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第1张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工程的有序推进和沿途贸易的愈加繁荣,张骞的名字日益响亮。因为他是我国历史上中西方交流——丝绸之路的伟大开拓者。

    刘彻于前156年继承皇位,当时张骞在朝中担任郎官,即皇帝的侍从官。《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张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即具有坚韧不拔,心胸开阔,诚信待人的优良品质。

    汉武帝为了彻底解决匈奴长期寇边入侵的隐患,提出了联合西域,共同抗击匈奴的战略构想。张骞以郎官的身份积极响应,应聘为出使大月氏的使者。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西汉建元2年,前139年),是一次极为艰难和充满风险的外交之旅。匈奴冒顿单于趁中原楚汉相争之机,统一了匈奴各部势力,在北方游牧民族中建立起统一的奴隶主政权和强大的骑兵部队,并打败了与其争锋的大月氏部落,迫其西迁;同时征服了西域三十六国。因此在通往大月氏的广大中间地带,都经常有匈奴的骑兵出没。张骞及其随从一百多人在穿越河西走廊时,不幸全部被匈奴骑兵所俘。在住留匈奴的10年时间中,张骞一行经受住了匈奴单于各种威逼利诱,没有动摇为大汉联络大月氏的意志和决心。

    时间久了,匈奴渐渐放松了警惕和监视,元光六年(前129年),张骞趁监视人员不备,带领其随从逃离了匈奴的控制区域,继续向大月氏进发。

    西行之路充满挑战:戈壁滩上,热浪滚滚;葱岭高原,白雪皑皑;沿途人烟稀少,水源给养奇缺;加之匆匆出逃,物资储备不足;不少随从由于饥渴疲困倒毙途中。

    这次出访,张骞辗转到访了大宛,康居(今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境内),大夏的蓝氏城(今阿富汗的汗瓦齐拉巴德),大月氏,乌孙(巴尔喀什湖以南和伊犁河流域),波斯(今伊朗),条支(今伊拉克一带),身毒(天竺,即今印度)等西域国家。张骞是个有战略眼光的人,他对这些国家的风土人情,地理特产,人口兵力等情况都作了尽可能详尽地考察,为汉武帝之后制定西域战略提供了依据。可惜的是,因时势变迁,大月氏的立场已产生了变化,不愿再与匈奴为敌,因而汉朝与其建立军事同盟的目的没有达到。

    张骞在西域停留了一年多,在归来的途中(前128年),虽然改变了行军路线,但还是被匈奴骑兵发现了,又被掠去羁押了一年多才得以逃脱。张骞从前139年出发,到前126年归汉,共历时十三年;出发时随从一百多人,归来时仅剩两人,可见这次西行的艰险。回长安后,张骞将其在西域各国的考察情况向汉武帝作了详细报告,这个报告的基本内容被司马迁在《史记·大宛列传》中记录了下来,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张骞这次出使西域所取得的成果,汉武帝十分满意,封其为“太中大夫”。

    前123年2月,4月,汉武帝命张骞为校尉,两次随大将军卫青率大军进攻漠北。前121年,汉武帝命张骞与“飞将军”李广率军出右北平(今河北省东北)进击匈奴。因出使西域和抗击匈奴功勋卓著,汉武帝以“博广瞻望”之意,封张骞为“博望侯”(封地在今河南省方城县博望镇)。

    前119年,汉武帝再任张骞为中郎将,率300多名随员,携带大量金帛,牛羊等财物,再次出使西域。这次的主要目的是说服与匈奴有矛盾的乌孙国以及西域诸国与汉朝结成友好联盟,以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匈奴。从最终的实际效果看,这一战略目标基本上实现了。同时“丝绸之路”从此也正式建立了起来。由于汉武帝和张骞等人的不懈努力,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逐渐频繁:西域的汗血马,葡萄,核桃,苜蓿,石榴,胡萝卜和地毯等商品传入内陆;汉朝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织品,金属工具等也传到了西域。这些活动,促进了东西方互相了解,增进了友谊,促进了双方的经济繁荣。

    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张骞被誉为伟大的外交家,探险家,东方的哥伦布。1992年9月15日,中国邮政发行的《敦煌壁画》邮票第四组第四枚“唐·出使西域”,描写的就是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送别的情景。2017年9月20日,中国邮政《张骞》特种邮票发行,体现了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的卓越功绩。

    张骞玉印长3.6厘米,宽3.5厘米,高4.2厘米。虽然在汉印中其尺寸不算太大,但构思巧妙,设计独到;整体厚重,端庄大气。印钮为连体圆雕,双贯耳三兽足圆鼎钮,气势恢宏。鼎钮略小于主印体,突显印体的方正有力,平稳厚重。“张骞”两字阴刻印文结体紧凑,疏密有致;笔画横平竖直,弯折有度。阴刻简易龙纹为边框,美观庄重。红,黄,白三色美沁,古称“三光普照,桃园结义,三阳开泰”,或“福,禄,寿”,尽用人间美誉。

张骞,图片,第2张

张骞,图片,第3张

张骞,图片,第4张

张骞,图片,第5张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张骞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