用舆机于尸为当用人抗与棺而往墓为当用车载棺而往墓耶问其葬仪故云如之何

昔者史佚有子而死下殇也

【疏阙文】此记失礼所由之人史佚周初良史武王周公成王时臣也有子下殇而死

墓逺

【疏阙文】史佚欲不葬于园而载尸往墓及棺而葬之其墓稍逺犹豫未定

【注】成王时贤史也

【疏阙文】史佚文王武王时臣故国语称访于辛尹尚书称逸祝册是也但下殇之丧非成人之要故史佚犹有不知

何以不棺敛于宫中

【疏阙文】见史佚欲依下殇礼而不棺敛于宫中而欲车载往墓犹豫未定故劝之令棺敛于宫中如成人也

吾敢乎哉

【疏阙文】言吾虽欲如此犹不敢恐达礼者所讥

【注】畏知礼也

【疏阙文】是畏周公也不欲直指

召公言于周公

【疏阙文】言犹问也史佚既畏周公故召公为谘问于周公述其事状以决之者

岂不可

【疏阙文】周公闻召公之问故荅云岂岂者怪拒之辞先怪拒之又云不可不可是不许之辞

史佚行之

【疏阙文】召公述周公曰岂不可之辞以语史佚不达其指犹言周公岂不可是许之之辞故行棺敛宫中之礼也

下殇用棺衣棺自史佚始也

【疏阙文】更据失礼所由也然此云棺衣棺于宫中自史佚为始明昔非唯于宫中不棺亦不衣也而不言于宫中者畧从可知也【并校宋本二十七】

古经解钩沈卷十二

卷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古经解钩沈卷十三

长洲余萧客撰

礼记三

文王世子

凡学世子

凡诸侯之子入学之法亦以十年而出就外傅学书计入学之时祭先圣先师释奠之法如王子之事崔灵恩【通典五十三】

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籥

四事之中有文有武故得分之义宗【宋本御览十八】

则以其丧服之精麤

丧服以麤为精故郑注杂记云臣为君三升半微细焉则属于麤是知斩为精齐为麤皇疏【校宋疏二十八】

公族其有死罪则磬于甸人

公族诸侯同族也磬丽系也郊外曰甸去天子城百里内也不与国人同虑兄弟故系于甸人卢注

为之变如其伦之丧

变饮食终其月如其等之丧也同【并通典一百一】

遂设三老五更

选三公老者为三老卿大夫之中老者为五更亦参五之也卢注 汉初或云三老荅天子拜遭王莽之乱法度残缺汉中兴定仪礼羣臣欲令三老荅拜城门校尉董钧驳曰养三老所以教事父之道也若荅拜是使天子荅子拜也诏从钧仪谯周论之曰礼尸服上服犹以非亲之故荅子拜士见异国君亦荅拜是皆不得视犹子也谯周五经然否论【并注补后汉书四】

【注】州里于邑

音冀皇侃音【释文十二】

礼运

典于蜡宾

三代名腊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总谓之腊五经要义【世説注上之上】

我欲观夏道

【疏脱字】观此夏礼堪成与否

【注】征成也

【疏脱字】征验之义故为成

及其死也升屋而号

【疏阙文】前文云燔黍捭豚谓中古之时次云及其死也似还论中古之死但中古神农未有宫室上栋下宇及在五帝以来此及其死也而云升屋则非神农时也故熊氏云及其死也以为五帝时或为三王时皇氏以为及其死也还论中古时

未有宫室

【疏阙文】既云未有宫室则总是五帝之前

则居营窟

【疏阙文】营累其土而为窟地髙则穴于地地下则窟于地上谓于地上累土而为窟

则居橧巢

【疏脱字】谓橧聚其薪以为巢

未有火化

【疏阙文】则唯为伏牺之前以上文中古神农有火故也

茹其毛

【疏阙文】虽食鸟兽之肉若不能饱者则茹食其毛以助饱也若汉时苏武以雪杂羊毛而食之是其类也【并校宋本三十】

衣其羽皮

太古之时未有布帛食兽肉而衣其皮先知蔽前而未知蔽后五经要义【北堂书钞百二十八】

然后修火之利

【疏阙文】谓神农也火利言修者火利先有用之简少至神农更修益使多故云修知者以世本云燧人出火案六萟论云燧人在伏牺之前凡六纪九十一代广雅云一纪二十六万七千年六纪计百六十万二千年也【校宋本三十】

隂阳之交

圣人之生必资于隂阳隂阳之理即圣人所尽但尽隂阳之理而照之本自见此谓不求于自知而理尽自然知者五经钩沈【初学记十七】

还相为宫也

十二月三管流转用事卢注【隋书十九】 五管同【册府元五百六十八】

  神之象上圆法天下方法地背上有盘法丘山文交错以成列宿五光昭若锦文运转应四时长尺二寸明吉凶不言而信礼统【初学记三十】

分而为天地

天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祖也同【经典释文二十七】 万物之所自同【宋本御览一】

皆在郊棷

棷祖外切徐音【影宋本集韵七】

礼器

天子之席五重

天子祫席五重此文是也禘则宜四重也时祭三重司几筵职是也受神酢席亦然祭天则蒲越稾鞂郊特牲云是也自天地以外日月山川五祀则鬼神之祭单席是也熊疏【礼书四十七】

天子冕朱緑藻十有二旒

冕制奈何礼器曰冕冠长六寸广八寸员前冕缁布在上五采组十二冕夏殷之冕如周制矣其旒色异夏冕黑白赤组旒殷冕黒黄青组旒五经义【御览六百八十六】

夫奥者老妇之祭也

颛顼有子曰黎为祝融火正也祀以为灶神五经异义【宗懔荆楚歳时记】

故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其致一也

【疏阙文】故经礼三百曲礼三千者既设礼大小随于万体不可不备故周公制礼遂有三千三百之多也其致一也者致至也一诚也虽三千三百之多而行之者皆须至诚故云一也若损大益小揜显之微皆其至诚也

未有入室而不由户者

【疏阙文】室犹礼也户犹诚也入室必由户行礼必由诚故云未有入室而不由户行礼不由诚者言皆由诚也

有所竭情尽慎致其敬而诚若

【疏阙文】此经覆明上以少小下素为贵之义有所竭情尽慎致其敬而诚若者谓所以少小下素为贵者当求诸于内有所求竭已情尽其戒慎致其恭敬而行至诚和顺

有美而文而诚若

【疏阙文】此一经明多大髙文为贵之义有美而文者谓有威仪之美而文章显著 言内行诚顺则以少小下素求诸内也外行诚顺则以多大髙文章之外也【并校宋疏三十二】

周旅酬六尸

毁庙无尸但有主也王注【校宋疏三十三】

必先有事于配林

配林小山林麓配泰山者也谓诸侯不郊天泰山巡省所考五岳之宗故有事将祀之先即其渐天子则否矣泰山庙在博县卢注【注补后汉书七】

因名山升中于天

封泰山告太平升中和之气于天也同【注补后汉书五】 自周以前封者皆封土为坛至秦皇汉武皆用石捡崔灵恩【通典五十四】

郊特牲

存二代之后

二王之后不考功有诛无絶五经通义【注补后汉书二十八】

孔子朝服立于阼

大夫朝服以祭故用祭服以依神庾疏【校宋疏三十五】

社祭土

今人谓社神为公社位上公非地祗也五经异义【北堂书钞八十七】 五行之主能吐生百谷者也王注【注补后汉书九】

荅隂之义也

隂气北向故君南向以荅之同【南齐书九】

以达天地之气也

谓无屋卢注

家主中霤

诸主祭以土地为本也中霤其神后土即勾龙也既祀于社又祀中霤同【并注补后汉书九】

迎长日之至也

夏正在冬至后卢注【南齐书九】

郊之用辛也

辛之为言自新洁也同【南齐书九】 王者所以祭天何王者父事天母事地故以子道也祭日以丁与辛何丁者反覆丁宁也辛者自克辛也五经通义【萟文类聚三十八】

天子大蜡八

蜡祭用少牢行一献之礼崔灵恩【通典四十四】

飨农

先农立坛于田所祠之其制度如社之坛五经要义【通典四十六】

醆酒涗于清汁献涗于醆酒

五齐三酒皆供祭祀之用五齐尊而三酒卑所以名齐者酒人和合分剂之名也一曰泛齐二曰醴齐三曰盎齐一名醆酒四曰醍齐五曰陈齐一名澄酒三酒者列于堂下臣下相酌酬酢之用一曰事酒一名醳酒酌饮有事二曰昔酒三曰清酒外传【御览八百四十三】

