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戴助听器后,如何为聋儿开展语言训练?
如果你的孩子刚刚佩戴助听器,那么一定要加快语言康复的脚步,对聋儿来说,他们想要学会开口讲话,需要训练的内容实在太多了,留给他们的语言矫正时间相当紧迫。作为一个专业的语言矫正机构,接下来分享一些最专业的,最前沿语言康复方法。
助听器对聋儿的语言康复至关重要,不但可以弥补缺失的听力,还可以挽救残余听力。有了听觉之后,聋儿才能对语言进行反复的认识、辨别、记忆、理解。才能建立语言沟通模式。但仅有助听器还不够,在学会说话之前,我们还要根据其年龄特点,听力损失时间,重点培养他们的聆听感觉,即提高听觉的敏感度,以满足接下来任务繁重的语言康复训练。
聋儿语言康复的内容:
1、培养对声音的感知能力
声音是语言的第一载体,很多语言矫正机构都注重听觉注意力的培养,利用兴趣和爱好引导聋儿感受声音的差别,通过面部表情、手势、动作或语言等方式,对听到的声音做出正确的反馈。
2、培养对不同声音的辨别能力
仅听到声音还不够,聋儿需要清楚知道哪些语音符号,哪些自然声响。老师要充分调动聋儿注意听取各种声音,尤其是语言声的兴趣。掌握了对声音的辨别能力之后,聋儿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人与人之间的语言沟通,表达技巧上。
3、听能选择能力的培养
一般情况下,聋儿需要明白是什么声音在响?是谁发出的声响?代表什么意思?声音是大还是小?是快还是慢?是远还是近?是对还是错?等等,以培养聋儿的听觉走向、听觉辨别、听觉记忆,形成听觉概念的能力。特别强调的是分辨语言声是听觉训练的主要内容,对聋儿更具实际意义。
4、听觉反馈能力培养
对已学过的、熟悉的内容在一定的背景声下进行听取练习,以提高聋儿在日常环境噪音下捕捉有用信息的能力。
听觉反馈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听懂别人的声音,也能提高对自我语言的监控,还能帮助纠正错误表达。
聋儿普遍存在哪些语音难题?
1、语音清晰度问题
这是聋儿语言康复干预中最常见的难题。其中构音障碍问题最常见,比如会遇到声母发声缺失,把送气音发成非送气音。比如很多韵母混淆,an和en不分,in和un不分。
在声调方面,聋儿经常把4个声调搞混。究其原因,聋儿发音不清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是听觉分辨能力差,不能准确模仿。第二是听觉反馈能力低,口耳配合度不高。第三是口腔构音器官的功能不足。
2、音质、音色较差
聋儿的送气功能较差,喉部声带运用不自然,经常发出“夹子音”,这说明孩子不仅需要辨音训练,还要学会呼吸,控制声带,调节口腔共鸣等。
语言节凑混乱
很多聋儿的连续发音能力差,缺乏对整体语言节奏的把握。所以聋儿需要更多音节的练习。只要保证15-20个连续音节的表达能力,才能保证口语的流畅性。
4、语调不准或缺乏语调
聋儿经常用高调门发声,所以需要对声带进行技巧性的练习,学会利用呼吸控制声带的松弛度。
解决了这第四点,说明聋儿已经跨过了语训的第一个门槛,接下来,我们就要加快脚步,开展词汇量的练习,同时开展理解和认知方面的训练,利用更多教具,和丰富的教学模式,引导聋儿发展自主语言。
需要注意的是,在后期理解和阅读的扩展训练中,聋儿要先掌握语义的使用,后分辨同音异义词汇,这样才不会造成理解困难。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