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33年风雨路22件大事体:华为要的从来不是成功,而是成长

书评:33年风雨路22件大事体:华为要的从来不是成功,而是成长,第1张

曾就业华为公司,任职11年的前华为中国区规划咨询总监邓斌,在“华为管理之道”系列课程中曾说过,华为走到现在,一切都是为了生存下来。

他在著作《华为成长之路:影响华为的22个关键事件》中,详细地帮我们解析了华为经历的四大阶段,着重介绍了影响华为成长的22件大事。

书评:33年风雨路22件大事体:华为要的从来不是成功,而是成长,第2张

这家世界500强企业,不仅是民族的骄傲,更成了世界上数一数二的高科技公司。

华为公司的产品广为使用,受到很多人的认可。

从1987年创业之初,一个不入流的小公司,到如今全球范围内近20万员工,约9000亿的营收,我们不禁好奇,华为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现在的?

曾就业华为公司,任职11年的前华为中国区规划咨询总监邓斌,在“华为管理之道”系列课程中曾说过,华为走到现在,一切都是为了生存下来。

他在著作《华为成长之路:影响华为的22个关键事件》中,详细地帮我们解析了华为经历的四大阶段,着重介绍了影响华为成长的22件大事。

书评:33年风雨路22件大事体:华为要的从来不是成功,而是成长,第3张

在这22件关键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华为是如何从小到大,从无到有,在满是荆棘的道路上坚定地走到今天。

华为成功的经验,可以让中国其他高科技企业从中汲取经验,得到实用的参考和借鉴。

对高科技企业而言,一般都有四个发展阶段:从产品定位期,市场复制期,管理规范期,到生态联动期,每一时期都有企业面临的挑战和转折,如何把握,如何抉择,直接决定了一家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

我们从中梳理初三大要点,一起领略华为精神和它的管理思想,帮助其他企业学以致用,获得更好的发展。

书评:33年风雨路22件大事体:华为要的从来不是成功,而是成长,第4张

01 明确企业使命,找准发展方向

我们听过一句话,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把这句话用在企业身上就是,你要知道自己创立企业的使命到底是什么?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明确使命,确定方向,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有目的地经营和运作企业。

提到海底捞,大家吃的不是食材,而是享受它的服务,这就是海底捞自己的发展方向,在众多的火锅企业中,它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提供贴心好服务,就是它的使命。

书评:33年风雨路22件大事体:华为要的从来不是成功,而是成长,第5张

明确使命,才知道如何发力,才不至于东一榔头西一棒,不知道如何管理。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说过:华为的主要目的就是活下来。

为了企业能存活下来,他带领员工反复和产品死磕,因为产品不好,企业就无法存活。

产品好不好,涉及到产品定位,企业要做什么样的产品,这个产品在市场中要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和同业的竞争对手相比,这款产品能否让企业获得更好的市场和利润?能否让企业活得更好更长久?

书评:33年风雨路22件大事体:华为要的从来不是成功,而是成长,第6张

经历过反复碰壁后,任正非明确了一点,华为要做高科技产品,先成为国内的佼佼者,然后在世界舞台上,取得一席之地。

所以,从1987年成立后,一开始只能代理其他厂家的产品,做个二道贩子,再到后来,华为主动出击,自己研发和生产,有了自己的产品,企业就有了自己的底气和灵魂。

华为进入通信行业,实属巧合。

也许这就是冥冥之中的注定,在上世纪90年底,通信行业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任正非就这样把目标瞄准了它。

 书评:33年风雨路22件大事体:华为要的从来不是成功,而是成长,第7张

02 善于管理人才,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提到人力资源这个词,大家不陌生。

人力就是资源,还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但是,对这种资源如何管理,如何发挥他们最大的价值,是每个企业都会碰到的问题。

说白了,就是如何管理企业的员工。

任正非对此有着深刻的认知,他说:“人才不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对人才的有效管理的能力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稍微知道华为的人都很羡慕,华为人的收入绝对是业界的翘楚。

