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京书院题名记》探范仲淹对儒学的继承和发扬​

从《南京书院题名记》探范仲淹对儒学的继承和发扬​,第1张

从《南京书院题名记》探范仲淹对儒学的继承和发扬​,图片,第2张
从《南京书院题名记》探范仲淹对儒学的继承和发扬​,图片,第3张
从《南京书院题名记》探范仲淹对儒学的继承和发扬​,图片,第4张
从《南京书院题名记》探范仲淹对儒学的继承和发扬​,图片,第5张

从《南京书院题名记》探范仲淹

对儒学的继承和发扬

张学勇

从《南京书院题名记》探范仲淹对儒学的继承和发扬​,图片,第6张


从《南京书院题名记》探范仲淹对儒学的继承和发扬​,图片,第7张
从《南京书院题名记》探范仲淹对儒学的继承和发扬​,图片,第8张

北宋时代,书院勃兴,最著名的有白鹿洞(今江西庐山)、岳麓(今湖南长沙)、嵩阳(今河南登封)、应天(今河南商丘)四个,号称四大书院。这些书院里,官府都赐有儒家的“经传”,藏书丰富,堪称各地的文化中心。

河南商丘,是宋太祖赵匡胤曾任归德节度使的地方。这里前商为商都,春秋为宋国都,汉为梁国郡,隋、唐、五代称睢阳,宋初改为宋州,真宗景德三年(1006)改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又升为南京,与首都东京开封、西京洛阳、北京大名合称四京。当时的应天府居于陪都地位。

北宋南京书院即是应天府书院,又名睢阳书院,早称睢阳学舍。书院的历史,可以直接追溯到五代时的后晋。当时邑人杨悫“乐为教育”,曾聚徒讲学,受到赵直将军的支持,从而使这所私塾学校日益发展起来。而后宋初名儒戚同文继承了扬悫的事业,逐渐发扬光大。学校由私学到官学,从书院而升为府学,再由府学升为国子监,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戚同文、范仲淹等人做出了贡献,遂使这所学校人材济济,影响及于全国,在宋代的教育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宋人将应天书院列为当时的全国四大书院之一,其实,它的影响之大、坚持时间之长,都是其它书院及学校所不及的。

《南京书院题名记》是北宋著名教育家范仲淹于仁宗天圣六年(1028)为母校——应天书院而题写的书院题名记。《南京书院题名记》里叙述了书院的创办历史,颂扬了书院的优良学风和为国家社会培养大批优秀人才的功绩。范仲淹在这里的“九河我吞,百谷我尊;浮云我决,良玉我切”以及“博涉九流百家之说,有忧天下之心”的豪言壮语和锐气,充分反映了作者的博大胸怀和教育治学思想。范仲淹主持应天府书院,把书院办成了全国教育的典范,振兴了北宋的教育事业。

范仲淹是北宋前期收拾儒门复兴教育的第一人。在20世纪的宋学研究中,无论肯否,范仲淹几乎是一个不太被重视的人物。或者是因为庆历新政和《岳阳楼记》太有名的关系,他只是被作为一位政治家、文学家出现在一般通史和文学史的著作中。至于在一些著名的思想史、哲学史的著作中,却见不到他的身影。这种研究状况也影响了世界各国对宋学的研究,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努力拓宽宋学研究范围的美国汉学界,虽然其视野已从程朱学扩大到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试等的思想;但范仲淹对宋学的贡献仍是一个盲点[],特别是探讨范仲淹对儒学的继承和发扬时,却忽视了他在应天书院的学习和执教。加之有些学者先前对北宋儒学、道学、理学概念理解过于狭隘,范仲淹作为宋儒人物不被重视,也不足奇了。