内则

縏袠

袠刺也刺袠而为縏囊故云縏袠熊疏【礼书二十二】

堥土釜也今以木为器象土釜之形隠义【校宋疏三十七】

共王及后与世子食后所进之六饮水居其上其次曰浆三曰醴四曰凉五曰醴六曰酏外传【御览八百六十一】

芝栭

芝木芝也卢注【校宋疏三十七尔雅翼十】 芝水芝也同【疏二十七】芝木也同【离骚草木疏一】 无华而实者名栭皆芝属王

注 无华叶而生者曰芝栭庾疏 芝木椹栭软枣贺疏【并校宋疏三十七】

若将

【注误字】将当为防防牝羊也【校宋注疏本注三十八】

【注】饵筋腱也

腱筋之大者礼记隠【影宋本释文十二】隠义【释文十二】

玉藻

而朝日

朝日以立春之日卢注【南齐书九】

皮弁

皮弁冠前后玉饰五经通义【御览六百八十六】

端以祭

端当为冕冕祭服之下也其祭先君亦裨冕矣孙注【卢辩大戴礼注十】

史进象笏

笏者臣见于君以书思对命五经要义【北堂书钞百二十八】笏所以记事防忽忘同

天子搢珽

天子笏曰珽珽直无所屈也五经异义【并隋书十二】五经要义【御览六百九十二】

冠朱组缨

诸侯朝服之冠士之端之冠诸侯之冠弁此三冠与周天子委皃形制相同张镒三礼图【聂崇义图三】

唯君有黼裘以誓省

诸侯黼裘以誓田杂羔狐为黼文也五经要义【初学记二十六】

大裘

大裘不覆反本以质也同【御览六百九十四】

君衣狐白裘

天子狐白诸侯狐黄大夫狐苍士羔皇疏【校宋疏四十】

羔裘

凡六冕之裘皆黒羔裘也故司服云祭昊天大裘而冕以下冕皆不云裘是皆用羔裘也刘氏【校宋疏四十】

大夫以鱼须文竹

以鱼须及文竹为笏卢注【校宋疏四十】 文眉贫切刘音【影宋本集韵一】 用文竹及鱼班也崔疏【影宋本释文十二】 及鱼须同【注疏本音义】 及鱼颁同【钱希白南部新书辛】 以鱼须饰文竹之边隠义【影宋本释文十二】 以鱼颁同【南部新书辛】

其中博三寸

博二寸礼图【隋书十二】

舜之所制裳前之蔽也五经要义【北堂书钞百二十八】

肩革带

有章印则于革帯佩之阮图【通鉴音注百七十四】

于大夫所有公讳无私讳

但为公家讳不得为私家讳也卢注【通典一百四】 谓士与大夫言有音字同巳祖祢名字皆不得讳辟敬大夫故不重敬庾氏【校宋疏四十】

庙中不讳

不讳新君厌于祖祢也卢注

教学临文不讳

教诗书典籍教训也临文谓礼文也诗书执礼皆雅言故不讳礼执文行事故言文也同【并通典一百四】

有冲牙

冲居中央牙是两边之璜皇疏【礼书十九】

立容德

德音置徐音【释文十二】 盖如有所置物于前也同【影宋本集韵七】

明堂位

朝诸侯于明堂之位

明堂即太庙也天子太庙上可以望气故谓之灵台中可以序昭穆故谓之太庙圆之以水似璧故谓之辟廱古法皆同一处近世殊异分为三耳卢注【诗疏十六之五】 明堂古者天子布政之宫在国南十里之内七里之外黄帝享百神于明庭是也唐虞为五府夏谓太庙为世室殷人谓路寝为重屋周人谓五府为明堂夏后氏一堂殷人为五室南面三阶五室者象地载五行也五行生于四明故每室四达一室八窻周人有圆屋九月大享五帝于明堂心为天子明堂或以明独以一室外传【御览五百三十三】

脯鬼侯

邺西有九侯城盖鬼侯国是司马彪注【寰宇记五十六】 九与鬼声相近庾氏【校宋疏四十一】

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

王者乐有先后各尚其德也以文得之衣绣衣持羽毛而舞五经通义【北堂书钞一百七】 以武得之先武乐持朱干玉戚而舞同【萟文类聚四十一】 朱干玉戚所以增威武也戚斧干楯也玉取其德干取其仁明当尚德行仁以断斩也同【通典百四十五】

牺象

犠尊饰以牛象尊饰以象于尊腹之上画为牛象之形阮图【礼书九十五】

叔之离磬

无句叔之别名皇疏【礼书百二十】

丧服小记

斩衰

凡言斩衰者以六寸之布广四寸为衰帖于心前剪而不缉也外传

齐衰

齐之言齐也同【并御览五百四十七】

男子免而妇人髽

男子妇人皆吉屦无絇其服皆白布深衣郑丧服变除注【校宋疏四十二】

祖父卒

父死未殡而祖父死服祖以周既殡而祖父死三年此谓嫡子为父后者也父未殡服祖以周者父尸尚在人子之义未可以代重也贺循丧服要记【通典九十七】

庶子不为长子斩不继祖典祢故也

此但别庶子而下言不继祖者谓庶子身不继祢故其长子为不继祖合而言之也谯周五经然否论刘智丧服释疑 庶子父虽没犹不为长子三年以已不继祖也贺循丧服要记【并通典八十八】 言不继祖与祢欲明死者之父不继祖与祢非据死者之身庾氏【校宋疏四十二】

妾从女君而出则不为女君之子服

谓俱有过而出女君为其子服嫌妾当从服故言不也卢注 非属从故不服王注【并通典八十七】

再期之丧

三年周丧歳数没闰射慈丧服变除图

九月七月之丧

九月以下数闰同【并通典一百】

三年而后葬者必再祭

谓逢变三年后乃葬者虞祔后必行小祥大祥祭也卢注

不同时而除丧

不同者异月也谓葬后一月练后一月大祥也除重服宜有渐间一月若异时矣故言不同时者但不同月耳王注【并通典一百三】

生不及祖父母诸父昆弟而父税丧已则否

谓父客他所子生服竟乃归父追服子生所不见恩浅不追服也卢注 谓父与祖离隔子生之时祖父母已死故曰生不及祖父母若至长大父税服已则不服也诸父伯叔也昆弟诸父之昆弟也王注【并通典九十八】

