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寻古 | 揭开文明密码的陶器

陕西寻古 | 揭开文明密码的陶器,第1张

史前遗址中出土的陶器占有很大比重,这些陶器既是先民们重要的生产工具,也是他们重要的财产;陶器是人类有史以来创造的第一种人造材料,因为有了陶器人类的生活质量提高,它身上的陶符是汉字诞生前的演习,还因为制陶技术的醇熟让人类发现了金属冶炼的秘密。“寨遗址”出土的陶器对揭开人类文明密码提供了极大帮助。

陕西寻古 | 揭开文明密码的陶器,第2张

翻拍自陕西考古博物馆姜寨介绍片

制陶革新提高生活质量

“制陶、农业、家畜饲养、人工取火以及磨制石器的发现”是考古学区分新、旧石器的标志。考古人员根据姜寨遗址出土的上千件出土文物推测6000年前的姜寨已从旧石器时代过渡到了新石器时代。这一切都如斯坦福大学东亚考古系教授刘莉所言“新石器时代的制陶技术对人口发展来说有着很大的正面意义”。

陕西寻古 | 揭开文明密码的陶器,第3张

姜寨一期聚落遗迹分布图

当姜寨先民开始用陶器烧煮食物时,发现普通泥质陶质炊具没烧几次就会破裂。于是他们在泥土中加入一定量的砂后烧成了夹砂陶器,夹砂后的陶器膨胀系数降低,抗冷热稳定性提高,这样就降低了陶炊具的破裂概率,让煮饭变得更加得心应手,从熟食中获取营养更加充分,使姜寨人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当观众在博物馆中见到这些看起来灰头土脸的盆盆罐罐时,可能意识不到在这些盆盆罐罐中隐藏着的制陶技术革新,这项技术加速了人类在进化史中的历史进程。

陕西寻古 | 揭开文明密码的陶器,第4张

1.葫芦口瓶(姜寨遗址ZHT14M348:1)  2.尖底罐(龙岗寺遗址M291:6)  3、4.彩陶钵(龙岗寺遗址M324:4、原子头遗址H65:4)  5~8.彩陶盆(姜寨遗址W162:1、丰头遗址、姜寨遗址T16W63:1、何家湾遗址H242:2)

为了更好地生存,聪明的姜寨先民们不断学习,陶器的制作水平越来越娴熟,除了能制作各种大型的陶器,他们还学会了制作多种小型的彩陶容器,从泥质陶器到夹砂陶器,再到彩陶,每一次都是技术革命的创新。

陕西寻古 | 揭开文明密码的陶器,第5张

翻拍自陕西考古博物馆姜寨介绍片

先民发现用天然无机颜料在陶器上绘画,再经过高温烧成的颜色就会出现彩陶。把含有氧化铁的矿石研磨成粉就有了赭红色染料,把含有用氧化铁和氧化锰的矿石研磨成粉就有了黑色染料,而用白色粘土研磨成粉白色染料也有了,著名的人面鱼纹盆上面的纹饰就是以这些矿物质染料为原料绘制而来,而人类最初的艺术天赋,就是这样一点一点被唤醒。

陶符演化成为汉字前身

姜寨人的生活面积已达到了2万多平方米。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原院长巩启明认为姜寨是一个胞族的聚居地,人口估计为450人到600人。那么数百人互相之间到底是怎么交流的呢?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起源于哪儿?很多人可能马上能联想到甲骨文,那么甲骨文的祖先是谁呢?

