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百练:你可曾走过乌蒙(戈舟)

散文百练:你可曾走过乌蒙(戈舟),第1张

你可曾走过

戈 舟

人已在高原,心神却仍有些平原属性的恍惚。来程倒也顺利,清晨六点出门,航班落地昆明,转机,中午便到了昭通

接机的朋友问:第一次来昭通吗?答:来过的,去年还来过。话说出口,心却是虚的。因为心里很难确凿地唤醒记忆,一切只仿佛似曾相识。在这空前的庚子年里,意识恍如都慢了一拍。

晚餐时,从昆明赶来的性能与潘灵到了。性能是多年的朋友了,说及后面几日的行程,他问我:上次来,去大山包了吗?是啊?去过了吗?我只能如实作答:好像我也记不得了。性能笑,说:去的地方多了,记忆就不那么好了。他总是这般宽厚,如果我真的这般健忘,便是对“边疆”的不敬了。可是我知道自己没有这般轻慢,于是,恍惚着,又多了些自责与懊丧。

我感到有些轻微的头痛。昭通海拔1920米。高吗?不算很高。低吗?也不算很低了。只能将自己的状态推诿给“高原反应”了。这很轻易,当然也有些草率,是“中央”腹地来人廉价的托词。

晚上躺在床上补课,资料上说:古往今来,对昭通最为传神与精准的文学性描述,出自伟人的那两句著名的诗“乌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不期然,心里竟将性能的那句问询置换成了这样的句子——你可曾走过乌蒙?

你可曾走过乌蒙?

像是一句天问。

接下来的日子,就在这句时时想起的天问之中,行走在高原吧,用脚,用眼睛和鼻子,用身心,去寻一个答案。

“边疆”的天空与山峦,这几日多被阴云和雨水笼罩,却全无“中央”腹地同样天气条件下的浑与昏,即便是阴云,也是透亮的阴云,雨水清亮,将灰色的高原洗得接近纯粹的灰色。靖安镇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全国最大跨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西魁梁子马铃薯种植基地——竟真的在山坡上写下了“洋芋帝国”这四个大字;海升苹果庄园——原来,中国的版图上不仅仅只有洛川苹果,静宁苹果;龙氏家祠,姜亮夫故居,彝族六组分支广场——乌蒙之地,遍布着的,是千年的民族史,是百年的风云激荡与文脉绵长。

一切都似曾相识,一切全然却都是新的。那些似是而非的经验与一知半解的知识,都在高原的行走中,被证伪,被修正,被廓清,让你重新承认自己的无知与轻浮,并重建起对于大地的理解——它曾经发生过什么,它正在发生着什么,它是如何地卓越。那作为背景的疫情,在大地的事实面前,成了涛走云飞的一个片段,而山河恒在,天地从来不缺乏从容的生气。

你可曾走过乌蒙?这句天问般的质询,在这样行走的日子里,便别具象征与启示的意义了。它对应着的,就是你的昏聩与恍惚,它是一个来自高原与边疆的垂问,同时,高标独具,也成为了一个方案。当世界身陷泥泞,当人身陷逼仄与狭隘的时刻,它足以成为一条让你去投奔的可靠的道路。这是地理意义上的道路,也是内心鞭策与召唤的道路。

乌蒙磅礴走泥丸。中国红军85年前就是这样前行的。

行程即将结束时,终于登上了大山包。于此,我也终于能够肯定地答复性能了:没有,我没有来过,非但上一次没有来过,上辈子一定都不曾来过。如此气象万千的所在,纵使我万般迟钝,领略过,也绝难遗忘。这是壁立千仞的山之所在,这是烟蒸雾绕的云之所在。它的瞬息万变,令我这久居“中央”腹地的人世界观都会随之动摇。经验里,自然几乎就是恒定的代名词,江河易色,从来都是一个跨度需要千百年的想象,但在这乌蒙山脉的大山包之上,前一刻雾霭缭绕,下一刻你便可以期待云开雾散,宛如换了人间。方生方灭,正是天地磅礴的伟力。

“深沉、邃密、博雅,刚健、笃实、光辉。”这是前日瞻仰姜亮夫先生故居时所见的一副对联。此时,我亦只能以这十二个字,来辨认眼中的世界。

——你可曾走过乌蒙?