降而在缌小功者则税之

凡屈不得服者皆有心丧之礼小功以下不税服乃无心丧耳刘智丧服释疑【通典八十一】

妾为君之长子与女君同

与女君丧长子俱三年卢注【通典八十九】

夫为人后者其妻为舅姑大功

从夫而服不论识前舅姑与否熊疏【疏三十三】

男子冠而不为殇妇人笄而不为殇

女年十五笄卢注【通典九十一】 男子防娶必冠女子防嫁必笄礼之则从成人不为殇谯周丧服图【御览五百四十】

唯主丧者不除

或问萧太傅久而不葬唯主丧者不除今则或十年葬主丧者除不荅曰所谓主丧者独谓子耳虽过期不葬子义不可以除石渠礼论【通典一百三】 其下子孙皆不除也以主丧为正耳余亲者以麻各终其月数除矣卢注【校宋疏四十三】

其余以麻终月数者除丧则已

萧太傅云以麻终月数者以其未葬除无文节故不变其服为稍轻也已除丧服未葬者皆至葬反服庶人为国君亦如之宣帝制曰防葬服丧衣是也石渠礼议【通典一百三】

诸侯吊必皮弁锡衰

夫王吊三公及三孤弁绖锡衰吊六卿弁绖锡衰吊大夫弁绖疑衰吊士弁绖缌衰吊畿内诸侯弁绖缌衰谢兹丧服图【御览五百六十一】

大传

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

夏正郊天者王者各祭所出帝于南郊即大传所谓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是也义宗【旧唐书二十一】

殊徽号

徽章也号所以书之于绥若夏则书其号为夏也卢注 徽谓旌旗斿也王注【并通典五十五】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

天子之子称王子王子封诸侯若鲁卫是也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还自仕食采于其国为卿大夫若鲁公子季友者是也则子孙自立此公子之庙谓之别子为祖则嫡嫡相承作大宗百代不絶薛综述郑氏礼五宗图

继祢者为小宗

大宗之庶子则皆为小宗小宗有四五代而迁已身庶也宗祢宗已父庶也宗祖宗已祖庶也宗曽祖宗已曽祖庶也宗髙祖宗已髙祖庶也则迁而唯宗大宗耳同

有小宗而无大宗者

谓君无嫡弟以庶弟为小宗王注 谓君之诸弟同庶者君命庶长为众庶之宗则名小宗则服大功九月者是也范宣礼论难 母妻则无服女公子服宗亦与男同谢徽丧服要记注

有大宗而无小宗者

谓大宗一子无小宗王注 谓君有同母弟命以为宗则羣庶昆弟宗之则名大宗服齐衰九月者是也礼论难 母弟虽贵诸弟亦不敢服既为宗主则齐衰九月其母则小君也其妻齐衰三月如大宗也以母弟之贵故也谢徽丧服要记注

有无宗

谓君一身也王注 谓公子唯已而已则上不敢宗君下无昆弟宗已者是也礼论难

亦莫之宗者

谓君有一弟为宗无宗之者也王注

为其士大夫之庶者宗其士大夫之适者公子之宗道也

其士大夫之嫡者此为诸侯别子之后也或母弟之子孙或庶弟之子孙位为大夫者各祖别子为始祖各宗其嫡为大宗嫌庶子小宗之后犹不得为嫡故通称嫡以明后代皆应同正也曹述初集解【并通典七十三】