从《南京书院题名记》探范仲淹对儒学的继承和发扬​,图片,第9张

从《南京书院题名记》探范仲淹对儒学的继承和发扬​,图片,第10张

一、睢阳学统是宋初儒学的滥觞

从《南京书院题名记》探范仲淹对儒学的继承和发扬​,图片,第11张
宋代儒学的复兴,实际上是指“新儒学”的产生和发展,睢阳书院是宋初贡献最巨的一个重要的新儒学复兴发源地。睢阳学统也是庆历学统四起之前的第一学统。
睢阳书院为五代末北宋初名儒戚同文的讲学之庐。戚同文,字文约,宋州楚丘人,少拜杨悫为师,受五经。竟至“累年不解带”。戚绝意禄仕,但对国家的前途却非常关心,他就是在这时取“书同文”之意,改名同文的。他希望国家统一,平时的学业也以此为奋斗目标。扬悫死后,戚同文继承了老师的事业,同样得到赵直将军的支持。赵“为筑室聚徒,请益之人,不远千里而至”。由于戚同文及众人的努力,“远近学者皆归之”。逐渐形成了一个文化中心。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应天府民曹诚,家资雄厚,藏书丰富,慨然有复戚同文旧学之志。他出资三百万,招募匠人,在同文“旧学之地,造书舍”,为屋150间,聚书1500卷,“博延生徒,讲习甚盛”。诚愿以学舍入官,真宗皇帝大为嘉叹,“面可其奏”;并使端明殿学士盛度“文其记”,前参预政事陈尧佐“题其榜”,正式赐额为“应天府书院”。其地旧称睢阳,故人称戚同文为睢阳先生,又称应天府书院为睢阳书院。在宋代的儒学中,同文之学即称为睢阳学统。
睢阳与白鹿洞,岳麓,嵩阳并称宋代四大书院,但在宋初,后三书院对儒学复兴的影响显然不及睢阳。这与戚同文讲学的号召力及其学统有关,戚同文讲学睢阳,《宋史》本传称“请益之人,不远千里而至。登第者五十六人,宗度,许骧,陈象舆,高象先,郭成范,王砺,藤涉,皆践台阁”。宗度,举进士,仕至京西转运使;许骧,与吕蒙正齐名,官至兵部侍郎;高象先,仕至光禄大夫;郭成范,以司封员外郎致仕;王砺,太平兴国进士,官至屯田郎中;藤涉,为给事中。睢阳弟子人才之盛,显见得突出于其他书院之上,范仲淹《南京书院题名记》尝记书院之盛与“师门之礼教”说:“戚公同文,以贲于丘园,教育为乐,门弟子由文行而进者,自故兵部侍郎许公骧而下,凡若干人”。“观夫二十年间,相继登科,而魁甲英雄,仪羽台阁,盖翩翩焉,未见其至”。谓扩建以后,“士也如狂,望兮梁园,归欤鲁堂,章甫如星,缝掖如云”。至于讲学则“讲议乎经,咏思乎文”;“经以明道”;“文以通理”;“通《易》之神明,得《诗》之风化,洞《春秋》褒贬之法,达《礼》、《乐》制作之情;善言二帝三王之书,博涉九流百家之说者,盖玄有人焉”。所培育的人才,则经世与乡教者兼有,“廊庙其器,有忧天下之心,进可为卿大夫者;天人其学,能乐古人之道,退可为乡先生者,亦不无矣”。认为南京书院“使天下庠序,视此而兴;济济群髦,咸底于道”。肯定了睢阳学统复兴宋学的首创之功。
睢阳学统具有宋学兴起的最基本特点,为矫五代以来文教风俗之浇薄,坚苦励行,恢复先儒修己治人的道德仁义精神,重内圣而不弃经世,以人格立师道,而生根于社会。宋初儒者这个基本的存在形态和儒学最基本的特点,正为睢阳学统所展现而为其学脉所在。戚同文纯粹质直,拯济贫乏,以道义自富,在躬行道义上建立人格和师道。由是深为乡里推服,门人追号“正素先生”。范文正所谓门弟子“廊庙其器”,“相继登科,未见其止”。正可说明睢阳其人虽隐德高于当世,但其学实并重治平;而乡教更使其学深根于社会。
袁燮《四明教授厅壁续记》载:“国朝庠序之设,遍于寓内,自庆历始,其卓然为后学师表者,若南都之戚(同文)氏,泰山之孙(复)氏,海陵之胡(瑗)氏,徂徕之石(介)氏,集一时后秀,相与讲学,涵养作成之功,亦既深矣。”这段文字说的是庆历学统四起官学遍设时的情景,但据《宋元学案》及《宋史·儒林列传》,庆历之前虽有聂崇义,邢昺(bǐng)、孙奭诸儒,称“学统”者却只有睢阳,而泰山、海陵、徂徕讲学还要在范仲淹天圣掌教睢阳之后,而且孙复、胡瑗、石介都是范仲淹的再传弟子,范仲淹是睢阳学统最杰出之英翘,为戚氏门弟子中唯一入正史别立一传及《宋元学案》中独立立传者。
从《南京书院题名记》探范仲淹对儒学的继承和发扬​,图片,第12张
从《南京书院题名记》探范仲淹对儒学的继承和发扬​,图片,第13张
从《南京书院题名记》探范仲淹对儒学的继承和发扬​,图片,第14张
从《南京书院题名记》探范仲淹对儒学的继承和发扬​,图片,第15张