(节选自《美文》2020年第9期)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将昭通称作“边疆”,自称“中央”腹地来人,既是对昭通地理位置的客观表达,也带有来自中原腹地的高傲和强烈的优越感。

B.在高原行走,作者感觉“一切都似曾相识,一切却都是新的”,看似矛盾,实则表达出自己对此了解之浅,以及对天地山河的崇敬。

C.走过乌蒙,作者得到一个“方案”,即当世界面临困难、人生走入困境的时候,可以从乌蒙之地得到启示,那些困难和困境只是一个片段。

D.在作者的经验里,自然几乎是恒定的代名词,江河易色需要丰富的想象,但在乌蒙,自然却方生方灭,因为这里的天地具有磅礴的伟力。

E.作者将高原所见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等逐一加以介绍,并用简练的笔墨表达观感,是为了表现乌蒙之地是清新透亮和纯粹明亮的。

2.作者在文中多次用到设问的方式,起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3.赏析文章倒数第二段的文字。

4.从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你可曾走过乌蒙”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参考答案】

1.AE    

2.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好奇心,同时,让文章读起来更加生动有趣,更能引发读者思考。    

3.结尾引用对联,增添了文采,也是作者的感受总结,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4.①“你可曾走过乌蒙”是由友人的一句问话引发,且在文章中反复出现,成为全文的线索,使得文章结构清晰、明了。

②围绕这条线索,文章描绘了走过乌蒙所见之景,以及触景生发的深刻感悟:当面临困难身处困境时,内心鞭策与召唤的道路就是中国红军85年前前行的道路。

③本文以此为标题,结尾在概括乌蒙之地深邃博大、气象万千的特点后,再次发问,前后呼应,启人深思,有余音绕梁之感。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也带有来自中原腹地的高傲和强烈的优越感”错误。作者称昭通为“边疆”,是因为云南是边疆省份,昭通处在高原地带,从内陆平原来,就有了“边疆”与“中央腹地”的差异感,并非由于“高傲”和“优越感”。

E.“是为了表现乌蒙之地是清新透亮和纯粹明亮的”错误。作者描写所见的天空、山峦、大地的景色,是为了展现乌蒙与“中央”腹地不同的自然景观,而介绍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等人文景观,是为了表现乌蒙的风云变幻和绵长的民族史。故选AE。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手法效果的能力。

结合“接机的朋友问:第一次来昭通吗?答:来过的,去年还来过。话说出口,心却是虚的”“不期然,心里竟将性能的那句问询置换成了这样的句子——你可曾走过乌蒙?你可曾走过乌蒙?像是一句天问”“你可曾走过乌蒙?这句天问般的质询,在这样行走的日子里,便别具象征与启示的意义了”可知,作者在文中多次用到设问的方式,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好奇心,同时,让文章读起来更加生动有趣,更能引发读者思考。

3.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由原文“'深沉、邃密、博雅,刚健、笃实、光辉。’这是前日瞻仰姜亮夫先生故居时所见的一副对联”可知,结尾引用了姜亮夫先生故居的对联“深沉、邃密、博雅,刚健、笃实、光辉。”使文章增添了文采,这也是作者的感受总结,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作用的能力。

此句作为文章的标题,作用是统摄全文,一般从以下方面思考:标题包含的意义,围绕标题如何组织文章各部分内容,标题如何揭示文章主题。

“你可曾走过乌蒙”,是由友人的一句问话引发,并由伟人诗句得到启发,从而对自我内心的叩问。是走过乌蒙之地,感受山河天地的恒在从容之后,得到的启示:当面临困难身处困境时,内心鞭策与召唤的道路就是中国红军85年前前行的道路。是见到乌蒙之地的深邃博大、气象万千之后内心受到震撼,而发出的“天问”。

这句问话成为全文的线索,串起了行走在高原所见之景,以及触景生发的深刻感悟,文章几次发问,让结构清晰明了。

本文以此为标题,以设问方式,又关联伟人诗句,自然生发读者的联想,结尾处概括乌蒙之地的特点,并再次发问,引发读者思考。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散文百练:你可曾走过乌蒙(戈舟)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