少仪

【注】不斥人

不斥主人南公【疏三十五】

不翣也

翣扇也卢注【释文十二】 虽热不敢摇扇也同

则拥矢

尊者委四矢于地一一取以投卑者不敢委于地悉执之也隠义

加夫襓

依广雅夫襓木剑衣谓以木为剑衣者若今刀防熊疏【并校宋疏四十五】

兎为宛脾

宛于月翻郑音【宋本羣经音辨三】

学记

足以謏闻

謏所六切徐音【影宋本集韵九】

其必由学乎

学者觉也人生也皆禀五常之正性故圣人脩道以教之使其发学不失其性也外传【御览五百三十三】

家有塾

三王教化之宫总名为学夏为学校校之言教也殷为庠周为序周家人兼用之故乡为庠里为序家为塾五经通义【御览五百三十五】

大学始教

天子诸侯皆有大学小学大学在西有虞氏之学曰庠亦谓之米廪夏曰序殷曰瞽宗周曰辟雍外传【御览五百三十三】

强而弗抑

强其良翻沈重音【释文十三】

【注】师尚父西面

王在宾位师尚父主位故西面王庭之位若寻常师徒之教则师东面弟子西面与此异也皇疏【校宋疏四十五】

乐记

物使之然也

物事也谓哀乐喜怒和敬之事感人而动见于声王注【史记注二十四】

噍以杀

噍音樵徐音【影宋本集韵三】

宫为君

居中总四方王注

商为臣

秋义断同

角为民

春物并生各以区别民之象也同

征为事

夏物盛故事多同【并史记注二十四】

羽为物

冬物聚故为物同【史记索隠八】

清庙之瑟

于清庙中所鼓之瑟王注【史记注二十四】

【注】画疏之使声迟也

瑟两头有孔画疏之疏通也使两头孔相连而通孔小则声急孔大则声迟故云使声迟也熊疏

而俎腥鱼

其牛羊之俎至荐熟之时皆烹之而熟荐腥鱼则始末不烹故云而俎腥鱼也同【并校宋疏四十七】

有遗音者矣

未尽音之极王注

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

事至以智知之然后情之好恶见同

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

内无定节智为物所诱于外情从之动而失其天性同

人为之节

以人为之节言得其中也同【并史记注二十四】 人为犹为人也言为人作法节也庾疏【校宋疏四十七】

则流

流遁不能自还王注

则离

离析而不亲同【并史记注二十四】

大乐与天地同和

乐贵和而上质五经通义【北堂书钞一百五】

故事与时并

有其时然后得立其事王注

名与功偕

有功然后得受其名同

论伦无患

言能合道论中伦理而无患也同

则此所与民同也

自天子至民人皆贵礼之和乐之和以事鬼神先祖也同【并史记注二十四】

功成作乐

所以禁奢侈涤邪志通中和也 乐者所以象德表功因事之宜五经通义【初学记十五】

不相沿乐

五帝三皇乐所以不同何乐以象德有优劣故不同同【北堂书钞一百五】

居鬼

品处人鬼之志孙注

天地官矣

各得其位也王注

乐着大始

着明也明大始谓法天也同

而礼居成物

成物谓地也居亦谓法也同【并史记注二十四】

古经解钩沈卷十三

卷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古经解钩沈卷十四

长洲余萧客撰

礼记四

乐记【下】

以歌南风

南风育养民之诗也王注

其舞行缀逺

逺以象民行之劳同

其舞行缀短

近以象民行之逸同【并史记注二十四】

大章

按五行钩命决云伏羲乐为立基神农乐为下谋祝融乐为祝续熊疏【校宋疏四十八】 章明也民乐尧德大明故名乐曰大明皇疏【通鉴音注四十七】

咸池备矣

黄帝乐所以为咸池者何咸皆也施也黄帝时道皆施于民五经通义【初学记十五】 包容浸润行化皆然故曰备矣王注【史记注二十四】

受命而王者六乐焉以大一乐天以咸池乐地以肆夏乐人以大夏乐四时以大濩乐五行神明以大武乐六律各象其性分而为之制以乐其先祖五经通义【萟文类聚四十一】

以法治也

作乐所以法其治行也王注

善则行象德矣

君行善即臣下之行皆象君之德同【并史记注二十四】

粗厉猛起奋末广贲之音作

粗厉亢厉猛起发奋末浸疾广贲广大之也王注

劲【经】正

经法也孙注

肉好

古音之洪美王注【并史记注二十四】 言音之洪润同【史记索隠八】

涤滥之音作

涤放荡滥僭差也同

以绳德厚

绳法也法其德厚薄也同

律大小之称

作乐器大小称十二律孙注

广则容奸

其音广大则容奸伪王注

狭则思欲

其狭者使人思利欲也同【并史记注二十四】

从以箫管

箫编竹为之长尺有五寸五经通义【初学记十六】

奋至德之光

天地之道也孙注

动四时之和

四时之化也同

以着万物之理

着犹诚也同【并史记索八】

清明象天广大象地终始象四时周还象风雨

清明广大终始周旋皆乐之节奏容仪发动也王注【史记注二十四】

五色成文而不乱

五色者五行之音谓宫商角征羽之声和合成文不乱也而云五色因五行之色别广以明义也崔氏【校宋疏四十八】

八风从律而不奸

八风者八卦之风八风以时至则隂阳变化之道成万物各以时育生之五经通义【后汉书注六十一】

百度得数而有常

至乐之极能使然耳王注

三歩以见方

舞武乐三步为一节者以见伐道也同

奋疾而不拔

舞虽奋疾而不失节若树木得疾风而不拔同

独乐其志不厌其道

乐能使仁人独乐其志不厌倦其道也同【并史记注二十四】乐音岳庾音【释文十三】

乐乐其所自生

作乐者縁民所乐于已之德若舜之民乐其绍尧也周之民乐其伐纣而作韶武也孙注

而礼反其所自始

制礼者本已所由得民心殷尚质周尚文是也同【并史记注二十四】

不殈

殈音溢范音【释文十三】

则乐之道归焉耳

乐和隂阳故归此也孙注

乐师辨乎声诗

但能别声诗不知其义故北面而王注

治乱以相

整其乱行节之以相孙注【并史记注二十四】 相辅相也王注【释文十三】

讯疾以雅

赴敌迅疾趋之以雅孙注

奸声以滥

奸声淫使人不能自止王注

及优侏儒

俳优短人也同

燕女

燕女欢悦

趋数

音促速而数变也孙注【并史记注二十四】

干主立冬隂阳终始故圣人象天以制柷形法使死者不恨生者不怨乐记圗【御覧五百八十二】

铿以立号

钟声髙故以立号王注

石声磬【硁】

硁声果劲同【并史记注二十四】 钟声为兑石声为干崔氏

丝声哀

丝声为离同【并校宋疏四十九】

竹声滥

滥会诸音王注【史记注二十四】 竹声为震崔氏

鼓鼙之声讙

鼓鞞为坎同【并校宋疏四十九】

夫武之备戒之已乆

班固作汉书髙帝四年作武德之乐又云高帝庙中奏武德文始注云舜之韶舞名秦始皇二十六年改名五行舞注云五行木周舞高帝六年改名文始五行之舞案此知有改乐之法也任预礼论条牒【礼书二十二】

发蹈厉之已蚤

厉疾也备戒已乆至其发作又疾也王注

及时事也

欲令之事各及时同

致右宪左

右膝至地左膝去地也同

声淫及商

声深淫贪商同

非武音也

言武王不获已为天下除残非贪商同

则既闻命矣

闻命谓言是孙注

夫乐者象成者也

象成而为乐王注

总干而山立

总持干盾山立不动同

大公之志也

志在鹰同

武乱皆坐

武乱武之治也皆坐以象安民无事也同

而南

诛纣已而南同

而南国是疆

有南国以为疆界同

而分周公左召公右

分陜东西而治同

复缀以崇

以象尊崇天子同【并史记注二十四】 以象尊崇天地同【初学记十五】

天子夹振之而驷伐

振威武也四伐者伐四方与纣同恶者一击一刺为一伐也同

分夹而进事蚤济也

分部而并进者欲事早成同

建櫜

所以能櫜弓矢而不用者将率之士力也故建以为诸侯谓之建櫜也同

而郊射

郊有学宫可以习礼也同【并史记注二十四】

左射貍首

貍之取物则伏下其头然后必得言射亦必中如貍之取物矣旧解【校宋疏四十九】

则易直子谅之心

易平易直正直子谅爱信也王注

故德煇

德煇明惠也孙注

理发诸外

理言行也同

故礼主其减【谦】

谦自谦损也王注

乐主其盈

盈充气志也同

礼减而进

礼自减损所以修德进业同

乐盈而反

乐充气志而反本也同【并史记注二十四】 反谓曲终还更始也孙注【史记索隠八】

故礼有报

报谓礼尚往来以劝进之同【困学纪闻五】 以进为报王注【史记注二十四】

杂记上

寡君不禄

闻人通汉问云记曰君赴于佗国之君曰不禄夫人曰寡小君不禄大夫士或言卒死皆不能明戴圣对曰君死未曰不禄既葬曰薨又问尸服卒者之上服士曰不禄言卒何也圣又曰夫尸者所以象神也其言卒而不言不禄者通贵贱尸之义也通汉对曰尸象神也故服其服士曰不禄讳辞也孝子讳死曰卒石渠礼议【通典八十三】

布衰

以三升半布为衰长六寸广四寸缀于衣前当胸上后又有负版长一尺六寸广四寸皇疏【校宋疏五十】

不反服

所适尊卑同反服旧君王注【通典九十】

杂记下

祥因其故服

衣黄裳戴德丧服变除【郑注十二】

王父母兄弟世父叔父姑姊妹子与父同讳

王父母之兄弟伯父叔父姑姊妹皆父之所讳也王注

与从祖昆弟同名则讳

同名同从祖昆弟所讳之名也从祖昆弟之父小功之亲也于礼不讳妻名重则讳之同【并通典一百四】

已虽小功既卒哭可以冠

已大功卒哭可以冠孙注【通典五十六】

正月日至可以有事于上帝

正者冬至之日祭昊天上帝于圜丘诸侯不祭天外传【郡覧五百二十七】

丧大记

人之精气曰魂形体谓之魄合隂阳二气而生也形劳则神逝死则难复生也孝子之心不能忍也故升屋而招其魂神也神智无涯也鬼者复于上也气絶而收其神使反复于体也外传【御覧五百四十九】

皆升自东荣

荣音营郑众【宋本羣经音辨三】刘音【影宋本释文十三】

始卒

始吊朝端之服也皮弁绖素弁而加环绖也始死而往朝服者主人未变宾未可以变也贺循丧服要记【御覧五百六十一】

祭法

禘黄帝

禘者祭名禘者帝也事尊明禘故曰禘卢注【旧唐书二十一】禘者谛也同【册府元龟五百九十】

燔柴于泰坛

凡祭天神各有二玉一以礼神一则燔之礼神者讫事却收祀神者与牲俱燎义宗【旧唐书百六十四】

埋少牢于泰昭祭时也

王莽时刘歆孔昭以为易震防等六子之卦为六宗汉武即位依虞书禋于六宗礼用大社至魏明帝时诏令王肃议六宗取家语宰我问六宗孔子所宗者六埋少牢于大昭祭时相近于坎坛祭寒暑王宫祭日夜明祭月幽禜祭星雩禜祭水旱礼论【周礼疏十八】尚书禋于六宗禋有三义禋者烟也洁也精也禋者燔柴升烟于天以气闻达洁取净洁以表无秽之理精者取祭者精懃之意六宗之神先儒所释义各不同义虽不同亦各有通 孔光刘歆谓六宗者乾坤之六子取水火雷风川泽能生万物故禋祀以报谓之六宗马昭难云凡八卦者所以生育万物若祭卦便因祭八卦岂但祭六明非六卦也意谓刘孔之意所以但六者以子不能成父之业故生物之功由于六子合据成功而报故舎乾坤而不祭也 郑云宗者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此谓六宗也王肃难云星则五纬之星合为一位辰则十二月之会次又合为一位名实不相副也司中司命文昌第五第四星而别为两位文昌之星独分为二五纬之星所主各异合而为一于义不安寻郑本意以五星十二次各共成功故各合为一司中司命所司有一不其成功故分为二王肃六宗亦以四时其成嵗功得合为之一宗郑以十二次五星各其成嵗则何以不得各合为一王此难无通义也义宗【山堂考索前集三十五】