二、范仲淹就学与掌教睢阳书院,继承和发扬了睢阳学统

从《南京书院题名记》探范仲淹对儒学的继承和发扬​,图片,第16张

1、范仲淹继承了睢阳学统

范仲淹,字希文,时人称范履霜。卒,谥文正,后人咸尊之,称范文公正。生父范墉早逝,初从继父姓。大中祥符四年(1011),二十三岁别母去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在睢阳学舍刻苦学习五年,大中祥符八年(1015),以朱说名登进士第,至天禧元年(1017),始归宗易名。
范仲淹在应天书院学习期间,一个很关键的人物影响了范仲淹,就是北宋初著名教育家——戚同文。《商丘县志·隐逸·戚同文》里真实地记载了戚同文的历史和他传承中原文化中所做的贡献。尤其是戚同文的“七榜五十六”是对他生前教学成绩的赞誉。戚同文是应天书院的开山鼻祖。此时的应天书院已是戚同文逝后三十多年,由曹诚出资重办,由戚同文之孙戚舜宾为主持的应天书院。

范仲淹到了商丘,摆在他面前的现实却是断绝了家庭的供给,进入极度艰苦而漫长的求学生涯。他不得不“画粥断齑”,甚至连“糜粥”也不能相继。

范仲淹两岁而孤的身世与戚同文酷似,尽管戚同文已去世三十多年,他贫贱不屈,刻苦好学,教诲不卷的精神亦成为应天书院的学风和师风。范仲淹在这种环境中苦读,很受师生爱戴,人称“颜回转世”。
范仲淹一生“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一不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尝自颂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尝推其俸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为执经讲解,亡所倦”。
欧阳修在《范公神道碑铭》中说:“(范仲淹)居五年,大通六经之旨,为文章论说必本于仁义孝悌忠信。”“大通六经之旨”,道出了他博学精达的程度,还反映出了应天书院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戚舜宾任应天书院主持,沿袭了“真儒”戚同文的教学宗旨、内容和方法,因而戚同文的教育思想对范仲淹的影响就显得很深。

识者认为,范仲淹一生行谊实根基于睢阳之学:“厥初宋时,天下有四书院,应天府书院为首。先是郡人戚同文聚徒讲授,士不远千里而至,文正公亦依之以学。同文为人,质直尚信义,宗族贫乏,则赒给之,丧则赈恤之。不积财,不营居室,或勉之,辄曰:'人生以行义为贵,安用是义一字’。实与公意合。暨公登第立朝,为守为帅以至大用,名位日盛,禄赐日厚,遂成义庄义学”。

范仲淹晚年守杭州时,弟子们知他萌有退志,请求为他治第洛阳以为养老之地。他不予认可,说:“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其思想和语言与戚同文如出一辙。