美国新泽西罗格斯大学教授陈光宇认为“汉字是唯一由远古进入现代仍存活、不需解谜、非拼音、具形音义三要素的文字,是人类史上使用时间最长、使用人口最多、印刷书籍最多的文字”。

汉字起源问题,学术界有“神话说”“图画说”和“陶符说”等说法,其中“陶符说”的佐证文物多、保存也好,因此认可度较高。汉字的起源经历了从“符”到“文”及由“文”至“字”的发展过程,而这个“符”多来自陶器。

在全国多数仰韶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带有刻划符号的陶器或陶片,在陕西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集中在半坡和姜寨遗址中。巩启明在《仰韶文化》著作中表示:“半坡和姜寨等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彩陶器中约有270多个标本、52种不同符号。”西安半坡博物馆王志俊在《关中仰韶文化刻画符号综述》一文中统计姜寨遗址发现有30多种,半坡遗址发现有20多种。

陕西寻古 | 揭开文明密码的陶器,第6张

巩启明 文物出版社《仰韶文化》

多位专家认为,这些符号具有一定规律和共性,应该不是无意识留下的痕迹,可能表达了某种含义。虽然至今还不能解读这些符号的具体含义,但它们对探讨汉字起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陕西寻古 | 揭开文明密码的陶器,第7张

陕西寻古 | 揭开文明密码的陶器,第8张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姜寨出土彩陶器

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考古发现与中国文字起源》和安康历史博物馆原馆长李启良在《大汶口陶器刻划符号辩》著述中,认为陶器刻划符号是中华民族早期文字的前身。

史前陶器上的“符号”虽然还未达到“文字”的标准,但作为文字演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文字诞生前的演习。中国文字的起源如同中国文明的起源一样,是多元而非单线式的,有不同的系统,有的发展成为后来的汉字,有的则被弃用了。

冶金起源来自制陶工艺

长期以来“文字、冶炼、城市”在国际上被认定为是否进入“文明”的三要素,其中“冶炼”要素的出土文物在姜寨遗址内也有发现。那么是什么决定了冶炼技术的出现?答案还跟陶器有关。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博士后、讲师倪玉湛在《中国陶瓷》上发表《论制陶技术对青铜器铸造技术的影响》的论文中指出“冶铜所用熔炉的构筑技术必然来源于陶窑技术,而制作浇注用的坩埚也是耐高温的夹砂陶器”。在人类已掌握烧制陶器的技术上,先民在制作陶器的过程中,熟悉了如何使用火和控制火的温度,在经过制陶技术的锻炼和实践的基础上,才有了发现冶炼技术秘密的基础技术环境。

早在1973年姜寨遗址内就出土了一块圆形黄铜薄片残块和一块黄铜管状物。据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教授王昌燧与西安半坡博物馆相关专家合作开展的研究结果显示,姜寨遗址出土的黄铜系固态还原工艺制成,也是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合金,其年代略早于西亚或西南亚最早的人工冶炼合金——砷铜,该项考古科研成果在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期刊《分析原子光谱学报》(JAAS)发表,是中国冶金工艺“本土起源”的有力论证。

陕西寻古 | 揭开文明密码的陶器,第9张

姜寨遗址这块圆形黄铜薄片残块被发现的时候,紧紧嵌在F29坚硬的红色居住面内,后经科技分析断定该残片为一件黄铜质圆形薄片残块。另一件也是在该遗址出土的黄铜管状物,位于临近扰乱层的文化层内。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严文明在《史前聚落考古的重要成果——姜寨》一文中指出,“姜寨一期出土的两件黄铜残片其成分较杂各种杂质分布不匀且含硫较多等特点,确认该黄铜残片系用原始的冶炼方法铸成,他表示“这一结果对中国冶金起源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西安半坡博物馆高强和重庆三峡博物馆凡小盼、赵雄伟用“同步辐射微束X射线荧光技术”对姜寨遗址出土的黄铜片和黄铜管状物进行了分析,通过对黄铜冶炼模拟实验后发现姜寨黄铜片的铅、锌分布规律与固态还原反应生成的黄铜类似,与熔融黄铜明显不同,推断“姜寨黄铜片应为固态还原工艺获得”,这项研究成果在《电子显微学报》上发表,为中国冶金本土起源提供更科学证据。


文字、编辑 | 卜丁

图片 | 郑重

校对 | 杨利娜

审核 | 屹夫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陕西寻古 | 揭开文明密码的陶器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