祭寒暑也

祭六宗之礼寒暑有往来之期可退则祭禳却之命退应至而不至则祭求之命至故春则送寒而迎暑秋则送暑而迎寒义宗【宋本御覧十八】

祭日也

王者所以因郊祭日月星辰风伯雨师山川何以为皆有功于民故祭之也皆天地之则神从官也縁天地之意亦欲及之故嵗一祭之礼日出于南门外礼月四渎于北门外礼山川丘陵于西门外礼风伯雨师于东门外礼各即其位也以示明之其祭之奈何乎曰祭日者悬祭月者毁祭风者明祭雨者布祭山川者沈各象其貌也五经通义【邮覧五百二十九】

逺庙为祧

将祧而去之故曰祧五经异义【御覧五百二十九】

有二祧

谓文武卢植説文【校宋疏十七】 祧者五世六世之祖王注【宋书五十五】

去祧为坛去坛为墠

皆藏于祖庙五经异义【御覧五百二十九】

享尝乃止

诸侯立五庙又两庙降于天子不月祭也王肃

大夫立三庙

天子之大夫卢注

曰王考庙

大夫无祖考庙唯别子为宗者有祖考庙然有祖考庙者无皇考庙也王肃

官师

中下士也同【并通典四十八】

大社

天子大社王社诸侯国社侯社制度奈何曰社皆有垣无屋树其中以木有木者土主生万物万物莫善于木故树木也五经通义【魏书五十五 北史四十二】五经通议【册府元龟五百八十】 有木者主土生万物五经通义【通志百五十】社者五土之神也稷者百谷之神也天子为天下

之人立社为太社坛方五丈诸侯为境内之民立社曰国社地之势有礼生物各随所宜九州之人各居其土食有利者各报祭之籍田之后则告五谷五谷既登又报功也国以民为大人以食为大故建国君民先命立社也地广谷多不可徧祭故于国城之内立坛祭之貌之也日用甲尊之也惟天子祭天地诸侯社稷而已外传

王社

籍田中为千畆报功也五经通义【并御览五百三十二】

置社

州长职曰以嵗时祭祀州社是二千五百家为社也驳五经异义【校宋疏五十五】 今之里社是也王注【宋书十七】

中霤

七祀中之五门戸灶行中霤即勾芒等五官之神配食者勾芒食于水祝融食于火该食于金修及防食于水勾龙食于土马融注【通典五十一】

泰厉

如周杜伯鬼有所归乃不为厉王注【宋书十七】 如周社同【传咸表晋书十九】

故祀以为稷

稷坛在社西俱北乡并列同营共门任预礼论条牒【孝经疏二】

祭义

天子为籍千亩

天子籍田千亩孟冬启蛰既郊之后率公卿大夫而亲耕焉所以先百姓而致孝敬五经通义【萟文类聚三十九】籍蹈也言亲自蹈履于田而耕之五经要义【后汉书注】

【二】 籍者借也天子耕千亩但三推发耒三岱而止借民力治之所耕之谷藏之神仓以事天地宗庙神祗人鬼之用也天子以身先天下以建寅之日而郊郊而后耕郊用辛日而耕用亥日享先农而后籍田外传【御览五百三十七】

祀乎明堂

祭用纯漆俎瓦樽文于郊质于庙止一献周舍礼疑义【北史六十】

右社稷而左宗庙

文家右社稷左宗庙何文家握地而王地道长乆得事宗庙以有社稷故右之也质家左社稷右宗庙社皆有坛者饰也五经通义【御览五百三十二】

祭统

出田邑

月令所记非一王之制凡称古者无逺近之限未知夏封诸侯何代之典秋祭田邑夏乎殷乎而王据月令以非祭统郑宗祭统而疑月令无乃俱未通哉莫若通以三代説两氏而不俱一也束晳五经通论【通典七十一】

孔子闲居

天降时雨

雨者辅时生养均遍故谓之雨礼统【宋本御覧十】

山川出云

云者运气布恩普也同【萟文类聚一】

坊记

故堂上观乎室

祭祀之时在堂上者观望在室之人以取法沈重义疏【校宋疏五十九】

不下渔色

【疏阙文】渔色谓渔人取鱼中网者皆取之譬如取美色中意者皆取之若渔人求鱼故云渔色诸侯当外取不得下向国中取卿大夫士之女

妇人疾问之不问其疾

【疏阙文】谓不问其疾所委曲若问其委曲嫌似媚故不丁宁但问増损而已

恐事之违也

【疏阙文】谓恐此女人于昬事乖违【并校宋五十九】

中庸

鲜能知味也

张华辨酢师旷知薪符郎为青州刺史善能知味食鸡知栖半露食鵞知其黑白失名异义【校宋疏六十】

追王大王王季

太王王季之父也美大故号之王季文王之父也太王实始翦商王季绥和文王懐保王业所兴故追王也三妣亦同尊其号卢注【通典七十二】

所以序昭穆也

祭有昭穆所以别父子逺近长幼亲疎之序而无乱也礼统【山堂考索前集二十九】

或生而知之

生而知之者上也问曰孰生而知之乎答曰圣人二仪既判悬象列晖八风有序四气错御览日月而达隂阳之数消摇八节俯仰黄弥纶天地之体穷竟有生之机瞻天为师用醒已心故曰生知不亦审乎五经钩沈【初学记十七】

斯昭昭之多

【疏阙文】昭昭狭小之貌【校宋六十】

一卷石之多

卷音权李轨音【释文十四】 苦逺切范宜音【影宋本集韵五】

货财殖焉

【注误字】皆合少成多自小致大【校宋注疏本注六十】

纯亦不已

【疏误字】此一节明至诚不已则能从微至着从小至大

礼仪三百

【疏阙文】周礼有三百六十官

威仪三千

【疏阙文】卽仪礼行事之威仪

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疏阙文】古语先有其文今夫子既言三百三千待其贤人始行故引古语证之苟诚也不非也苟诚非至德之人则圣人至极之道不可成也俗本不作非也【并校宋六十】

故君子尊德性

【疏阙文】此一经明君子欲行圣人之道当须勤学前经明圣人性之至诚此经明贤人学而至诚也 尊敬此圣人道德之性自然至诚也【校宋六十一】

表记

先王諡以尊名

有德则諡善无德则諡恶故虽君臣可同五经通义【晋书二十】 諡者死后之称累生时之行而諡之生有善行死有善諡所以劝善戒恶也諡之言列其所行身虽死名常存故谓諡也同【萟文类聚四十】