2、范仲淹吸收了诸子圣贤的思想

范仲淹有《睢阳学舍述怀》诗,亦说明正是睢阳之学使他充满“但使斯文天未丧” 的儒者情怀,培养了他学以用世“泽民”和复兴儒家理乐文教的志向和使命感。《诵诗五首》是范仲淹在应天书院苦读五年,大通六史之后,对于尧—陶唐、舜—有虞、禹—夏后、商汤、周武王等历代惠政了如指掌,自己树立了史学观后,所发出的内心感慨,他主张君臣共治天下,君有过则臣谏之,以尧舜为致君的楷模,“莫道茅茨无复见,古今时有致尧人”。“长戴尧舜主,尽作羲黄民。”韩琦称赞他:“上天生公,固为吾宋。以尧舜佐吾君兮,既忘身而忠国;以成康期吾俗兮,又竭思而仁众。”在政治生活中,他视弊政如己之疾,视贪吏如己之仇,敢于反抗执政的皇太后刘氏,勇于揭露宰相吕夷简以权谋私,对仁宗不正确的圣旨也敢抵制,对那些不利国利民的权贵,他毫不温良恭俭让,也不作不偏不依的恪守中庸之道的好好先生,他的是非界限,及其鲜明而坚定。另外,商丘古史上阏伯、微子、商汤、伊尹、惠施等人的贤德、政绩也影响着范仲淹的成长。
范仲淹在受戚同文儒学思想影响的同时,在学业上又受诸子圣贤的影响,尤其中原文化中的老子、庄子、孔子和墨子等圣贤思想对他影响很大。北宋建都中原,给这个王朝的开放政治奠定了丰厚的中华文化沃土,赵匡胤发迹商丘——这儒、道、墨三家的故里,给这个王朝的哲学思想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应天书院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使范仲淹如鱼得水,确实象一棵涧松移栽到了肥沃的土地。得到了充分的营养,为他提供了机遇,让他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他广泛接触到中华数千年的历史和经典著作,其中儒、道、墨、法、名、兵家思想当在其中。“仲淹泛通六经,长于《易》”。他把《周易》中所阐述的朴素的唯物论与辩证法作为自己观察事物,认识客观世界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也是他一生的思想与实践的指导准则。“为民”是他政治思想的核心,爱民、顺民、利民、养民、富民、与民同乐是为民总纲的分则,既有具体深刻性,又便于实践。范仲淹继承了孔子的“仁爱”思想,作为自己道德伦理思想修养的根基,也将孔子“王道”、“德政”思想,融入他的政治社会观的思想体系中,并吸收了孟子的民本思想成份。墨家的“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弊”,“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艰苦实践精神,被范仲淹在改革实践中奉为圭臬,同时,他又吸收了墨家的战略防御思想。在宋与西夏的交战过程中,他完全遵循和贯彻了《兵法》中科学的军事原则。他所以能够领导欧阳修、胡瑗、孙复、张载以至王安石、苏轼等北宋新学,奠基程朱理学,就是在应天书院的睢阳学统得到了真传。
由范仲淹《南京书院题名记》所谓“廊庙其器,有忧天下之心”乃是睢阳血统的秉承和光大,可知《岳阳楼记》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范仲淹发扬了睢阳学统

天圣四年(1026),范仲淹丁母忧居南京,出守南京的晏殊延请范仲淹掌教应天书院。范仲淹正式以一个先驱者的地位和角色,通过掌教睢阳,识拔后学与奏请天下州县皆立学校,领袖群伦,推动了北宋前期的儒学复兴运动。
他首先提出太平年间教育的重要性。“古者庠序列于郡国王风。当太平之朝不能教育,何时教育哉?乃于选用之际患于才难,亦犹不务耕而求获矣”!“三代圣王治天下,必先崇学校、立师资、聚群材、陈政道。使其服礼乐之文,游名教之地,精治人之术,蕴致君之方。”他总是以中华优秀文化为内容教悔学生,并且服务于时政,适应社会发展。范仲淹把“天下同文”的师志,发展成为“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于是:“以天下为己任”便成为应天书院的校训。