书评:33年风雨路22件大事体:华为要的从来不是成功,而是成长,第8张

华为懂得给员工最好的待遇,甚至是超级好的待遇,一是和员工承担的工作责任,创造的价值相关,二是为了留住好的人才。

华为在招聘方式,提拨任用以及末位淘汰等管理方式上,都有着可以拿来参考的模式。

每个华为人,进入华为后,都能主动把客户利益,企业利益摆在个人利益之上。

大家都听说过“行军床文化”,它在华为是一种特色。

每个人都准备好一张行军床在办公室,为的就是随时为解决客户问题,满足客户需要来加班加点,睡在公司是常态。

员工如此拼搏,背后就和华为的用人之道有很大关系。

书评:33年风雨路22件大事体:华为要的从来不是成功,而是成长,第9张

在华为,每个人都是该专业、该领域的佼佼者,可以说,天下英才汇集华为。

全球近20万员工的管理,考验一个公司管理能力,也考验企业掌舵人的格局。

根据公司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特定需求,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

但是不管怎样,华为的用人标准很简单,那就是实力和适用并存。

实力是硬性指标,适用是弹性指标。

有实力,和公司发展需求合适的人,就是人才。

03 做大做强做久,是一个企业的终极使命

不可否认,今天的华为确实是一家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

早在2011年,华为就提出了生态联动的理念。

目的就是要带动行业,健康发展。

用华为人自己的说法就是,过去我们是为了赚点小钱,现在是只有胜利别无选择。

公司稳步发展后,做得更大,更强,更持久就是每个公司和企业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在过去的九年时间红利,华为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做了这么几件事。

一是华为“三驾马车“分离,二是启动轮值CEO制,三是创立2012实验室。

企业发展,离不开外界环境。

书评:33年风雨路22件大事体:华为要的从来不是成功,而是成长,第10张

当前全球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各行业的数字化进程不断推进,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企业如果没有紧跟大环境的发展,就很容易落后过时,失去发展的契机,被时代所抛弃。

对华为而言,“4G改变生活,5G改变世界”,如何让5G更有生命力,让华为在这一波科技发展中,继续得到红利,做大做强。

华为开始和运营商联合创新,共同探索未来。

创新的同时,要让创新变现,实现商业价值,因为没有利润的商业活动,都是失败的。

这个技术创新,不仅是看到未来两三年,更要放长远眼光,看到未来五到十年的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华为意识到技术创新是势在必行,因此,在将自己的三架马车分开行动后,它还创立了自己的实验室,CEO们也开始轮值。

书评:33年风雨路22件大事体:华为要的从来不是成功,而是成长,第11张

一切调整,都是为了让华为更加强大,拥有抵御风险和挑战的实力。

在快速发展的经济进程中,不被淘汰,存活得更好更久。

这一点也教会我们,没有哪个企业,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活下去的。

时代的竞争是惊涛骇浪,可以吞没一切。

就像今年的疫情导致经济发展迟滞,很多企业扛不住,就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这些企业的规模有大有小,但共同点都是脆弱,经不起大环境的风吹草动。

企业小,经营灵活,但抗风险能力差,企业大,抗风险能力强,但不够灵活。

企业不能仅仅关注自身规模的大小,更要关注自己是否足够强大。

强大后,还要持续在市场经济中“颠沛流离”,持续经营。

企业只有做大做强做久,才是真的强大。

就像华为一样,不断顺应市场需求,跟着大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管理方向和策略,让公司灵活机动地应对各种机遇和挑战,这样才能把它做大做强做久,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书评:33年风雨路22件大事体:华为要的从来不是成功,而是成长,第12张

04 结语

对一个企业来说,很重要的是什么?

华为在不同时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邓斌在《华为成长之路:影响华为的22个关键事件》中,按照时间轴的进程,循着华为的成长轨迹,再现了华为的成功史。

在华为的四大阶段中,一共22件大事体,清晰展示了这家高科技企业,如何在每次重要时机中,从产品定位到做大市场,再到规范管理,生态联动,把企业做强大。

这其中,既有领导人的眼界和智慧,更有所有华为人的努力和付出。

在华为30多年的成长史中,它见证了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也预见了这个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企业运营的成功与否,在我看来,和三个重要因素密切相关。

一是产品,二是人力,三是管理。

很幸运,华为在这三点上都做到了。

在《华为成长之路:影响华为的22个关键事件》中,每个企业都能或多或少看到自己的影子,有着类似的感受。

学会华为的文化、精神和管理思想,我们能更好地克服当下困难,展望更远的未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书评:33年风雨路22件大事体:华为要的从来不是成功,而是成长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