缁衣

公孙尼子所作刘献【释文十四】

问丧

当室则免而杖矣

董子当室谓年十五以上若世子生则杖故曾子问云子衰杖成子礼是也戴德【校宋疏五十二】

服问

如外宗之为君也

外宗外女之嫁于卿大夫者也为君服周王注【通典八十一】

间传

期而小祥

小祥中衣黄为里縓为领袖縁縓者红之多黄者也葛丧服变除 祥者吉也故衰裳无负版及心前衰崔凯

要绖不除

去首绖同

又期而大祥

二十五月大祥祭主人夕为期朝服缟冠讫祭而受以布深衣十五升外无哭者谓哀至入即位而哭也杜预丧服要集【并通典八十七】

有事其缕无事其布曰缌

凡言有事其缕者先加灰锡治其麻缕为布则不治外传【御覧五百四十七】

投壶

矢以柘若棘毋去其皮

矢大七分或言去其皮节旧説【校宋注疏本注六十五】 或以棘取无节同【注疏本注 疏脱五十八  字】此亦正篇之后记者之言也【校宋六十五】

儒行

【疏误字】儒者濡也以先王之道能濡其身【校宋六十六】

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

【注误字】席犹铺陈也铺陈往古尧舜之善道以待见问也大问曰聘【校宋注疏本注六十六】

大学

明堂灵台辟雍大学同实异名卢注【牛议 隋书四十九 通志百六十】 学制有二一云制与明堂同体五室四堂在一基之上四方堂则以其方名学中央堂谓之大学二云凡三学之法有四郊及国中在东郊曰东学并方名之在国中谓之大学崔灵恩【通典五十三】

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

【疏误字】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者是夫子之辞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是记者释夫子无讼之事然能使无讼则是异于人也而云吾犹人者谓聴之时备两造吾听与人无殊故云吾犹人也但用意精诚求其情伪所以使无讼也

此谓知本

【疏误字】意为行本既精诚其意是晓知其本【并校宋六十七】

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校宋注疏本六十七】

【注】时谓观射父昭奚恤也

【疏阙文】知有观射父昭奚恤者案战国义云楚王筑坛昭奚恤等立于坛上楚王指之谓秦使曰此寡人之寳故知有昭奚恤等也谓贤为宝者案史记云 引之者证为君长能保爱善人为宝也

若有一个臣防防兮

【疏阙文】此秦穆公誓辞云羣臣若有一耿介之臣断断然诚实专一谨慤兮是语辞古文尚书为猗言有一介之臣其心断断猗猗然专一

孟献子曰

【疏阙文】此一经明治国家不可务于积财若务于积财即是小人之行非君上之道

不畜聚敛之臣

【疏阙文】言卿大夫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使赋税什一之外徴求采邑之物也故论语云百乘之家是也

宁有盗臣

【疏误字】以盗臣但害财聚敛之臣则害义也【并校宋六十七】

冠义

冠者礼之始也

冠嘉礼也冠者首服既加而后人道备故君子重之以为礼之始矣五经要义【政和五礼靳仪十一】

端

【疏误字】端上士则裳【校宋六十八】

昬义

和于室人

【注误字】室人谓女妐女叔【校宋注疏本注六十八】

乡饮酒义

圣也

【疏误字】圣之言生也 以生物言之则谓之圣【校宋六十八】

射义

故天子之大射

【疏误字】畿外诸侯以下宾射其侯无文约大射诸侯既同天子张三侯则宾射亦同天子用五正三正二正之侯其乡大夫射亦用三正二正之侯【校宋六十九】

丧服四制

三月而沐

小祥祭则栉稍自饰崔凯【通典八十七】

古经解钩沈卷十四

卷十五

<经部,五经总义类,古经解钩沉

  钦定四库全书

古经解钩沈卷十五

长洲余萧客撰

春秋左传一

春秋

序孔子览史记就是非之公素王之法贾逵序【宋本疏一】书称朞三百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嵗允

厘百工庶绩咸熙是以天子必置日官诸侯必置日御世修其业以考其术举全数而言故曰六日其实五日四分之一日日行一度而月日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有畸日官当会集此之迟疾以考成晦朔错综以设闰月闰月无中气而北斗邪指两辰之间所以异于他月也积此以相通四时八节无违乃得成歳其微密至矣得其精微以合天道事叙而不悖故传曰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然隂阳之运随动而差差而不已遂与厯错故仲尼丘明毎于朔闰发文盖矫正得失因以宣明厯数也桓十七年日食得朔而史阙其日单书朔僖十五年日食而史阙朔与日故传因其得失并起时史之谬兼以明其余日食或厯失其正也庄二十五年经书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周之六月夏之四月所谓正阳之月也而时厯误实是七月之朔非六月故传云非常也唯正月之朔慝未作日有食之于是乎有用币于社伐鼓于朝此非用币伐鼓常月因变而起厯误也文十五年经文皆同而更复发传曰非礼明前传欲以审正阳之月后传发例欲以明诸侯之礼也此乃圣贤之微防先儒所未喻也昭十七年夏六月日有食之而平子言非正阳之月以诬一朝近于指鹿为马故传曰不君君且因以明此月为得天正也刘子骏造三统厯以修春秋春秋日食有甲乙者三十四而三统厯唯一食厯术比诸家既最疎又六千余嵗辄益一日凡嵗当累日为次而无故益之此不可行之甚者班固前代名儒而谓之最密非徒班固也自古以来诸论春秋者多述谬诸或造家术或用黄帝以来诸厯以推经传朔日皆不得谐合日食于朔此乃天验经传又书其朔日可谓得天而刘贾诸儒説皆以为月二日或三日公违圣人明文其蔽在于守一元不与天消息也余感春秋之事尝着厯论极言厯之通理其大指曰天行不息日月星辰各运其舎皆动物也物动则不一虽行度大量可得而限累日为月以新故相序不得不有毫毛之差此自然理也故春秋日有频月而食者旷年不食者理不得一而算守恒数故厯无不有差失也始失于毫毛而尚未可觉积而成多以失朢朔晦则不得不改宪以从之书所谓钦若昊天厯象日月星辰易所谓治厯明时言当顺天以求合非为合以验天者也推此论之春秋二百余年其治厯变通多矣虽数术絶灭还寻经传微防大量可知时之违谬则经传有验学者固当曲循经传月日日之食以考朔晦也以推时验而皆不然各据其学以推春秋此无异度已之迹而欲削他人之足也余为厯论之后至咸宁中善算李修夏显依论体为术名干度厯表上朝廷其术合日行四分之数而微增月行用三百嵗改宪之意二元相推七十余嵗承以强弱强弱之差盖少而适足以逺通盈缩时尚书及史官以干度与太始厯参校古今记注干度厯殊胜今其术具存时又并考古今十厯以验春秋知三统厯之最疏也今具列其时得失之数又据经传微防证据及失闰防考日辰朔晦以相发明为经传长厯诸经传证据及失闰时文字谬误皆甄发之虽未必其得天盖春秋当时之厯也学者览焉杜预长厯【注补后汉书二】 如周官有调人私怨之官刘兆调人序【六经奥论序】 惜乎微言乆絶通儒不作遗文所存三传而已传已互失经防注又不尽传意春秋之义几乎泯灭唯圣作则譬如泉源苟涉其流无不善利在人贤者得其深者其次得其浅者若文义隠密是虚设大训谁能通之故春秋之文简易如天地焉其理着明如日月焉但先儒各守一传不肯相通互相弹射仇讐不若诡辞迂説附防本学鳞杂米聚难见易滞益令后人不识宗本因注迷经因疏迷注党于所习其俗若此老氏曰大道甚夷而人好径信矣故知三传分流其源则同择善而从且过半矣归乎允当亦何常师今公羊谷梁二传殆絶习左氏者皆遗经存传谈其事迹翫其文彩如览史籍不复知有春秋微防呜呼买椟还珠岂足怪哉余辄考覈三传舎短取长又集前贤注释亦以愚意裨补阙漏商得失研精宣畅期于浃洽尼父之志庶几可见疑殆则阙以俟君子谓之春秋集传集注又撮其纲目撰为统例三卷以辅集传通经意焉所以剪除荆棘平易道路令趋孔门之士方轨康衢免涉于险难也啖助集传集注序【陆淳集传纂例】解春秋者国史所记人君动作之事左史所记为

