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鼠类的钩端螺旋体感染率接近10%,或藏公共健康风险

广州鼠类的钩端螺旋体感染率接近10%,或藏公共健康风险,第1张

广州鼠类的钩端螺旋体感染率接近10%,或藏公共健康风险,第2张

佛山科技学院,广州市疾控中心,以及广州医科大学联合发布的研究显示,广州市的鼠类感染钩端螺旋体的比例接近10%。研究人员在论文中警告,这可能隐藏着重大的公共健康风险。

2020年,研究人员在广州6区(荔湾,花都,天河,黄埔,白云,以及从化)捕捉了296只鼠类,包括250只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40只黄毛鼠(Rattus losea),2只黄胸鼠(Rattus tanezumi)和4只小家鼠(Musmusculus),以检测他们感染螺旋体的情况。

其中,28只鼠类(22只褐家鼠,5只黄毛鼠,1只小家鼠),研究人员在他们的肾脏样本中检测到钩端螺旋体的基因序列,总体检出率约为9.5%(28/296)。

此外,不同鼠种,不同实施捕获的区域,检出钩端螺旋体感染的比例并不相同。从化区的鼠类,以及小家鼠身上检测到螺旋体感染的比例较高。不过,研究人员指出,由于捕获到的小家鼠数量较小(只有4只)这一结论的显著性可能偏低。

钩端螺旋体是人畜共患病钩端螺旋体病的重要传播途径。2015年的一项研究推算,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人感染钩端螺旋体病,其中约有6万人因此而死亡。

由于气候的原因,广东一直是钩端螺旋体病的高发地区。尽管发病情况在近年来大幅下降;但由于鼠类大多生活在接近人类居住地的地方,研究人员警告,鼠类中如此高的螺旋体感染率,可能预示着广州较高的钩端螺旋体病爆发风险。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广州鼠类的钩端螺旋体感染率接近10%,或藏公共健康风险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