范仲淹立师道,定学规,制定了完成教育任务的措施。他“常宿学中,训督学者,皆有法度;勤劳恭谨,以身先之。”甚至“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及当用意,亦使学者准以为法”。晏殊在荐举范仲淹迁秘阁校理时说:“退处睢阳,日于府学之中,观书肆业;敦劝徒众,讲习艺文;不出户庭,独守贫寒,儒者之行,实有可称”。范仲淹以身先儒行和谨守弟子礼,名立了师导之尊。

他以修己躬行和道德人格为基本,重视师资的选拔和任用。讲书王洙,素负文藻,深明经义,学识渊博,讲习效果突出。但是,应任职于贺州主薄,他极力挽留,上书建议继续留任于书院。王洙后来成为应天书院骨干力量,被提升入朝,在国子监担任重要职务。
范仲淹“以身先之”的儒学精神和教学风格吸引了天下学子。“由是四方从学者辐辏。其后以文学有声名于场屋朝廷者,多其所教也”。在他的精心培育下,第二年(1027)学生中就有王尧臣、赵概分别获得状元和探花。更重要的是还有后来成为宋代名臣的富弼、张方平,而泰山孙复亦在其弟子行中。孙复家贫,范仲淹先曾资助他学习,继又为他安排学职支薪,使他得以免除奔波家乡书院之间以养母的劳忧,安心于学。范仲淹甚喜孙复,授以《春秋》。孙复亦追随范仲淹,次年12月,范仲淹赴京馆职,他亦辞学职而归。后十年,孙复筑居泰山,聚徒著书,讲授《春秋》,称泰山先生。再后来,应天书院成为国子监,孙复成为国子监直讲。
范仲淹就学与掌教睢阳书院,继承、发展、豁显了睢阳学脉,而睢阳之学亦正赖此得以光大传世。所以后来《宋元学案》将范仲淹之学标识为“睢阳所传”。
范仲淹为北宋儒学的复兴确定了具体可循的轨道,树立了兴学立教的范式,培养了一批经世儒臣和儒家学者,而把应天书院办成了宋初儒学复兴的摇蓝。宋史有“以文学有声于场屋者多其所教也”的记载。由于历史资料的缘故,我们无法从统计学上确切知道这个摇篮所诞育的儒生具体数字,但却可以看到范仲淹一生对劝学育才所表现出来的不懈的努力成果。
他入仕三十七年,无论是供职京师还是出任地方政府,几乎都在识拔后学,由是带动和组织了一些在北宋享有盛名的儒学家,推动了这场儒学复兴运动。范仲淹生时确为朝野士林所重慕,而被奉为“一世之师”,是北宋前期儒学复兴运动“卓冠群贤”的领袖。
范仲淹《南京书院题名记》是他最早的记文,可以从中看出范仲淹对传统文化的全面继承和对儒学的弘扬和发展。因此,史学家刘子健赞曰:“宋学为中国哲学最精彩的一页。明清两代之哲学,胥不能脱离其范围。而宋学之发扬光大,实自仲淹创之。朱陆出于张程,张程导源于仲淹。非张程无以树宋学之中坚,非仲淹无以开宋学之先路”。“朱陆上继张程,张程肇源仲淹。宋学之发扬光大,非仲淹不及此。明道象山一限之传,至明而有王守仁,至清而有黄宗羲;伊川晦翁以限之传,至明末清初而有顾炎武、吕留良。横渠之学在南宋,除晦翁而外,兼影响永嘉诸子,至明末清初而有王夫之崛起。吾国学术之辉煌璀璨,皆仲淹倡导之功也”。         
从《南京书院题名记》探范仲淹对儒学的继承和发扬​,图片,第17张
从《南京书院题名记》探范仲淹对儒学的继承和发扬​,图片,第18张
从《南京书院题名记》探范仲淹对儒学的继承和发扬​,图片,第19张
从《南京书院题名记》探范仲淹对儒学的继承和发扬​,图片,第20张

作者简介

张学勇,商丘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原文来源:《应天文化季刊》2022年冬之卷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从《南京书院题名记》探范仲淹对儒学的继承和发扬​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