春秋右史所记为尚书郑六萟论【公羊疏一】 春秋者救时之弊革礼之薄何以明之前志曰夏政忠忠之弊野殷人承之以敬敬之弊鬼周人承之以文文之弊僿救僿莫若以忠复当从夏政夫文者忠之末也设教于本其弊犹末设教于末弊将若何武王周公承殷之弊不得已而用之周公既没莫知改作故其頺弊甚于二代以至东周王纲废絶人伦大壊夫子伤之曰虞夏之道寡怨于民殷周之道不胜其弊又曰后代虽有作者虞帝不可及已盖言唐虞淳化难行于季末夏之忠道当变而致焉是故春秋以权辅正以诚防礼正以忠道原情为本不拘浮名不尚狷介从宜救乱因时黜陟或贵非礼勿动或贵贞而不谅进退抑去华居实故曰救周之弊革礼之薄也古人曰殷变夏周变殷春秋变周又言三王之道如循环太史公亦言闻诸董生曰春秋上明三王之道公羊亦言乐尧舜之道以俟后圣是知春秋参用二帝三王之法以夏为本不全守周典礼必然矣啖集传 春秋因史制经以明王道其指大要二端而已兴常典也着权制也故凡郊庙丧纪朝聘搜狩昬取皆违礼则讥之是兴常典也非常之事典礼所不及则裁之圣心以定褒贬所以穷精理也精理者非权无以及之故曰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是以游夏之徒不能赞一辞赵匡集传【并纂例一】

三传

先儒以春秋之有三传若天之有三光刘轲三传指要序【玉海四十】

左传

【序】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

春贵阳之始秋取隂之初贺道养春秋序注【宋本疏一】旧史遗文

【附正疏误字】言遗者旧史已没策书遗留【并宋木一】

此盖春秋新意

分变例新意以为二事刘寔春秋序注【宋本疏一】

则西周之美可寻

【附补疏阙文】成王虽暂至洛邑还归镐京及幽王灭于西周平王东迁洛邑因谓洛邑为东周谓镐京为西周【宋本一】

隐公

諡法云隠拂不成曰隠杜预释例【吕祖谦春秋集解一】 幽厉虽衰雅未为风逮平王之东人习余化苟有善恶当以周法正之故防自平王之季以隠公为始所以拯薄勉善救周之弊革礼之失啖助春秋统例【白孔六帖八十八】

传以声子

声子之諡非礼也服防注【通典一百四】

为鲁夫人

有文在手为鲁疑不得若此刘【广川书跋二】

是以隠公立而奉之

隠公摄立为君奉桓为太子郑泉春秋条例 隠立桓为太子奉以为君贾逵解诂【并宋本 附正注疏二  误字】隠公继室之子当嗣世【宋注疏本注二】

【元年】经春王正月

公羊以鲁隠公为受命王黜周为二王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今隠公人臣而虚称以王周天子见在上而黜公侯是非臣名而言顺也如此何以笑子路率尔何以为忠信何以为事上何以诲人何以为法何以全身贾逵左氏传义【公羊疏一】 春秋所以重一统者四海九州同风共贯正王道之大范也廼以月次正正次王王次春春次年年次元斯五者编年纪事之纲领也故书王以统之在乎尊天子卑诸侯正升黜劝惩作一王法为万代规俾其礼乐征伐不专于诸侯也故用隠之元统平之春存平之正得不书乎王欤苟曰周书始命之王则二年复书何王必不然也平王明矣斯公羊之短左氏谷梁得其实矣陈岳春秋折衷【山堂考索续集十二】

公及邾仪父

名重于字故君父之前自名朋友之接自字杜例【宋本疏二】 仪父亦名也鲁季孙行父晋荀林父亦以父为名赵集传【陆淳春秋集传辨疑一】

郑伯

郑姬姓周厉王子宣王母弟桓公友之后也杜预春秋世族谱【宋本疏一】 周厉王母弟桓公友之后同【宋庠国语补音三】 幽王无道友徙其人于虢郐之间遂有其地同【通鉴音注一】

克段于鄢

若云郑段出奔则郑伯但有逐弟之名而无杀弟之志啖集传【陆淳春秋集传微防上】 鄢当作邬郑地也在缑氏县西南至十一年乃属周左氏曰王取邬刘蒍防之田于郑是也传写误为鄢字杜注云今頴川鄢陵误甚矣按从京至邬非逺又是郑地所以有兵众故曰克若逺走至鄢陵已出境则无复兵众何得云克又传曰自鄢出奔共卽自邬过河向共城为便路若已南行至鄢陵即不当奔共也赵集传【辨疑一】

【注】郑在荥阳宛陵县西南

【疏阙文】河南郡有宛陵县又有新郑县于汉则宛陵新郑各自为县【宋本二】

天王

畿内称王诸夏称天王贾逵春秋三家经训诂【谷梁疏十三】

来归惠公仲子之赗

仲子惠公之母啖集传【辨疑一】 惠公仲子圣辞也虚仝春秋摘微【文献通考百八十二】

传不书即位

鲁十二公国史尽书即位仲尼修之乃有所不书顔氏春秋【疏二】颍容释例【宋本疏二】 恩深不忍则传言不称恩浅可忍则传言不书刘歆 贾逵 颍容【并宋本疏二】

郑地京相璠春秋土地名【水经注二十二】

请京

京郑都邑贾逵【史记注四十二】

过百雉

百雉为长三百丈方五百歩古春秋左氏説【朱校宋本礼记疏五十九】 雉长三丈马融春秋三家同异 王肃注【并宋本疏二】 韩诗説五堵为雉 左氏説三堵为雉一雉之墙长三丈五经异义【宋本疏二】 古周礼説天子城高七雉隅髙九雉公之城髙五雉隅高七雉侯伯之城髙三雉隅髙五雉都城之城髙皆如子男之城高同【周礼疏四十一】 或云周亦九里城则公七里侯伯五里子男三里驳五经异义【同上】 天子之城髙九仞公侯七仞伯五仭子男三仭五经异义【初学记二十四】

出奔共

共国名贾逵

于城颍

郑城同【并史记注四十二】

不及黄泉

天地黄泉注地中故曰黄泉服虔【文选注二十八】

为颍谷封人

颍谷郑地贾逵【史记注四十二】

士逾月

士礼三月而葬今左氏云逾月于义左氏为短膏肓礼人君之丧殡葬皆数来月来日士殡葬皆数死

月死日尊卑相下之差数故士大夫俱三月其实不同箴膏肓【并朱校宋本礼记疏十二】

改葬惠公

改备礼也贾逵

公弗临

葬嗣君之事公弗临言无恩礼曰改葬缌也同

葬故有阙

言是以礼阙故同【并御览五百五十三】

【二年】经莒人入向

克内曰入陆希声春秋通例

郑人伐卫

声罪致讨曰伐同【并程端学春秋本义一】

【三年】经宋公和卒

凡诸侯同盟名于载书朝防名于要约聘告名于简牍故于卒赴可知而纪也非此则否示详慎也赵集傅【纂例三】

盟于石门

石门齐地今济北卢县故城西南六十里有故石门去水三百歩京相璠春秋土地名【水经注八】

传为平王卿士

卿士之有事者六卿也贾逵

王子狐

周平王之子同

取温之麦

温周地名苏氏邑也同【并御覧四百八十】

潢污

不泄谓之污服虔【文选注四十五】

得臣之妹

得臣齐世子名居东宫同【诗疏三之二】

石碏

卫上卿贾逵【史记注三十七】

【四年】经遇于清

今济北东阿东北四十里有故清亭即春秋所谓清者也土地名【水经注八】

会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

卫使宋为主使大夫将故叙卫于陈蔡下服防【诗疏二之一】

于濮

濮陈地贾逵【史记索隠十一】服虔【史记注三十七】

传将修先君之怨于郑

隠二年郑人伐卫是也同

以除君害

公子冯将为君之害同【并诗疏二之一】

阻兵

【疏阙文】阻训恃也【宋本三】

以赋

赋兵也以田赋出兵故谓之赋服虔【诗疏二之一】

使右宰丑

右宰丑卫大夫同【史记注三十七】

【五年】经于棠

棠鲁地陈鱼而观之贾逵【史记注三十三】 棠在鲁部内云本宋地盖鲁宋之界上也杜例【集解二】

卫师入城

东郡廪丘县南三十里有故郕都土地名【水经注二十四】

考仲子之宫

考者成室之名赵集传【辨疑十】

传天子用八

天子八八服注

诸侯用六

诸侯六八同

大夫四

大夫四八同

士二

士二八同【并宋书十九】

而行八风

按乐纬云坎主冬至乐用管艮主立春乐用埙震主春分乐用鼔巽主立夏乐用笙离主夏至乐用坤主立秋乐用磬兑主秋分乐用钟干主立冬乐用柷敔此八方之音沈文阿义疏【宋本疏三】

叔父

诸侯称同姓大夫长曰伯父少曰叔父服注【诗疏九之三】

【七年】经滕侯卒

滕国春秋后七世为秦所灭 滕自叔绣以下至公丘二十一世释例【程复心孟子年谱】

【八年】经遇于

  今济隂句阳县小城阳东五里有故亭土地名【水经注二十四】

【传注】近许之田

别有许邑邑自名许非由近许国始名为许刘规杜 【宋本疏四】

传先配而后祖

祖祖道之祭应先为祖道然后配合今乃先为配合而后乃为祖道之祭郑注 大夫以上无问舅姑在否皆三月见祖庙之后乃始成昬故讥郑公子忽先为配匹乃见祖庙贾逵 服防【并朱校宋本礼记疏二十六】

因生以赐姓

炎帝姓姜太皥之所赐也黄帝姓姬炎帝之所赐也故尧赐伯夷姓曰姜赐禹姓曰姒赐契姓曰子赐稷姓曰姬着在书传驳五经异义【通鉴音注二百四十七】

【九年】经于防

【注阙文】在琅邪华县东南【宋注疏本注四】

诸侯以字

公之母弟则以长幼为氏贵适统伯仲叔季是也庶公子则以配氏为字尊公族展氏臧氏是也服防【宋本疏四】

【十一年】经十有一年

十盈则更始以竒从盈数故言有也干宝函义【宋本疏四】

公薨

周公归政就臣位乃死何得记崩隠公见死于君位不称薨云何箴膏【朱校宋本礼记疏四十一】

传争长

先登授玉服注【仪礼疏十】

周之宗盟

宗盟尊盟贾逵【路史前纪注八】 同宗之盟服防 宗伯属官掌作盟诅之载辞故曰宗盟孙毓义注 同宗之盟则无与异姓何论先后孙毓贾服异同畧【并宋本疏四】

异姓为后

若王官之伯主盟则异姓为后其余则否也杜例【朱校宋本礼记疏七】

于郲

今荥阳东四十里有故厘城土地名

或云河内轵西有地名向今无杜例【并水经注七】 河内轵西有向而无城疑为苏田土地名【路史国名纪甲】

河内修武县北有故隤城实中今世俗谓之皮垣方四百步实中高八丈际陂北隔水一十五里俗所谓兰丘也方二百步西一十里又有一丘际山世谓之勅丘形状相类疑即古攒茅也同【水经注九】

使营莵裘

莵裘鲁邑营莵裘以作宫室欲居之以终老也服防

钟巫

祭名也贾逵

馆于寪氏

馆舎也寪氏鲁大夫服防【并史记注三十三】

桓公

【元年】传宋华父督

戴公之孙服防

目逆

目者极视睛不转也同【并史记注三十八】

美而艶

古者大夫皆乗车其妻固当乗之不可在路而见其貌盖以旧言孔父义形于色故误以为女色之色也啖集传【孙觉春秋经解一】

【二年】经取郜大鼎于宋

郜鼎之名犹如和氏之璧封父之繁弱之类啖集传【辨疑二】

传十一战

一战郑围其东门二战取其禾三战取邾四战邾郑伐宋入其郛五战伐郑围长葛六战郑以王命伐宋七战鲁败宋师于菅八战宋卫入郑九战伐戴十战郑入宋十一战郑伯以虢师大败宋贾逵【史记注三十八】

是以清庙

肃然清静谓之清庙同【诗疏十九之一】

大路

总名也如今驾驷高车矣尊卑俱乗之其朱饰有差服防【注补后汉书二十九】

越席

结括草以为席同 不缘也王肃【并史记注二十三】

鞶厉

鞶大带服氏【朱校宋本礼记疏三十八】

钖鸾和铃

鸾在镳和在衡同【史记注二十三】

三辰旂旗

三辰谓日月星旂旗九旂之总名同【仪礼疏十】

迁九鼎于雒邑

今河南有鼎中观同【书疏十五】

师服

晋大夫贾逵【史记注三十九】

士有子弟

士卑自以其子弟为仆 禄不足以及宗是其有子弟也服注【仪礼疏十三】

侵陉庭之田

陉庭翼南鄙邑名贾逵【史记注三十九】

【三年】经公子翚如齐逆女

公子翚公子遂叔孙侨如为君逆夫人皆以非礼书翚遂公子而行防礼尤不可也啖集传【纂例二】

传韩万

曲沃桓叔之子庄伯弟贾逵【史记注三十九】 晋为大夫以韩为氏服防【诗疏十八之四】

【四年】经公狩于郎

四时之田其事各殊其名亦异春以阅武择材故以搜为称夏以为苗除害故以苗为名秋则顺天时以杀物故以狝为义冬则狩禽兽以习兽故以狩为目以为微事不谨则大事不立故毎慎于微而王德全矣赵集传【郑玉春秋经传阙疑三】

传书时礼也

【疏误字】以时合礼知地非礼也 【宋本六】

【五年】经春正月甲戌

甲戌下当记陈佗作乱之事今传脱之赵集传【辨疑二】

齐侯郑伯如纪

自此适彼曰如

蔡人卫人陈人

言人者时陈乱无君则三国皆大夫也故称人服防【诗疏三之三】

大雩

言大雩者别于山川之雩贾逵【谷梁疏三】 夏祭天名也雩逺也逺为百谷求膏雨也服注【注补后汉书五】

传旝动而鼓

旝发石车也失名説【宋本御覧三百三十七】

启蛰而郊

一説郊祀天祈农事雩祭山川而祈雨也服注【注补后汉书五】 鲁祭天以孟月祭宗庙以仲月同【朱校宋本礼记疏十八】

龙见而雩

龙角亢也谓四月昬龙星体见万物始盛待雨而大故雩祭以求雨也同【注补后汉书五】

【六年】经大阅

简车马于庙也贾注【公羊疏四】

子同生

不称太子者书始生贾注【朱校宋本礼记疏二十六】 庄公生当乙亥之嵗建申之月春秋长厯【通典一百五】

传侵随

随姬姓贾注【史记注四十】

接以太牢

接者子初生接见于父服防【御覧百四十六】

公问名于申繻

申繻鲁大夫贾逵【史纪注三十三】

宋以武公废司空

武公名司空废为司城服注【朱校宋本礼记疏十四】

古经解钩沈卷十五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古经解钩沉 卷十一~卷十五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